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体、溶液和胶体
兰叶青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1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1-1答:假设有一种气体,它的分子只是一个具有质量的、不占有体积的几何点,并且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力,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之间发生的碰撞不造成动能损失。
这种气体称之为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只有在高温、低压下才接近于理想气体,1-2解:依题意V = 250 mL =2.5 ×10-4m 3 T = 273.15 + 25 = 298.15 K p = 101300 Pa m =0.164 g 根据 PV = nRTmol 0102.015.298J 8.314105.21013004=⨯⨯⨯==-RT pV n M =m /n =0.164/0.0102= 16.08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8。
1-3解:M =207353314.86.1510.1=⨯⨯=RT p ρ已知Xe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F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则131+19n =207,n =4。
该氟化氙的分子式XeF 4。
1-4解:(1)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为n (H 2)=075.0215.0=mol n (N 2)=025.0287.0=mol n (NH 3)=02.01734.0=mol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总 = 0.075 mol + 0.025 mol + 0.02 mol =0.12 mol由 p i =x ip 总 知各组分的分压为 p (H 2) =5.62kPa 10012mol .0mol 075.0=⨯kPa p (N 2)= 83.20kPa 10012mol.0mol 025.0=⨯kPa P (NH 3) =67.16kPa 100mol12.0mol 02.0=⨯kPa 1-5解:(1)用排水取气法得到的是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水的分压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相等,查附录,298 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7kPa根据分压定律 p 总 = p (O 2)+ p (H 2O)故 p (O 2) = p 总-p (H 2O) = 98.28-3.167 = 95.11kPa 。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1.1 气体⏹§1.2 液体⏹§1.3 分散系⏹§1.4 溶液⏹§1.5 胶体溶液⏹§1.6 高分子溶液和凝胶⏹§1.7 表面活性物质和乳浊液1、Dalton分压定律2、稀溶液的依数性3、胶体的结构、性质依数性的计算、胶团结构的书写、胶体的性质1、气体的基本特征:(1)无限膨胀性:所谓无限膨胀性就是,不管容器的形状大小如何,即使极少量的气体也能够均匀地充满整个容器。
(2)无限掺混性:无限掺混性是指不论几种气体都可以依照任何比例混合成均匀的混溶体(起化学变化者除外)。
高温低压下气体的p 、V 、T 之间的关系。
即:P :气体压力,单位用kPa(或Pa)。
V :气体体积,单位取dm 3(或写为L ,l) n :气体物质的量mol 。
T :绝对温度,单位是K ,它与t °C 的关系为:T=273.15+t °CR :理想气体常数P V = n R T (1-1)此式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普通化学普通化学Dalton分压定律适用范围:Dalton分压定律可适用于任何混合气体,包括与固、液共存的蒸气。
对于液面上的蒸气部分,道尔顿分压定律也适用。
例如,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所收集的气体含有水蒸气,因此容器内的压力是气体分压与水的饱和蒸气压之和。
而水的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
那么所收集气体的分压为:p气=p总-p水如图:普通化学【例1.3】 一容器中有4.4 g CO 2,14 g N 2和12.8 g O 2,气体的总压为202.6 kPa ,求各组分的分压。
【解】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m ol m olg g n N 5.028141)(2=⋅=-m ol m olg g n CO 1.0444.41)(2=⋅=-m ol m ol g g n O 4.0328.121)(2=⋅=-k Pa k Pa m olm ol m ol m ol p CO 26.206.2024.05.01.01.0)(2=⨯++=()kPa kPa molmol mol mol p kPa kPa molmol mol mol p O N 04.816.2024.05.01.04.03.1016.2024.05.01.05.022)(=⨯++==⨯++=,总=总总p i x p n i n i p =由道尔顿分压定律T 一定,速率和能量特别小和特别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都是很小的,温度升高时,速率的分布曲线变得较宽而平坦,高峰向右移,曲线下面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的是分子的总数,对一定的体系它是常数. 氮的速率分布曲线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定律:普通化学水有三种存在状态,即水蒸气(气态)、水(液态)、冰(固态)。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设有一混合气体,有 i个组分,pi和ni分别表示各组 分的分压力和物质的量,V为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则
pi=(ni/V) ·RT p=pi=(ni/V)·RT =(n/V)·RT pi/p=ni/n pi = ( ni/n )·p
第二节 溶 液
第一章第二节
广义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均匀混合而且彼 此呈现分子(或离子或原子)状态分布者均称为溶液, 溶液可以气、液、固三种聚集状态存在。
ppb(十亿分浓度):表示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 的十亿分之几,即每k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g数。如:
1ppb:1g/1,000,000,000g溶液=1g溶质/1kg溶液。 8ppb:8g/1,000,000,000g溶液=8g溶质/1kg溶液。
例 题 1-1
第一章第二节
在100 mL水中,溶解17.1 g蔗糖(C12H22O11),溶液 的密度为1.0638 g ·mL1,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质 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各是多少?
