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冲刺专项小卷提升练案(2017真题)专题二十二 文言文 小卷狂练2 有答案 容美纪游 鱼我所欲也
2018中考语文冲刺专项小卷提升练案(2017真题)专题二十二 文言文 小卷狂练5 有答案 孔子学琴 权谓吕蒙曰

2017中考语文全国真题分类专项练习小卷及反思提升练案总复习专题训练二十二阅读理解:文言文小卷狂练(五)2018年5月时间:35分钟总分:29分【真题演练】一、(一)古诗词赏析(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全词用语精炼传神。
上片一个“”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
(2分)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
(2分)答:(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
②门阀:名门贵室。
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以为/在有所益B.肃/遂拜/蒙母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1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2018年巴彦淖尔中考语文冲刺试题版含答案

2018年巴彦淖尔中考语文冲刺试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第Ⅰ卷答案应涂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题(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菜畦(qí) 睥睨(pì) 味同嚼蜡(jiáo)B.猝然(cú) 砭骨(fā) 五行缺土(xíng)C.悲怆(chuàng)羸弱(yíng) 气冲斗牛(dǒu)D.慰藉(jiè) 恣睢(suī) 断壁残垣(g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 伎俩绵沿绿草如茵月明风清B. 悲怆崩塌修养生息提纲挈领C. 抉择震撼梦寐以求纷至沓来D. 宣泄端详锋芒毕露志同道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安排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B. 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 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绵绵不绝地来到中国十大名胜之一——黄山。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小说通过神态、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苦学”和“乐学”作诗的香菱形象。
B.《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文言文阅读》压轴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二)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天饮洒乐,天乂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丁是乎始强。
【说明】①掌管山泽苑囿狩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① 天乂雨,公将焉之?译:② 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主要启迪。
文侯与虞人期猎答案1.①天乂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②固然此刻很快乐,怎么能够不固遵商定的(狩猎)时间呢?2.做人要诚信按时等二、邹孟轲母(节选)1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问之事,积极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因此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乂曰:“此非吾因此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能够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启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 2)炫卖,叫卖。
(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渐渐濡染。
1.解说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 :3.请你用简短的语言归纳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而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迪。
内容:启迪:邹孟轲母(节选)答案1.①走开②等到,至。
2.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23.①表达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②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丁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丁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丁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丁用昼而拙丁用夕矣。
①逃暑:避暑,纳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r e n):卧席。
④濡(ru ): 沾湿。
⑤逾:同“愈”,更为。
1. 用现代汉语解说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2)其阴逾去()(3)艮席丁树下()2.用现代汉语解说下边句子。
2018年扬州中考语文冲刺试卷【精选word版】

2018 年扬州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优选word 版】因为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察!(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分)一、累积运用( 34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2 分)A .古庙( chà)消弭( mí)迸溅( bìng)亘古( gèn)B.隽永( j ùn)木讷( nà)寒噤( j nì)负担( l éi)C. 处罚( chěng)气氛( f ēn)温馨( xīn)腼腆( diǎn)D.恻隐( cè)褴褛( l ǚ)窘迫( j ū)厌烦( nì)2.以下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初春季气乍暖还寒,清晨走在乡下小道上,春风吹来让人毛骨悚然。
B.有人评论,美国当初攻打伊拉克,实际上是想控制它的石油资源,真堪称别有用心不在酒。
C.三湾公园里摆放的各样盆栽菊花,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此间,意兴阑珊。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D.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学生经常不自觉地模拟,写一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惊叹不已。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3. 选出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A .“低头族”之所以感觉繁忙,是因为大批网络信息占用了他们的时间造成的。
B.感恩活动进社区,掀起了邻居间互帮、相助、互学、互进,加强了社区的凝集力。
C.谁也不可否定家庭教育是其余全部教育的基础,父亲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如何管理、认识、掌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4.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3 分)A .“读不念书?读什么书?怎么念书?不单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更决定着民族的将来。
”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有错误。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B.“商铺和饭馆的门垂头丧气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建的这个世界,就跟很多饥饿的嘴巴同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内)-备战2018年中考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省分项解析汇编(山东版)(原卷版)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内)备战2018年中考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省分项解析汇编(山东版)一、基础小题1.【2017届山东淄博卷】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觥筹交错./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B.鳞次栉比./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C.殚.精竭虑/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
(《捕蛇者说》)D.顾.盼生姿/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狼》)2.【2017届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
”《曹刿论战》D.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问的人)。
《陋室铭》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二、【2017届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18中考语文冲刺专项小卷提升练案(2017真题)专题二十二 文言文 小卷狂练1 (有答案) 公输 陋室铭

