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采掘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霍林河扎哈淖尔露天矿地质构造对边坡稳定影响浅析

霍林河扎哈淖尔露天矿地质构造对边坡稳定影响浅析

霍林河扎哈淖尔露天矿地质构造对边坡稳定影响浅析地质构造对采矿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采掘场边坡稳定的因素之一。

因此对采掘场内的地质构造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分析对采矿生产具有一定的安全保护和危险预防作用,对安全生产有着十分广泛的意义。

标签:地质构造结构面断层1绪论地质构造对采矿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采掘场边坡稳定的因素之一。

因此对采掘场内的地质构造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分析对采矿生产具有一定的安全保护和危险预防作用,对安全生产有着十分广泛的意义。

1.1目的任务主要目的是对矿坑内地质构造进行全面精确控制分析,满足采矿生产的需要.当前采掘场内的地质构造虽然有详一定的数据和控制,但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分析机制,不利于采矿生产,不能更好的、最大程度为采矿提供便利。

主要对当前各采掘场内的断层进行详细分析整理,形成有效的数据和对采掘场断层进行强化控制,分析煤层露头附近的断层对采矿生产和边坡的影响。

2地质条件特征2.1地形地貌霍林河煤田位于大兴安岭南端,为一个山间盆地,四周为中低山峦环抱,海拔标高1100-1350m。

2.2地质条件勘察区外围出露的地层有石炭、二叠纪浅变质岩系,晚侏罗世火山岩系(兴安岭群)。

勘察区内部发育地层有晚侏罗~早白垩世含煤岩系(霍林河群),第三系和第四系。

勘察区地层由晚侏罗世兴安岭群火山岩系及晚侏罗~早白垩世霍林河群含煤岩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

霍林河群自下而上由砂砾岩段(J3~K1h1)、下泥岩段(J3~K1h2)、下含煤段(J3~K1h3)、上泥岩段(J3~K1h4)组成。

其上覆地层为第三系和第四系层。

2.3煤层产状特征全区共有11个煤层,其中主采层3层:ⅡB、Ⅲ、Ⅳ,均全区可采。

局部可采的有ⅠA、ⅡA、ⅢC、ⅣA1。

3矿区地质构造矿区内断层较发育,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共有19条主要断层。

大致可分为NE向走向正断层和NW向或近SN向斜交正断层两组。

其中走向正断层有5条,断距10-60m,斜交正断层14条,断距10-70m。

平朔东露天矿东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平朔东露天矿东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长 44 .2~54 m, 北 宽 65 .7 k 南 .3— 1 . k 总 面 积 03 m,
地 岩 羹 簪 层性 曩
约 4 . m: 87 k 。国家 发改 委批 准 的建设 规模 为 2. 3 0O Mt , 计服 务 年 限为 7 。 /设 a 5a
平 朔 东 露 天煤 矿 于 2 0 o 9年 1月 5号 正 式 开 工
泥岩 、 砂质 泥岩 强度较低 , 为软弱层 , 软 、 质 性
收稿 日期 :0 0 1— 3 2 1— 1 2
东露天煤矿首采区来说 ,其主要影 响因素有以下几
个 方 面。
31 岩石矿 物成 分 与结 构构造 .
作者简 介 : 锋 堂(96 )男, 白 16一 , 山西山阴人 , 8 年毕业 1 8 9 于阜新矿业 学院采矿工程 系露天开采专业, 学士学位 , 现任 中
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露天矿 建设项 目部副经理 。
岩石 是构 成岩 体 的物质 基 础 。岩石 的矿物 组成 和 结构 构 造对 岩 石 的 工程 地 质 性 质起 到主 要 作用 。
・3 ・ 8
露 采 技 21第 期 天 矿 术 0年 2 1
重田 盈
东露天矿第 四系新生界、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主要 由黄 土、 粉质粘 土、 泥岩 、 砂岩 、 煤层等组成 的沉积 岩。 泥岩容易风化崩解 , 使得岩石 的工程地质性能弱 化和复杂 。 粉质粘土干燥时土质 比较密实、 浸水后土 质变软 , 呈塑态。由于本层红粘土的特性 , 遇降水入 渗, 存在发生边坡崩落的现象 。
建设 , 21 至 00年 1 月 中旬 , 掘 场最 低开 挖标 高 至 1 采
11 30水平 。 由于露 天矿 的边坡 是 人 工开 挖 形 成 的 ,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验算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验算

xxxxxxxxx公司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验算编制:审核:批准:二〇二〇年五月边坡稳定性验算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的相关规定,xxxxx公司采运部技术人员于2020年5月初对露天煤矿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

以2020年4月底现状为基础,对露天煤矿工作帮、内排土场、西南排土场、东一排土场、非工作帮的边坡进行验算。

一、露天煤矿边坡现状介绍xxxxx煤矿目前形成的边坡包括工作帮、内排土场、西南排土场、东一排土场、非工作帮。

工作帮:目前工作帮平均长度为 1.8km,工作帮年推进度较大,边坡暴露时间较短。

黄土台阶高度为8m,台阶坡面角为65°;岩石台阶和煤台阶高度为16m,台阶坡面角为70°。

上部台阶主要为第四系黄土、风积沙和第三系钙质红土,下部台阶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粗砂岩,地质结构简单。

内排土场:内排土场形成标高为1048、1080、1112、1128、1144、1160、1176、1192八个排土台阶,内排土场台阶坡面角为33°,岩性大致为下部岩石上部黄土。

