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湘夫人趣味素材 新人教版
【精品PPT】2020-2021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同步教学课件★★《湘夫人》 课件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思公子兮未敢言。 ——羞涩
荒忽兮远望, 观流水兮潺湲。
——借流水来寄托自己的愁思。同时也 暗示了他在远望中时光的流逝!
第二段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 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 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 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 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
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和烘染自身 的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汉乐府《上邪》)
等待、期盼
动作:目眇眇-登白薠-夕张-远望-
-
观流水
景物:秋风、木叶、流水
人与物相 感,情与 景合一
急切的寻觅 寻觅、幻想(向往)
幻想如愿相会的情景
赋、比兴
失望、气愤、平静 动作:捐、遗、容与
这首诗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 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 心的思念之情。
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境界非常唯美。
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
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
《湘夫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
也因此显示出高洁优美来。
《九歌》中大多数诗篇都包含有神与神或人与 神相恋的情节。这些恋爱,在诗中又都呈现会合无 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 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这里面也许包含着屈原自己 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如《湘君》、《湘夫 人》写一对配偶神,他们彼此相待,却终不能相遇, 唱出伤心的歌子。 ——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高考语文高中 大题精做:02 湘夫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湘夫人一、【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答案】BE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二、【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湘夫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共34页文档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湘夫人-演示课件—语文人教版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楚辞”本义为楚人的歌辞,作为一种文体,
主要因为它是楚声的文学一书楚语、作楚声、
了
纪楚地、名楚物。(方言文学)
解
• 西汉末年,刘向辑《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
“
屈原,宋玉和西汉贾谊等人的诗赋,“楚辞”
楚 辞
出现专书。(课下注释)》
”
九 歌
•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组清 新优美的抒情诗,共十一篇。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鸟儿啊为何聚集在水草边?鱼网啊为何挂到树枝上?
以此反常现象作比兴:象征寓意。 鸟儿本应在树梢上,渔网本应在水草里,而这里用不合乎逻辑的现 象来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用事物的错位,暗示湘君内心 的焦虑,与美人的期约恐怕不能实现。 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觅食庭院,蛟龙为什么困于水边?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渡水到了西岸。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上面用荷叶覆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再剖开蕙草张挂在屋檐。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拿来白玉压住坐席,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湘夫人》教案 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湘夫人》教案人教版一、教学要求❖1.了解屈原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2.了解《湘夫人》本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3.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
二、学习要点❖1.学习基本词汇❖2.串讲课文❖3.思想艺术分析三、学习内容提示•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萧瑟的秋风啊,徐徐地吹拂着,•洞庭湖扬起微波啊,落叶飘零。
•站在长满白薠的地方啊,纵目远望,•我与佳人相约啊,今晚张设罗帐。
•鸟雀啊,为何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啊,为何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之上?•麋鹿为何来到庭院觅食?•蛟龙又为何在水边游荡?•清晨,我策马驰骋在江边高地,•傍晚,却又渡过西面的水湾。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我来相聚,•我将飞快的驾车啊,与她同行远去•构筑宫室啊,在那绿水之中,•修盖屋顶啊,用那翠绿的荷叶。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兰木为房椽,•辛夷装饰门楣啊,白芷装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剖开蕙草做的幔帐啊,也已支张。
•用白玉,做成镇席的宝器,•散栽石兰啊,让其四处撒播芳香。
•再把白芷覆盖在荷叶屋顶,•又把杜衡缠绕在屋顶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啊,纷纷出来迎接湘夫人,•神灵们一齐降临啊,如云彩满天。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颂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在这里我们仍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了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林庚《说“木叶”》以意逆志(四3)•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
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
第三、四句写沅湘秋景,清丽如画。
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起,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怅惘、幽怨之情。
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湘夫人》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河上漫游。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够与王子同船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泛舟。 承蒙王子看得起,不因为我是舟子的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
山中有木兮,木有枝,
心绪纷乱不止啊,因为能够结识王子。
心悦君兮君不知。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
着你啊你却不知道。
罾何为兮木上? 鱼网为何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之上?
9
大意:湘君与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
探究:本节诗是如何表现湘君的哀愁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渺茫的秋景,构 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 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 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 益的意味。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对鸟和 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 愿相违。
10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 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 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 廓江天万里霜。
探究:建筑房屋的目的是什么?房屋的特点?
