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率的测定

合集下载

肉鸭饲料转化效率的测定与分析

肉鸭饲料转化效率的测定与分析

健康养殖·营养畜牧业环境 2020.1366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樱桃谷肉鸭饲料转化效率性状。

选取健康的公鸭1000只,测定21~42d采食量、日增重,并计算饲料转化率(FCR)和剩余采食量(RFI)。

表型统计分析表明,肉鸭个体间采食量、体增重FCR和RFI等指标上存在个体间差异,高RFI肉鸭组ADFI要显著高于低RFI肉鸭组(P<0.05);高、低RFI肉鸭组BWG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MBW0.75高RFI肉鸭组要显著高于低RFI肉鸭组(P<0.05);高RFI肉鸭组的FCR要显著高于低RFI肉鸭组(P<0.05)。

关键词:Leptin;LEPR;肉鸭;剩余采食量(RFI);相关分析1 前言饲料成本在家禽生产总成本中占据最大的份额,约占生产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在资源与材料愈发匮乏的条件下,提高禽类的饲料利用效率以节约饲料成本,是未来禽类选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衡量饲料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两个:饲料转化率(FCR)和剩余采食量(RFI)。

饲料转化率作为一个比例性状,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两个具有相同饲料转化率的个体,它们实际的饲料利用率却有可能不一样,研究人员一直在探寻更加合适的衡量畜禽饲料效率指标。

科研人员在研究肉牛的饲料利用效率时提出剩余采食量(RFI)的概念,剩余采食量(RFI)是指,畜禽在理想的生理状态和饲养环境中实际的采食量与被预测用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采食量的差值。

Aggrey等在对肉鸡的饲料利用效率研究中指出,剩余采食量是一个比饲料转化率更好的用来衡量畜禽饲料利用效率的指标。

目前,剩余采食量已经成功应用在鸡和鸭育种中,并且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具有完整系谱记录的肉公鸭为试验材料,记录21~42d肉鸭的饲料效率相关指标,分析肉鸭饲料效率的关联性,为肉鸭饲料效率性状的辅助选育提供重要的参考。

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动物本试验选取变异系数控制在2%左右的肉鸭种蛋,将种蛋称重、标号和消毒,然后放置在同一孵化器中孵化,在肉鸭出雏时进行雌雄鉴定、测定体重和带翅号,选取1d体重相近的肉公鸭1000只,在同一栋鸭舍混合饲养到21d,所有个体均处于相同的环境和采取同样的饲养标准,试验肉鸭的基础日粮组成和营养标准水平见表1。

峰面积归一化法转化率

峰面积归一化法转化率

峰面积归一化法转化率
峰面积归一化法是一种用于分析质谱数据的方法,通常用于确
定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或浓度。

在转化率方面,峰面积归一化法可以
用于确定化合物的转化率,特别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首先,峰面积归一化法是通过将质谱图中特定峰的面积与内部
标准物质的峰面积进行比较来实现的。

内部标准物质是已知浓度的
化合物,其峰面积可以用作参考。

通过将待测化合物的峰面积与内
部标准物质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待测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或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仪器漂移和分析条件变化对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转化率方面,峰面积归一化法可以用于跟踪化学反应中化合
物的转化率。

通过在反应前后分别测定待测化合物的峰面积,并将
其与内部标准物质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化合物的转化率。

这可以帮助化学研究人员了解反应的进行情况,优化反应条件,以
及确定反应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总的来说,峰面积归一化法在分析化学和质谱分析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特别是在确定化合物含量和转化率方面。

通过比较待测化
合物的峰面积与内部标准物质的峰面积,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为化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亚硝化反应转化率测试

亚硝化反应转化率测试

亚硝化反应转化率测试
亚硝化反应转化率测试是用来评估废水处理系统中亚硝化反应的效率及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亚硝化反应是指将废水中的氨氮(NH3-N)通过氧化反应转化成亚硝酸盐氮(NO2-N)的过程。

一般来说,亚硝化反应转化率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采集废水样品并进行前处理:按照一定的程序,采集废水样品,并通过过滤或稀释等方式进行前处理,以便后续的实验操作。

2. 准备培养基和试剂:根据亚硝化反应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试剂,准备好培养基和所需的试剂,如氨氮还原剂、氯化铵等。

3. 实验操作:将废水样品与培养基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试剂,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
间后,取样测定亚硝酸盐氮及氨氮的浓度。