LOGO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化学学科的分类
1. 无机化学 2. 分析化学 3. 有机化学 4. 物理化学 5. 高分子化学
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形成新 的学科,如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 学、食品化学、农药化学、土壤化学、植物化 学、配位化学、放射化学等。
第一章第二节
在100 mL水中,溶解17.1 g蔗糖(C12H22O11),溶液 的密度为1.0638 g ·mL1,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质 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各是多少?
解:
( 2 )b ( C 1 2 H 2 2 O 1 1 )= n ( C m 1 ( 2 H H 2 2 O 2 O ) 1 1 ) 1 0 0 0 .0 1 5 0 3 0 .5 m o lk g 1
胶体和溶液的区别1

胶体和溶液的区别1胶体和溶液是化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二者经常被用作分离和制备各种物质。
但是,虽然胶体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深入探讨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定义溶液是指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在一起溶解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溶液通常是透明的,无色或有色。
溶液可以是固液,液体和气体之间的混合物。
在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溶液体系。
胶体是指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组成的不稳定混合物,其中一种物质是固体,另一种物质是液体或气体。
胶体的特点是由两个或更多种物质组成,物质的分子或核心粒子分散在另一个物质中,形成一种非均匀的混合物。
胶体通常是半透明或乳白色的,可以出现明显的悬浮物质,如胶体银。
二、物理性质1.颗粒大小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直径通常小于1纳米,因此不会在常温下形成悬浮液体。
胶体中的固体颗粒直径通常在1-1000纳米之间,大约是溶液中物质颗粒直径的100-1000倍。
这些固体颗粒会通过表面电荷,分散和静电斥力相互作用,形成胶体分散液。
2. 穿透性溶液是透明的,因为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的大小差不多,没有明显的悬浊固体颗粒。
在胶体中,由于固体颗粒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当,导致光的散射,使胶体呈现乳白色或半透明状态。
3. 能沉淀性溶液是一种无颜色无味的液体,其中的溶质已经完全溶解。
当溶液不再是饱和溶液时,其中的溶质会沉淀出来。
胶体则具有稳定的性质,并不会沉淀。
4.过滤性质溶液可以通过过滤器,并且通过过滤器的溶质数量可以准确地计算。
胶体则无法通过通常的过滤器,而需要使用更高级的技术,例如超滤或透析。
5. 电导率在电场中,溶液中的溶质会离子化并产生电荷,因此具有一定的电导率。
胶体的电导率较小,因为其中的固体颗粒没有完全离子化。
三、化学性质1. 化学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与溶剂产生新的物质。
基础化学赵玉娥第1章

1.1 气体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1.1.2 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无限膨胀性和 无限渗混性。不管容器的大小以及气体量 的多少,气体都能充满整个容器,而且不 同气体能以任意的比例相互混合从而形成 均匀的气体混合物。此外,气体的体积随 体系的温度和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研 究温度和压力对气体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基础化学
第1章 气体、 溶液和胶体
1.1 气体 1.3 溶液及其浓度表示方法 1.5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教学要求: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 2.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3.理解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和拉乌尔定律、溶 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溶液的渗透 压和反渗透。 重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溶液浓度的 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难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溶液浓度的 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稀溶液的依数性。
Vi = V总
ni n总
=
V总 xi
对于混合气体来说:
各组分的分压之和等于总压力,即∑pi= p总
各组分的体积之和等于总体积,即∑vi= v总 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之和等于1,即∑xi=1 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之和等于1,即∑vi= 1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关系式:
