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和分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的相关知识,但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案、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购物场景、运动会等,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购物场景、运动会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些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有关有理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课件)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课件)
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不唯一,可以是亏损400元,也
可以是亏损100元等。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其表示 重点
典例3 下列选项中,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C )
A.身高增加1 cm与体重减少1 kg
B.海平面以上与海平面以下
C.向东5 m与向西8 m
D.存入100元与降价10元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其表示 重点
0米
_____。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其表示 重点
(3)手机移动支付给生活带来便捷,若规定收款为正,则+37元
收款37元
付款111元
表示__________,−111元表示___________。
(4)从山脚测山高为300 m,山脚高出海平面50 m。若以海平面
+350 m
为基准,山脚的高度记作+50 m,则山高记作________;若以山脚
第1章 有理数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七上数学 ZJ
学习目标
1.了解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联系。
2.理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理解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体情
境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培养应用意识。
4.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按一定的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
3
用大于零的数前面放
负数 上负号“-”来表示的
数。
2
−60,−0.5,−
3
注意
正数前的“+”
常省略不写。
负数前的“-”不
能省略不写。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正数和负数 重点
数的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合作学习我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修造了2000余年.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实际长度为5130千米(合一万零二百六十里),故被称为万里长城问题1.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下面几段表述中,自然数3有什么不同作用?答:①标号或排序②标号或排序③测量计数思考:如何区分自然数的这些作用呢?你能举些例子吗?计数:通过统计得到的总数测量:由工具测量所得到的数,如:长度、体积、质量、温度、时间等.标号是学号、门牌号、邮编、汽车线路等;排序是年份、名次等,在学习过程中不细分这两方面的作用。

标号或排序做一做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为单位,应怎样表示?自然数已不能满足生活实际的需要,数需要扩展!π可以化成分数吗?结论: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小学学过的小数(π除外)都可以化为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能化为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下列小数中哪些能化为分数?1.8,0.625,0.35,π,,1.41423562371…(无限不循环),0.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2.75.能化为分数的有:1.8,0.625,0.35,2.75,.讲授新课二、提炼概念1. 2.分自然数常用来认识数的发展过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小学学过的小数(π除外)都可以化为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能化为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三、典例精讲请讨论下列问题:你能帮小慧列出算式吗?如果用自然数怎样列算式?用分数呢?用自然数列算式:400÷100=4(时),21时40分-4时-40分=17时.2.夏令营结束后,小慧想买一张从北京直达温州的火车票,车次和票价如下表.小慧原打算买一张K101次硬卧下的车票,这样她还剩160元.后来小慧想改买D365次列车的二等软座票,小慧的钱够吗?根据我们的经验,上述问题2可以列下面的算式求解:418+160-586=578-586.计数、测量、排序、标号等,分数常用来测量、分配等.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从自然数和分数进一步的扩展.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是什么?可见自然数和分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数还需作进一步扩展!课堂检测四、巩固训练1.阅读下面这段报道,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请找出这些数,并说说它们哪此表示计数和测量,哪些表示标号或排序.杭州湾大桥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这座6车道公路斜拉桥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时速100千米/时,使用年限为10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第1跨海大桥.答案;排序,计数,计数,测量,计数,计数2.某航空公司把从城市A到城市B机票价格因燃油价而上涨了15%,三个月后又因燃油价格的回落而重新下调15%.问下调后的票价与上涨前比是贵了,还是便宜了?设上涨前的票价为a元,则由题意得:下调后的价格为:a(1+15%)(1-15%)=0.9775a<a,所以下调后的票价与上涨前比便宜了.课堂小结1.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_________________…叫做自然数.0,1,2,3,4,5,2.分数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分数的值不变.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3.四则混合运算法则:(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或利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改变各数的位置进行计算;(2)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

有理数背景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灵活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将有理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负数、学习有理数;运用有理数表示现实生活问题中的量;让学生经历有理数概念的形成及运用过程,领会分析、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

