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病毒性脑炎临床特点分析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点的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点的临床分析作者:刘晓云崔媛媛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改变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66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脑电图异常率90.9%(60/66),其中合并癫痫发作者8例(8/66)。
结论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率高,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合并癫痫发作者,更具诊断价值。
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数字视频脑电图;癫痫发作【中图分类号】R74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侵入脑组织产生的脑实质急性炎症,是神经内科一项危及生命的重症疾病,病毒性脑炎在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临床症状,仅表现为淡漠、烦躁、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因此脑电图的检查必不可少。
脑电图需结合头部磁共振和脑脊液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为进一步了解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变化,现收集我院2010年8月~2017年8月住院治疗的6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
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7年8月神经内科收入院的病毒性脑炎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23~72岁,平均(46.22±1.34)岁,平均病程10天,最长28天。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均进行腰穿脑脊液(CSF)检查,脑脊液白细胞数均超过10﹡106/L,病毒性脑炎诊断明确。
入院24小时内给予脑电图检查。
经积极治疗,复查脑脊液常规正常后,复查脑电图。
1.2 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66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脑电图异常和脑电图无异常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在脑电图异常患者中,再分别比较有癫痫发作和无癫痫发作者的脑电图情况,了解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特点。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冬梅病毒进入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可以引起炎症性的和非炎症性的改变,我们称之为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
根据病原学中病毒核酸的特点,病毒可以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能够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DNA 病毒中的单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RNA 病毒中的常见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等。
病毒性脑炎其发病机制有三种。
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急性病毒脑炎病毒直接经过血流神经轴索或细胞到细胞的传递方式侵犯脑基质,造成脑的炎症。
感染后脑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的变化造成静脉周围的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样改变。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急性脑炎或脑膜炎综合征,也可形成潜伏状态或者持续性的感染状态,早复发性和慢性转移。
病毒性脑炎临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它的病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前驱症状都有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有的可以发热、全身不适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实质受累的症状比较突出,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或者肢体的活动功能障碍等等。
在体征上我们可以查到脑炎的病人意识的障碍、肌力及肌张力的改变,椎骨受损害等等,脑适质受损的体征。
脑脊液检查,颅内压正常或者可以轻度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改变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轻到中度增多。
脑脊液蛋白可以轻度增高,脑脊液的糖的含量一般正常。
这和其他细菌性感染是有区别的。
病毒性脑炎的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清以及脑脊液的病毒抗体检测,可以有阳性的改变。
病毒性脑炎还有一个确诊的依据,就是经过脑活检可以发现非特异性的炎性的改变,而且细胞核内可以出现嗜酸性的包含体,电镜下可以发现细胞内的病毒颗粒,这也是我们确诊的依据。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异性的异常,或者是一个广泛性的异常。
影像学可以显示出病灶,但是有些时候没有特异性。
对于病毒性脑炎来说,它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也就是抗病毒治疗,其他还有一些对症的治疗。
成人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

成人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手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对65例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检查、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
结果发热57例(87.69%),头痛45例(69.23%),意识障碍31例(47.69%),精神行为异常42例(64.62%),颈强35例(53.85%),癫痫发作23例(35.38%)。
CSF异常率91.80%,EEG检查异常率93.85%。
头颅MRI检查异常率96.72%。
结论成人病毒性脑炎早期以意识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
