重金属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重金属污染如何危害农产品质量

重金属污染如何危害农产品质量

重金属污染如何危害农产品质量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而这一污染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进而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重金属,通常指密度大于 5 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如铅、镉、汞、铬、砷等。

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容易在土壤、水体中积累,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农产品中。

首先,重金属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植物的根系产生毒害作用,抑制根系的生长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

例如,镉会破坏植物根系的细胞结构,导致根系变短、变粗,吸收能力下降。

这就使得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产量降低。

其次,重金属会降低农产品的品质。

以粮食作物为例,重金属污染可能会导致谷物中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含量减少,品质下降。

对于蔬菜和水果来说,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其口感、色泽和储存性能。

比如,受重金属污染的蔬菜可能会变得苦涩、口感变差,水果的甜度和外观也会受到影响。

再者,重金属在农产品中的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人们食用了被重金属污染的农产品后,重金属会在人体内逐渐蓄积。

长期摄入含铅的农产品可能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功能,导致智力下降、贫血、高血压等疾病。

镉的摄入则与骨质疏松、肾功能衰竭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汞中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那么,重金属是如何进入农产品中的呢?一种常见的途径是土壤污染。

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以及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重金属,并在体内积累。

大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

工业废气中的重金属颗粒会随着大气沉降到农田中,或者被农作物直接吸收。

此外,灌溉水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如果使用被重金属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水中的重金属会进入土壤和农作物中。

浅析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

浅析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

浅析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摘要:农产品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控制农产品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农产品受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文中分析了农产品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详细阐述了农产品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对农产品中重金属控制工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方法1农产品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通过对农产品金属污染现状的分析科研工作者可以精准判断出农产品的污染情况,进而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状况,目前一般的污染现状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1重金属的污染范围大我国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来源的范围比较大。

重金属通常指的是密度高于4.5g/m3的金属,一般常见的重金属有汞、铅、镉等,这些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非常大,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1]。

这些重金属在工业的实际生产中作用非常大,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元素在环境中消解时间非常长。

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没有经过处理后直接排放到土壤、水、气的生态环境中,对环境的危害作用非常明显。

农作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通过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进行生长,而在这个过程中重金属没有消解直接进入农作物中。

同时,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进入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水中的鱼和虾吸收重金属然后在体内堆积[2]。

农作物成熟后,作为粮食被人食用,重金属直接进入人体内,鱼虾被人食用后重金属也在人体内累计,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目前环境中的土壤污染、水污染的比较多,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范围很广,很难有效控制。

1.2污染范围广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范围很大,目前我国的农业在不断发展,很多地区都在追求经济数量,没有质的重视,很多地区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

农产品的污染在我国的全国范围内分布非常广。

目前我国的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应用于农业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多,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一些地区的污染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控制,然而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和财政受到制约,对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措施非常有限,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基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

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基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

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基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导言: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食品的重要来源,在保证质量安全方面必须严格把关。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是农产品安全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进行详细论述,主要通过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农药残留的检测与分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安全。

针对农药残留的检测,通常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该技术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农药的残留情况。

1. 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与流程a. 样品准备:将农产品样品经过初步处理,如去除外层皮或壳,磨碎、融化等处理。

b. 提取分离:采用适当的提取溶剂,将样品中的农药提取出来。

c. 净化处理:利用色谱柱或固相萃取柱等净化农药提取物,去除干扰物质。

d. 检测与定量: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e. 结果评价: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判断农药残留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2. 农药残留检测的标准与技术a. 国家标准与规定:国家针对农药残留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如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

b. 技术进展与应用: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农药的残留情况,提高检测效果和效率。

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与分析重金属是农产品中另一个重要的安全指标,其含量过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重金属的检测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或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技术进行分析。

1. 重金属检测的方法与流程a. 样品预处理:将农产品样品经过溶解、消解等处理过程,得到待测样品。

b. 分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光谱测量重金属的吸收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通过测量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进行定量分析。

环境重金属污染对作物品质影响

环境重金属污染对作物品质影响

环境重金属污染对作物品质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铜、锌等。

它们可以通过工业废弃物、矿山排放、污水处理厂和农业使用的化肥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和水体中。

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存在量长期积累,因此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受阻和减产环境中的铅、镉等重金属通过农田土壤被农作物吸收,并在作物体内积累。

这些重金属会阻碍作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重金属还可以进入作物的地上部分,干扰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代谢,导致植株发黄、矮化和叶面积缩小等现象。

这些不利因素将导致作物生长受限,减产严重。

2. 毒害作用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而农作物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含有重金属的水平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镉和铅等重金属有较强的毒性,会在农作物中积累。

如果人们食用了含重金属的农产品,长期暴露在这些重金属的毒害下,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造血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损伤等多种健康问题。

