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10月)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卫星绕某一行星的运动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观察发现每经过时间,卫星运动所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计算该行星的质量为()A. l3Gt2B. l3Gθt2C. lGθt2D. l2Gθt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 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不断改变的力,才可能做曲线运动C. 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D.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不同斜面由顶端A滑至底端B,两次下滑的路径分别为图中的Ⅰ和Ⅱ,两次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路径Ⅱ中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到达B 点时的动能()A. 第一次小B. 第二次小C. 两次一样大D. 无法确定4.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A.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B.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C. 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D. 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体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5.若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时,地面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当汽车速率增为原来的3倍时,要使汽车转弯时不打滑,其转弯的轨道半径至少应为()A. 原来的3倍B. 原来的9倍C. 原来的13D. 原来的19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平面上有一个楔形滑块A,斜面光滑,倾角为45°,细线的一端固定于滑块A的顶端P处,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刚好等于零时,滑块A水平向右运动的加速度a为(g为重力加速度)()A. gB. 2gC. √2gD. √2g27.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a>μ1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A.√2μ2gs0B. √2μ1gs0C. √2as0D. √(μ1+μ2)gs08.据新闻晨报报道废弃的卫星、剥落的隔热瓦、燃料舱的残片…多达9000多块太空垃圾正威胁着卫星航天飞机,它们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总重量超过5500吨.而太空垃圾在地球大气层外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每到太阳活动期,由于受太阳的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厚度开始增加,从而使得部分垃圾进入大气层,开始做靠近地球的向心运动,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 由于太空垃圾受到地球引力减小而导致的向心运动B. 由于太空垃圾受到地球引力增大而导致的向心运动C. 由于太空垃圾受到空气阻力而导致的向心运动D. 地球引力提供了太空垃圾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产生向心运动的结果与空气阻力无关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某车辆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劲度系数足够大且为k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沿固定在车上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轻杆沿槽向左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小车总质.已知轻杆与槽间的量为m.若小车以速度v0撞击固定在地面的障碍物,将导致轻杆沿槽向左移动l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则()A. 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fkB. 小车速度为0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2mv 02 C. 小车被弹回时速度等于√v 02−fl 2mD. 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等于√v 02+fl m 10. 靠在墙角的三根圆木如图放置,圆木B 紧靠墙角,墙面竖直,地面水平。
精编word版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物理本试卷考试内容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微粒水平射入电场中,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 ) A. 重力做的功相等 B. 电场力做的功相等C. 电场力做的功大于重力做的功D. 电场力做的功小于重力做的功2. 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驶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 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速度为v 2,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要想命中目标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则( ) Ks5uA. 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12v dv B. 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22221v v v d +C. 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1v d D. 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2122vv d -3. 如图所示,取稍长的细杆,其一端固定一枚铁钉,另一端用羽毛做一个尾翼,做成A 、B 两只“飞镖”,将一软木板挂在竖直墙壁上作为镖靶.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同一处,将它们水平掷出,不计空气阻力,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Ks5uB. B 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比A 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大C. B 镖的运动时间与A 镖的运动时间相等D. A 镖的质量一定比B 镖的质量大4. 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为v 0从光滑斜面底部向上滑动,恰能到达最大高度为h 的斜面顶部.图中A 是内轨半径大于h 的光滑轨道,B 是内轨半径小于h的光滑轨道,C是内轨直径等于h的光滑轨道,D是长为1/2h的轻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小球与杆的下端相碰后粘在一起).小球在底端时的初速度都为v0,则小球在以上四种情况中能到达高度h的是( ) Ks5u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5. 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A、B和C,某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当卫星B运转一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因为各卫星的角速度ωA=ωB=ωC,所以各卫星仍在原位置上B. 因为各卫星运转周期T A<T B<T C,所以卫星A超前于卫星B,卫星C滞后于卫星BC. 因为各卫星运转频率f A>f B>f C,所以卫星A滞后于卫星B,卫星C超前于卫星BD. 因为各卫星的线速度v A<v B<v C,所以卫星A超前于卫星B,卫星C滞后于卫星B6.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km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 km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7. 下面各图中A球系在绝缘细线的下端,B球固定在绝缘平面上,它们带电的种类以及位置已在图中标出,A球能保持静止的是()8. 如图所示,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2/3e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1/3e的下夸克,3个夸克都分布在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则3个夸克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A. Ke/(9r2)B. Ke/(3r2 )C. ke/r2D. 2ke/(3r2)9. 