4. 计算转化率:根据测定结果,计算亚硝化反应的转化率。

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转化率(%) = [(初始氨氮浓度 - 末端氨氮浓度) / 初始氨氮浓度] × 100%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亚硝化反应转化率测试时,应该注意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还应该进行必要的平行试验和对照试验,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转化率的测定

转化率的测定

烟气制酸作业指导书SO 2转化率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硫酸车间SO 2转换器分层转化率以及总转化率的测定。

2.方法提要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定量的碘标准溶液时,被氧化成硫酸和氢碘酸,以淀粉为指示剂,根据消耗碘标准溶液的量和余气的体积可计算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 SO 2+I 2+2H 2O=2HI+H 2SO 43.仪器及试剂3.1碘标准溶液)21(2I c =0. 10mol/L 。

配置:称取13g 碘及35g 碘化钾于500ml 烧杯中,加100ml 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L 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暗处,数天后标定。

标定:吸收C 〔1/2(AsO 33-〕=0.1000mol/L 的标准溶液20.00ml 于500ml 锥形瓶中,加50ml 水、饱和NaHCO 350ml 、2ml 淀粉,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同时作空白实验。

按下式计算碘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21(2I c =空白)()(V I V O As Na V O As Na c -⨯)21(21212323323 式中:)21(2I c : 碘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32321O As Na c :亚砷酸钠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32321O As Na V :吸取亚砷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21(2I V : 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空白V :空白试验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ml3.2 碘标准溶液)21(2I c =0.01mol/L 。

吸取)21(2I c =0.1mol/lL 标准溶液20.00ml 于200ml 容量瓶中,稀至刻度,摇匀,避光放置。

3.3 淀粉(5g/L )。

称取0.5g 淀粉于150ml 烧杯中,加入100ml 煮沸的蒸馏水,混匀3.4 反应管。

3.5 气体量管500ml 或1000ml 。

3.6 水准瓶500ml 或1000ml 。

多相催化中转换频率如何测定与计算

多相催化中转换频率如何测定与计算
[18]
通过氢-氧滴定法测定微浮
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 Pd 分散度,测定并计算得到活性组分 Pd 分散度为 48%。动态化学吸附法特点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脉冲重复 性好、灵敏度和准确性高等优点。动态法所测得的数据虽然不如静态法准确,但 和静态法结果相当一致[13]。
2.X 射线衍射宽化法(XRD)
V ds A g
代入(*)式,得到
d s 称为粒子的特征尺寸
D
cf ds
c
gM N
金属分散度 D 的最大值为 1,因此有
ds g
V fgM A N
这表明,金属分散度 D 、金属粒子大小 d 以及暴露的金属表面积 A 这三个量有可 能进行相互转换。为了简便,将金属粒子大小 d 与金属分散度 D 间关系写成
催化剂的活性可以用催化反应的实际速率来表示根据1979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推荐反应速率的定时物质i的摩尔量为组分i化学计量数由于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用量有关产生有以催化剂质量为基准质量比速率以催化剂表面积为基准面积比速率以催化剂体积为基准体积比速率的三种表示方法
多相催化中的转换频率
摘 要
vt
N d (TON) S dt
式中 N 是单位时间内转化的反应物分子数;S 为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数目。 转换频率是指每个活性位每秒时间内完成的催化循环次数,即 TON/时间, 通常由 TOF 表示。由于 d(TON)/dt 中的 TON 是转换数,表示的是每个活性位完 成的反应循环的次数也就是完成的总包反应次数, 因此转换频率与转换速率具有 等同的意义[5]。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用单位活性位的时间得率 STY(site time yield)来表示。 催化反应速率使用 TOF 这种表示方法虽然要求我们测量固体催化剂表面上 的活性位数目,但这样做会带来很多好处。美国科学家 Boudart[6]在 1995 年发表 于 chemical reviews 上的一篇综述提到使用 TOF 的好处有: ①使不同实验室制备 的同一种包括不同形式(负载、单晶)的催化剂的速率数据可以进行更深刻的比 较;②转换频率数据的比较可以用于判别催化剂是否中毒;③利用转换速率数据 可以指出催化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和作为反应是否为催化反应的判据; ④转换速率 数据可以用于判别催化剂中促进剂所起的作用。 由以上可知多相催化中转换频率的测量和计算十分重要, 现在问题也归结为 催化反应速率的测量(获取 N 的数据)以及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位数目(S)的测量 这两方面。 此外也有通过计算反应态的 Gibbs 自由能的来计算 TOF 的方法[7]以及 不需鉴定和计算活性位数而直接测得 TOF 上限值的 SSITKA 技术[6, 8],但限于篇 幅,本文不再介绍。

