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公谷76号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公谷76号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K e y w o r d s m i l l e t ; G o n g g u 7 6 ; h i g l 1 y i e l d ; h i g h q u a l i t y ; b r e e d i n g ; p r o c e s s ;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B r e e d i n g P r o c e s s a n d C u l i t v a i t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Ne w Mi u e t o f Go n g g u 7 6 w i t h l I i Q u a n t y a n d l I i g h Y i e l d G AO Mi n g HU x i — l i a n L I S h u - j i e
8 3 o 0 2 6 — 7 a n d c h a n g g u 2 . G o n g g u 7 6 wa s p r o v e d a n d r e l e a s e d t o t h e f a r me r s b y J i l i n E v lu a a t i o n C o m mi t t e e o f C r o p Va r i e t y i n J a n u a r y 2 0 1 3 . T h e ma i n
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76选育及制种要点

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76选育及制种要点吕德安(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武汉 430206)两优76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用两系光温敏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自育材料R7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早稻品种。
父本R76由R287与金23B杂交后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
该品种2004年开始选育,2007开始配组,2011年、2012年连续2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区试,于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3003。
1 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1.1 亲本来源 母本HD9802S为湖北大学选育,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引进。
恢复系R76系用R287为母本、金23B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R287系湖北大学选育,金23B系湖南常德市农科所选育。
2004年夏在武汉用R287与金23B杂交,收F0种子30粒,2004年冬在海南种植F1,叶缘、叶鞘、谷粒稃尖都为紫色的为真杂种,混收种子;2005年种植F2群体2000株,群体中叶缘、叶鞘和谷粒稃尖出现紫色和无色的分离,选择生育期与R287相近,叶缘、叶鞘和稃尖紫色,具有株型好、穗大、着粒密度大、茎秆粗壮等优良性状的单株20个;从2005年冬在海南种植F3开始,通过海南和武汉两地穿梭育种,定向选择紫色叶缘、叶鞘和谷粒稃尖的优良单株,到2007年冬季种植F7时编号为H76的株系表现农艺性状稳定,株叶型好,穗型较大,着粒较密,粒型较大,叶缘、叶鞘和稃尖呈紫色。
在海南HD9802S通过人工去雄,与H76进行测配,2008年正季在鄂州进行组合优势鉴定试验,表现出株叶型态好,株高较矮,穗型短壮,生育期较早,丰产性好等特点,同时该品种与已审定的HD9802S系列早稻品种差异明显,遂将H76暂定名为R76。
1.2 选育经过 2007年春季在海南陵水用HD9802S 与R76初测。
2008年于湖北鄂州进行组合优势鉴定,该组合表现较为突出,同年秋季将该组合在鄂州科研基地复测大样。
农家优质谷子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农家优质谷子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董亚明;田力
【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
【年(卷),期】2010(030)003
【摘要】通过对农家传统谷子品种多点对比试验和示范推广,从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认真观察,田间提纯复壮恢复种性和规范化栽培,优中选优利用,筛选出毛毛斗、乌米绿、黑沙滩和金香玉4个品种.一般每公顷生产谷子3 000~4 500 kg,高产达到5 250 kg以上.