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断开电源后A极板带正电,B极板带负电.板间一带电小球C用绝缘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小球静止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A. 若将B极板向右平移稍许,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B. 若将B极板向下平移稍许,A、B两板间电势差将减小C. 若将B板向上平移稍许,夹角θ将变小D. 轻轻将细线剪断,小球将做斜抛运动10. 如图所示,质子(11H)和α粒子(42He),以相同的初动能垂直射入偏转电场(粒子不计重力),则这两个粒子射出电场时的侧位移y之比为( )A. 1∶1B. 1∶4C. 2∶1D. 1∶211. 如图所示,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①极板X应带正电②极板X′应带正电③极板Y应带正电④极板Y′应带正电A. ②④B. ①④C. ②③D.①③12. 如图所示,两等量异号的点电荷相距为2a.M与两点电荷共线,N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到M和N的距离都为L,且L>>a.略去(a/L)n(n≥2)项的影响,则两点电荷的合电场在M和N点的场强( )A. 大小之比为2,方向相同B. 大小之比为1,方向相反C. 大小均与a成正比,方向相反D. 大小均与L的平方成反比,方向相互垂直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共11分)13.探究能力是进行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物体因绕轴转动而具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转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转动的角速度有关.为了研究某一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下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索.如图所示,先让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转轴间摩擦力做功,砂轮最后停下,测出砂轮脱离动力到停止转动的圈数n,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另外已测试砂轮转轴的直径为2 cm,转轴间的摩擦力为10N/π.经实验测得的几组ω和n如下表所示:(1)计算出砂轮每次脱离动力的转动动能,并填入上表中.(2)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式为.(3)若测得脱离动力后砂轮的角速度为 2.5rad/s,则它转过45圈时的角速度为rad/s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物理科答题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第1~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恒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而跟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B.物体的动能不变化,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物体必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2.a是地球赤道上一栋建筑,b是在赤道平面内由东向西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3.6h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所示),经过10天整,a、b、c的大致位置是下图中的()A.B. C.D.3.如图,自行车的大齿轮a、小齿轮b、后轮c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a=3R b、R c=6R b,正常骑行自行车时,a、b、c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A:a B:a C等于()A.1:1:6 B.3:1:6 C.1:3:18 D.1:3:64.2015年人类首次拍摄到冥王星的高清图片,为进一步探索太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冥王星已被排除在地球等八大行星行列之外,它属于“矮行星”,表面温度很低,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已知冥王星的质量远小于地球的质量,绕太阳的公转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公转半径.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A.冥王星公转的周期一定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B.冥王星公转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公转的加速度C.冥王星的密度一定小于地球的密度D.冥王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5.如图,有缺口的方形木块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bc为足够光滑、半径是R的圆形轨道,ɑ为轨道最高点,cd面水平且有一定长度,今将一小球在c点的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其自由下落到c处切入轨道内运动,则以下论断正确的是()A.只要h大于R,释放后小球就能通过a点B.调节h,可以使小球通过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C.无论怎样改变h,都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D.只要改变h,就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既可以落回轨道内又可以落到cd平面上6.如图,曲面ab与水平传送带bc在b点平滑连接.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将一小物件从曲面上a点静止释放,小物件从c点离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处.将小物件仍由a点静止释放,()A.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小物件将落到P处左侧B.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小物件仍将落到P处C.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小物件将落到P处右侧D.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小物件将落到P处左侧7.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 a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今在P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b处以速度v b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 b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Q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v a=2v b B.v a=v b C.t a=2t b D.t a=2t b8.质量为500kg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规律加速,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加速度a和速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赛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功率为20kWC.所受阻力大小为2000ND.速度大小为50m/s时牵引力大小为3000N9.某船在一水流匀速的河中摆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时间最短B.船头朝下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增大时,渡河时间最短C.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航程最短D.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垂直河岸时,渡河航程一定最短10.如图,某滑草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质量不同的甲、乙两名游客先后乘坐同一滑草板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草面BC上,斜草面和水平草面平滑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甲一定比乙长B.甲、乙两人经过斜面底端时的速率一定相等C.甲和乙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大小一定相等D.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甲一定比乙小11.中俄联合火星探测器,2009年10月出发,经过3.5亿公里的漫长飞行,在2010年8月29日抵达了火星.