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和分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的相关知识,但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案、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购物场景、运动会等,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购物场景、运动会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些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有关有理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说课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说课

精心整理1.1从自然数到分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

2.通过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标一、新课引入小学里,我们学习了自然数和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内容:从自然数到分数。

二、新课过程用多媒体展示杭州湾大桥效果图,并显示以下报道: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座跨海大桥,计划在5年后建成通车。

师问: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学生很快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由上面这几个数,师生共同得出自然数的几个应用:得多少蛋糕?(18 )(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1.68米)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由于分配和测量等实际需要而产生了分数(如第(1)题)和小数(如第(2)题),它们是表示量的两种不同方式,分数小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分数可以化为小数,因为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 如35 =3÷5=0.6,13 =0.333…反过来小学里学过的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0.31=31100由上题可以看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得到解决。

例2 (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2题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哪几个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生:有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精心整理精心整理他们之间的关系: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发行成本=15% × 销售总额度(1)中奖者奖金总额:4000-15%×4000-1400=2000(万元)(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而后由一学生回答给出解题思路思路 思路2000行。

也可以用2000×6%-1400×10%=120-140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能否用已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看来数还需作进一步的扩展,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在很多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自然数、分数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的例子,请精心整理举个例子?(气温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表示,飞机上升5米与下降5米的表示等)课内练习见书本1和2 (注第2题首先让学生了解一米有多长,再估计)四、探究学习1 .由于商场在搞活动,一件衣服的价格先上涨了10%,后又下降了1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供适当的情景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数的发展历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理数的分类。

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板二课题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2)主备人教学目标1.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将有理数正确分类. 2.让学生经历有理数概念的形成及运用过程,领会分析、总结的方法。

3.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数的发展历程.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理数的分类。

难点:负数的理解。

教法和教具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课件预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123℃,夜晚可低至-233℃。

图中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不得不穿着既防寒又御热的太空服。

在图中你发现了你还不是很熟悉的数了吗?“零上”与“零下”的意义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用小学的数学知识不够用了(具体在什么情形时不够用了),因此必须把数的内容推广。

引入课题“有理数”新课学习正数与负数的概念1.你能说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用我们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表示出来吗?得到正数,负数的概念。

2.想一想:数的家族又增加了哪些新成员?规定: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类:提示:非负整数包括正整数和零. 按正负性分类:例题讲解例1: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例2: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是正数但不是整数的数:(2)是整数但不是正数的数:(3)是分数但不是正数的数:___ (4)既是整数又是负数的数:___四、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五、课堂练习见幻灯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回答:“零上”与“零下”是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讨论回答:零下2-零上10;降低5米升高8米;支出100元收入500元;向东8千米向西6千米;盈利20﹪—亏损20﹪. 幻灯片上做一做学生讨论回答: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做一做:见幻灯片学生回答并进行纠错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从自然数到有理数一、正数与负数:二、有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教学反思。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合作学习我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修造了2000余年.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实际长度为5130千米(合一万零二百六十里),故被称为万里长城问题1.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下面几段表述中,自然数3有什么不同作用?答:①标号或排序②标号或排序③测量计数思考:如何区分自然数的这些作用呢?你能举些例子吗?计数:通过统计得到的总数测量:由工具测量所得到的数,如:长度、体积、质量、温度、时间等.标号是学号、门牌号、邮编、汽车线路等;排序是年份、名次等,在学习过程中不细分这两方面的作用。