【总页数】1页(P229-229)
【作者】董亚明;田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凌源,122500;辽宁省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凌源,12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5.04
【相关文献】
1.优质谷子新品种公谷77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J], 胡喜连;高鸣;李淑杰
2.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赤谷1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J], 李书田;赵敏;柴晓娇;刘斌;格日勒图
3.农家优质谷子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J], 董亚明;田力;
4.优质谷子新品种济谷19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J], 秦岭;管延安;陈二影;黎飞飞;杨延兵
5.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公谷8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J], 胡喜连;高鸣;张伟龙;高忠;马一铭;李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4年第04期一、播种1.品种选择。
谷子的优质高产品种较多,目前可以大面积推广的有赤谷6号、谷丰2号、晋谷22号、黏谷1号、龙谷29号、公谷63号、铁谷7号等品种。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包括晒种、浸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等。
药剂拌种可以防治黑穗病、地下害虫等。
2.适期播种。
我国谷子产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差别很大,加上品种类型繁多,因而播期差别较大。
春谷在立夏前后播种,夏谷在麦收后播种,秋谷主要分布在南方,在立秋前后下种,育苗移栽的秋谷应在前茬收获前20~30天播种,以便适期移栽。
北方少数地区还有晚秋种谷的,即所谓“冬谷”或“闷谷”。
播种时间在冬前气温降到2℃时较好。
3.播种方式。
有沟播、耧播或垄作。
主要播种方式是耧播;沟播一般在旱坡地上采用,有的地方叫垄沟种植,可以保肥、保水、保土。
垄作主要在东北地区,谷子种在垄上,有利于通风透光。
4.播量与密度。
根据土壤情况,春谷播量为0.5千克/667平方米(1亩)左右,夏谷播量0.6千克/667平方米。
播种深度3~5厘米。
一般旱地每667平方米留苗2.0万~3.5万株,水浇地留苗3万~6万株。
二、田间管理1.保苗。
谷子子粒较小,种子所含能量物质较少,加之北方干旱等原因,容易造成谷田缺苗断垄,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
在出苗后2~3片叶时进行查苗补种。
在水肥条件好、幼苗生长旺的田块,在2~3叶时通过镇压、控制肥水、深中耕等进行蹲苗。
2.保花。
因为谷子开花期正是三代黏虫发生盛期,所以在喷药防治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花器,掌握好施药时间和用药量。
谷子不能在早晨或上午喷药,否则会伤害花器,影响谷子结实。
要根据黏虫在夜间活动的习性和暴食的规律,在傍晚施药,这样药剂容易被谷子茎叶黏附,有利于提高药效,提高防治效果,又不伤害花器。
3.中耕。
谷子的中耕管理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一般2~3次。
第1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中耕要浅锄、破碎土块、清除杂草。
谷子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2施肥技 术。农家肥 、 . 碳铵和 过磷 酸钙作为基肥 1 次深施 。硝铵作为追肥 在生长 期间 结合 中耕 施入 ( 以尿 素代 替, 施用量按纯 氮折算 )对于地 力较 差 ,
处理外 , 还可采用以下措施 。 ①粟灰螟 。 消 灭谷茬 , 拔除被 害植 株 ; 调节播期 , 尽
的地块作为基肥 1 次施 人或在拔节期 1
次早追 ; 力较 好的地 块 , 地 视苗 情分期 追肥 ,即拔节后追 1 0公斤 ,抽穗前 1 0 天左右追 5公斤 。
雾防治。
昌 昌昌
4地下 害虫严重 的地块 ,用 02 . .% 的乐果或 03 .%的辛 硫磷加水少许 喷洒
七、 喷旱地龙 。 保粒增产 旱 地龙 是一 种 多功能 抗旱 生长营 强的品种 , 如晋谷 4 号 、 1 晋谷 4 2 号、 晋谷 2 号 、 谷 2 1 晋 8号 、 晋谷 3 4号
养剂 , 减少作 物水 分蒸发 , 可 提高作物 抗旱、 抗寒 、 病能 力 , 抗 促进 作物生长 , 提 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在谷子生长中期
在 种子上 , 喷边 搅 , 拌均匀 后闷 种 边 搅 68  ̄ 个小时 , 然后摊开晾干 。 白发病严重 的地块 , 0 %一 .%的瑞毒霉拌种。 用 . 04 3
四、 适期播种 。 播后镇压
等晚熟品种。 2种子质量应 达到国家二级标 准 , .
