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答案与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答案与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与解析1、A 正确B.有误,“推崇”的“崇”应读为“chóng”,“应接不遐”的“遐”应读为“暇”;C.有误,“狭隘”的“隘”应读为“ài”;D.有误,“精髓”的“髓”应为“suǐ”,“追本朔源”的“朔”应为“溯”。

2.B.有误,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

形容在田间劳动不恰当,应用挥洒汗水等;3.A.没有语病;B.有语病,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使得”;C.有语病,前后不一致,“开通运营”仅包含一个方面,“是否迈入”包含两个方面;D.有语病,搭配不当,“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应为“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美化了校园环境”。

4.此题是从“绘画中的留白”写到“生活中的留白”。

⑥句首先指出“留白”,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

⑤③句举出绘画作品中“留白”的作用和意义。

③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绘画到人生。

④句紧跟上句,写出人生中“生活留白的意义”。

①②两句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②句提出观点,对文段进行总结。

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⑥⑤③④①②。

5.A.错误;应该是正月十五吃汤圆。

B.错误;应该是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为了用以驱虫解五毒。

C.正确。

D.错误;应该是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

6.(1)②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据此与作者情感相符的古曲为《十里埋伏》。

(2)仿句:“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2020中招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中招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中招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A. 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B. 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C. 进行科学研究D. 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 下列哪个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A. 春秋战国B. 汉魏六朝C. 唐宋D. 元明清3. 下列哪个不属于文学体裁?A. 诗歌B. 散文C. 戏剧D. 算术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5.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A. 背水一战B. 破釜沉舟C. 草木皆兵D. 指鹿为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020中考综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中考综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1分,第8题每小题2分)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3.《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瞥见”中“瞥”的读音是。

(2)语段中引号的作用是( )A.直接引用B.特写称谓C.讽刺否定D.突出强调(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选项是()A.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以笔作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B.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度的深切怀念之情。

C.作者将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深化了文章主题。

D.这段文字充满了浪漫理想的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6.“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戎,正在迎风飘撒。

”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改为“”。

(孙犁《芦花荡》)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瘦子突然脸色发白,呆若木鸡,但他马上满脸笑容,笑得脸都变歪了。

(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胖子和瘦子》)A.蝉,是天地间的禅者,悲悯永恒的空无;深夜听蝉,喜也放下,悲也放下。

(简媜《母者》)B.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

(余秋雨《乡关何处》)C.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陕西2020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 (含答案)

陕西2020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 (含答案)

2020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俯瞰.(kàn)混.沌(hùn)胚.胎(pēi)影影绰.绰(chuò)B.唱和.(hè)遒劲.(jìn)灯盏.(zhǎn)苦心孤诣.(zhǐ)C.恣.情(zī)苋.菜(xiàn)屏.气(bǐng)不卑不亢.(háng)D.追溯.(shuò)薄.暮(bó)浸.润(qīn)自力更.生(g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合拢能奈如火如荼重峦叠障B.嘹亮温训司空见贯郑重其是C.隽永号淘开天辟地昂首挺立D.调剂辐射一泻千里融会贯通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校训根植于传统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

校训中传递的价值信念, (结合契合融合)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2)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优势明显,文化先行(不言而喻无懈可击责无旁贷),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

(6分)....;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1)树木丛生, 。

(曹操《观沧海》)(2)兴,百姓苦;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其真无马邪? 。

(韩愈《马说》)(4)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5)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6) ,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7)客路青山外, 。

(王湾《次北固山下》)(8)望长城内外, 。

(毛泽东《沁园春雪》)(9) ,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10)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2020中考考前模拟测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中考考前模拟测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折.本/折.扣游弋./摇曳.生姿B.挟.持/协.助拮据./不足为据.C.调.和/调.停雷.霆/自吹自擂.D.轻觑./吹嘘.冠.冕/免冠.徒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罔然自惭形秽亵渎与日巨增B.嘻闹舍身求法别墅如雷灌耳C.端祥间不容发鄙夷丰功伟迹D.贸然走投无路浑家不言而喻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倾听使人,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D.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6.名著阅读(5分)A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身体有些沉重。

当时泪洒,拜别了宋江下船。

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

A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

”嘱罢而死。

(1)这段文字节选自《水浒传》,选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扁.担/扁.舟剥.皮/抽丝剥.茧一语中.的/中.规中矩B.谗.言/馋.嘴游弋./金戈.铁马心花怒.放/恕.己及人C.行.货/行.踪拮据./据.理力争省.吃俭用/不省.人事D.脚踝./裸.露恣.睢/肆.意妄为恍然大悟./见字如晤.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禁锢恪守电磁炉郑重其事耳熟能详B.瞋怒诓骗摇控器置之不理不可名状C.桑梓扼要泊来品面面相觑哄堂大笑D.拜谒作揖协奏曲如雷贯耳走投无路3.古诗文默写。