标号或排序做一做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为单位,应怎样表示?自然数已不能满足生活实际的需要,数需要扩展!π可以化成分数吗?结论: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小学学过的小数(π除外)都可以化为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能化为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下列小数中哪些能化为分数?1.8,0.625,0.35,π,,1.41423562371…(无限不循环),0.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2.75.能化为分数的有:1.8,0.625,0.35,2.75,.讲授新课二、提炼概念1. 2.分自然数常用来认识数的发展过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小学学过的小数(π除外)都可以化为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能化为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三、典例精讲请讨论下列问题:你能帮小慧列出算式吗?如果用自然数怎样列算式?用分数呢?用自然数列算式:400÷100=4(时),21时40分-4时-40分=17时.2.夏令营结束后,小慧想买一张从北京直达温州的火车票,车次和票价如下表.小慧原打算买一张K101次硬卧下的车票,这样她还剩160元.后来小慧想改买D365次列车的二等软座票,小慧的钱够吗?根据我们的经验,上述问题2可以列下面的算式求解:418+160-586=578-586.计数、测量、排序、标号等,分数常用来测量、分配等.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从自然数和分数进一步的扩展.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是什么?可见自然数和分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数还需作进一步扩展!课堂检测四、巩固训练1.阅读下面这段报道,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请找出这些数,并说说它们哪此表示计数和测量,哪些表示标号或排序.杭州湾大桥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这座6车道公路斜拉桥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时速100千米/时,使用年限为10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第1跨海大桥.答案;排序,计数,计数,测量,计数,计数2.某航空公司把从城市A到城市B机票价格因燃油价而上涨了15%,三个月后又因燃油价格的回落而重新下调15%.问下调后的票价与上涨前比是贵了,还是便宜了?设上涨前的票价为a元,则由题意得:下调后的价格为:a(1+15%)(1-15%)=0.9775a<a,所以下调后的票价与上涨前比便宜了.课堂小结1.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_________________…叫做自然数.0,1,2,3,4,5,2.分数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分数的值不变.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3.四则混合运算法则:(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或利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改变各数的位置进行计算;(2)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2016.9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2016.9

课题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1)自然数和分数是因为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而产生的;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教材解读应用及互相转变2经历在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中的应用,感觉数还需进一步拓展。

认识自然数和分数是因为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而产生的;知识技术目标认识自然数和分数的应用,解决一些简单实质问题;教课目的过程性目标经历在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中的应用,感觉数还需进一步拓展。

预习作业课本课后作业作业本教课板块教师“教”内容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教课过程:思虑:小华和她自然数的 7 位朋友一同过生(一)、复习引入 (5 分钟 )日,要均匀分享八块思虑:小华和她的7 位朋友一同过诞辰,要均匀分享八块诞辰蛋糕,每人可得多诞辰蛋糕,每人可得少蛋糕?多少蛋糕?那么,小华和她的7 位朋友一同过诞辰,要均匀分享一块诞辰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指出:小学时,我们不单学习了自然数,还学到了分数与小数。

师: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呢,主要就是认识、运用自然数和分数了。

第一,我们一同来看看自然数:(1)产生。

“结绳计数”。

★★注意:自然数从 0 开始 .(2)作用。

问题 1: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让学生思虑、议论以后回答,教师提示增补)自然数的作用:(让学生思虑、议论(1)计数 : 一般地 , 用数数的方法获得的数据以后回答,教师提示如: 51 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先的作用;增补)自然数的作用(2)丈量 : 一般地 , 借助工具获得的数据如:小明身高是 168 厘米;(3)标号 : 人为的编号,像门牌号、学号、座位号、城市的公共汽车路线等如:班级 101,102(4)排序 : 为了表示某一种次序的数据。

