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制讲义革工艺学

合集下载

制革工艺学

制革工艺学
制革工艺学
制作人:王国伟 使用对象:轻化工程系本科生
绪论
一 制革工艺学研究内容 二 制革工业发展简述 三 我国皮革工业的发展现状 四 我国皮革工业面临的形势 五 皮革工业的发展前景 六 一些基本概念 七 制革工艺过程简介
一制革工艺学研究内容
1 生皮是如何转变为成革的?即从生皮到成革 所进行的工序、工段(哪些操作) 2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道工序?各工序的目的? 各道工序是如何处理的? 3 各工序中生皮或成革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 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如何控制? 4 制革过程中各道工序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 平衡的? 5 不同类型成革的要求及生产过程中的差异。 6 制革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作业: P18~20 2.3.5.9.11.14.15.18.25.27
三废治理,达标排放。
五 皮革工业的发展前景 “日不落工业” 原因:
1 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 衣食住行 2 原料来源广泛,直接来自农业、牧业和渔业, 3 绿色化学的引入,有望促进制革化学的绿色化。 4 人文科学与高新技术结合应用于皮革工业。 5 广大消费者对皮革及其制品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
二 制革工业发展简述
盐腌法
烟熏法
形成期
油鞣法
植鞣法
Al
发展期
பைடு நூலகம்Fe
矿物鞣法 Zr
Ti
Cr
三 我国皮革工业的发展现状
“二次飞跃” 自我发展的初期建设时期(1949~1978); 一次创业时期(1979~1997); 二次创业时期发展阶段(1998~2010)。
皮革工业已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西方向东 方转移,世界皮革的中心正向亚洲、向中国转移,中国 将成为世界皮革加工和销售的中心。原因如下: ① 皮革加工属劳动密集型工业,我国具有较广泛的劳 动力资源, ② 具有丰富的原料皮资源, ③ 足够的加工能力和一定的技术水平, ④ 同时还占有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市场。

制革化学与工艺学复习

制革化学与工艺学复习

制革化学与工艺学复习1.如何鉴定人造革与皮革,任找一种人造革和皮革,用你现有的知识对其做一鉴定比较。

P10 (1) 视觉鉴别法:伤残、花纹、毛孔、部位差 (2) 手感鉴别法:手感、弯折 (3) 气味鉴别法:毛皮味 vs 塑料味(4) 燃烧鉴别法:焦臭味和灰烬状态(5) 切口鉴别法:铬鞣的蓝色、纤维的编织。

2.什么叫原料皮,试用实例说明原料皮与生皮之间的差异。

P21原料皮由皮板和覆盖在皮板上的毛被所构成。

原料皮:具有皮革加工价值的动物皮革:具有不同使用性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3.什么是人造革,什么是合成革,人造革、合成革与革有哪些本质的不同,P6以织物作为底基,涂覆合成树脂。

人造革:合成革:以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酯层作为粒面层革:具有不同使用性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合成革是模仿天然皮革的物理结构和性能,并作为皮革部分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

合成革比人选革更接近天然革,是目前天然皮革的代用材料。

4.制革分成几大工段,简述各工段的主要任务。

P11 制革工段划分: 传统划分法:准备工段、鞣制工段、整饰工段;介质划分法:湿加工工段(水场)、干加工工段;现代划分法:准备工段、鞣制工段、鞣后湿加工工段、整饰工段准备工段:除去皮上的毛、无机和有机物、油脂等制革无用之物以及表皮、纤维间质、皮下组织等不需要的皮组织,对构成成皮的主要有效成分—胶原纤维进行松散,从而使皮处于最佳的鞣制状态之下。

鞣制工段:用鞣剂处理皮使之转变成革,并使革具备后工段处理所必备的性能和条件,如颜色、厚薄和软硬度。

整饰工段:主要任务是改变成品革的物理机械性质,如坚实性、柔软性和延伸性等和外观如颜色、光泽和平整性等,从而达到提高成革的感观质量、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目的。

皮板的品质主要由胶原纤维束所决定(胶原纤维束发达程度、编织的紧密度、油润感、皮板厚度的均匀程度)。

皮板中毛囊、脂腺、汗腺、肌肉和弹性纤维的发达程度及油脂的含量多少等。

原料皮的面积。

制革工艺学-制革工艺学(精选试题)