2017中考语文全国真题分类专项练习小卷及反思提升练案总复习专题训练二十二阅读理解:文言文小卷狂练(一)2018年5月时间:25分钟总分:21分【真题演练】一、《公输》(节选)墨子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胡不见我于王于舅家见之(王安石《伤仲永》)B.今有人于此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C.舍其文轩醒能述以文者(欧阳修《醉翁亭记》)D.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复立楚国之社稷(司马迁《陈涉世家》)2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然胡不已乎这些胡人不会停止进攻B.此为何若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C.荆之地方五千里楚国的土地方圆有五千里D.宋无长木宋国没有高大的树木21.选文中,通过“文轩之与敝舆”“①”“锦绣之与短褐”对比,墨子得出楚国攻宋是“②”的结论。
(4分)22.《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这一段选文都围绕“劝说”展开,下表对此进行了梳理。
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4分)项目人物劝说性质劝说目的劝说方式劝说效果墨子外交劝说楚王放弃攻宋以窃疾设喻②邹忌内政劝谏齐王广开言路①齐王欣然纳谏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018中考语文冲刺专项小卷提升练案(2017真题)专题二十二 文言文 小卷狂练3(有答案) 曹刿论战等

2017中考语文全国真题分类专项练习小卷及反思提升练案总复习专题训练二十二阅读理解:文言文小卷狂练(三)2018年5月时间:30分钟总分:28分【真题演练】一、宋初古文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①,当时谓之“古文”。
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
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
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
”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注释】①穆修、张景:北宋初年人,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
平文:即散文,是区别于当时骈体文的一种文体。
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2)穆、张尝同造朝()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
译文:(2)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
译文:10.(2分)穆、张二人描述“逸马毙犬”的用语,后人认为“拙涩”,为何当时“谓之工”?答:11.(2分)穆、张二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答: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7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乃入见()(2)民弗从也()(3)忠之属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8.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2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8分)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①矣。
2018年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
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LOGO
真题探究 二、(2016年广东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9分,文段略)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东
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便可以灵活套用。
LOGO
知识讲解
一、如何做好文言词语意思对比选择题
解题方法(选择意思相同一项):一是直接判断,二是代入检验,把其中一个课内文言 中出现词语的解释代入与之对比的项,看是否解释得通,以判断正误。 二、如何断句,划准节奏 文言文的节奏,是指文言文的停顿。句子的停顿,就是指文言文的断句,用“/”符 号划分。文言文的断句(停顿)是理解、翻译句子的基础,停顿正确与否,对翻译文句 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断句,划准节奏呢? 1.理解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
LOGO
真题探究
参考答案 二、(2016年)
1.C 【解析】A书本/书写;B如果/像;C停止;D跨着/占据。
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3.勤奋、严谨、专注、不耻下问、持之以恒。
LOGO
真题探究
参考译文
顾炎武(字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形容极爱看书,学习勤奋),出门就带一 两匹瘦弱的马捆着书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障、城、亭、燧,都是古代驻军防戍 的军事建筑),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 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 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对经 典的解释叫“注”或“疏”)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打招呼(默颂经典太投入,没有注 意到其他事),有的时候因此(太专心地辄据鞍默)从马上跌落,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语文全国真题分类专项练习小卷及反思提升练案总复习专题训练二十二阅读理解:文言文小卷狂练(二)2018年5月时间:40分钟总分:35分【真题演练】一、容美纪游(节选)①◆顾彩①二十九日,大雨。
龙江水涨,臵酒泛舟,观打鱼以为欢。
其渔者刻木一段为舟,牵巨网截江,度其中有鱼,则飞身倒跃入水,俄倾两手各持一鱼,口中复衔一鱼,分波跳浪登舟,百无一空 A 。
江面望见人在水中,扁阔如金虾蟆。
虽可笑,然亦奇观。
②云际庵亦名留云院,在山顶平处,每将雨则云铺地埋人肩,仅露其帽,电光煜爚②,走 B 下方,时发震雷撼墙壁。
大雨倏过,西风骤来,劈云为千百道,皆东走。
俄倾,屹立如奇峰,东西则霁矣。
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③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③初五日,过长乐坪,览山景,路坦如康庄④,两边皆山,烟峦万变,应接不暇,如入画图。
草中多獐鹿,狎不避人, C 少亭台为点缀耳。
坪尽为三登坡,稍上复下者三,至底十二里,石礛⑤嶙峋,下马策杖而行,渡汉阳河,清浅可浴,然容之地界到此尽矣。
【注释】①《容美纪游》是清初戏曲作家顾彩游历鄂西容美土司地区的一部游记作品。
容美:地名,古有柘溪,容米,容阳诸称。
辖地甚广,今鹤峰、五峰,长阳大部,建始、石门、巴东、恩施局部均属之。
其地崇山峻岭,危关险隘,为古巴人后裔土家族聚居之地。
“纪”通“记”。
②煜爚:yù yuè光耀灿烂。
③牖:yǒu 窗户。
④康庄:平坦而四通八达。