如: 年份、月份、名次等 .如: 2013 年★★注意:基数和序数的差别.【设计企图】:自然数在小学里已经特别熟习,所以教师以发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例:我国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 世纪,前后修造了2000 余年,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实质长度为 5130 千米(合一万零二百六十里) ,故称为万里长城 . 问题 1:这段话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属于哪一类数?(二)、小试身手(多媒体显示,学生独立思虑达成后,请学生回答)以下语句顶用到的自然数,哪些属于计数和丈量?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 1)、 2013 年我们嘉外共有初一学生共 51 位;( 2)、小明哥哥乘 1425 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多媒体显示,学( 3)、小明今年身高 168cm生独立思虑达成后, 接下来,我们看看分数与小数 (5 分钟 )请学生回答)(一)、复习旧知问题 2:在解答以下问题时,你会采用分数和小数中的哪一类数?为何? ⑴小华和她的 7 位朋友一同过诞辰, 要均匀分享一块诞辰蛋糕, 每人可得多少蛋糕?⑵小明的身高是 168 厘米,假如改用米作单位,应如何表示?(让学生谈谈为何,使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用分数,什么时候用小数,重点是如何方便简单)(二)、小试牛刀( 1)分数能够转变为小数3 = 350.67= 7 4 1.75 541 = 1 7 0.142857 1=1 3 0.373指出:分数能够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分子当被除数,分母当除数,所以分数能够 转变为小数(有限和无穷).( 2)小学里学过的小数如何转变为分数讲堂练习:课内练习、作业题、条件活动 ( 学生板演 )0.6=31.31= 131 62= 310.0062=510010000 5000110.3=0.142857 =37思虑: π 能够化成分数吗?★结论:分数都能够化为小数(有限和无穷);小学里学过的小数(除外)也都能够化为分数二、合作研究(20 分钟 )1. 小慧要从温州出发前去北京参加 夏令营,她一定先从温州乘大巴到杭州,再从杭州乘坐 18:25 的 T32 次列车到北京,而从杭州汽车站到火车站的过程中大概要花去 40—— 50 分钟时间,温州到杭州全程 400 千米,大巴车每小时行 100 千米。

2021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2)教案与反思

2021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2)教案与反思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学校蔡雨欣知识技能1.通过丰富实例,体会对自然数和分数作扩充是生活与生产实际的必然需要;2.建立正、负数的概念,体会其实际意义;3.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4.会用正、负数或零表示生活实际中的量。

数学思考能独立思考,体会分类、归纳的基本数学思想和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3.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1.课堂中充足的生活与生产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与广泛用途,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正、负数的表示,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简约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概念。

教学难点正、负数概念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教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法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复习小学学习过的数。

为建立负数的概念做铺垫。

师:大家想一想,在小学里,学习过哪些数?生:自然数、整数、分数、奇数、偶数、质数(素数)、合数。

(请同学一个一个回答)师:恩,大家学习了这么多数,那我们下面来看一个科普视频。

播放科普视频《探索月球》片段,请同学在观看的同时找一找视频中不熟悉的数字。

看看谁发现了陌生的朋友?于是发现了视频中前面带“减号”的数字,听到了“负223度”的表达。

设疑:为什么多了“减号”?导入新课《有理数》。

【《探索月球》的视频给学生扩充科普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赏与寻找,培养了学生有意识观察事物的能力,生动的影像更是增强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带动了课堂气氛。

】(二)交流讨论,探索新知师:视频中提到的“123度”和“-233度”分别表示什么?利用PPT呈现以下内容(1)今日最高气温5度,最低气温零下4度;(2)小王向行驶了3千米,向西行驶了2千米;(3)爸爸从8楼到地下1层的车库;(4)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 155米。

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全

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全

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一、第一章安排了“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回顾前两学段学过的关于“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排序、编码等方面的应用;从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学习有关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初步理解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数在大小比较是今后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数轴在各个数学领域里都有重要的应用。

正数、负数的概念对有理数概念的建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数轴不仅能直观解释其余的相关概念,而且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因此,正数、负数及数轴是本章才学中的重点。

正数、负数概念的建立需要一个学生从未经历过的数学抽象过程,数轴涉及数和形两个方面,绝对值涉及较复杂的符号问题,这些是本章教学中的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②初步了解自然数的各种应用及从自然数、分数扩充到有理数是来源于生活实践。

③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会用有理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感受用有理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④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体会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二、本章编写特点(1)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素材与学生现实紧密结合从学生身边的现实例子说起,外出乘车、购买彩票等是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过的,比较亲切、容易接受。