双方确定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火卫一在火星赤道正上方运行,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km,绕火星1周需7h39min.若其运行轨道可看作圆形轨道,万有引力常量为G=6.67×10﹣11Nm2/kg2,则由以上信息能确定的物理量是()A.火卫一的质量B.火星的质量C.火卫一的绕行速度D.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12.如图,跨过光滑轻质小定滑轮的轻绳,一段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一质量为2m的重物,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滑轮与杆的距离为d.现将小球从与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经过B点,A、B两点间距离也为d,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A.刚释放时的加速度为gB.过B处后还能继续下滑C.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此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此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6分,第14题6分,共12分.13.某同学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1)接通电源释放重物时,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同学操作中存在明显不当的一处是;(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电源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 E=;(3)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值,并在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1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ⅰ)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落点记为M1;(ⅱ)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3条、4条…同样的橡皮筋,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重复步骤(ⅰ),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2、M3、M4…;(ⅲ)测量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1)为求出小物块抛出时的动能,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填正确答案标号).A.小物块的质量mB.橡皮筋的原长xC.橡皮筋的伸长量△x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2)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记为W1、W2、W3、…,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L1、L2、L3、….若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应以W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3)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与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美国等国家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并面向全球招募“单程火星之旅”的志愿者.若某物体在火星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是在地球表面同一高度处自由落体时间的1.5倍,已知地球半径是火星半径的2倍.(1)求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比值.(2)如果将来成功实现了“火星移民”,求出在火星表面发射载人航天器的最小速度v1与地球上卫星最小发射速度v2的比值.16.如图甲所示,在地面上竖直固定着一劲度系数k=50N/m的轻质弹簧,正上方O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m=1.0kg的小球,取O点为原点,建立竖直向下的坐标轴Oy,小球的加速度a随其位置坐标y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y0=0.8m,y m对应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小球的位置,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坐标值y1;(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m.17.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1=1.2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一个质量m=1kg 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扣K锁住,储存了一定量的弹性势能E p.现打开锁扣K,物块与弹簧分离后将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竖直的圆弧轨道BC.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h2=0.6m,圆弧轨道BC的圆心O与水平台面等高,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8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D处有一挡板.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试求:(1)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2)压缩的弹簧在被锁扣K锁住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 p.(3)若要求小物块能与挡板发生碰撞,求轨道CD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大值.18.如图,一根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端分别连接物块A和B,B的下面通过轻绳连接物块C,A锁定在地面上.已知B和C的质量均为m,A的质量为m,B和C之间的轻绳长度为L,初始时C离地的高度也为L.现解除对A的锁定,物块开始运动.设物块可视为质点,落地后不反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A刚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a;(2)A上升过程的最大速度大小v m;(3)A离地的最大高度H.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第1~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恒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而跟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B.物体的动能不变化,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物体必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功的计算.【分析】明确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知道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根据力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判断该力是做正功还是负功,明确合外力做功为零时,物体可以处于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圆周运动状态.【解答】解:A、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比如重力做功.故A正确.B、动能不变化,则说明合外力不做功,但物体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但合外力不为零;故B错误.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只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不变,但不一定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可以是匀速圆周运动;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所以滑动摩擦力可能做正功.比如物块放在木板上,都向右运动,但木板的速度大于木块的速度,则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与运动方向相同,做正功.故D错误.故选:A.2.a是地球赤道上一栋建筑,b是在赤道平面内由东向西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3.6h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所示),经过10天整,a、b、c的大致位置是下图中的()A.B. C.D.