3. 影响食物的外观和质感重金属的积累也会导致农作物在外观和质感上发生改变。

例如,由于铬的影响,蔬菜的叶片可能变得发黄,质地变硬。

而镉的积累则可能导致水果表面出现异常颜色,影响果肉的口感和质地。

这些改变使得农产品的外观和质感下降,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欲望。

4. 传递到食物链农作物吸收的重金属不仅仅会影响自身的品质,而且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上层消费者体内,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例如,人们食用了镉污染的植物,镉就可能进入人体,而后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消费者,进一步危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减轻环境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1. 合理利用肥料农业肥料是造成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浅谈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危害及检测方法

浅谈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危害及检测方法

制造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各种形式的污染物的释放,包括重金属和有毒有机污染物。

通常来讲,我们将原子量大于50的金属元素或者两性元素叫做重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重金属元素总数大约有60个,像铜、铀、汞、铅等都属于重金属。

重金属广泛分布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水圈中。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随着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进入水环境中,从而引起农产品灌溉用水的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程及产量,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日益增高,且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等方式进入人体,含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将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分析检测,势在必行。

1.非放射性重金属的危害自然界中的重金属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非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

非放射性毒性的重金属,如镉、汞、铅、砷、铬、镍和铜等,这一类重金属在自然界中一般以质量浓度处于微量水平的天然浓度存在,并参与各种环境和生态过程。

研究发现,这些元素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毒性,稳定性高且生物降解水平相对较低,过量接触或者摄入能够对人体的不同器官造成影响。

例如,Hg2+、 Pb2+、As3+,可能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同样, Cu2+、Cd2+、Hg2+、Pb2+会损伤肾脏和肝脏,而Ni2+、Cu2+、Cr3+/ 6+、Cd2+会损坏牙齿、皮肤、骨骼等。

重金属的污染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在观察7000年前格陵兰冰中铜浓度检测时发现,铜的浓度在2500年前就已经超出了它的本底浓度。

食品安全与其中物质的含量有关,比如铜、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经常食用重金属含量超过标准的农产品将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如,研究发现过量摄入铜离子会引发一系列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对肝脏和肾脏的健康也会造成损害。

目前门克斯疾病和威尔逊疾病这两种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经被证实与铜的代谢有关。

2.放射性重金属的危害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中,还有一类具有放射性毒性的重金属,如钋、镭、锕、钍、镤和铀等。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报告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报告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报告1. 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对农产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2. 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评估其对人们的健康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以便对农产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管理。

3.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标准的重金属污染检测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重金属含量测定等步骤。

首先,从市场上购买了一些来自不同农田的农产品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粉碎和溶解处理,得到待测溶液。

接着,使用金属分析仪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包括铅(Pb)、镉(Cd)、汞(Hg)等。

4. 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发现部分农产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具体结果如下:- 样品A:铅(Pb)含量为0.02mg/kg,镉(Cd)含量为0.01mg/kg,汞(Hg)含量为0.001mg/kg;- 样品B:铅(Pb)含量为0.05mg/kg,镉(Cd)含量为0.02mg/kg,汞(Hg)含量为0.003mg/kg;- 样品C:铅(Pb)含量为0.08mg/kg,镉(Cd)含量为0.05mg/kg,汞(Hg)含量为0.005mg/kg。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安全阈值如下:- 铅(Pb)含量:0.2mg/kg;- 镉(Cd)含量:0.1mg/kg;- 汞(Hg)含量:0.02mg/kg。

根据检测结果和安全阈值比较,可以发现样品A、样品B和样品C的铅(Pb)含量都低于安全阈值,而样品C的镉(Cd)含量和汞(Hg)含量稍微超过了安全阈值。

因此,建议对样品C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普遍存在,需要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和监测,避免污染源对农产品的影响;2. 样品A和样品B的重金属含量正常,可以继续销售和食用;3. 样品C的镉(Cd)含量和汞(Hg)含量超过安全阈值,建议对该样品进行改进处理,减少重金属污染,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4. 建议农业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监管和防控措施,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科技新苑Ke jixin yu a n伴随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农产品中一些重金属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危害,以及农产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技术等。

所谓重金属即指密度大于6.0g/cm3的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往往存在于各种农产品中,给人类造成重金属污染,它们一般不会给人体造成急性危害,而这些重金属借助食物链累积在人体中,最终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下面对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农产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1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1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重金属伴随重金属性质的不同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的危害,其危害包括两类:其一,当重金属含量高于其限度时,就给危害到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

在一定程度,铜等重金属能够被作物吸收,而其大部分会累积到根部,往往转移到地上部分。

久而久之,农作物就会枯萎直到死亡,其二,重金属的浓度增加到能够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之前,其已经给农作物造成一定的污染,而此种污染借助食物链给人类、动物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诸如,Gr、汞等金属。

