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课改版)六年级美术上册 画皮影 教案精品教育.doc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美术上册 画皮影 教案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画皮影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包括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和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画皮影,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基本知识:起源、发展、表演形式和制作工艺。
2. 皮影戏的特点: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角色形象、独特的音乐和唱腔。
3. 画皮影的方法和技巧:如何绘制皮影人物、如何设计皮影场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和画皮影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独特的皮影人物和场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皮影戏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皮影戏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发展、表演形式和制作工艺。
3. 演示:演示如何画皮影,包括如何绘制皮影人物和设计皮影场景。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画皮影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基本知识:起源、发展、表演形式和制作工艺。
2. 皮影戏的特点: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角色形象、独特的音乐和唱腔。
3. 画皮影的方法和技巧:如何绘制皮影人物、如何设计皮影场景。
作业设计1. 画一幅皮影戏的画,要求有独特的皮影人物和场景设计。
2. 写一篇关于皮影戏的短文,包括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和制作工艺。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皮影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传统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画皮影的实践中,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皮影戏的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的绘画技能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美术上册《有声电影的鼻祖皮影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皮影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有声电影诞生前的作用和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剪纸等技巧创作皮影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掌握皮影表演的基本技巧,如操作影人、配合音乐、讲述故事等。
a.导入:以一段皮影戏表演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皮影戏的兴趣。
b.新课内容:介绍皮影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分析经典皮影形象,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皮影艺术。
c.实践环节:教授皮影形象的绘制和表演技巧,让学生动手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皮影作品。
d.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观察、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2.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批判性思维。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皮影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表演技巧等。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皮影戏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珍贵性,呼吁学生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皮影戏故事,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绘制和剪制方法,创作一组皮影形象,并尝试进行表演。(要求:形象生动、比例协调、表演自然)
美术教案 皮影

美术教案皮影教案标题:美术教案-皮影教案目标:1. 了解皮影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习制作皮影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掌握制作皮影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5.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教学重点:1. 了解皮影的特点和制作工具。
2. 学习制作皮影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皮影制作工具和材料:剪刀、剪纸、黑纸、剪影刀、竹签、灯光等。
2. 皮影故事的资料和图片。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皮影戏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皮影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探究:1. 向学生展示制作皮影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解释其用途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皮影作品,分析其特点和技巧。
3. 分组让学生尝试使用剪纸和剪影刀制作简单的皮影形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实践:1. 向学生展示制作皮影的基本步骤:先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设计剪纸图案,然后用剪影刀剪下形状,最后将剪好的皮影固定在竹签上。
2. 分发黑纸和剪影刀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计剪纸图案,再用剪影刀剪下形状。
3. 学生完成剪纸后,将其固定在竹签上,制作成皮影。
展示和总结:1.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皮影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皮影作品的特点和技巧。
3.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皮影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制作更多的皮影作品,并与家人分享。
2. 组织学生观看皮影戏表演或参观皮影艺术展览,加深对皮影的了解和欣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皮影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制作的皮影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3. 收集学生对皮影的理解和认识的书面反馈。
教学延伸:1. 将皮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音乐、舞蹈等,创作多媒体表演作品。
画皮影六年级美术教案

课题:2画皮影(造型表现)指导思想理论依据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结构比例知识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在美术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人物造型手法及其美感。
技能目标: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设计:(课前鼓励学生搜集与皮影有关的资料。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故事导入:传说两千听故事。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年前,汉武帝最宠爱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到的妃子李夫人去世后,皮影的相关知识。
xx寝食不安。
有一天,一个叫少翁的人,用兽皮剪成xx的形象,在布帐后用烛光照射,布帐后的人影很像xx,顿时xx心情开朗,十分欣慰,重赏了少翁,这大约是皮影戏的雏形。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课画皮影。
新授环节1、播放民间皮影戏的片段,出示欣赏皮影戏,回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皮影艺术。
问题:根据答问题。
感受描述对这一艺术形式的认识。
教师小结: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人物制品的通称,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
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
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大诗人歌德赞美他为“迷人的黑影”。
2、出示问题:(1)皮影戏中的人物造型运用了哪些装饰手法?(2)皮影是用什么材质做的?(3)运用什么样的绘画方法才能表现出皮影人物特点?(鼻梁与前额构成一条弧线即希腊鼻,嘴刻画成小三角形并向上翘起,修长的弯眉占满额头。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皮影(第一课时) 人美版 (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皮影(第一课时)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皮影戏的基本知识,通过创作皮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2. 皮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皮影的创新设计4. 皮影戏的表演和欣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皮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 皮影的创新设计难点:1. 皮影的制作技巧,特别是剪影的精确度和造型的生动性2. 皮影的创新设计,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教具与学具准备1. 皮影戏的相关资料和视频2. 制作皮影的材料,如羊皮、剪刀、针线、颜料等3. 学生自备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笔、剪刀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皮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进行创新设计。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皮影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皮影,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6. 表演:学生分组进行皮影戏的表演,体验皮影戏的魅力。
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2. 皮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皮影的创新设计4. 皮影戏的表演和欣赏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自己的皮影作品,要求造型生动,剪影精确。
2. 写一篇关于皮影戏的短文,内容包括皮影戏的历史、制作过程、创新设计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表演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皮影戏,并亲自动手制作了皮影,体验了皮影戏的魅力。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皮影戏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皮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皮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皮影的制作是一项精细且富有创造性的工艺,它不仅要求制作人具备良好的绘画和剪裁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六年级美术课做皮影画教案