CSF、EEG、MRI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患者年龄,起始治疗的时间,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的程度,以及脑内病变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成人病毒性脑炎分析成人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较重,常出现发热、头痛、行为改变、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甚至造成意识障碍。
由于病毒性脑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进行抗病毒药物的干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现将本人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南京市脑科医院进修学习期间搜集的65例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5例。
其中男39例,占60%,女26例,占40%。
发病年龄16~73岁,其中16~20岁6例,21~30岁32例,31~40岁18例,41~50岁5例,50岁以上4例。
发病年龄高峰在21~40岁,占总数的72.46%。
全年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1.2临床表现①前驱感染:52例患者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9例有口唇疱疹,7例以腹泻起病。
②早期症状:起病发热者57例(87.69%),伴头痛45例(69.23%),呕吐28例(43.08%),意识障碍31例(47.69%)。
精神行为异常42例(64.62%),癫痫发作23例(35.38%)。
脑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脑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脑炎概述脑炎(encephaliti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大脑实质的急性炎症。
引起脑炎的病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等,临床上以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
常见表现可有头痛、发热、意识模糊、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等,有时甚至出现癫痫发作、幻觉、说话困难等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早期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可以采取疫苗接种、防蚊等措施预防脑炎的发生。
英文名称:encephalitis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神经系统疾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发病部位:颅脑常见症状:头痛、发热、意识模糊、恶心呕吐主要病因: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检查项目:血常规、脑脊液检查、PCR 检测、头颅 CT、MRI重要提醒:脑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进展为脑疝、癫痫持续状态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临床分类: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将脑炎分为以下几类: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真菌性脑炎、寄生虫病性脑炎、螺旋体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
二、脑炎的发病特点三、脑炎的病因病因总述:引起脑炎的病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其中主要以病毒感染多见;除此之外,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也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脑炎。
基本病因:1、病毒感染其中大部分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其他病毒等。
(1)肠道病毒:这些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2)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与口腔疱疹有关)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与生殖器疱疹有关)都可能导致脑炎。
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很少见,但会导致严重的脑损伤或死亡。
(3)蚊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等可以通过蚊子叮咬引起感染,感染的症状可能在暴露于蚊媒病毒后的几天到几周内出现。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课件

病毒性脑炎有哪些诊断方法?
病毒性脑炎有哪些诊断方法?
临床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初步评估,并 进行体检。
注意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进行神经系统检 查。
病毒性脑炎有哪些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脑脊液分析、血液检测等方法来确认感染的 病毒种类。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病毒性脑炎? 2. 病毒性脑炎是如何传播的? 3. 病毒性脑炎有哪些诊断方法? 4.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5.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如何?
什么是病毒性脑炎?
什么是病毒性脑炎?
定义
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脑部炎症,可能影响 大脑的功能与结构。
常见病因包括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 病毒等。
病毒性脑炎通常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或 虫媒传播等渠道传染。
某些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
病毒性脑炎是如何传播的?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易感 染病毒性脑炎。
在某些地区,特定的疫苗接种可以大大降低 感染风险。
病毒性脑炎是如何传播的?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 染者密切接触。
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但部分人可能会留下 后遗症。
后遗症可能包括记忆力下降、运动障碍等。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如何? 复发风险
一些患者在感染后可能面临复发的风险,需定期 随访。
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如何?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加强公众对病毒性脑炎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 措施。
什么是病毒性脑炎?
