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 (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第10讲《碳和碳的氧化物(二)》课件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用途
气态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碳酸饮料、作气体肥料等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典例讲授
例题1 (考查内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A、B、C、D四支试管分别充满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倒立在 水槽中,当拔开橡皮塞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 空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则证明集满
知识精讲
知识二 制取二氧化碳
2.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药品和反应条件
石灰石(大理石),高温 (2)反应原理
CaCO3 CaO + CO2↑ CaO——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大理石(石灰石) 高温
典例讲授
例题5 (考查内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制备二氧化碳的下列装置图中哪个装置中既有错误,也不能“即开即用,随关随停”?( )
A.
B.
C.
D.
记忆重点 药品: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
针对练习
练习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知识精讲
知识一 二氧化碳
2、化学性质: (5)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O2 + C
2CO
知识精讲
知识一 二氧化碳 3.用途:
1. 气态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碳酸饮料、作气体肥料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理解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熟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如不助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一氧化碳的生成、性质(如可燃性、毒性)、应用及防范措施。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
-能够运用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层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复习中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和应用的梳理。
2.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基础学习。他们对碳的单质形态、化学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概念抽象、知识点繁杂,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尚需加强。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等知识点。
2.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概括性描述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件 _2优秀课件资料

化学反应“接龙”游戏
④
CO2
①
B
A
③
CO2
②
5、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 10、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 3、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11、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 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如果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朋友,追求才是愈合你伤口最好的良药。 1.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1.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30、细心观察产业界中那些自大的、维持不变的、独断的恐龙之所以一夕倒下的原因。 17、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11、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7、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的好坏由自己去创造。 6、悲观些看成功,乐观些看失败;轻松些看自己,宽容些看别人;理智些看问题,纯真些看人生。
碳和碳的化合物 复习课
从物质分类角度
地球的温室效应
小组讨论: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5、其他反应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 体, 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 叫。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可用来灭火。
3.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27.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4.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8、新路开始常是狭窄的,但它却是自己延伸拓宽的序曲。 7、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的好坏由自己去创造。 13、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4、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祈祷,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6、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7. 高三高考高目标,苦学善学上好学。 8. 对于世界,我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 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抱怨自己的出身,没有好的家世,那就去创造好的家世。要知道,那些在雨里奔跑的,从来都是没有伞的孩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环保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参与环保活动,例如植树造林、减少碳排放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拓展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内化。
2.学生:谢谢老师,我们下节课再见!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与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的化学科普书籍,例如《碳的世界》、《二氧化碳的神奇之旅》等,以加深对碳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解。
(2)科普文章:鼓励学生查阅科普杂志或报纸上关于二氧化碳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文章,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际用途。
2.分子观念:使学生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物质观念。
3.绿色化学: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化学实验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合理处理废弃物。
4.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5.团队合作:在小组合作实验中,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共享实验成果,增强团队精神。
此外,数据分析与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我计划在后续教学中,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针对拓展资源与建议部分,我发现学生在课外拓展方面的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学生表示资源获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整理一份适合学生的拓展资源清单,并在课堂上分享,方便学生课后查找和学习。
1.设计更具启发性的导入环节,例如通过讲述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制取的兴趣。
2.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第二课时)-人教课标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1、发生装置 状态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________ 反应所需条件 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和___________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固体和固体反应 (加热型) 固体和液体反应 (不加热型)
装置示意图
A
B
C
量CO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
煤
、 石油
.
(3)大气中CO2消耗途径有被海洋吸收、植物光合作用 等.
(4)下图是大气中CO2的含量按目前速度上升的直线图.请根 据该图估计:到2050年时,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是 0.044% 。
(5)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一个严重后 温室效应 果是 .根据上图CO2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对 此,你提出的两条建议是: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① ,② 大力植树造林 。
二、气体的制取、净化与干燥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 年份 2010年 2011年 题 型 分值 难易度 容易 中等 考查点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微型装置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验满
选择、实验 14 实验 12
2012年
选择、实验 13
中等
知识网络
(一)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 是宝就是宝,呼吸困难少不了,空气之中 含量真不少,山沟里面往低处跑”. 根据上述回答:这里的“宝”指的 是 氧气 ,谜语中体现该物质的用途 是 供给呼吸 ,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 体现的物理性质是 。
2、农民伯伯说“我”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我”是“灭火先锋”; 环境学专家却指责“我”是造成温室效应的 罪魁祸首. 二氧化碳 你们猜“我”是 ?该谜语中体 现了该气体的哪些作 参与光和作用、灭火 用 ?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

第六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3.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最硬的物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碳的活性大大增强。
2.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3.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用于装饰品钻石,切割玻璃、钻探机的钻头。
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石墨炸弹等活性碳吸附性常用木炭与活性炭做吸附剂。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3.还原性:C+2CuO 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件

C、 CO 、 CO2 H2CO3 CaCO3 、 Na2CO3 、 NaHCO3 CH4 、C2H5OH 、 C6H12O6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二、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说一说: 上述哪些物质可转化为CO2 ?
CO2又可以转化为上述哪些物质?
2、以CO2为中心,将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 构建成网络图
归纳与总结:
愿同学们快乐成长
谢谢大家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2)