【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及赤道上的物体间的追赶问题.对于不同轨道上的追赶问题,我们要从不同卫星的角速度或周期关系出发去解决问题.【解答】解:由于a物体和同步卫星c的周期都为24h.所以10天后两物体又回到原位置;b的周期为T=3.6h,经过10天=240h=66.67T,由于b是在赤道平面内由东向西作匀速圆周运动,与同步卫星旋转的方向相反,所以图象D是正确的故选:D3.如图,自行车的大齿轮a、小齿轮b、后轮c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a=3R b、R c=6R b,正常骑行自行车时,a、b、c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A:a B:a C等于()A.1:1:6 B.3:1:6 C.1:3:18 D.1:3:6【考点】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抓住大齿轮a和小齿轮b的线速度相等,结合半径关系求出向心加速度之比,抓住小齿轮和后轮的角速度相等,结合半径关系求出向心加速度之比.【解答】解:a、b边缘上A、B线速度大小相等,R A:R B=3:1,根据a=知,a A:a B=1:3.b、c边缘上B、C角速度大小相等,R B:R C=1:6,根据a=Rω2知,a B:a C=1:6.所以a A:a B:a C=1:3:18.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2015年人类首次拍摄到冥王星的高清图片,为进一步探索太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冥王星已被排除在地球等八大行星行列之外,它属于“矮行星”,表面温度很低,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已知冥王星的质量远小于地球的质量,绕太阳的公转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公转半径.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A.冥王星公转的周期一定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B.冥王星公转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公转的加速度C.冥王星的密度一定小于地球的密度D.冥王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比较周期.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所要比较的物理量;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进行比较.【解答】解: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由于冥王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更遥远,即冥王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所以冥王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大于地球的公转周期,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ma,解得a=吗,由于冥王星离太阳最远,轨道最扁,所以冥王星绕太阳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加速度.故B正确.C、根据密度公式ρ=,冥王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半径也小,但不能确定密度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D、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g,解得g=,g为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R 为星球半径.由于质量和半径关系无法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冥王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有缺口的方形木块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bc为足够光滑、半径是R的圆形轨道,ɑ为轨道最高点,cd面水平且有一定长度,今将一小球在c点的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其自由下落到c处切入轨道内运动,则以下论断正确的是()A.只要h大于R,释放后小球就能通过a点B.调节h,可以使小球通过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C.无论怎样改变h,都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D.只要改变h,就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既可以落回轨道内又可以落到cd平面上【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向心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若小球恰能通过a点,其条件是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解得小球此时的速度,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出水平距离,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h,分析小球能否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解答】解:A、小球恰能通过a点的条件是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m,解得:v=,根据动能定理:mg(h﹣R)=mv2,得:h=1.5R可知只有满足h≥1.5R,释放后小球才能通过a点,故A错误;BCD、小球离开a点时做平抛运动,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x=vt,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R=gt2,解得:x=R>R,故无论怎样改变h的大小,都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小球将通过a点不可能到达d点.只要改变h的大小,就能改变小球到达a点的速度,就有可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在de之间或之外.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6.如图,曲面ab与水平传送带bc在b点平滑连接.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将一小物件从曲面上a点静止释放,小物件从c点离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处.将小物件仍由a点静止释放,()A.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小物件将落到P处左侧B.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小物件仍将落到P处C.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小物件将落到P处右侧D.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小物件将落到P处左侧【考点】功能关系;平抛运动.【分析】由机械能守恒分析到达a的速度,当水平传送带静止时和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分析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从而确定落点的关系.【解答】解:A、物块从光滑曲面上滑下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知:两次物块滑到b点速度相同,即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当水平传送带静止时和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都受到相同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当物块滑离传送带,两次通过的位移相同,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得知,物块滑离传送带时的速度相同,则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所以物块将仍落在P点.故B正确,A、C错误.D、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不能确定小物件到达c的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所以小物件将不一定落到P处左侧.故D错误.故选:B7.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 a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今在P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b处以速度v b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 b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Q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v a=2v b B.v a=v b C.t a=2t b D.t a=2t b【考点】平抛运动.