迎,高雅、华贵、精巧
12
第二段: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沅有芷兮澧有兰,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2课 湘夫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2课湘夫人1.作家作品屈原,名,字。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和,是我国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其中,_______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王逸《九歌序》。
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2.背景介绍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
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神话悲剧故事和。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浓缩版趣味素材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浓缩版趣味素材新人教版梧桐: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芳草: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梅花: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菊花: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梅: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莲: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红豆: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兰:唐代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明代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竹: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白居易《题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为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郑板桥的《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柳: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欧阳醉翁的《阮郎归》词:“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落花与红叶:“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团扇承落花,复持掩余笑”(何逊《苑中见美人》),“浴鸟沉还戏,飘花度不归”(江总《春日》)、“春风若有顾,惟愿落花迟”(萧子范《罗敷行》)黍离:语出《诗经·黍离》,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莲:郭震的《莲花》,诗云:"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湘夫人趣味素材新人教版《楚辞.湘夫人》同《诗经?蒹葭》一样,都是表现在水一方的意境。
所不同的是:《诗经》产生于黄河流域,大都是民歌,表现着现实精神;《楚辞》产生于长江流域,多是屈原个人创作,散发着浪漫气息。
《湘夫人》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
开头几句是秋水的绝唱,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胡应麟《诗薮》)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
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
这首诗就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
而境界是非常唯美的,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
《湘夫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
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显示出高洁优美来。
这就是楚辞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
《湘夫人》,和《九歌》中的其他作品一起,向读者展示一个神秘美丽的世界。
1、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读《湘夫人》首四句,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于洞庭始波,木叶飘零之时,但“帝子降兮北渚”,可望而不可及。
这就像《诗经》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写怀人不得之情,凄迷哀慕之感,令人嗟叹惆怅难已。
《湘夫人》中写湘君待湘夫人而不至之怀恋怨慕之情,同样凄艳哀恻,令人感慨。
爱而不见,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二段十四句,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随行为和心理活动。
湘君在恍惚中日夜奔驰于沅、湘之间,颇似《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的情景。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
第四段六句,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诗的行为和心境。
筑室水中,容与江滨,湘君之期望和失望,正与《湘君》中湘夫人之深情相互映衬。
寸心难表,两情不通,会合无缘,生离死别,自是古来恨事,又岂止儿女旖旎之情!2、佳句赏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
《湘夫人》此二名之妙,还在以景写情。
刘熙载云:“叙物以方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诀。
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之意。
”(《艺概?赋概》)“鸟何萃兮萍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是以反常之事为喻之法,在《楚辞》中很常见。
如《湘君》中言:“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卜居》则云:“世混浊而不清,暗翼为重,千钧为轻。
”而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汉乐府《上邪》)之类,均是其例。
提供了借景抒情的三种范例。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四句,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极力铺陈美好场景。
浪漫是什么?浪漫难道不是对善和完美的无止境的追求吗?浪漫是想象,是一次长长的牵引,是永远不会腐朽的一种力量。
作品评论《湘君》和《湘夫人》描写的都是迎接湘水神的降临,以及巫与神双方复杂的情感状态。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湘君》),“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无论是巫还是神,他们都怀有十分真挚的爱情,但是别多聚少的经历又使他们变得很脆弱,所以,在希望和绝望的交织中,爱情表现得如此缠绵哀婉。