这些素材来源于现实,且经过提练,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体现了数系扩充的必要性。

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关于跨海大桥的报道、5个城市气温的比较等无一不是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使新知识的引入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而促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重视内容承上启下,突出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为了引出有理数的概念,教材从新回顾了自然数、分数的产生过程,起到与前两个学段衔接的作用,也进一步说明了数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数和分数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 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应用。

3. 经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应用,感受数还需作进一步拓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从自然数和分数进一步的扩展。

难点:本节“合作学习”第2(2)题学生不易理解三、教学过程1.奥运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由621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96人,参加本届奥运会23个大项,212个分项的比赛。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奖牌88枚,其中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

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2.请阅读下面一段报道: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

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1座跨海大桥。

自然数有些是用来计数和测量的,而有些是用来标号或排序的。

做一做: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和测量?哪些表示标号或排序?(1)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 003所;(2)小明哥哥乘1 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9米,地上70层,至1990年为止,是世界第5高楼。

3.在解答下列问题时,你会选用哪一类数?为什么?(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4.完成合作学习的第1个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①T32次火车发车时间是________;②小慧坐火车从温州到杭州需______时;③小慧在市内交通和检票进站最少需_________分钟;④你是怎样理解“最迟”的含义的?⑤小慧最迟在________时从温州出发才一定赶得上火车.用自然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对合作学习第2个问题中第二问方案可行不可行怎么理解?①硬卧下车票___________元/张?②小慧打算买一张硬卧下车票后还剩_______元,她实际有_____元钱?③方案可不可行,怎样计算?四、课堂小結:1.回顾一下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数?2.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数的应用?想一想这些数有什么作用?3.想一想为什么有了自然数后还要引入分数或小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然数和分数够用了吗?五、拓展训练1.某航空公司把从城市A到城市B的机票因燃油涨价而上涨了15%,三个月后又因燃油价格的落而重新下调15%.问下调后的票价与上涨前比是贵了,还是便宜了?2.如图一个台阶要铺地毯,则至少要买地毯m.六、学后反思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2)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了解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的扩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外国语学校备课笔记
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
(2)小明的身咼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
示?
(3)某次数学考试,全班50位同学有48位同学及
格,则该班的及格率是多少?我们还学习过分数和小数,
它们是由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例如,-=3/5=0.6,
5
1 =0.3,1.31 = 1 31,0.0062= 6
2 = 31。

3 100 10000 5000
伴随着数的概念而来的是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人们分
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三)完成“合作学习”(见课本)
你能帮小慧列出算式吗?如果利用自然数怎样列算式?
用分数呢?
练一练:
1.课本P6:课内练习2
2.作业题2,3,4,5
3.想一想、某市民政局举行一次福利彩票销售活动,
销售总额度为4000万元。

其中发行成本占总额度的15%,
1400万元作为社会福利资金,其余作为中奖着奖金。

(1)你能算出奖金总额是多少吗?你是怎样算的?
(2)为了使福利资金提高10%,而发行的成本保持不
变,有人提出把奖金总额减小6%。

你认为这个方案可行吗?
你是怎样获得结论的?
上面问题2中的第(2)题可以用如下算式求解:
2000X 6%-1400 X 10% =120-140
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行运
算?能否用我们已经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看来数
还需作进一步的扩展。

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的运算是人们分析、判
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二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光有自然数和分数仍是不够的,数需作进一步
的扩展。

(四)课堂小节
让学生谈谈学了本节课后,对数的认识和了解。

(1)自然数在实际应用中,有计数,测量结果,标
号,排序的作用。

(2)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起着分配和测量结果的作
用。

(五)布置作业
见作业本(1)和校本。

板书设计:
自然数:0,1,3,4,5…自然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数。

自然数的作用:1.计数:2.测量:3.排序:4.标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