流行病学
脑炎的症状和治疗进展

06
预防策略与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
开展脑炎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 提高公众对脑炎的认知度和重视
程度。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 宣传策略,如针对儿童、青少年
、老年人等。
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如电视 、广播、报纸、网络等,确保信
息传播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通风换气 ,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中 。
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探索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对患者基因进行精确 修饰,以纠正基因突变或增强抗病毒基因的表达。
细胞治疗研究
通过干细胞移植、神经细胞再生等技术,促进受损脑组织 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脑炎患者的神经功能。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
开展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评估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脑炎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病原学检查
通过脑脊液或血液培养、PCR等方法检测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
影像学检查
脑电图
脑炎患者的脑电图通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有助于诊断并评 估病情严重程度。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可显示脑部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但对于早期或轻微的病变可能不够 敏感。
磁共振成像(MRI)
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敏感性,可更准确地显示脑部病变,包括水肿 、炎症和坏死等。
免疫治疗新技术应用
免疫调节剂治疗
应用免疫调节剂,如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等,调节患 者免疫系统功能,减轻免疫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
细胞免疫治疗
采用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如CAR-T细胞疗法、干细胞移植 等,通过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或移植健康免疫细胞,提 高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
福建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84)_真题无答案(29)

福建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84)(总分8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哪项是治疗脑囊虫病的药物A. 青霉素G,红霉素B. 三代头孢霉素,四环素C. 吡喹酮,青霉素GD. 丙硫咪唑,吡喹酮E. 阿苯哒唑,硫苯咪唑2.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的中晚期可以出现典型的脑电图改变,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 局灶性慢波B. 每秒3次出现的棘慢波综合C. 间隔0.5~2秒的周期性棘-慢复合波D. 1.3~2.6Hz的负-正-负三向波E. 1.3~2.6Hz的正-负正三向波3.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是A. 结核性脑炎B. 结核性脑膜炎C. 结核性脑膜脑炎D. 结核性脑脊髓炎E. 结核性脊髓炎4.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病变最明显的部位是A. 小脑白质B. 脑桥白质C. 中脑白质D. 脊髓白质E. 皮质下白质5. 寄生在脑组织内形成包裹而导致脑囊虫病的是猪带绦虫的A. 六钩蚴B. 节片C. 蚴虫和六钩蚴D. 囊尾蚴E. 虫卵6.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病原体是A. 单纯疱疹病毒B. 带状疱疹病毒D. 麻疹病毒M蛋白缺陷型E. 风疹缺陷病毒7. 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若致病菌对利福平不耐药,则总疗程至少为A. 9个月B. 10个月C. 12个月D. 18个月E. 24个月8. 神经Lyme病慢性关节炎出现于A. Ⅰ期B. Ⅱ期C. Ⅲ期D. Ⅰ期和Ⅱ期E. Ⅱ期和Ⅲ期9. 下列疾病不出现痴呆的是A.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B. 进行性风疹全脑炎C.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D.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E. 进行性肌阵挛性癫10. 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能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 老年患者B. 病情严重、颅内压增高的患者C. 脑疝形成、椎管阻塞的患者D. 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加重的患者E. 合并结核瘤的患者11.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累及A. 中枢神经系统灰质B. 中枢神经系统白质C. 不是中枢神经系统D. 脊髓脑段E. 脊髓腰段12.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A.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B. 大肠杆菌C. 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B型D. 厌氧杆菌E. 铜绿假单胞菌13. 绝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A. 肠道病毒B. 单纯疱疹病毒C. 带状疱疹病毒D. 腮腺炎病毒14. 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细胞学的变化是A. 中性粒细胞增多明显B. 淋巴细胞增多明显C. 淋巴细胞明显减少D. 