pB p总
=
nB n总
=
VB V总
即:
xA xB 1
x 1
i i
(3) 质量摩尔浓度
一千克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此种表示的浓度叫做质量摩尔浓度,用符号b表 示。 nB bB = m
bB——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ol/kg; nB——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m——溶剂的质量,单位为kg。
大一化学溶液与胶体知识点

大一化学溶液与胶体知识点在大一的化学学习中,溶液与胶体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液和胶体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一、溶液的定义和特点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种均匀混合物。
其中,溶质是指能够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溶液具有以下特点:1. 透明度:溶液通常呈透明状态,能够使光线通过。
2. 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3. 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溶质的量。
常用的浓度单位包括摩尔浓度和质量浓度等。
二、溶液的分类根据溶剂的性质,溶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水溶液:以水作为溶剂的溶液称为水溶液。
例如,盐水和糖水都属于水溶液。
2. 非水溶液:以非水溶剂作为介质的溶液称为非水溶液。
例如,乙醇溶液和二氧化碳溶液都属于非水溶液。
3. 气溶液:气体在液体中的溶液称为气溶液。
例如,碳酸氢钠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就是气体在水中的溶液。
三、胶体的定义和特点胶体是介于溶液与悬浊液之间的一种混合态物质。
在胶体中,溶质以极微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且能够长时间保持均匀分散状态。
胶体的特点包括:1. 稳定性:胶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即能够长时间保持分散状态,不易发生沉淀。
2. 散射性:胶体溶液能够散射光线,呈现浑浊的外观。
3. 过滤性:胶体溶液不能通过常规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只能通过特殊的方法进行分离。
四、胶体的分类根据溶剂与溶质的相态、形状和粒径大小等,胶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溶胶:溶剂为液体,溶质为固体的胶体称为溶胶。
例如,颜料溶液就是一种溶胶。
2. 凝胶:在溶胶基础上,加入适量的胶态剂后形成的胶体称为凝胶。
凝胶具有较高的黏稠度和凝固性质,可以保持形状。
3. 乳胶:溶剂为液体,溶质为固体或液体的胶体称为乳胶。
例如,牛奶是由水、脂肪、蛋白质等组成的乳胶。
4. 气溶胶:溶剂为气体,溶质为固体或液体的胶体称为气溶胶。
气体与溶液.

(1) (2) (3)
O2、N2的物质的量; O2、N2的分压力;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4) O2、N2的分体积
解:(1)混合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没有发生变化:
(n O )= p1V1
0.3103kPa 1dm3
0.12mol
2 RT 8.314J/(mol K) (25+273)K
3dm3
0.1MPa 0.14MPa
2.14dm3
V (N 2
)=V总
( p N2 ) p总
=3dm3
0.04MPa 0.14MPa
0.86dm3
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
(n N )= p2V2
0.06103kPa 2dm3
0.048mol
2 RT 8.314J/(mol K) (25+273)K
(2)O2、N2的分压是它们各自单独占有3 dm3时所产生的压 力。当O2由1 dm3增加到
(p O )= 2
p1V1 V
0.3MPa 1dm3 3dm3
0.1MPa
当N2由2 dm3增加3 dm3到时:
( p N )= p2V2 0.06MPa 2dm3 0.04MPa
2
V
3dm3
(3)混合气体总压力:
p总=(p O2)+p(N2) 0.1MPa+0.04MPa=0.14MPa
(4)O2、N2的分体积:
V (O2 )=V总
( p O2 ) p总Fra bibliotekn m M
pV= mRT/M
ρ=m/V
ρ= pM/RT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Vm=22.414×10-3m3
第一章 气体 溶液 胶体

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一、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m/M·RT p=101.03kpa(高温低压)R=8.314J/mol·k摩尔气体常量Pa·m3/mol•k或kPa•L/mol•k 题目上有温度和压强,就常用此方程。
应用1.求容器中气体的质量。
2.求容器的体积。