【分析】ab两处抛出的小球都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抓住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关系进行求解.【解答】解:b球落在斜面的中点,知a、b两球下降的高度之比为2:1,根据h=知,t=,则时间之比为=,即t a=t b.因为a、b两球水平位移之比为2:1,则由x=v0t,得v a=v b.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质量为500kg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规律加速,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加速度a和速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赛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功率为20kWC.所受阻力大小为2000ND.速度大小为50m/s时牵引力大小为3000N【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汽车恒定功率启动,明确P=Fv的意义和正确应用,对汽车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再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图可知,加速度变化,故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对汽车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其中:F=联立得:a=﹣结合图线,当物体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故结合图象可以知道,a=0时,=0.01,v=100m/s,所以最大速度为100m/s由图象可知:﹣=﹣4,0=•﹣解得:P=200kW,f=2×103N故B错误C正确;D、有P=Fv可知,F==N=4000N,故D错误故选:BC.9.某船在一水流匀速的河中摆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时间最短B.船头朝下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增大时,渡河时间最短C.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航程最短D.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垂直河岸时,渡河航程一定最短【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将船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当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当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的位移最短.【解答】解:A、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最大,渡河时间最短.故A正确,B错误.C、当合速度的方向(即船的实际速度)与河岸垂直时,即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垂直河岸时,渡河的航程最短.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0.如图,某滑草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质量不同的甲、乙两名游客先后乘坐同一滑草板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草面BC上,斜草面和水平草面平滑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甲一定比乙长B.甲、乙两人经过斜面底端时的速率一定相等C.甲和乙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大小一定相等D.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甲一定比乙小【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功的计算.【分析】根据动能定理研究甲在B’点的速率与乙在B点的速率大小关系.由动能定理还可以得到水平位移的表达式,进一步根据几何知识分析两人路程关系.【解答】解:设滑道的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μ.AB、滑草者在由斜面滑到水平面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mgh﹣μmgcosθ=mv2﹣0,即:mgh﹣μmghcotθ=mv2,由于AB′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AB与水平面的夹角,所以得知甲在B’点的速率小于乙在B点的速率,又滑草者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μgcosθ可知,倾角大的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再根据速度关系知,甲下滑时间较长,故A正确,B 错误;C、再对滑草者滑行全过程用动能定理可知:mgh﹣μmgcosθ﹣μmgs′=0﹣0,得:h﹣μhcotθ﹣μs′=0,即:hcotθ+s′=,水平位移为:hcotθ+s′,与斜面的倾角无关,所以他们将停在离出发点水平位移相同的位置,故C正确;D、由AB分析知,甲到达地面时的速率大于乙到达地面时的速率,而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相等,故可知甲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乙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D错误.故选:AC.11.中俄联合火星探测器,2009年10月出发,经过3.5亿公里的漫长飞行,在2010年8月29日抵达了火星.双方确定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火卫一在火星赤道正上方运行,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km,绕火星1周需7h39min.若其运行轨道可看作圆形轨道,万有引力常量为G=6.67×10﹣11Nm2/kg2,则由以上信息能确定的物理量是()A.火卫一的质量B.火星的质量C.火卫一的绕行速度D.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火卫一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知道了轨道半径和周期,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析.【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了轨道半径和周期,可以求出中心天体(火星)的质量;根据v=r,可求出火卫一的绕行速度,根据a=r,可求出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环绕天体(火卫一)的质量在分析已约去,不能求出.故B、C、D正确,A错误.故选BCD.12.如图,跨过光滑轻质小定滑轮的轻绳,一段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一质量为2m的重物,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滑轮与杆的距离为d.现将小球从与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经过B点,A、B两点间距离也为d,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A.刚释放时的加速度为gB.过B处后还能继续下滑C.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此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此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小球刚开始释放时,竖直方向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小球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B球下降的高度;根据数学几何关系求出小球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对B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在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从而求出球在B处速度与重物的速度之比.【解答】解:A、小球刚开始释放时,竖直方向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g,故A正确;。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南安一中2019~2020年上学期第一阶段考高三物理科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2.如图所示,A、B两运动物体在t1、t2、t3时刻的速度矢量分别如图甲中的v1、v2、v3和图乙中的v 1′、v2′、v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做的可能是直线运动B. A做的可能是匀变速运动C. B做的可能是匀变速运动D. B做的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3.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
