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7课《子罕之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2017二年级上27子罕之宝(新版语文S版)

•
二十八、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
二十九、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
三十、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佚名
•
三十一、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毛姆
27.子罕之宝
质疑
(1)子罕是什么人? (2)他有什么宝贝? (3)他的宝贝价值大不大?
……
hǎn zhī gēng xiàn 罕之 耕 献
guān jiān kěn tān 官 坚 肯贪
liǎ zhōng bà 俩终 罢
理解部分词语: (1)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 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 (2)小组学习(方法: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
•
四十八、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宁
•
四十九、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拉罗什科
•
五十、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
二十四、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
二十五、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
二十六、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
二十七、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汪洙
•
七、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语文版(新版)2020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子罕之宝

27(教学反思参考)子罕之宝这节课旨在用短小精悍的古典故事来教育学生们要学习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
课文中涉及到的事例二年级的孩子们还接触得不多,教师可以从身边的经常接触到的小事来举例对比。
如:捡到东西要及时归还给失主或交公,不能据为己有;不能因为一点小便宜而做坏事,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等等。
另外,我还通过分角色朗读、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来增加同学们学习的趣味,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课文、领悟课文的主旨。
[%^#*~](教学反思参考2)学会查“无字词典”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一个人除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接触社会和自然。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书本上的知识得到检验,另一方面也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具有直观性,从而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而今,对于语文这门学科,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生活处处皆语文”。
今天我教学的《学会查无字词典》就是一篇教学生如何学习语文的文章,该文内容浅显,语句平白,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充分利用导学单,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
[&~%*#]导学单上的内容,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展开,重视学生的阅读与写字,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自主读文,完成导学单上的习题。
在课前,我进行了检查,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了第一手资料,这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定位教师角色,力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同时又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
”在教学三至八自然段时,关于理解“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词语的意思时,我没有直接说出意思,而是让学生自主理解,在合作中领会“无字词典”和“有字词典”的意思,并从中领悟二者在解释方面的作用有何不同。
语文二上第27课《子罕之宝》ppt课件

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的是 什么?
指的是佳子对奶奶的爱,这爱像 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
阳光
花朵 太阳
( )光芒 ( )舞蹈 ( )想法
( )草坪 ( )花朵 ( )小鸟
( )大自然 ( )头发 ( )阳光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一写 你在生活中是如何爱你的爸爸妈妈和 爷爷奶奶的!
射
茵(绿茵茵)
pínɡ
坪(草坪)
shè
射(射出)
zhā
喳(叽叽喳喳)
lèi
累(累了)
làn
烂 (灿烂)
lǐ
礼 (礼物)
niàn
念 (念叨)Hale Waihona Puke lǒu搂 (搂住)
wēi
微 (微笑)
品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出你觉得 课文写得美的地方?
2、读完课文后仔细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问或没读懂的地方?
27.子罕之宝
质疑
(1)子罕是什么人? (2)他有什么宝贝? (3)他的宝贝价值大不大?
……
hǎn zhī gēng xiàn 罕之 耕 献 guān jiān kěn tān 官 坚 肯贪
liǎ zhōng bà 俩终 罢
理解部分词语: (1)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 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 (2)小组学习(方法: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
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如果接 受了你的美玉,我们俩都失去了宝物,还 不如各人守好自己的宝物。
子罕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农夫守自己的宝物,就是把玉石珍藏起来, 不让别人拿走;子罕守自己的宝物,就是 廉洁奉公,做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写字有方
之 俩接 块 宝官您答
子罕之宝教学设计

27.子罕之宝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子罕身上的美好品质,从中获得感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欣赏子罕清正廉洁的品质,获得启发。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
(学生)2.制作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信息。
(学生)2.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师)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用时:5分钟)1.话题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视为宝物的东西,你的宝物是什么?2.引入课题,介绍子罕的信息,猜想子罕的宝物。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用时:15分钟) 1.出示学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的自然段。
(2)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3)用自己的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组词)(4)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巩固生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练习拼读。
2.给这些生字组词。
3.学生分析识记生字的字形。
4.教师范写,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5.评比,指正,学生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子罕身上的美好品质,从中获得感悟。
教学重难点欣赏子罕清正廉洁的品质,获得启发。
一、复习导入(用时:7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2.引入新课。
二、品读课文(用时:20分钟)1.学习第1自然段。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思考: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学习第2、3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
(2)思考:子罕和农夫的宝物各是什么?子罕为什么不接受农夫的宝物?3.自由读第4、5自然段,想想你从子罕身上学到了什么?4.全班朗读课文。
27 子罕之宝_课件