降雨 量较少时 ,要及时喷施 旱地 龙 , 每
亩用 药 5 - 0 ,溶 于 5 0 10克 0公斤 水中 ,
喷于 谷子 叶面 , 隔 1 天喷 1 , 每 5 次 全生 长期共喷 2 3次。  ̄
6080 0  ̄ 0 倍液的乙磷铝或瑞毒霉加以控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种植技术谷子营养丰富、价值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杂粮。
而且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只要科学种植,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
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谷子种植技术吧。
谷子种植技术一、选地整地,种植谷子必须轮作倒茬,忌连茬。
整地时要求土地平整,上虚下实,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垃。
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不少于3吨、磷酸二铵15公斤。
二、适时播种1、播期。
耕翻灭茬整地后播种,在6月20日前播完较好。
2、播量。
一般每亩播量0.7公斤左右,不要盲目加大播量。
三、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
当谷苗长到3~5叶时,要及时间苗定苗。
喷洒间苗剂。
人工间苗,用工较多,可喷洒专用间苗剂。
一是杀死杂苗、自交苗,杂交苗正常生长;二是除草,间苗剂可杀死禾本科杂草;三是降低株高,防止倒伏。
一般亩保苗2万~3万株。
2、中耕施肥。
第一次中耕施肥在5~6叶期进行。
要求浅锄、细锄,达到灭草不埋苗。
每亩顺垄撒施尿素3公斤,结合中耕、定苗,将肥料翻入地表内。
第二次中耕施肥在8~9叶期进行(拔节期,植株高度约30厘米)。
每亩顺垄撒施尿素10公斤,要求深锄、细锄,灭净杂草,并向植株根部培土。
第三次施肥在孕穗期,趁雨或结合灌溉,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
进入灌浆期,可用1%~2%的尿素水溶液喷洒叶面,延长叶片功能期。
四、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防治地下害虫。
按种子重量2.5%应用种衣剂包衣,防治粟灰螟、粟凹胫跳甲、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蛴螬。
2、防治粟灰螟。
在定苗后、拔节期连喷2次药。
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亩用药液量40公斤左右。
3、防治蚜虫。
当田间蚜量达500头/百株时开始防治,用菊酯类药剂喷雾,或用50%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亩用药液量40~50公斤。
4、防治黏虫。
要掌握在3龄以下用药,当3龄幼虫20头/平方米时开始用药。
夏谷区谷子新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精选文档

夏谷区谷子新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谷子(Setaria italic Beauv.),古称粟,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禾本科狗尾草属的一个栽培种(2n=2X=18),英文名foxtail millet,有7 300多年的栽培史。
谷子去皮后为小米。
小米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比稻米、小麦、玉米高41%、65%和51.5%[1];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47%,高于稻米和玉米。
小米具有很好的营养品质,是孕妇、儿童和病人的良好营养保健食物。
一是小米的低脂肪特性使其成为热点食物,长期食用小米,有益于防止动脉硬化。
二是小米的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使其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三是小米较高的矿物质含量,具有防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补血、壮体等作用。
四是小米的高含量维生素A、维生素B1,可防止皮肤病的发生,对于提高人体抵抗力有益。
五是小米丰富的硒含量,决定了其是十分看好的防癌食品。
六是小米营养成分均衡、全面,是产妇催乳和恢复健康的首选食品[2]。
谷子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作物、主食作物和抗旱耐瘠作物。
我国谷子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80%,目前种植面积为200万hm2。
主产区是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河南、山东、黑龙江、甘肃和吉林等省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按播种期不同分为春谷区和夏谷区,其中夏谷播种面积为53万~67万hm2,占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的1/3左右,以河北、河南2个省最多。
发展夏谷,不仅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而且夏谷籽粒较小,千粒重相对低,容易蒸煮,增加了新的谷子类型[3]。
近年来,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夏谷生产的品种需求,以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选育出了豫谷11、豫谷12、豫谷13、豫谷14、豫谷15、豫谷16、豫谷18、豫谷19等8个新品种,其中豫谷11、豫谷15、豫谷16、豫谷18、豫谷19等5个品种为国家“一级优质米”,豫谷13、豫谷14等2个品种为国家“二级优质米”,为夏谷生产和改善人民膳食结构提供了品种支撑。
白谷子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白谷子优质高产生产技术白谷子是一种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是我国传统的观赏与食用植物之一。
白谷子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白谷子的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选择合适的种子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良种进行种植。
可以在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农业大学获取种子选取的指导。
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白谷子喜欢中性到微碱性的土壤,土壤要求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
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施肥。
通常可以在播种前施入基础肥,如农家肥或有机肥料,然后在生长期适时追肥。
在施肥过程中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会增加根系负担。
定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白谷子生长期比较长,容易和杂草竞争养分和水分,影响产量和品质。
定期除草有助于减少这种竞争,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除草剂进行防治。
白谷子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炭疽病、斑点病等。
根据当地的病虫害情况,适时进行预防和防治。
可以使用化学药剂,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不能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合理的灌溉管理是提高白谷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白谷子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期和开花期。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灌溉的频率和量,以免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白谷子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收割和储存。
当白谷子颜色变黄并且皮薄时,表示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收割。
收割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收割后要及时进行干燥和储存,防止发霉和虫害。
白谷子的优质高产生产技术需要综合考虑种植基础、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以及及时收割和储存等多个因素。
只有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希望以上介绍对于白谷子的种植者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公谷76号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摘要谷子新品种公谷76号是以830026-7为母本,以长谷2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
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种植。
介绍了公谷76号的选育经过,阐述了其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Abstract Gonggu76,a new millet cultivar,was bred through sexual hybridization between species using the pedigree selection method with 830026-7 and changgu2.Gonggu 76 was proved and released to the farmers by Jilin Evaluation Committee of Crop Variety in January 2013.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ultivar are high yield,high quality,anti adversity,resistance to lodging,wide adaptability and so on.It could be cultiv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Jilin Province.Breeding process of Gonggu 76 was introduced and yield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were elaborat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onggu 76.