物块初动能为E 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 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A. B.C. D.4.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
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A. mglB. mglC. mglD. mgl5.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恰能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则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A. v216g B. v25g C.v24g D.v22g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30°,轻弹簧下端固定A物体,A物体质量为m,上表面水平且粗糙,弹簧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初始时A保持静止状态,在A的上表面轻轻放一个与A质量相等的B物体,随后两物体一起运动,则()A. 当B放在A上的瞬间,A的加速度仍为零B. 当B放在A上的瞬间,A对B的摩擦力为零C. 当B放在A上的瞬间,A对B的支持力大于mgD. A和B一起下滑距离时,A和B的速度达到最大7.如图所示,三物体A、B、C均静止,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 A=3kg,m B=2kg,m C=1kg,物体A、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三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三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个大小都为F的力作用于一质点,其中两力始终相互垂直,另一个力方向可变,该质点()A.不能平衡B.能否平衡取决于θ的大小C.能否平衡取决于F的大小D.能否平衡取决于F和θ的大小2、关于物理学中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且首先制造出最原始的发电机B.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且首先制造出最原始的发电机C.惠更斯发现单摆具有等时性,他由此制造出第一台摆钟D.伽利略发现单摆具有等时性,他由此制造出第一台摆钟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2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合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D.物体所受合力做功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不变5、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a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b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a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线速度B.卫星在a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b上运行的周期C.卫星在a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角速度D.卫星在a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b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6、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A、B两物体通过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的细线相连,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
福建省南安市南安一中2024学年物理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南安市南安一中2024学年物理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针对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382349290U Th+X →②234112H+H He+Y →③9210415Be+H B+K →④2351901369203854U+n Sr+Xe+10M →A .核反应方程①是重核裂变,X 是α粒子B .核反应方程②是轻核聚变,Y 是中子C .核反应方程③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K 是正电子D .核反应方程④是衰变方程,M 是中子2、物体在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 1内动能由0增大到E 0,在时间∆t 2内动能由E 0增大到2E 0.设合外力在△t 1内做的功是W 1、冲量是I 1,在∆t 2内做的功是W 2、冲量是I 2,那么( )A .I 1<I 2 W 1=W 2B .I 1>I 2 W 1=W 2C .I 1<I 2 W 1<W 2D .I 1=I 2 W 1<W 23、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电路如图所示,加正向电压时,图中光电管的A 极接电源正极,K 极接电源负极时,加反向电压时,反之.当有光照射K 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 极中有无光电子射出与入射光频率无关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C .只有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时,才会有光电流D .光电管加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强度一定越大4、在空间P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运动到空中A 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若在P 点抛出的初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v,结果小球运动到空中B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60°,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B长是PA长的2倍B.PB长是PA长的4倍C.P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P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D.P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P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5、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0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
福建省南安市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试题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复习材料第1-4章。
分第I卷和第II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实验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第1~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8~12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开普勒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日心说”C.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D.卡文迪许精确的测出引力常量G,因此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2.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理想斜面实验基础上,经抽象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它不是实验定律。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水平面滑动。
水平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水平面滑动到的最远位置依次为1、2、3。