制革工艺学-制革工艺学(精选试题)

制革工艺学-制革工艺学1、生皮与革的区别?2、什么是鞣质和鞣剂?鞣剂主要有哪几类?3、革是如何分类和命名的?皮革有哪些特殊技能?4、制革工艺过程主要分为哪几个工段?各工段的目的是什么,包含哪些工序?5、制革主要原料皮有哪些?6、中国制革原料皮及资源状况如何?各种皮有何特点?7、生皮为何要防腐?防腐的原理是什么?主要方法有那些?8、生皮一般分为哪几层?9、表皮层的结构和组成,其主要成分及去除的方法。

10、真皮层的结构及各层的特点。

11、织角。

12、真皮层的主要成分及其性质。

13、黄牛皮、猪皮、绵羊皮和山羊皮的组织结构特点。

14、准备工段的目的是什么?准备工段主要包括哪些工序?15、为什么要组批?组批的原则是什么?16、浸水的目的是什么?17、生皮为何能充水?生皮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膨胀?膨胀的原因是什么?18、影响浸水的因素有哪些?19、浸水过程中为什么要防腐?防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0、如何促进浸水过程?21、浸水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有哪些?其有何作用?22、浸水中常用的设备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3、浸水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控制浸水(技术要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4、生皮中的油脂对制革有何影响?25、脱脂的方法主要有哪些?26、试制定黄牛盐湿皮的浸水工艺和猪盐湿皮的浸水和脱脂工艺。

27、什么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种类?其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28、脱毛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脱毛方法有哪些?29、涂灰碱脱毛是如何操作的?其主要针对哪些皮?该方法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30、浸灰的目的是什么?浸灰过程中生皮主要发生哪些变化?31、影响浸灰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浸灰中生皮为何要发生膨胀?如何控制浸灰中生皮的膨胀?32、浸灰助剂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机理是什么?33、试拟定黄牛鞋面革、猪皮服装革和山羊服装革生产过程中的脱毛和浸灰的工艺。

34、浸灰过程中常见的缺陷有哪些?如何防止?35、复灰的目的是什么?主要针对哪些品种革的生产过程?复灰是如何操作的?36、脱灰的目的是什么?37、在灰裸皮中石灰的主要存在方式是什么?38、对脱灰剂有何要求?39、简述常用的脱灰材料及其特点?40、脱灰过程是如何控制和检查的?41、脱灰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42、酶软化的目的是什么?43、常用的酶软化剂的种类及性能。

人造革工艺学——绪论PPT学习教案

人造革工艺学——绪论PPT学习教案
PU革 出 口 走 势
2.5 2
1.5 1
0.5 0
08,1
09,01
2003年 以 来 , PVC革 出 口 首次超 过PU革
PVC革 出 口 走 势
10,1
11,1
第16页/共24页
我国PVC人造革出 口比例经历了十多 年的萎缩后,2010 年出现回升势头。 并于2011年5月首 次超过PU革的比 例(48.5%),绝 对量也比PU革大 。
我国乃至全球人工皮 革市场从PVC革占主 导转向了PU革占主导 41% ;更替趋势特别明显 。
40%
2010
第13页/共24页
1997-2010年我国PVC人造革进出口比例分析
在这种PVC革向PU革更替的过程中,我国人造革合 成革行业体现出一进一退的深刻变化:
1、温州的PVC革厂纷纷转向PU革生产,目前仅剩10家 左右生产PVC革;PU革企业发展到113家;
12
1997-2010年我国PVC人造革进出口比较
单位:亿米
3.5 3 3.15
2.5
2 1.5
1 0.5
0.48 0
1997
进口量
2003
14年间,我国PVC革进 3.12 口量从3.15亿米下降到
0.46亿米
出口量从0.48亿米上升到
出口量
3.12亿米
0.46
2010
我国已从PVC革进口大 国转为出口大国。
第12页/共24页
13
1997-2010年我国PVC人造革进出口比例分析
单位:%
90%
80% 77%
70% 68%
60% 50% 40% 30%
1997
第 一 代 PVC革

制革工艺技术

制革工艺技术

制革工艺技术制革工艺技术是指将动物皮革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用于制作鞋、包、衣物等产品的材料的过程。