Key words millet;Gonggu 76;high yield;high quality;breeding;process;cultivation techniques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春谷高产育种过程中,特别注意兼顾抗病、抗倒伏、株型合理等优良性状的选择,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经15年时间选育公谷76号谷子新品种,具有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虫害、抗逆、抗倒伏等特点,该品种的推广,可对吉林省谷子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2011—2012年参加吉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290.1 kg/hm2,比对照公谷71平均增产9.6%;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596.9 kg/hm2,比对照公谷71平均增产10.00%。
1 选育经过
谷子新品种公谷76号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98年以830026-7为母本,以长谷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原品系代号为“吉L113”。
1998年夏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0;1999年F1代,筛选出杂株100株;2000年F2代混合选育;2001—2005年F3~F7代株系选育;2006年F8代田间决选出稳定品系;2007—2010年产量鉴定,同时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11—2012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品质分析,2012年同时参加全省生产试验,明确了该品种的适应区域以及推广利用价值。
2012年推荐报审,2013年1月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予以推广。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抗倒伏等特点。
2 产量表现
2011—2012年公谷76号连续2年参加吉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在2年12点次试验中,8个点次表现增产,3个点次表现减产,产量分别为5 448.3、5 131.8 kg/hm2,2年平均产量为5 290.1 kg/hm2,分别比对照公谷71增产7.52%和11.91%,平均增产9.60%(表1)。
公谷76号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增产显著,3个点次均增产,平均产量为4 596.9 kg/hm2,比对照公谷71增产10.00%(表2)。
3 特征特性
选育研究结果表明,公谷76号籽实圆形,种皮粗糙,谷黄色,米黄色,粳性。
生育期120 d,千粒重3.0 g,穗长24.1 cm,单穗粒重19.8 g,穗呈长筒型,穗松紧中等,刺毛长度中等[1-2]。
幼苗芽鞘浅红色,幼苗叶片绿色,秆高135.1 cm[3]。
抗倒伏,抗白发病,抗谷瘟病,中抗黑穗病,对病虫害适应性强[4]。
蛋白质含量9.64%,脂肪3.91%,赖氨酸0.27%,直链淀粉16.90%,胶稠度117.5 mm,糊化温度3.1(碱消指数级别),维生素B1 3.7 mg/kg,微量元素硒0.010 mg/kg,整米率97%,出米率80%,适口性佳。
4 栽培技术要点
4月下旬播种,机械播种不间苗播量3.8~4.0 kg/hm2,人工间苗播量7.5 kg/hm2;保苗60万株/hm2,及时间苗;施足底肥,适量适时追肥;播种时撒毒谷,防治地下害虫,6月下旬注意防治粘虫,生育后期注意防治玉米螟[4-6]。
5 制种技术要点
前茬一致,精细整地,精量播种,出苗后及时间、定苗,适当密植。
相邻地块不要种植其他谷子品种。
注意防治粘虫、玉米螟,抽穗后至成熟前进行2~3次人工严格去杂(去异株、杂株、病株),收获时单收单脱,防止人为混杂。
适宜在吉林省的中、西部地区及辽宁、黑龙江相邻市县种植。
6 参考文献
[1] 李淑杰,高鸣,胡喜连.优质高产春谷新品种公谷7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10(11):135-136.
[2] 刘晓辉,高士杰,杨明,等.优质矮秆谷子新品种公矮3号选育[J].吉林农业科学,2007(4):20-21.
[3] 李淑杰,胡喜连,王阳,等.优质、高产、多抗春谷新品种公矮5号[J].农村科学实验,2010(1):12.
[4] 李淑杰,胡喜连,高鸣.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10(11):33-34.
[5] 李荫梅.谷子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6] 赵卫红.晋中市谷子生产及综合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