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B.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C.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3.电影特技中有一种叫做“快镜头”的方法,对于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不使用特技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车运动到某点时的速度为v,当使用5倍速度的“快镜头”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和运动到同一点的速度分别为( )A.5a、5v B.10a、10v C.5a、25v D.25a、5v4.如图,小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10m/s ,水流速度为5m/s ,为了在最短距离内渡河,则小船船头应该保持的方向为(图中任意两个相邻方向间的夹角均为30°)( )A . a 方向B . b 方向C . c 方向D . d 方向 5.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某个力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若其余力不变,使这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则下列v ﹣t 图中符合此物体运动情况的不可能是( )A .B . C. D.6.质点做平抛运动经过A 、B 、C 三点,其速度分别与竖直方向成90°、53°、37°,则质点在AB 间运动时间t 1与BC 间运动时间t 2之比为( )A .57B .97C .53D .437.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是光滑的。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一中学2024学年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一中学2024学年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医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
其方法是以罐为工具,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在刚开始的很短时间内,火罐“吸”在皮肤上的主要原因是()A.火罐内的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火罐内的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体积减小C.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减小D.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增大2、如图所示,一轻绳跨过固定在竖直杆下端的光滑定滑轮O,轻绳两端点A、B分别连接质量为m1和m2两物体。
现用两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缓慢拉动物体,两个力方向与AB连线在同一直线上。
当∠AOB=90︒时,∠OAB=30︒,则两物体的质量比m1 :m2为()A.1:1 B.1:2 C.12D.13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建成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对于其中的5颗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一定相同C.一定位于赤道上空同一轨道上D.它们运行的速度一定完全相同4、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SR Lρ可知,金属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B.根据公式W UIt=可知,该公式只能求纯电阻电路的电流做功C.根据公式q It=可知,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D.根据公式QCU可知,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5、如图所示为六根与水平面平行的导线的横截面示意图,导线分布在正六边形的六个角,导线所通电流方向已在图中标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考高三物理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曲线运动、机械能。
分第I卷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实验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第1~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9~12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做功与能量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恒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而跟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B.物体的动能不变化,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物体必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2.a是地球赤道上一栋建筑,b是在赤道平面内由东向西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3.6h 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过10天整,a、b、c的大致位置是图乙中的甲ABC D乙3.如图,自行车的大齿轮a 、小齿轮b 、后轮c 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a =3R b 、R c =6R a ,正常骑行自行车时,a 、b 、c 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A ∶a B ∶a C 等于A .1∶1∶6B .3∶1∶6C .1∶3∶18D .1∶3∶64.2015年人类首次拍摄到冥王星的高清图片,为进一步探索太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冥王星已被排除在地球等八大行星行列之外,它属于“矮行星”,表面温度很低,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已知冥王星的质量远小于地球的质量,绕太阳的公转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公转半径。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 .冥王星公转的周期一定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B .冥王星公转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公转的加速度 C .冥王星的密度一定小于地球的密度D .冥王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5.如图,有缺口的方形木块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bc 为足够光滑、半径是R 的34圆形轨道,ɑ为轨道最高点,cd 面水平且有一定长度,今将一小球在c 点的正上方高为h 处由静止释放,其自由下落到c 处切入轨道内运动,则以下论断正确的是 A .只要h 大于R ,释放后小球就能通过a 点 B .调节h ,可以使小球通过a 点做自由落体运动C .无论怎样改变h ,都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 点后落回轨道内D .只要改变h ,就能使小球通过a 点后,既可以落回轨道内又可以落到cd 平面上6.如图,曲面ab 与水平传送带bc 在b 点平滑连接。
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将一小物件从曲面上a 点静止释放,小物件从c 点离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 处。
将小物件仍由a 点静止释放,A .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 ,小物件将落到P 处左侧B .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 ,小物件仍将落到P 处C .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 ,小物件将落到P 处右侧D .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 ,小物件将落到P 处左侧7.如图,在斜面顶端a 处以速度v a 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a 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 处;今在P 点正上方与a 等高的b 处以速度v b 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 b 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Q 处。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v a =2v b B .v a =2v bC .t a =2t bD .t a =22t b8.质量为500kg 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赛车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功率为20kWC .所受阻力大小为2000ND .速度大小为50m/s 时牵引力大小为3000N 9.某船在一水流匀速的河中摆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时间最短B .船头朝下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增大时,渡河时间最短C .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航程最短D .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垂直河岸时,渡河航程一定最短10.如图,某滑草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 ′ 和AB (均可看作斜面)。