(8分)(1)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2),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3)《曹刿论战》中,揭示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

”(4)心有四方天地,山大的烦恼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于是,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书写宦海浮沉的豁达;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表达追求理想的执着。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名著中的反面人物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请从下面两组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征。

①两个舅舅(《童年》)②孙侦探(《骆驼祥子》)(2)“以诗解文”是古典章回小说的一大特点,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概述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天罡地煞下凡尘,托化生身各有因。

落草固缘屠国士,卖刀岂可杀平人?东京已降天蓬帅,北地生成黑煞神。

豹子头逢青面兽,同归水浒乱乾坤。

②道高一尺魔千丈,奇巧心猿用力降。

若得火山无烈焰,必须宝扇有清凉。

黄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扫荡妖。

和睦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英雄之所以是英雄,①,而在于他们把“大我”看得重于“小我”,并为此承担远超常人的责任。

我们应当明确一点,不论是对普通人,还是对英雄模范、先进分子,都要理解他们作为常人的情感,尊重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西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含答案)

山西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含答案)

山西省2020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基础(20分)1.默写。

(10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警句是: , 。

(6)请从下面两首古诗中任选一首,完整默写。

杜牧《赤壁》王安石《登飞来峰》2.下列归类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喜盈盈雄赳赳堂堂正正彬彬有礼(叠音词)B.真挚挺拔英姿飒爽顶天立地(褒义词)C.扑哧哗啦喵呜呼噜(拟声词)D.平坦—崎岖茂密—稀疏寂静—安宁清澈—浑浊(反义词)3.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忘不了同窗三载的情谊。

”“一手好字让人赏心悦目。

”两句都是陈述句。

B.“20多年的农村生活体验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创作资源。

”一句的主干是“体验是资源”。

C.“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突然转变。

D.“聪明人无论在哪里跌倒,都会捡点有用的东西。

”一句是条件复句。

4.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2分)5.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境之间;晚上则是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考试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40分,其中卷面分3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4)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5)崔颢在《黄鹤楼》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求学艰难,但不羡慕他人并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下列字形、加点字字音有错误的-项是(3分)()A. 隐匿(nì)绮丽(qǐ)饶头(ráo)随声附和(hè)B. 亘古(gèn)蓦然(mò)萧瑟(xiāo)一拍即合(ji)C. 褶皱(zhě)逞辨(chěng)谨记(jǐn)转弯抹角(jiǎo)D. 脊梁(jǐ)花卉(huì)癖好(pǐ)诚惶诚恐(huáng)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必须使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6小题8分,共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狡黠(á) 潜力(án) 提防(dī) 恪尽职守(kè)B.纤细(ān) 嗤笑(ī) 勾当(ɡōu) 黎民百姓(mín)C.拮据(é) 藻饰(zǎo) 称职(èn) 气冲斗牛(dǒu)D.抽噎(yē) 发窘(ǒnɡ) 干系(ɡān) 越俎代庖(p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3.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②一首浪漫的诗歌③一篇美丽的童话④一部严肃的小说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概括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我市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动起来”的目标。

C.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D.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后,林志颖的儿子小小志和李湘的女儿王诗龄立即迅速蹿红网络。

5.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相关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的长篇小说《变色龙》就是他的作品。

B.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杰作。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的名言。

6. 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2)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6)碧波万顷,帆影点点,这样的美景曾多次出现在诗词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帆”字的连续两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7——8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为响应红河州委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号召,某校九年级(3)班组织“我是文化小使者”活动,老师带领同学们到社区向居民做宣传。

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7.【我宣传】(4分)(1)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囊括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思想、艺术、科学、文艺、生活等。

文化名人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代表者。

宣传文化名人就是宣传文化。

请从下列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作宣传(从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介绍宣传)。

(2分)孔子司马迁祖冲之鲁迅邓稼先(2)社区将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由你来担任这场文艺演出的主持人,请你自己设计一段开场白。

(2分)8.【我行动】(2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应该做些什么?三、阅读(本大题含9—23小题,共36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小题。

(共3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作者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10.“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共10分)【甲文】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乙文】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任选两个解释,每个1分,共2分)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②沿溯阻绝溯:③湖中人鸟声俱绝绝:④是日更定矣是:12.将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2分,共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3.下面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多。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乙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14.甲文第④段和乙文第①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小题。

(共10分)说一说“好声音”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

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② “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

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

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

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

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

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

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

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

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摘自《科学》2013年10月号,有改动)15.仿照下面划线的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

(每空1分,共2分) 能量碰撞产生声音——————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16.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

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2分)17.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8.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小题。

(共13分)良心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

“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

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

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

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

他问,二子,你看呢?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

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

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

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

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

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

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

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

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