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二年级上册
27子罕之宝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罕
罕见
稀罕
罕有
之
之前
之后这里的美景真是世间罕见。
献
献花
献血
贡献
教师节里,我们给老师献花。
比一比,看看下面的形近字有哪些不同。
不贪子罕回答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
子罕不是没有宝,只是他的宝与别人的不同罢了。
说一说,子罕为什么不能同时拥有两种宝贝?
子罕的宝是“不贪”的美德,他如果接受美玉,那
就是贪财。
美德和不属于自
己的宝物有时不能同时拥有,要克服贪念才能保持美德。
许仲平义不苟取:许仲平曾经在盛夏到河阳去,路上口很渴。
路旁有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子吃,只有仲平没有那样做。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梨,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吃。
”那人说这些梨是没有主人的。
许仲平说:“梨可以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里也没有主人吗?”
嗟来之食:齐国发生大饥荒,黔(qián)敖(áo)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他们吃。
有个人饿得很厉害,踉踉跄跄地走来。
黔敖见了,吆喝道:“喂!快来吃吧!”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才饿到这个地步的。
”于是拒绝了黔敖的施舍,始终不肯吃,最后活活饿死了。
《子罕之宝》优秀教案

课题
27子罕之宝
课时
2
教学内容
P89—P90页
教学目标
1.会认“罕、之、耕”等11个字。
2.会写“之、俩、块”等8个字。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理解子罕拒绝美玉的理由,体会子罕的人格理想,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词句训练,朗读训练。
展示—师生评价
2、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情呢?(板书:王京 李良)
3、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吗?(板书:小画家手很巧)
用“不光……还……”造句。
讲动词:画、捏、做、编。
夸王京和李良。
4、齐读1至3自然段。
5、他们为什么要做灯笼?(布置教室)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会写字同学们已经能认读不少生字,可有些生字我们不仅要认读,还要能正确书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生字。
(一)教师范写“之”字。
(二)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其他生字,教师从旁指导,注意:
1.“之”是独体字,最后的捺长一些。
2.“俩、块、接”三字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接”中的“女”,横上出头短,“块”中的提土旁,左放右收,“夬”左收右放。
3.“宝、官、您、答”四字是上下结构,“宀”要盖住下面的部分,“宝”最下面一横最长,“答”中的“合”,撇捺夹角大一些,下面的横短小,这样才能写紧凑。
4.展示写字成果,评选“写字能手”。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通读课文。
(二)分组朗读课文。
(三)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五、延伸性练习请课外搜集其他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他人一同分享。
27.子罕之宝

26.子罕之宝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子罕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不贪爱便宜,不以金钱论贵贱。
教学准备:挂图字卡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你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同学们说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以及为什么?让学生体会,每个人珍惜的东西并不完全一样,珍爱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价值连城的珠宝,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7课,学习子罕之宝,看看古代官员子罕的宝是什么?2.相机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说:“子罕不是没有宝,只是他的宝与别人的不同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 朗读感悟1. 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
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2. 看图重点朗读感悟(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官员子罕?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4)对比,感悟人物之宝的不同之处。
农民子罕美玉为宝不贪为宝(5)看图说说子罕是怎么拒绝农民的宝玉的。
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6)两人小组,合作练读。
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
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坚决”等词语的理解情况)3. 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的体会是什么?(如: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
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光明得多了。
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部审)新语文版二年级上册《八单元 27 子罕之宝》精品教案_5