难点: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如图表示某一天我国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请同学们合作讨论下列问题: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某一种量,请讲出来。

把学生讲出的较恰当的量写到黑板上,再引导学生把与之相对的量分别写在后边,如:零下20℃——零上10℃,降低5米——升高8米,支出100元——收入500元。

指出这样的量就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意义相反,与值无关。

(2)区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

显然是不能的。

为了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负数。

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规定为正,用学过的数(零除外)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放上正号“+”来表示(常省略不写),;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负,用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负号“-”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负号不能省略)。

如:“+2”读做“正2”、“-3.3”读做“负3.3”等。

这样我们学过的数中又增加了新的数——负整数和负分数;相应地我们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分别称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二.运用新知体验成功填空: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2.5万元,记做__________万元,今年盈利了3.2万元,记做__________万元;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做海拔__________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记做海拔__________米;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案(新版)浙教版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应用,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数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扩展。

2.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自然数,分数的知识,在原来学习的根底上引入意义相反的量的表示方法从而引入负数,进一步完善数的结构。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数的开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要从自然数和分数作进一步的开展难点:合作学习(二)不易理解,是难点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自然数和分数2.合作学习2:小慧要买一张从温州到北京的票,根据图表,列出算式。

活动2【讲授】合作交流,新课讲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意义相反的量,比方温度零上零下,水位变化有升高和降低,经营情况有盈利和亏损等,为了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以前所学习的数表示,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大于0的数前面加上-表示,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活动3【讲授】新知探究有理数:整数,分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活动4【活动】例题讲解例 1 以下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活动5【练习】课内练习稳固新知1.下面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是正数,也是有理数 B.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C.不是正数,但是自然数D.不是整数,但是有理数2.汽车向南行驶3km,记作 +3km;那么向方向行驶5km,可记作-5km。

3..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 4 米,那么+2米表示___________,物体原地不动记作________。

活动6【讲授】小结1.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读法2.有理数的分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第1课时从自然数到分数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第1课时从自然数到分数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第1课时从自然数到分数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第1课时从自然数到分数。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分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分数与自然数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自然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可能对分数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理解,对分数的运算也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分数的简单运算。

2.难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分数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练习题、测试题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数和分数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PPT或黑板演示分数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运算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和测试题,检查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分数的运算规律。

七年级数学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案(新版)浙教版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了解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的扩展过程。

2.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理解有理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自然数和分数。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实践的需要,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数呢?请看下面的材料: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123℃,夜晚可低至-233℃. 图中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不得不穿着既防寒又御热的太空服。

上面123℃和-233℃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吗?二、引入新知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有“零上”和“零下”、路程有“向东”和“向西”、水位变化有“升高”和“降低”、经营情况有“盈利”和“亏损”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一是两个量,数字部分可以不相等;二是必须要具有相反的意义,缺一不可。

2、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大于零的数,如123,15,3.14等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可以放上正号“+”来表示(“+”常省略不写);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大于零的数前面放上负号“-”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特别注意:“-”不可以省略!3、课堂练习试一试:(1)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2.5万元,记作________万元,今年盈利3.2万元,记作_______万元;(2)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作海拔___________米;吐鲁番盘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海拔________________米。