1.2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是否安全主要看以下指标的含量,比如,铜、汞、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人们若经常食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食品的话会有疾病的危险,甚至危害人体器官及神经系统,以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为例,这个事件的发生是因汞富集于鱼体内,人们吃了这种鱼而形成汞中毒。

通过研究可知,人们若食用含镉植物的话,人体的骨质会变得疏松、甚至诱发癌变,及高血压等疾病。

近几年,我国发生越来越多重金属污染事件,诸如,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这是湖南2009年发生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一个事件。

如今,社会人士越来越关注重金属污染问题。

2农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2.1光谱法重金属检测技术很多,其中,比较传统的一个方法,即光谱法,其细化为以下几种方法:其一、原子吸收法;其二、原子荧光法;其三、电感祸合等离子体法、其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其中,电感祸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主要用于日本和欧盟国家,中国主要采用X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因此技术成本不高,无损检测,对成品可直接进行分析,仅仅检测精度不是很好,下面就这几种方法来谈谈。

重金属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

重金属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

重金属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巨力佩(国土资源部兰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甘肃省中心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50)摘 要: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重视。

文章在简要分析重金属对农产品的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农产品中重金属检测常用方法,并对农产品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创新应用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期为农产品重金属检测精确性提升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重金属;农产品;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X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7-0250-2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ir detection methodsJU Li-pei(Lanzhou Supervision Center of Mineral Resources,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Gansu central laboratory),Lanzhou 730050,China)Abstract: With people's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also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consumers. Bas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heavy metal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mon methods of heavy metal detec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heavy metal detection method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heavy metal detec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Keywords: heavy met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tection method1 重金属对农产品的影响小麦、蔬菜等农作物根系可以从土壤中吸收铅,重金属超标,会严重扰乱农作物各种生理生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作者:冯亮张玥温丽英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1年第03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经检测发现,有些农产品虽然农药残留量在标准限量以下,但常因重金属含量超标而达不到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的要求。

一项对珠三角滩涂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中铅、镉、镍,铬和锌等重金属的含量样品超标率分别高达28.9%、2.6%,48.3%、12.3%和6.1%。

另有报道称,江苏省局部地区的重要农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现象,目前已经发现不止一个地区的稻谷、蔬菜(叶菜居多),大豆等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其中以汞、镍、铬,镉和铅为主,蔬菜的汞、镉超标与稻谷的镍,铬超标最为严重),南京周边地区也相继发现稻谷以及蔬菜样品的镉、铅,铬等超标现象。

据资料显示,我国各大城市郊区的农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汞、铬,铅污染尤为明显),如长春、沈阳市郊等地;南方地区的蔬菜受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北方较轻,但仍有铬、镉、铅等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重金属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随重金属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上可归结为两类危害:一类是当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危害。

如铜等重金属,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作物吸收,但大部分积累在根部,几乎不向地上部分转移。

在重金属的浓度尚未积累到对人畜有害之前,农作物就已枯死或者生长受到抑制,这一类重金属有铜、锰、砷、铬、镍、锌、铅等。

另一类是在重金属的浓度增高到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之前,农作物就已经受到潜在的有害污染,这种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这一类重金属有镉、汞等。

铜,汞,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是反映食品安全的重要指标,长期食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引起严重的疾病,损害人体器官及神经系统,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如过量摄入铜可导致肝肾损伤、高血压、中枢神经损伤,以及Wilson病和Menkes病;又如汞及其化合物属剧毒类物质,这类物质能够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导致心脏,肝、甲状腺等疾病,甚至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紊乱,慢性汞中毒及恶性肿瘤的形成等。

日本熊本县曾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就是由于汞在鱼体内富集,人类食用了这种鱼而造成的汞中毒。

研究还发现,食用含镉植物将导致人体骨质疏松、诱发癌变,肝肾功能紊乱以及高血压等症。

20世纪60年代末在日本富山县发生的“骨痛病”事件,就是由于当地居民食用了被镉污染的土壤生产的“镉米”而引起的。

农作物中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农作物中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壤及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

工业“三废”排放到环境中的重金属通过机械搬运,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物理,化学作用进入水体和土壤中后,被农作物根系所吸收。

二是农药,农业肥料等的不合理使用。

施用了含有铅,汞、铜、砷等的农药,化肥和有机肥料,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

另外,农用塑料薄膜生产中使用的热稳定剂往往含有铬和铅等,在大量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的过程中均可造成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进而使农作物富集大量重金属。

三是农产品在贮藏加工过程中被重金属污染。

如使用重金属含量高的器具贮藏,或者加工机械上的管道,加工用水、容器及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含量高等均会导致污染。

总而言之,在农产品收获以后,一切易引起重金属污染的贮藏和加工过程都有可能导致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农作物中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要检测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首先要对农作物进行前处理。