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

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

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乳液单体转化率是指乳液中的单体转化为聚合物的程度。

乳液是由乳化剂和单体组成的分散体系,乳液单体转化率的测定对于了解聚合反应的进程和优化聚合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乳液单体转化率的方法。

1.样品准备:从反应体系中取得乳液样品,并去除其中的气泡和颗粒。

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恒温室中放置一段时间,使乳液中的温度和压力稳定。

2.总单体含量测定法: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溶剂中进行离解和稀释。

根据乳液中单体和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溶剂的挥发性,选择适当的溶解时间和溶解温度进行处理。

将溶解后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根据色谱峰的面积确定总单体含量。

在测定中还需加入内标物作为定量参考。

3.密度测定法:利用密度的变化来确定乳液样品中的单体转化率。

首先测定聚合物的密度,然后根据聚合物的密度和总体系的密度来计算乳液样品中聚合物的含量。

通过密度的差异可以得到乳液样品中的单体转化率。

4.粘度测定法:根据聚合物的粘度与单体的粘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乳液样品中的单体转化率。

通过粘度测定可以得到乳液样品的黏度,从而确定聚合物含量。

根据聚合反应中乳液样品黏度的变化可以判断聚合反应的进程和单体转化率。

5.热重分析法:将乳液样品放入热重分析仪中进行加热分解,根据样品的质量变化来确定聚合物的含量。

通过热重分析可以得到乳液样品中各组分的分解温度和分解速率,进而计算出乳液样品中聚合物的含量和单体转化率。

在进行乳液单体转化率的测定时,需要控制实验条件,例如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测定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同时,要重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乳液单体转化率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总单体含量测定法、密度测定法、粘度测定法和热重分析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

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

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乳液单体转化率是评估乳液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旨在确定乳液中乳液单体的转化率,从而评估乳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

准备样品。

将需要测试的乳液样品取出,并将其放置在室温下约30分钟使其温度稳定。

准备测定仪器和试剂。

常用的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仪器有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试剂一般包括氧化剂、还原剂等。

然后,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将乳液样品取出一定量,放入试管中。

然后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反应完全。

反应时间的长短要根据乳液的特性来确定。

接下来,进行样品的离心处理。

将反应完成的乳液样品放入离心机中,以一定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处理。

离心的目的是使乳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使得后续的分析更加准确。

然后,进行样品的分析。

将离心处理后的样品取出,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样品进行测定。

根据乳液中乳液单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

测定的方法可以是比色法、光度法等。

计算乳液单体转化率。

根据测定结果,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乳液中乳液单体的转化率。

转化率的计算方法会根据乳液中乳液单体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时,应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样品受到阳光照射,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恒温恒湿等。

总结起来,乳液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是评估乳液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适当的样品预处理、离心处理和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乳液中乳液单体的转化率,并评估乳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这对于乳液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性能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DSC应用——固化度的测定

DSC应用——固化度的测定

固化度的测定固化度(或叫转化率)。

是热固性聚合物构料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用DSC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定,因为固化反应(或硫化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放热的多少与树脂官能度的类型、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数量、固化剂的种类及其用量等有关.但是对于一个配方确定的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热是一定的,如图1.45所示.因此,固化度α可用下式计算:式中△H0是,自全全固化的树脂体系进行完全固化时所放出的总热量(J/g),△H R是固化后剩余反应热(J/g).(1.62)式的计算方法在研究树脂体系贮存期方面比较方便.固化度α的另一种计算方法如下:式中即是固化反应进行到t时刻的固化度,△H t是固化反应进行到t时刻的反应热.△H0和(1.62)式意义相同.(1.63)式在研究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计算反应动力学参数方面比较方便.由固化反应的固化度的测定,可计算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E,n,A0,k).用热分析技术研究反应动力学始于50年代初,30多年来已发表了几十种动力学参数处理方程.这里仅就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非等温动力学方程介绍如下:1. Borchardt和Daniels方程式中k是速率常数,K是仪器常数,A为总面积,V为体积,a是到达时刻t时曲线包围的面积,C p是试样的热容,△T是DTA的纵坐标,n是反应级数,N0是起始摩尔数.对于一级反应,n=1,则对于DSC技术,因△T=0,总热量等于峰面积A,故△H=A.假定放热量正比于反应的摩尔数,那么,速率常数可表示如下:在方程(1.64)中,C p(d△T/d比它们加入或减去的那个量小一个数量级,对t ) 和Cp△T于一级反应,它们可忽略,所以式(1.64)可简化为:对一股情况根据所采用DTA或DSC技术,可分别选用(1.65)或简化的(1.67)或(1.66)方程.结合Arrhenius方程可求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代人下式:对lnk-1/T作线性回归,便可求出所研究温度范围内的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气制酸作业指导书
SO 2转化率的测定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硫酸车间SO 2转换器分层转化率以及总转化率的测定。