可见较多的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E. 中性粒细胞增多同时淋巴细胞明显减少15. 艾滋病患者合并痴呆的比例是A. 30%B. 50%C. 20%D. 40%E. 60%16. 对病毒性脑膜炎确诊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 颅脑CTB. 颅脑MRIC. CSF细胞学检查D. CSF病毒分离和组织培养E. EEG检查17. 新型隐球菌性感染首选治疗药物是A. 万古霉素B. 更昔洛韦C. 氟胞嘧啶D. 两性霉素BE. 地塞米松18.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灶部位是A. 大脑皮质广泛性损害B. 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C. 顶叶及枕叶D. 丘脑下部E. 脑干19.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与下列哪种疾病最相似A. 结核性脑膜炎B. 病毒性脑膜炎C. 化脓性脑膜炎D.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E. 神经梅毒20. 女患,45岁,突发头痛、呕吐,体温39.8℃,伴躁动,2天后频繁癫痫发作,且出现昏迷、3天后死亡。
病毒性脑炎李英

• 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 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
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
动障碍如舞蹈样动作,肌强直;亦可
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 障碍等。
5、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 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 有时出现猜疑,常因此而误为精神病 或额叶肿瘤。
伴随症状: 病毒感染为全身性疾病,但各种病毒有 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如埃可及柯萨奇病 毒感染时常出现细小的麻疹样皮疹或同 时有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腮腺炎时 腮腺肿大(亦可在腮腺肿大之前先有脑 炎)。
3级:能抵抗重力抬离床面,但不能 抵抗阻力;
4级:能抵抗阻力,但未达到正常; 5级:正常肌力。
临床表现
前驱期症状: 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 ,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 腹泻、食欲减退等。 神经精神症状: 1、意识障碍轻者对外界反应淡 漠、迟钝或烦躁、嗜睡;重者 出现谵妄、昏迷。
2、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甚 至出现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3、抽搐可以为局限性、全身性或为 持续状态。
辅助检查
3、脑电图检查。病毒性脑炎, 患者在病情早期脑电图的变化就 很明显了,患者的脑电图呈现出 弥漫性或者是局限性的慢波段, 还可以从脑电图发现有尖波,可 以通过脑电图的变化判断病情的 情况,可以作为一种诊断的参考 依据。
4、头颅ct扫描检查。这种检查方 式可以判断病毒性脑炎患者是否存 在某些非特异性的改变,比如是否 存在脑萎缩、脑肿胀、脑梗塞等情 况。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口唇周围出现疱 疹。病程一般2周左右,多数病例可
以完全恢复,仅少数留有癫痫、视力
、听力障碍、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 智能迟缓后遗症。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这是检查病毒 性脑炎的常见方法之一,通过抽 取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的外观,脑 脊液外观清澈,偶尔有浑浊的现 象。 2、病原学检查。所谓的病原学检 查具体有很多种检查方法,比如 将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检 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 方 法
由于其生理特点导致 临床症状不典 型者居 多 , 更易 漏诊 , 因此 如
何 早期 正 确诊 断 , 临 床 医 生 比较 关 注 的 问题 。而 目前 的 临床 研 是
详 细 分 析 4 老 年 病 毒 性 脑 炎 患 者 临 床 表 现 ,脑 电 图 、 3例 头 MR 及 腰 穿 脑 脊 液 检 查 结 果 , 进 行 对 比分 析 。 I 并
者, 详细分析其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MR 及脑脊液检查 , 头 I 并进行对 比分析 。结果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 为发热 1 , 2例 意识障碍
l , O例 抽搐 1 , 7例 头痛 1 例 , 1 精神症状 1 例 。脑电图的阳性 率为 7 . %, M I 9 67 4 头 R 阳性率为 3 .3 腰穿脑脊液 阳性率为 78%, 4 .6 73 %。结论 老年人病 毒性脑炎 临床 以精神症状 、 搐及 意识 障碍 等为 主 , 抽 容易误诊 ,E E G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尚需结合 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 , 病原学检测阳性为诊断的金标准 。 【 关键词】老年人 ; 病毒性脑炎 ; 临床 特点 [ 中图分类号】R 1 . 5 2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6 3 9 0 (0 0 2 — 0 — 2 17 — 7 12 1 )5 17 0
及脑脊液改变缺乏特异性 , 病原体分离困难 , 头部 MR 的阳性 率 I 也不高 , 因此 目前多数情况下只是临床诊断 , 缺乏病原学诊断依
据 , 临 床 症 状 不 典 型 则 较 易 误诊 , 响 预 后 。特别 是 老 年 患 者 , 若 影
4 3例 , 龄 6 年 0~7 4岁 , 均 (6± .3 岁 , 中男 2 平 6 71 ) 其 4例 , l 女 9
究 已经证实 急性 病毒性脑炎 的脑 电图( E 几乎总是异常 的日 E G) ,
E G检 查 可 基 本 反 映 脑 实 质 受 损 程 度 。本 文 回顾 分 析 4 例 临 E 3
2 结 果
21 首 发患者 ,其临床 表现 主要为发 热 1 2 例, 意识 障碍 1 0例 , 抽搐 1 7例 , 头痛 1 例 , 1 精神症 状 1 。可 9例
3 讨 论
1 资 料与 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病毒性脑炎临床较常见 , 中单纯疱疹病毒性 脑炎最多见 , 其
占所 有 病 毒 性 脑 炎 患 者 的 2 % ~6 %t 病 毒 性 脑 炎 的 临床 表 现 0 8 ” ,
全部 病 例 均 为 我 院 2 0 0 3年 6月 ~20 0 9年 6月 住 院 患 者 , 共
23 .