六年级美术课做皮影画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美术课做皮影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皮影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皮影画的起源和发展。
2. 学习常见的皮影画形象和技法。
3.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皮影画作品。
教学准备:1. 皮影画教具(灯光、背景布、剪纸、画纸等)。
2. 学生所需的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3. 课堂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绘画知识,如线条、色彩等。
2. 提问:你们对皮影画了解多少?你们知道皮影画起源于哪个国家吗?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皮影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展示一些经典的皮影画作品,解释其特点和技法。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示范如何制作简单的皮影画形象,如动物、人物等。
2. 学生跟随示范,使用剪纸和画纸制作自己的皮影画形象。
3. 学生可以选择涂色或上色,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皮影画作品展示在课堂展示区域。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经验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皮影画知识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觉得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亮点?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皮影画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皮影画展览或文化活动,加深对皮影画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皮影画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皮影画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皮影画的基本技巧。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少儿美术儿童线描教案-皮影(放大文档图片清晰)

《皮影》——“民间美术与儿童线描”系列课题之一
中国皮影艺术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浑厚的民族文化积淀。
它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形式,如剪纸、壁画、木板年画、石刻、戏曲、音乐等等。
在民间具有着独特的魅力。
皮影戏,就是在艺人们的操纵下,靠着灯光的透射,随着乐器伴奏和唱腔的配合,把人影映现在屏幕上,形成一台意趣盎然的傀儡戏。
皮影戏中所用的平面偶人及场面道具,通常是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
皮影的造型古朴、典雅,民族味道厚重。
它主要汲取了中国汉代的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代的壁画的手法和风格。
我们看到皮影在塑造人物景物上运用了很多镂空的线雕花纹,这不仅使皮影在造型上好看,也是为了避免在表演时出现大片黑影。
皮影戏,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优美,表演生动精彩,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一枚璀璨的珍珠。
作业:
同学们,我们在画皮影时,要注意它独特的造型特点,以及镂空线雕花纹的装饰风格。
人物的性格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来塑造,这里有一个小口诀,会对你有帮助的:“眼眉平,多忠诚;眼圆睁,性情凶;若要笑,嘴角翘;若要愁,锁眉头。
”
你也来设计一出趣味盎然的皮影戏吧。
★作品欣赏★
李煜东男11岁
李煜东男11岁
周鑫磊男11岁
郑健男12岁。
六年级美术上册《画皮影》优秀教学案例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通过皮影艺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皮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比较法、观察法等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皮影艺术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4.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在皮影制作、表演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鼓励性语言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
2.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皮影的制作技巧、表演方法等,分工合作完成皮影作品。
3.小组之间进行作品展示、交流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皮影艺术的感悟,内容可以包括皮影的制作、表演、民间文化传承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搜索
布置课前搜索内容
皮影相关的资料
为课做铺垫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了解到什么是皮影?
布置观察思考题:皮影戏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戏剧有什么不同?
播放一段皮影戏
师生共同分析以上问题。
学生边看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人物制品的统称。皮影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剧巧合结合而成的独立艺术形式。
课后拓展
利用展示的人物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了解什么是皮影戏,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
探究式学习活动
板书课题问:
你了解我国那些地方有皮影戏?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小组讨论:这些皮影人物造型运用了哪些装饰手法?
课件分析皮影的装饰手法。
利用课本上的几幅作业,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利用刮画纸表现皮影人物。
教师示范刮画方法。
河北、陕西。。。。。。
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特点是精细秀丽。对生、旦采用阳刻脸。身条纤瘦,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河北皮影人物为代表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淳朴、粗犷。。。。。。
结合教材、师生提供的资料,小组讨论。
了解不同地区皮影人物的特点。
了解皮影人物的装饰手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了解皮影人物的表现手法。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用刮画纸一幅有皮影人物特点的作品。
教师巡视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学生作画。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小组及他人的作品
解决难点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课题:画皮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人物造型手法及美感。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学习交流,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