2.方法提要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定量的碘标准溶液时,被氧化成硫酸和氢碘酸,以淀粉为指示剂,根据消耗碘标准溶液的量和余气的体积可计算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 SO 2+I 2+2H 2O=2HI+H 2SO 4
3.仪器及试剂
3.1碘标准溶液)21
(2I c =0. 10mol/L 。

配置:称取13g 碘及35g 碘化钾于500ml 烧杯中,加100ml 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L 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暗处,数天后标定。

标定:吸收C 〔1/2(AsO 33-〕=0.1000mol/L 的标准溶液20.00ml 于500ml 锥形瓶中,加50ml 水、饱和NaHCO 350ml 、2ml 淀粉,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同时作空白实验。

按下式计算碘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21
(2I c =空白
)(
)(V I V O As Na V O As Na c -⨯)21
(21212323323 式中:
)21
(2I c : 碘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3232
1
O As Na c :亚砷酸钠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
32321
O As Na V :吸取亚砷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21
(2I V : 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空白V :空白试验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3.2 碘标准溶液)21
(2I c =0.01mol/L 。

吸取)21
(2I c =0.1mol/lL 标准溶液20.00ml 于200ml 容
量瓶中,稀至刻度,摇匀,避光放置。

3.3 淀粉(5g/L )。

称取0.5g 淀粉于150ml 烧杯中,加入100ml 煮沸的蒸馏水,混匀
3.4 反应管。

3.5 气体量管500ml 或1000ml 。

3.6 水准瓶500ml 或1000ml 。

3.7 温度计。

3.8 采样管。

3.9 扳手
4.测定准备:
4.1 用移液管移取)21
(2I c =0.1mol/L 碘标准溶液或C (21
I 2)=0.01mol/L 碘标准溶液一定量
于反应管中,加蒸馏水至反应管容量3/4处,加0.5%淀粉溶液2ml ,塞紧反应管橡皮塞备用。

4.2 将各采样点气体管道阀门打开,检查各采样点管道气体是否畅通,并排气数分钟,
4.3 关闭气体管道阀门,按图连接好检测装置。

4.4打开气体管道阀门,此时检测装置控制旋塞呈关闭状,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5测定步骤
5.1将水准瓶与量气管零点对齐,以确定量气管零点位置,
5.2打开检测装置控制旋塞,使气流能连续冒出汽泡,(速度不要太快),直至溶液蓝色刚刚消失时,立即关闭旋塞。

5.3将量气管内水位与水准瓶水位放置成水平,读取量气管内气体体积和温度,根据气体体积进行查表或计算出二氧化硫的含量。

5.4 根据各转化器进、出口SO 2的含量,可计算出分层转化率以及总转化率。

6.计算及结果表示
按下式计算烟气中SO 2的含量,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so 2%=100945.10)21
()21
(
32.133760273273
945.10)21()2
1
(22222⨯⨯⨯+⨯-⨯+⨯⨯⨯I V I c P P t V I V I c O H 式中:)2
1
(2I c —碘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21
(
2I V —消耗碘标准溶液的量 ml V —在量气管中收集的余气体积 ml
P —分析时的大气压 Pa
O H P 2—在操作温度t ℃时的水蒸气压力 Pa
t —分析时的温度 ℃
10.945—1.00ml )21
(2I V =1mol/L 标准溶液相当于标准下二氧化硫的体积10.945ml
转化率(%)=100)015.01(⨯--B A B
A
式中:A —进转化器前气体中SO 2的含量, %
B —转化后气体中SO 2的含量, %
7注意事项
7.1 碘液必须在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与二氧化硫产生反应;
7.2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二氧化硫的浓度不同而选用不同浓度的碘液,测定的SO2浓度较
高时吸收液常用C (1/2I2)=0.1mol/L 碘液,测定较低的二氧化硫时,常取用C (1/2I2)=0.01mol/L 碘标液;
7.3由于碘易挥发,溶液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宜在常温下进行,橡皮管不与气体接触;
7.4测定转化器各段效率和某设备是否泄漏时,应在进出口同时采样分析;
7.5在进行某一设备进出口二氧化硫含量分析时,测定时的气体流速、反应终点和操作手法等应尽量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