⑤礛:jiān 磨玉的砺石。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度()霁()策()浴()7 .请将“于”“者”“但”三个虚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方框内。
(3分)(A) 百无一空 (B) 走下方 (C) 少亭台为点缀耳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路坦如康庄,两边皆山,烟峦万变,应接不暇,如入画图。
译文:10.请从每段中分别选用两个字,各组成一个最恰当的词,概括作者沿途的游历活动。
(3分)①②③11.根据示例,从文段中再找四种容美风物,并高度概括其特点。
(2分)①②③④12.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流水清澈、鱼石可见的两句原文。
(2分)二、(一)古诗阅读(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甲文】鱼我所欲也《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蹴尔而与之蹴:(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乙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1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B.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C.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D.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15.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2分)参考答案2017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6.(4分)度(估计、揣测)霁(雨雪停,云雾散,天放晴)策(扶,拄)浴(沐浴,游泳,洗澡)(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7.(3分)A.者B.于C.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8.(2分)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断句四或五处,‚当云行时‛后可不断句。
断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断句的掌握情况。
)9.(2分)道路平坦,好像可以四通八达,两边全都是山,烟雾缭绕,山峦起伏,千变万化,来不及看,仿佛进入了画卷一般。
(重点关注‚康庄‛‚峦‛‚皆‛‚暇‛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课文重点词句的掌握情况。
) 10.(3分)①观渔②“娱云”,“玩云”,“留云”均可③“览山”,“览坪”均可。
(答对一项得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读文言语段,提炼关键词句,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11.(2分)示例:坪坦、坡陡、雾多、云奇、水清、石怪等(任意答对一个方面得0.5分。
少答扣分,多答不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概括和提炼文章要点的能力。
)12.(2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错一字扣0.5分,扣完为止。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10.【答案】B【解析】B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答案】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
)【解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
这首四言古体诗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观沧海》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答案】(1)蹴:用脚踢。
(2)所:指示代词,指代认识的对象。
或与“者”构成所字结构,指代---的人。
(3)乡:通“向”,从前。
(4)已:停止。
【解析】此题考查的不仅较为全面:一词多义、固定短语、通假字等,而且还有“所”和“者”这样长期困惑语文爱好者的疑难。
“所”和“者”曾经是语文前辈朱德熙、马汉麟、朱声琦等反复研究的疑难文言词语,至今好像也无定论,不知新疆为什么出这样的题。
(1)蹴:基本意思是踢:蹴鞠(踢球)。
踏:蹴踏。
一蹴而就。
(3)乡:通“向”,从前。
(4)已:1.止,罢了:学不可以~。
死而后~。
\n2.表示过去:~经。
事~至此。
~往。
业~。
\n3.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n4.太,过:不为~甚。
\n5.古同“以”。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答案】(1)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2)(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1)句中“弗”,不;(2)句中“则”,却;“万钟”,优厚的俸禄;“何加”:有什么益处。
何介词结构,后置。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答案】A【解析】“须臾”时间状语,可停顿,也可不停顿;“雷电穿破了墙壁”是一层意思,必须停顿;“一条龙驾着云飞上了天”是第二层意思,必须停顿;“其他没有画上眼睛的龙都还在墙壁上”是第三层意思。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礼记•学记》[1] 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
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
”也就是给古书断句。
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
可分四步进行:一、通读全文,弄懂大意: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
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
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
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香炉峰”、“遗爱寺”、“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
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
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三:借助“特征”,巧妙断句:“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
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
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见”和“爱”有内在联系,前后都不能断开;“之”为代词,通常作宾语,这里指代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后面应当断;“因”为连词,意思是“于是”,前面应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