理想气体分压定律:Pi=ni/v·RT=PXi求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干燥后的体积?解:已知温度、总压强、水蒸气压强、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由P总压=P气体+P水蒸气得P气体,在代入PV=nRT,n由题可以求出,最后得出v。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①质量分数W B=m B/m总②质量浓度ρ=m/V 单位g/L③物质的量浓度C B=n B/v=ρw B/M B=1000ρw B/M B④质量摩尔浓度b B=n B/m A 单位mol/kg⑤物质的量分数x B=n B/n总溶液的依数性:①蒸气压下降:△P=K P·b B②凝固点下降(最适合摩尔质量测定):△T f=K f·b B 应用:测定除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外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③沸点升高:△T b=K b·b B④渗透压升高:π=c B RT≈b B RT(对于稀溶液)应用:测生物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3%的Nacl溶液渗透压接近1.0mol/kg葡萄糖溶液。
求溶液蒸气压(下降)?解:△P=K P·b B=Kp·n B/m A,再加上原来蒸气压。
已知蒸气压、凝固点、沸点的变化值,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由变化值就可求出b B,由b B=n B/m剂,得m B=n B·M B=b B·m剂·M B(m剂已知,或默认1kg),W=mB/(mB+m剂)·100%知凝固点求沸点?解:对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由于纯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度,又已知溶液的凝固点,故可得凝固点下降值△T f,由△T f=K f b B可求b B,再代入沸点升高△Tb=K b b B可求△T b,因为水的沸点为100度,加上△T b即为溶液的沸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2 12dm3 3MPa
P(O2) =3MPa,P(N2) =2MPa; V(O2) =10.8dm3,V(N2) =7.2dm3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练习
1.在298K 10.0L的容器中含有1.00mol N2和3.00mol H2,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试求容器中的总压和两气体的分压。
解:(1)设血红素的摩尔质量为M。
mRT mRT π= ,M = MV πV 1.00g × 8.314kPa ⋅ L ⋅ K −1 ⋅ mol −1 × 293K M= −3 0.366KPa ×100 ×10 K 4 −1 = 6.66 × 10 g ⋅ mol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胶粒运动时的滑动面 B
- - - - - -
电 势
φ
ξ
M A 扩散层C 吸附层 距离 胶粒与介质之间的双电层及电势差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2)溶胶的聚沉 ①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②溶胶的相互聚沉 ③温度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④溶胶浓度的影响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P=P* -P , P=P*·xA △P=P= K·b(B) 2.溶液的沸点升高 △Tb=Tb-Tb* , △Tb=Kb·b(B) 3.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Tf=Tf* -Tf, △Tf=Kf·b(B) 4.溶液的渗透压 πV=nRT,π=cRT, π=b(B)R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拉 乌 尔 定 律
例:20℃时,将1.00g血红素溶于水中,配制 成100mL溶液,测得其渗透压为0.366kPa。 (1)求血红素的摩尔质量;(2)计算说明 能否用其它依数性测定血红素的摩尔质量。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一、气体
1.克拉—伯珑方程(Clapeyron)
PV = nRT
m PV = RT 或 P M = ρRT M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2.不同状态下气体导出公式
R = 8.314Pa ⋅ m ⋅ mol
3
−1 −1
⋅K ⋅K
−1 −1
= 8.314kPa ⋅ L ⋅ mol = 8.314J ⋅ mol
−1
⋅K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3.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
P = P1 + P2 + L即 P = ∑ Pi
Pi = x i P
分压力:指该组分在同一温度下单独占 有混合气体的容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3.凝固点下降公式适用于:( D ) A.一切溶液 B.稀溶液 C.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D.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4.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 的水蒸气。现充入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 气体,则水蒸气的压力( C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6.电解质稀溶液
(1)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ΔP / ΔP=