设疑启发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的性质。
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和与水发生反应。
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是本课题教学难点。
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实验装置,会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的操作。
探疑互动二氧化碳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固体CO2俗称。
化学性质:1.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支持呼吸,无毒。
2. 与灼热的炭反应:CO2 + C =3 .与水反应:溶于水的CO2少部分与水反应生成H2CO3 CO2 + H2O =(因此,C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H2CO3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 CO2 +H2O)4.与碱反应: CO2 + C a(OH)2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CO2 + NaOH=工业制法:高温加热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实验室制法;药品反应原理:CaCO3 + 2HCl =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实验室制法操作步骤:同氢气实验室制法。
收集方法:,集满CO2的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验满方法注意事项:a.药品选用,b.操作。
)对图中装置和药品的;其次考虑发生反应的仪器选择和连接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考虑产物的收集方式是否合适。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温室,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生疏。
每到冬季,农田里排排温室和塑料大棚里春意盎然,碧绿鲜嫩的瓜果蔬菜花繁叶茂。
为什么户外冰天雪地,而温室内却温暖如春呢?原来温室顶棚和四周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能够透进太阳光的短波辐射,而室内地面反向的长波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或塑料薄膜),这样热量就被留在室内,因此温室里的温度比室外要高出许多。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
CO2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并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却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像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产生“温室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 知识?你还有那些收获?
1、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2、学会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自我评价
再见!
4、二氧化碳的利与弊
利: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等。 弊:二氧化碳增多会引发温室效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
稀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 制的的二氧化碳不纯。不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的 理由是:二者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 理石的表面,阻止了酸与大理石的接触,使反应不 够彻底。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 它们都有毒
D. 它们都能溶于水
(2). 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
的理由:
___C__O__有__可__燃__性___而__C_O__2_没__有__可__燃___性__(__或__C__O__有__还__原__性__而___C_O__2_无__还__原__性___)__。
2H2O2=M=nO=2 2 H2O + O2↑
实验装置图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 条放入集气瓶 内,木条复燃 ,证明是氧气
二 CaCO3+2HCl==CaCl2+H2O
氧 化
+CO2↑
碳
将气体通入澄 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该气体是
CO2
质疑再探:
你对本节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气法
检 验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
解疑合探 3. 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物 质
反应原理
2KClO3M═△nO2 2KCl+3O2↑
△
氧 2KMnO4==K2MnO4+ MnO2+O2↑ 气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课
考纲要求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与 水、可溶性碱等的反应)。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反 应原理、实验步骤、收集与检验方法等)。
(5)、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 途。
6、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致人死亡,其原因是
否相同?
不相同,二氧化碳能致人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 能供给呼吸,其本身没有毒性。而一氧化碳有剧 毒,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 亡。
拓展运用
例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 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B__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设疑自探
1 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
2 碳的化学性质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性质和用途)
4 二氧化碳的制法 (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你能用自己的思维导图 方式总结本单元的知识吗?
常温不活泼
(稳定性)
知识网络
碳的化 学性质
石墨 C60
碳
和
碳
的
氧 化
密度、 溶解性
物
状态、 条件
解疑合探 1.碳的氧化物
因为二者是由不同的__分__子___构成的。
拓展运用
例2.符合右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A)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
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还原CuO后
的产物有CO2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
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归拓类展示例运用
示例归类
命题角度: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与石灰水反应
无
CO2+Ca(OH)==CaCO3 + H2O
毒性
有剧毒
无
主要用途
联系
相互转化
燃料 冶炼金属
灭火 制汽水 温室肥料 光合 作用等
点燃
2CO+O2 === CO2
高温
CO2+ C ==== 2CO
解疑合探 2.二氧化碳的制取
工业制法
二
氧
化
实
碳
验
的
室
制
制
取
法
煅烧石灰石
反应原理
CaCO3 高温 CaO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例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C )
事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
C.
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 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人教版
拓展运用
变式训练题
例4.请观察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疑点辨析
1、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活性炭、木炭的吸附性是化学性质吗?
物质在吸附的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物质,也就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吸附性不是化学性质而是物理 性质。
3、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了吗?
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是一种酸,使紫色石 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1)装置C中仪器a的名称是_集__气__瓶___;
(2)在实验室里用A作发生装置,可制取CO2或__O_2_或__H_2___; (3) 在 制 取 CO2 时 , 用 __澄__清__的__石__灰__水__(或__石__灰__水__)__ 来 检 验 生 成的气体是CO2,反应方程式_C__a_(_O_H__)2__+_C__O_2__=_=_=_=__C_a_C_O__3_↓_+__H_2_O_。 (4)若用装置B干燥CO2,则瓶中盛放的液体应是_浓__硫__酸___, 要收集CO2,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D____。
物理性质
物质 色态味
密度 水溶性
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氧化性 与水反应
点燃
2CO+O2 2CO2
△
CO+CuO ====Cu+CO2
无
无
在一般情况下,既不能 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无
高温
CO2+ C ==== 2CO CO2+H2O====H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