目前主要采用的前处理技术有干式消解法,湿式消解法,酸提取法,微波消解法,超声波提取法,高压消解法等。

干式消解法干式消解法可分为高温干式消解法和低温干式消解法。

高温干式消解法是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样品中的有机物,剩余的灰分(矿物质)用酸进行溶解后,再提取待测元素。

该方法不适用于测定高温下易挥发的砷、汞等元素以及含油脂成分较高的食品。

低温干式消解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另一种干法消解技术,该方法是将样品放在低温灰化炉中,先将炉内抽至近真空,然后再不断通入氧气,用微波或高频激发光源照射,使氧气活化产生活性氧,在低于150℃的温度下使样品缓慢地完全灰化。

砷、汞、铅,镉等高温下较易挥发的元素可用此法处理,处理时几乎不产生挥发损失,试样被污染的机率很小,空白值低。

但是此法需要专门的灰化装置,价格昂贵,且灰化速度较慢。

湿式消解法湿式消解法是在加热的条件下用酸(一般用混合酸)将样品完全分解为水溶态,使待测元素完全转入溶液中。

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可弥补干式消解法的一些不足,但其处理时间长。

且酸液使用量大。

酸提取法酸提取法是指选用某种酸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在不破坏样品里有机物质的前提下,直接用酸提取,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的优点,但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微波消解法微波消解法是利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在密闭体系中对样品进行消解,具有加热速率快、待测元素不易损失,样品处理时间短、使用酸液少等优点,但该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同时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待测成分的浸出。

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效应等能够加速待测元素的浸出,并使之与提取溶剂充分混合。

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溶剂消耗少等优点。

高压消解法高压消解法是在恒温箱内利用高压罐在高温下使样品快速溶解。

该法能够避免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损失,减少了酸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空白值,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但该法的缺点是一些指示剂不易得到,需经过复杂的合成后才能使用。

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草薄片中铁和钙含量的试验中,分别以邻二氮菲和酸性铬蓝K为显色剂,测得烟草薄片中铁和钙的含量分别为50.60μg/g和70.07μg/g,其含量与普通烟草中这两种无机元素含量相差不大,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同时还有一种采用停流流动注射技术,建立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烟草中Hg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25—4 50mg/L,进样频率48次/h,操作简单、快速。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ICP-MS法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为离子化源的质谱分析方法,具有同时分析多种元素、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前处理简单,干扰少等优点。

采用lCP-MS法可测定水稻中包括铊在内的多种重金属元素,同时对铊污染水稻进行了安全评价。

该实验采用了动态反应池中引入NHs的方法,消除测定过程中大量存在的基体元素、氧化物及多原子离子的干扰。

铊元素的检出限为0.006μg/L,其他各元素为0.008-0.3μg /L,Tl、Co,Ni、Cu、Mo,Cd,DD等的加标回收率为94.2%~10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由于具有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某实验通过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了湛江市场8种贝类中的锌、镉,砷,铁,铬、铜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部分样品中的铁、铬,镉、砷的含量超出了食品限量标准。

以聚四氟乙烯(PTFE)悬浮体作为化学改进剂,采用悬浮体制样电热蒸发ICP-AES法可同时测定烟叶中铜、铁、铝、铬、锰的含量。

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法的检出限为3.8-13ng/mL(RSD=2.5%-5.7%),回收率为91.0%~11.2%。

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可测定8种食用油中铁和锌等元素的含量,初步研究发现不同种类食用油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所不同(南瓜籽油中的镍含量与其它种类油不同,大豆油的含铁量较高),该方法为日后选取植物培育方式、生长条件,食用油生产方式及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等研究提供依据。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信号稳定、灵敏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重金属的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可应用于对茶叶,红薯干,纯净水等食品样品中铜的痕量分析。

采用该法测定茶叶标准样品的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良好。

对实际样品红薯干和饮用水分析的加标回收率在98.2%-109.6%之间。

新兴检测技术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等)虽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存在着仪器费用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前处理时间长等缺陷,难以用于重金属的现场检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待测样品量迅速增加,传统的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需求。

一些新兴技术,如生物传感器,酶反应器、纳米探针、比色传感器等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利用溶胶一凝胶包埋金属指示剂阵列的方法,对汞,铅,锌,铜、镍等重金属离子进行富集,并对显色前后扫描图像的RGB值进行分析检测,检测限满足我国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并且阵列的方法可对不同重金属离子同时加以区分。

某实验采用DNA与金纳米探针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水中的汞离子时,向体系中加入Hg2+,金纳米颗粒表面的DNA与Hg2+形成碱基对,使金纳米颗粒发生团聚,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

该法的检测限为3μm,检测灵敏度可以通过增加纳米颗粒粒径或改变核苷酸序列得以提高。

该法的优点是选择性好,检测速度快。

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