制革工艺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皮革行业的发展,也对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和舒适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制革工艺技术首先包括了原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动物皮革的种类繁多,如牛、羊、猪、鹿等等,每种动物的皮革质地、韧性和柔软度都不同。

在选择原材料时,工艺师会根据产品要求和消费者需求选择合适的皮革种类。

同时,在原材料准备阶段,工艺师还需要将动物皮革进行去污、去毛、去脂等处理,以保证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质量。

制革工艺技术的核心环节是鞣制过程。

鞣制是将动物皮革转化为可供使用的革的过程。

常见的鞣制方法有植鞣法、矿物质鞣法和合成鞣法等。

不同的鞣制方法会对革的质地、柔韧度以及手感产生不同的影响。

同时,鞣制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调整 pH 值、温度和鞣料浓度,以确保革的鞣制效果达到最佳。

在鞣制完成后,制革工艺技术还包括了革的染色和整理。

在染色过程中,工艺师会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进行上色,以使革的颜色更加饱满、均匀。

同时,在整理过程中,还会对革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以使革的表面更加光滑、漂亮。

最后,制革工艺技术还包括了对革的后续加工和保养。

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工艺师可能还需要对革进行剪裁、缝制和装饰等处理,以制作成最终的产品。

同时,工艺师还需要教导消费者如何正确保养革制品,如定期擦拭、防潮、防晒等,以延长革制品的使用寿命。

总之,制革工艺技术在皮革行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制革工艺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和舒适度,并满足消费者对于时尚和环保的需求。

同时,制革工艺技术也有助于提高工艺师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素质,推动整个皮革行业的发展。

制革工艺学总结

制革工艺学总结
故均匀的外部条件和不均匀的纤维组织结构,不能通过一次鞣制 使 Cr3+分布均匀,导致厚度变化不同 c、铬复鞣特点
使铬分布均匀 铬吸收量增加
铬鞣特征更突出
因铬结合慢、不匀、结合量少,静止、削匀复鞣后,皮里外均
因铬含量增加,阳电荷增加,不利后继阴离子材料的渗透
电镜研究表明
铬鞣剂使胶原纤维疏松成形,不利于解决边腹部的空松问题
当 pH ﹥ 3.5 时,鞣剂与铬盐以配位键成大分子
结果:坯革的电性转变(由阳变阴)
空间位阻增大
可见植鞣坯革: 空间上不利于后续材料渗透 电性上不利于后续材料结合 当植鞣剂用量大时,Cr 鞣革特性发生较大改变
因为: a、植鞣剂在胶体中的连续性、包容性极差 b、在革纤维表面聚集成粒团,造成革面光泽、光滑度可绕曲性差 8·植鞣剂及鞣革特点及解决方法 特点 1 耐光性、耐氧化性、抗酶、抗铁离子性下降 ②吸水性强,给涂饰带来困难 ③革身紧实、成形好、成本上其它材料不可比,解决松面、松软的首选材料, 故是压花革、变色革、箱包革不可缺少的材料 ④ 强阴电性 解决的方法 ①用分散性合成鞣剂、树脂或分散性栲胶,减缓或阻止植鞣剂的结合 ②复鞣后加中性油或疏水性加脂剂,降低表面吸水性 选用植物鞣剂注意 ① 软革或厚革:以渗透性好、收敛性轻
(2)中和操作控制条件
温度:30-35℃
温度高,表面作用快、色深、粒面粗
时间:40-120min(依中和材料定)
时间由短到长:中和由表面到里面
注意:
一些中性和弱碱性的阴离子树脂、综合型合成鞣剂:中和、复鞣、更多
改变表面状况电荷
第二章 复鞣 1 复鞣的作用 (1)增加主鞣效果 (2)赋予革特定的性能 (3)弥补坯革缺陷 (4)增加得革率
削匀:酸皮、硝皮(主要) 削硝皮的优点:

制革工艺培训课件-

制革工艺培训课件-
• 有机鞣剂又分为:植物鞣剂、合成鞣剂、树脂鞣剂、醛鞣剂、 鞣剂等。
• 鞣制:用鞣剂加工处理生皮的过程叫鞣制。 • 制革:将生皮进行系统的化学处理,并辅以适当的物理机械加
使之成为革制品要求的成革的全部过程,叫做制革。
第四节 皮革制造的主要工序
• 鞣前工序(准备工序) • 剥皮——把皮从动物体上剥下来。 • 防腐——在运输或保存期间防止腐烂。如用盐腌等。 • 水洗(盐湿皮)或; • 回软(甜干皮)——使防腐皮恢复到鲜皮状况。 • 浸灰——使用石灰等助剂,使毛松动、松散,除去脂肪及附
– 加脂——对防水革或工业用革用油或脂浸渍。 – 平展——消除革的粒面皱纹,并使皮革平整。 – 干燥 – 滚压——压紧皮革使它坚实和平滑。 • 轻革:如鞋面革 • 削匀或片皮——使厚度均匀 • 水洗——除去多余的铬盐或中和的盐类。 • 中和——调节 PH值。 • 染色——赋予革所需颜色。
• 乳液加油——采用一种加油的方法使皮革柔软或手感好。 • 平展——消除皱纹和除去多余水分。 • 干燥 • 涂饰或上光——改善革的外观
• 成品革检验
第一章 鞣前准备
• 1、概述:制革是生皮经过一系列化学和机械物理的处理, 加工成革的过程,按传统的方式,制革分为准备、鞣制、
整理三个阶段。
• 2、准备工段包括的工序很多,并因原皮的类别和成革的 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别,但主要的工序有浸水、去肉、脱脂、 脱毛、剖层、削匀、脱灰、软化、浸酸等。
• 面许。多地区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建立了皮革鞣剂、皮革化工和皮
革机械工厂,全国有三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皮革专业。同 时 ,许多皮革科研机构和制革中等专业学院陆续创建起来,为 发展制革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我国人口占世界第一,猪的存栏数量也居世界第一,原料皮 极为丰富。但当前的制革工业与国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与 先进的工业国家比较还存在差距,如普及中级教育、科研水 平、化工原材料、设备、产品、质量,

制革工艺学复习资料

制革工艺学复习资料

1复鞣的作用 ① 补充鞣制作用,使整张皮铬含量均匀一致,并强化铬鞣革的性能。

② 填充革中较松软的部位,使粒面更紧实。

③ 加强成品革耐化学作用的稳定性。

④ 提高坯革的耐抛光、打光、熨平、磨革和压花性能。

⑤ 合理的改变皮革的表面电荷和pH 值。

2含铬鞣剂的复鞣性能与应用① 粒面细致,提高耐湿热稳定性;② 改善柔软性和丰满性;③ 可获得软硬不同的皮革;④ 一般情况下用量为4%。

3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a 蓝湿革的含革量---影响复鞣剂的吸收与固定b 复鞣剂的选择---依据所加工的成革的性能要求c 复鞣操作条件---影响复鞣剂性能的发挥1.蓝湿革的含铬量 ②铬量低的蓝湿革,阴离子复鞣剂能深入皮革内部,而且分布较均匀,会使皮革柔软。

②含铬量高的蓝湿革,阴离子复鞣剂大部分都集中在皮革的外层,不完全渗透,能够提高成品革的弹 性和丰满的手感。

2复鞣的操作条件•液比50%~200% •一般为100%•温度35℃~45℃ •一般为40℃•时间铬复鞣2小时 •其它的1~2小时pH 值依据具体的复鞣剂来决定4中和的作用 ① 除去皮革中中性盐和未结合的铬盐。

② 中和皮革中的自由酸,升高皮革的pH 值。

③ 促进铬盐的进一步配聚。

④ 调整皮革表面所带的正电荷。

5中和的原理 ①适当的升高革的pH 值,使其接近皮革的等电点,以降低皮革的正电性。

②小分子的阴离子化合物,对结合的铬进行蒙囿,以降低皮革的正电性。

6中和条件控制a 控制pH :服装革5-6.5 ;鞋面革4.5-5.5b 材料合理搭配c 温度30-35;水量200%7中和注意问题:A 中和剂要分步加入B 中和必须在同一天完成C 合理控制终点PH8染料和颜料的区别: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它物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物质。

大都溶于水或在染色时转变为可溶状态。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有有机的,也有无机的。

区别在于二者与被染物的亲合力不同,染料与被染物有着很强的亲合力,能牢固地与被染物相结合;而颜料本身与被附着物之间一般没有亲合力,它只能借助其他介质附着在被染物表面,一旦失去介质,颜料也就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