质量不同的甲、乙两名游客先后乘坐同一滑草板从A 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 和AB 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草面BC 上,斜草面和水平草面平滑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甲一定比乙长B .甲、乙两人经过斜面底端时的速率一定相等C .甲和乙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大小一定相等D .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甲一定比乙小11.中俄联合火星探测器,2009年10月出发,经过3.5亿公里的漫长飞行,在2010年8月29日抵达了火星。
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
火卫一在火星赤道正上方运行,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km ,绕火星1周需7h39min 。
若其运行轨道可看作圆形轨道,万有引力常量为G=6.67×10-11N ·m 2/kg 2,则由以上信息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A .火卫一的质量 B .火星的质量C .火卫一的绕行速度D .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12.如图,跨过光滑轻质小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系一质量为2m 的重物,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滑轮与杆的距离为d 。
现将小球从与滑轮等高的A 处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经过B 点,A 、B 两点间距离也为d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A .刚释放时的加速度为gB .过B 处后还能继续下滑d3C .在B 处的速度与重物此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2D .在B 处的速度与重物此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2Bm -1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6分,第14题6分,共12分。
13.某同学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1)接通电源释放重物时,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同学操作中存在明显不当的一处是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A 、B 、C 、D 、E 、F 为计数点,测得点A 到B 、C 、D 、E 、F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h 4、h 5。
若电源的频率为f ,则打E 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v E = ;(3)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值,并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 2)与距离(h )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
(保留3位有效数字)1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其实验步骤如下:a .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光滑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落点记为M 1;b .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3条、4条……同样的橡皮筋,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重复步骤(a ),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 2、M 3、M 4……;c .测量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1) 为求出小物块从桌面抛出时的动能,需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答案标号,g 已知)。
A .小物块的质量mB .橡皮筋的原长xC .橡皮筋的伸长量ΔxD .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E .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2) 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记为W 1、W 2、W 3、……,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L 1、L 2、L 3、……。
若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应以W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
(3) 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
(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丙乙重物甲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考高三物理科答题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第1~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9~12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6分,第14题6分,共12分。
13. (1) (2) ;14. (1) (2) (3)第II卷(计算题)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与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美国等国家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并面向全球招募“单程火星之旅”的志愿者.若某物体在火星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是在地球表面同一高度处自由落体时间的1.5倍,已知地球半径是火星半径的2倍.(1) 求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的比值.(2) 如果将来成功实现了“火星移民”,求出在火星表面发射载人航天器的最小速度v1与地球上卫星最小发射速度v2的比值.16.(10分)如图甲所示,在地面上竖直固定着一劲度系数k=50N/m的轻质弹簧,正上方O 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m=1.0kg的小球,取O点为坐标轴原点,建立竖直向下的坐标轴Oy,小球的加速度a随其位置坐标y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y0=0.8m,y m对应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小球的位置,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1) 小球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坐标y1;(2)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m。
17.(12分)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1=1.2 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一个质量m=1 kg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扣K锁住,储存了一定量的弹性势能E p。
现打开锁扣K,物块与弹簧分离后将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竖直的圆弧轨道BC。
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h2=0.6m,圆弧轨道BC的圆心O与水平台面等高,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8 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D处有一挡板。
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试求:(1) 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
(2)压缩的弹簧在被锁扣K锁住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 p。
(3)若要求小物块能与挡板发生碰撞,求轨道CD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大值。
18.(14分)如图,一根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端分别连接物块A和B,B的下面通过轻绳连接物块C,A锁定在地面上。
已知B和C的质量均为m,A的质量为23m,B 和C之间的轻绳长度为L,初始时C离地的高度也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