27.子罕之宝设计思路:《子罕之宝》讲的是春秋时期宋国官员子罕,婉拒农夫所献美玉的故事,表现了子罕廉洁,高尚的人格追求。
课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富有哲理,但文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像子罕说的话,需要反复品味理解。
因此,本设计将通过抓重点词句,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词句,体会子罕的品格,感受古人的人格理想。
本课设计注重孩子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认识“俩,块,官”掌握通过观察字的结构,区分形近字,字的偏旁部首以及甲骨文的演变过程等多种方法识字。
2.会正确书写“官”3.能通过找反义词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坚决,始终”词语。
4.理解子罕的宝物是什么,并能仿照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1.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体会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句式说话。
2.理解子罕拒绝美玉的理由,体会人物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理解“子罕之宝是什么”,体会人物的人格理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老师想偷偷问一下,你们家都有宝物吗?都有些什么宝物呢?(生回答)看来呀,在大家眼里宝玉,黄金古董,名表都是宝物,那么子罕眼中的宝物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7课《子罕之宝》来看看。
子罕是古代一位官员的名字,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宝,就是宝物,那子罕之宝就是子罕的宝物。
请大家齐读课题。
——《子罕之宝》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课文中还藏着一些生字宝宝,请同学们把他们找出来画上圈儿大声地读一读。
3.看着你们自信的样子,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读了,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请大家开火车读一读大屏幕生的词语。
接下来来,看看这个字,(出示俩)它是什么结构呢?是的,左右结构,由单人旁和两组成。
谁来读这个字?你来,不对,认字可不能认半边哟,它不读liang,它读lia,请全班同学再读两遍。
(读得真标准,同学们看看这个字,你能根据它的结构猜猜它的意思吗?你真聪明,对,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两,就是两个人的意思,类似这样的字我们学过很多,像我们学过的土里埋,小大尖,马门闯,小土尘……瞧,同学们通过观察会利用字的结构来记忆和理解字了,真棒,那谁来给它组个词?咱俩,你俩,我俩)4.接着来看看下一个字(出示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子罕之宝
【教学目标】
1.会认“罕、之、耕、献、官、坚、肯、贪、俩、终、罢”等11个生字,会写“之、俩、接、块、宝、官、您、答”等8个生字。
理解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弄明白故事的经过。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坚守节操的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子罕的宝指的是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什么宝贝的价值最高?(黄金、珍珠、玛瑙、玉石……)
2.板书课题:27.子罕之宝学生读课题。
教师释题:子罕之宝就是子罕的宝。
3.引导学生质疑: (出示课件2)
(1)子罕是什么人?
(2)他有什么宝贝?
(3)他的宝贝价值大不大?
……
二、初读,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简单归纳内容。
3.学习生字。
课件展示会认字,指导学生读准会认字读音。
(出示课件3、4)
座位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4.理解部分词语
(出示课件5)
(1)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
(2)小组学习(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
(3)汇报
三、再读,理解课文。
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课文里划出相关的词语。
2.指名回答:板书:农夫子罕
3.农夫为什么要把玉石献给子罕?子罕接受了吗?
(1)同桌合作学习
(2)指名回答板书:坚决不肯接受
4.农夫就把玉石自己拿回家了吗?他又说了什么?
(1)学生讨论。
(2)指名回答,师生评价。
5.子罕是怎样回答的?
(1)你如果是子罕,你会怎么办呢?
(2)子罕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6)
“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
我如果接受了你的美玉,我们俩都失去了宝物,还不如各人守好自己的宝物。
”
①学生读子罕的话,和同桌讨论: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②农夫的宝物是什么?子罕的宝物是什么?
③他们怎样守自己的宝物?
明确:农夫守自己的宝物,就是把玉石珍藏起来,不让别人拿走;子罕守自己的宝物,就是廉洁奉公,做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6.仔细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拓展,说话练习。
师: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经过,现在可以想一想:农夫为了让子罕接受自己的宝物,会说些什么呢?子罕又该怎么回答呢?
生:分角色表演一下对话时的情景。
五、写字,重点指导。
1.(出示课件7)同学们看屏幕上的生字,自己读一读,练习组词。
2.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字形特点。
3.重点指导:(出示课件8)
之:最后一笔要舒展,要写得平一些。
接:右边是个“妾”字,上“立”下“女”。
官:上面的宝盖儿要大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
下面不是两个“口”。
答:上面是“竹字头”不是“草字头”。
六、总结,升华感情。
(出示课件9)
1.子罕面对美玉,不为所动,并婉言谢绝,这种廉洁奉公的好品质真让人敬仰。
2.你想对子罕说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
2.学习转述并进行评价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3.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准备能反映自己寒假生活的照片、图片等。
3.老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例文。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儿童生活情趣,流露出了作者对乡村儿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
童的喜爱之情。
)
6.练习背诵。
四、阅读平台(丰收园)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们知道吗,葡萄叶也有自己的梦,丰收园里为我们准备的是一首诗歌——《葡萄叶的梦》。
1.学生自读《葡萄叶的梦》。
2.指名朗读,并评价。
3.让学生提出疑惑的问题。
4.说一说,每小节写的主要意思。
5.讨论和交流:葡萄叶的梦是什么,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6.有感情朗读诗歌,读出你对葡萄叶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导入
在假期中,有的同学去旅游,开阔了视野;有的同学读了很多书,增长了知识;有的同学在过春节期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至今还历历在目,让人回味无穷,这节课我们就来把自己最难忘的事情在这里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我们哪一组表现最出色。
二、出示教学目标,学习转述(一)出示本次能说会道的要求,指名读,弄清能说会道的要求。
1.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
2.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
4.评一评:是否语句通顺,内容是否清楚明白,是否达到本次习作要求。
(二)学习转述。
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首先让学生弄清能说会道的要求和什么是转述,这样学生才能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