头 M RI 查 检
3 例 患者行头 MR 检查 , 7 I 其中异常 l 4例 , 常率 为 3 . % 异 78 3
(43 )异常表现主要为双侧或单侧海 马、 1/7 , 岛叶及扣带 回等或长
T、 r 异 常信号 , 。 r 长 2 压水像 病灶显示 明显 。
24 脑 脊 液检 查 .
21 00年 9月第 4 第 2 8卷 5期
・
临床 探讨 ・
老 病 性 临 特点 析 年人 毒 脑炎 床 分
陈松清 王 群 卢 蕾 张立 志 : 林卫红 : (. 1 福建省晋 江市安海 医院神经 内科 , 建晋 江 3 2 0 ;. 福 6 2 0 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 内科 , 吉林 长春 10 0 ) 3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 以利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例年龄 i6 岁 的病毒性脑炎患 3 > 0
脑 电图 、 穿 及 头 MR 检 查 对 老 年 人 病 毒性 脑炎 的诊 断价 值 。 腰 I
3 例 患者行腰 穿检查 , 中异 常者 1 8 其 8例 , 异常率为 4 . % 73 6 (83 )压力增高者 1 1/7 , 6例 , 压力最高者为 2 0 mHO, 白增高 1m z 蛋 者 2 7例 , 白最 高可达 26 mg , 蛋 .2 / 白细胞数 增高 者 3 例 , L 1 细胞 数最高达 3 0X16 , 5 0 L 分类 以淋 巴细胞为主。 /
现头痛呕吐等 , 而以抽搐 、 精神症状 、 意识 障碍等起病 占大 多数 , 目前仍有很多基层 医院尚无核磁共 振等设备 ,脑脊 液检查不能 做相应 的抗体检测 等 , 给诊断带 来很大 困难 , 容易误诊 , 而病毒 性脑炎的早期 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尽 回顾分析 4 3例 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的老年患者 临床 特点及辅助检 查 ,探讨
见 , 期 以典 型脑 炎 常 见 的 发 热 头 痛 的 患 者 并 不 多 见 , 以精 神 早 而 症 状 起 病 者 居 多 。辅 助 检 查 4 3例 患 者 均 行 脑 电 图检 查 , 中行 其 普 通 视 频 脑 电检 查 者 2 7例 , 2 h动 态 脑 电 图 检 查 者 1 行 4 6例 , 其 巾 中度 或 重 度 异 常 者 3 3例 , 电 图 阳 性 的 发 生 率 为 7 . % , 脑 67 4 在
发热 l , 2例 意识障碍 1 , 0例 抽搐 1 , 7例 头痛 1 例 , 神症 1 精
状 1 。 9例
22 脑 电图 ( G) . EE
4 3例患者均行脑 电图检查 ,行普通视频脑 电检查 者 2 , 7例
病毒性脑炎 的典型临床表 现包 括发 热 、 头痛 、 呕吐 、 抽搐 、 不 同程度 的意识 障碍 、 神症状 等 , 精 确诊需结 合脑 电图 、 头核磁共
振(R) M I及腰 穿 脑 脊 液 病 原 学 检 查 确 诊 。 年 人 由 于其 生理 的特 老 殊性 , 临床 症 状 往 往 不 典 型 , 发 病 初 期 无 明 显 的发 热 , 少 出 如 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