*
* Δ Tb /
Δ Tb
= ΔTf*/ Δtf=π*/ π=i i:范特霍夫校正系数,
i −1 α= n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几种无机盐水溶液凝固点下降值
盐类 KCl KNO3 NaCl MgCl2 Ca(NO3)2 i 浓度 按稀溶液定律 实验值 mol·l-1 计算值(ΔTf) (ΔTf*) = ΔTf*/ ΔTf 0.2 0.2 0.1 0.1 0.1 0.372 0.372 0.186 0.186 0.186 0.673 0.664 0.347 0.519 0.461 1.81 1.79 1.86 2.79 2.48
1. 溶液甲的凝固点比溶液乙高,则两溶液的沸 点相比为( B ); A.甲的沸点较高 B.甲的沸点较低 C.两者的沸点相等 D.无法确定 2. 混 合 等 体 积 0.004 mol·L-1 AgNO3 和 0.003 mol·L-1 K2CrO4溶液制备溶胶,然后分别加Na2SO4 、 MgCl2使其凝结,凝结值小的为( B ); A. Na2SO4 B. MgCl2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9.要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需向100g水中加 入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是( ) A.0.027 B.0.054 C.0.27 D.0.54 √ 10.尿素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372℃,则此溶 液的沸点是 101.024 ℃ 。
π
ΔTb=Kb·b =0.512℃·Kg ·mol ×1.50 ×10 mol · kg =7.68 ×10-5 ℃ Tf=Kf·b= 2.79×10-4 ℃ 同理: Δ 稀溶液不断加热蒸发过程中 沸点的变化?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稳定剂是
K2CrO4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7. 1mol物质溶于1L水中形成溶液,其浓度 c(B)为( ) A.1mol·L-1 B. 2mol·L-1 C. 3mol·L-1 D .不能确定 √ 8. 1mol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4mol溶剂中, 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 ) A.1∶5 B. 1∶4 C. 4∶5 √ D. 5∶4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6. 等 体 积 混 合 0.008 mol·L-1AgNO3 溶 液 和 0.006 mol·L-1 K2CrO4溶液制得Ag2CrO4溶胶,其胶团结构
+ {(Ag2CrO4)m·nCrO42-·2(n-x)K+ }2x-·2xK、 表示式为
(2)利用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也可以 测定血红素的摩尔质量
0.366kPa b(B) = = −1 −1 RT 8.314kPa⋅ L ⋅ K ⋅ mol × 293K −4 −1 = 1.50×10 mol⋅ k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二 、溶液
1.物质的量浓度 2.质量摩尔浓度 3.物质的量分数 4.质量分数 c(B)=nB/V (mol·L-1) b(B)=nB/mA(mol·kg-1) x(B)=nB/n
ω(B)=mB/m
注:物质的量与基本单元
例:现有一个6dm3、9MPa的氧气贮罐
12dm3、3MPa的氮气贮罐, 和另一个 两个容器由活塞连接,打开活塞待两 种气体混合均匀后(设混合前后温度 不变),求此时氧气、氮气的分压力 与分体积。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O2 6dm3 9MPa
第一讲
气体、溶液和胶体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本讲要点
气体 定律 方程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性质 结构 表示方法 溶液 胶体
基本计算
依数性 基本计算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2.胶团结构
{[Fe (OH ) ]
3 m
⋅ nFeO ⋅ (n − x )Cl
+
− x+
}
⋅ xCl
−
写出下列胶团结构 AgNO3+KI
① AgNO3过量 ②KI过量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5. 下 面 几 种 溶 液 , ① 0.1mol·L-1Al2 ( SO4 ) 3 , ② 0.2mol·L-1 CuSO4 ,③0.3mol·L-1NaCl,④0.3mol·L-1 尿素。按溶液的凝固点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 是( C)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的电解质的最低浓度。 (感胶离子序) a.离子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b.同价离子聚沉能力相近,但随水化 离子半径增大而略有减小。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 HAU
-1
-4
-1
5.稀溶液依数性的联系
(1) π/RT=ΔTf/Kf= ΔTb/Kb= ΔP/K=b(B) (2) 依数性及其本质是什么? (3)公式的应用: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适 合测定小分子的摩尔质量,渗透压适合测 定大分子的摩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