……诗人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
《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九歌》中大多数诗篇都包含有神与神或人与神相恋的情节。
这些恋爱,在诗中又都呈现会合无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
这里面也许包含着屈原自己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
如《湘君》、《湘夫人》写一对配偶神,他们彼此相待,却终不能相遇,唱出伤心的歌子。
《湘君》开头写道:“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在这幅清秋候人的画面上,深秋的凉意和情感的寂寞不安融为一体,渲染出一派难以言说的凄迷惆怅之情,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帝子,指湘夫人,古代女子也可以称子。
《诗经》中写道齐国国君的女儿出嫁时“之子于归,百辆御之”可证。
因为湘夫人是神灵所以说“降”,它一方面跟湘夫人的神灵身份相吻合,同时也符合湘君等待约会湘夫人的感情期待,表现了对湘夫人急切的期待的心情。
“愁予”,使我极度的悲伤;眇眇,望眼欲穿而又模糊迷茫看不清楚的状态。
上下句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感情落差,上句写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幸运之感,下句写因没有看到对方的到来而一下子跌到了感情的深渊。
没有见到心上人,看到的却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的萧瑟悲凉的深秋景色。
瑟瑟秋风、浩渺的秋水、萧萧落叶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
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
所以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久不衰的名句,秋风、落叶也就成了表达失落、惆怅之情的最敏感且最富表现力的词汇,同时也成为最能唤起人们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观。
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艺术家对这两句诗做出高度的评价和赞美,并以之为题材创作出无数的诗文画等艺术珍品。
需要说明的是,古人对自然的理解是比较单一的,在他们的心中乃至作品中,所有的花都在一个季节开放,那就是春天;所有的树都在一个季节落叶,那就是秋天。
其实,这两种理解是完全违背自然界现象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因为每一天都有树叶在落,一年四季每一季节甚至每一天都有花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
”首先,它点明季节;其次它写出了无穷的境界,那种秋水初涨,浩渺无边,一望无际景象如在眼前;再次,它寄寓了自己身后的情感,这种情感跟那种忧愁的情绪和寥落的自然景观是完全吻合的。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情感。
其一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气洋洋的快乐情绪;另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失落和愁苦情感。
可以看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美好的景观和畅快的心情是极其抽象的,而表现得悲伤失落情绪则非常具体,非常生动,表达的非常到位,所以也就非常感人。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都是极其具体而鲜明的意象。
《湘夫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正是这样。
进而推广到几乎所有作家,他们对于高兴喜悦的感情,描写和表达的都极其抽象,描写痛苦和失落之情都极其细腻和有层次,极其具体和生动。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正是这种感情表达的早期范式和绝佳典型。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写的是反常现象,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我们从《诗经》的《关雎》和《氓》等篇中就已经知道,当时涉及到男女爱情一般都在水边。
而《湘君》、《湘夫人》更是以水为大背景,这里面的鸟和罾(捕鱼的网)都是爱情隐语,这在民歌里面很多的。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是写自己思念的情绪。
这句诗是这首诗中除“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外的第二个名句,表现了两情未通的单相思的苦闷,它与越地民歌《越人歌》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处。
这里的“不敢言”不是不敢说,而是因为你没有来,因此我没有机会对你讲。
“茝”和“兰”是两种花草。
这两句诗运用了谐音和双关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之后继续写反常现象:“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鹿在庭院中吃草为什么是反常现象呢?因为鹿通常应该在野外吃草。
《诗经•小雅》中有《鹿鸣》一篇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可证。
蛟龙由于是雌性龙,所以一般都深潜水底而不会来到水边上。
第一段中,在五组情节链的基础之上,抒发了作者对湘夫人的思念和渴望。
湘君的情绪由非常高兴,盼湘夫人的降临——“帝子降兮北渚”,一下子跌落到感情低落的低谷——“目眇眇兮愁予”,然后情绪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悲伤的,并多次用反问句式表达自己因对方爽约而带来的痛苦之情,用眼前萧瑟冷落的景象和一些反常的生活场景来衬托自己的失落心情。
所以,第一段主要是用盼望对方来而对方却没有来,表达了一种情绪的极度低落。
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放眼远眺呵使我分外惆怅。
秋风阵阵,柔弱细长,洞庭波涌,落叶飘扬。
登上长满白薠的高地放眼望。
我与佳人约会,一直忙得月昏黄。
鸟儿啊为何聚集在苹草边?鱼网啊为何挂到树枝上?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怀念湘夫人啊无法讲。
心思恍惚,望穿秋水,只见那洞庭水慢慢流淌。
野麋寻食,为何来到庭院?蛟龙游戏,为何来到浅滩?清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我渡大江西岸旁。
听说佳人召唤我,我将快速飞驰与你同往。
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桂树作栋,兰树作椽,辛夷楣门,白芷铺房;编结薜荔作帷帐,分开蕙草做隔扇已安放;洁白的美玉做镇席,散放石兰传播芬芳;荷叶做的屋顶呵,加盖芷草,再把杜衡缠绕在房屋四方。
汇合各种香草充满庭院,放置各种香草播满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
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
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
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本篇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
《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
一、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诗中截取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
全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