练一练:(1)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

汽车向北行驶75km,记做______km(或____km),汽车向南行驶100km,记做________km;(2)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规定增加的百分比为正,增加25%记做_______,-12%表示___________。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 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 教案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和用处;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形式;了解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体验数的发展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及运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内容,提出问题: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由621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96人,参加本届奥运会23个大项,212个分项的比赛.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奖牌88枚,其中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问题: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学生阅读以上内容,回答问题:2012,621,396,23,212,88,38,27,23.它们都是自然数.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及它们的应用二、新课学习(一)自然数的主要作用1.提出问题: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让学生思考、讨论后来回答,教师提示补充)自然数的作用:①计数如:38枚金牌,银牌27枚,铜牌23枚.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②测量如:小明身高是168厘米;③标号和排序如:2012年,金牌榜第一.2.做一做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1)、 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0年为止,是世界第5高楼;学生分析,归纳回答:排序:2002年,1990年,第5高楼标号:1425次.测量:368米.计数:70层.(二)分数的产生提出问题:1.在解答下列问题时,你会选用哪一类数?为什么?⑴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⑵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使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用分数,什么时候用小数,关键是怎样方便简单)说明自然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实际的需要,数需要扩展!2.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吗?怎样转化?如18=;415=;23=. 指出: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分子当被除数,分母当除数,因此分数可以转化小数. 小数同样可以转化成分数,例如:1.68=68171110025=,0.062=62311000500=.(三)合作学习请讨论下列问题:1如图:你能帮小慧列出算式吗?如果用自然数怎样列算式,用分数呢?(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请小组代表书写算式并计算,同学和教师一起批改)注意:列式时,市内交通和检票时间选用40分还是50分,学生可能会混淆,可让学生通过联想情境,在保证不会误了上火车的情况下,小慧最迟什么时候从温州出发,那么杭州市内乘公交和检票时间应假设用最长时间.2.夏令营结束后,小慧想买一张从北京直达温州的火车票,车次和票价如下表.小慧原打算买一张K101次硬卧下的车票,这样她还剩下160元,后来小慧想改买D365次列车的二等软座票,小慧的钱够吗?学生分析讨论回答:不够,418+160=586=576-586提出问题: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我们已经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用实际问题说明自然数、分数又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使学生了解数还需作进一步扩展的必要性)三、结论总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1.自然数可以用来计数、测量、标号或排序;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起着分配和测量结果的作用.2.体验到数的运算是人们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3.数不够用了,数的范围是不断扩展的四、课堂练习1.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或排序?(1)至2011年,全世界共有航母23艘;(2)世界第一高楼“上海中心”预计于2013年竣工,“上海中心”580米高度还是一举超越台北101大厦,成为“世界最高楼”.(建设中)2.鸟类中最大的蛋是鸵鸟蛋,一个鸵鸟蛋的质量大约是1500克.如果改用千克作单位,应该怎样表示鸵鸟蛋的质量?3.已知盐的单价为1.6元/千克,糖的单价为3元/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数和分数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应用。

3、经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应用,感受数还需作进一步拓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从自然数和分数进一步的扩展。

难点:本节“合作学习”第2(2)题学生不易理解
三、教学过程
1.奥运报道: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由621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96人,参加本届奥运会23个大项,212个分项的比赛。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奖牌88枚,其中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

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
2.请阅读下面一段报道: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

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1座跨海大桥。

自然数有些是用来计数和测量的,而有些是用来标号或排序的。

做一做: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和测量?哪些表示标号或排序?
(1)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
(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9米,地上70层,至1990年为止,是世界第5
高楼。

3.在解答下列问题时,你会选用哪一类数?为什么?
(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
练一练:
书本P6 作业题2、3
4.完成合作学习的第1个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①T32次火车发车时间是________;②小慧坐火车从温州到杭州需______时;
③小慧在市内交通和检票进站最少需_________分钟;
④你是怎样理解“最迟”的含义的?
⑤小慧最迟在________时从温州出发才一定赶得上火车.
用自然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合作学习第2个问题中第二问方案可行不可行怎么理解?
①硬卧下车票___________元/张?
②小慧打算买一张硬卧下车票后还剩_______元,她实际有_____元钱?
③方案可不可行,怎样计算?
四、课堂小結:
1.回顾一下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数?
2.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数的应用?想一想这些数有什么作用?
3.想一想为什么有了自然数后还要引入分数或小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然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五、拓展训练
1.某航空公司把从城市A到城市B的机票因燃油涨价而上涨了15%,三个月后又因燃油价格的落而重新下调15%.问下调后的票价与上涨前比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2.如图一个台阶要铺地毯,则至少要买地毯 m.
六、课后作业
1、作业本
2、全效学习
七、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