内排土场单台阶平盘较宽,总体边坡角较缓。

西南排土场:西南排土场北侧紧邻罐子沟煤矿工业场地,南侧紧邻采场,边坡稳定至关重要。

西南排土场最高标高为1280m,单台阶高度为20m,台阶坡面角为33°。

影响西南排土场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为地表水以及渗入排弃土岩中的大气降水。

东一排土场:2015年东一排土场已排土到界,东一排土场北侧紧邻油库、炸药库,西南侧靠近罐子沟河道(黄河重要支流)。

东一排土场最高标高为1235m,单台阶高度为20m,台阶坡面角为33°。

影响东一排土场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为地表水以及渗入排弃土岩中的大气降水。

非工作帮:非工作帮为首采区拉沟位置处,服务于整个首采区开采期内,边坡暴露时间十几年。

目前使用的罐子沟排洪渠位于非工作帮南侧,非工作帮边坡管理意义重大。

二、露天煤矿剖面选取在首采区工作帮、内排土场、西南排土场及东一排土场布设了20个稳定分析剖面。

露天采矿学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维护

露天采矿学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维护

露天采矿学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维护概述露天矿边坡与其他岩土工程边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露天矿边坡的规模较大边坡高度一般为~m最高可达~m边坡走向延伸可达数公里因而边坡揭露地层多边坡各部分的地质条件差异大变化复杂。

)露天矿边坡一般不维护故易受风化作用的影响。

)露天矿场频繁的爆破作业和车辆运行使边坡经常受到动荷载的作用。

同时随着采掘、运输及其他设备日益大型化边坡台阶的负荷有日益增大的趋势。

)露天矿的最终边坡由上至下逐渐形成上部边坡服务期长下部边坡服务期则相对较短。

)露天矿边坡的不同地段要求有不同的稳定程度。

边坡上部地表有重要建筑物不允许变形时要求的稳定程度高。

边坡上有站场、运输线路下部有采矿作业时要求的稳定程度较高。

对生产影响不大的地段稳定程度可要求低一些。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维护涉及岩体工程地质、岩体力学性质试验、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边坡治理和监测、维护等工作。

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边坡破坏形式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的因素较多其中岩体的岩石组成、岩体构造和地下水是最主要的因素此外爆破和地震、边坡形状等也有一定影响。

现将其主要影响因素介绍如下:)岩石的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起主要作用通常强度高的岩石边坡稳定性也高片理、层理发育的岩石边坡稳定性相对较差。

)岩体结构边坡岩体的破坏主要受岩体中不连续面(结构面)的控制。

影响边坡稳定的岩体结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结构面的倾向和倾角一般来说同向缓倾边坡(结构面倾向和边坡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角)的稳定性较反向坡差。

同向缓倾坡中岩层倾角愈陡稳定性愈差水平岩层稳定性较好。

结构面的走向当倾向不利的结构面走向和坡面平行时整个坡面都具有临空自由滑动的条件对边坡的稳定不利。

结构面走向与坡面走向夹角愈大对边坡的稳定愈有利。

结构面的组数和数量当边坡受多组相交的结构面切割时整个边坡岩体自由变形的余地大切割面、滑动面和临空面多易于形成滑动的块体而且为地下水活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对边坡稳定不利。

露天矿开采中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露天矿开采中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露天矿开采中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采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相应的进步。

露天矿的开采设计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边坡的设计工作,其中露天边坡角的择取工作更是重点工作中的关键内容。

如果边坡角太大便会极易出现边坡失稳等不良情况;而如果边坡角太小的话,虽说能够充分确保边坡的稳固性,但是会大程度降低可露天开采资源的面积,不利于矿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地下开采转变成露天开采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在露天采掘环境中通常会潜存着大量形状各异、成因不详的采空区域。

地下改露天采掘属于非常繁杂且多变的工作项目,在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情况下,露天开采边坡的位移改变与应力情况和单一情况下的采掘工作相比,属于更为复杂的体系。

关键词:露天矿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引言在露天矿山生产中,露天采场开采境界参数的合理选择对矿山企业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选择经济合理的剥采比尤为重要。

在露天开采境界众多参数中,最终边坡角的影响最直接,而最终边坡角对边坡最大影响是其安全稳定性。

因此,判断边坡参数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优选出既能保证边坡安全又能取得更多经济效益的露天边坡参数。

1重要性边坡体的变形以及稳定状况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监测指标,其对于工程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影响边坡稳定状况的因素分析则成了相关研究领域中不容忽视的课题。

经相关学者所做的研究发现:内摩擦角、黏聚力、台阶高度、台阶宽度、坡度、卸载平台宽度、原地基处理是否合格、填筑体的压实程度、地面水位等对边坡稳定状况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原地基处理是否合格更是直接对边坡稳定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余因素也对边坡稳定状况有着显著影响。

因此,施工过程中以及竣工后都应该加强对边坡土体竖向以及水平向位移的监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规避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

2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2.1边坡破坏类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

浅析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问题

浅析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问题

浅析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问题摘要:露天矿边坡稳定问题一直是困扰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难题。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露天矿边坡设计及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是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治理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罗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引言: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较差一直是露天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露天矿边坡设计工作的数据基础,也是边坡稳性定评价、边坡治理工作的基础1.关于边坡的论述1.1边坡变性破坏的基本类型1)边坡松弛张裂。

松弛张裂是边坡的侧向应力削弱后,由于卸荷回弹而在斜坡上出现张裂的现象。

随着河谷的进一步深切,则卸荷裂隙向深部发展,还可以产生与坡面大角度相交或近于垂直的剪切裂隙,卸荷裂隙由坡面向深部有时呈多层发育,在边坡形成松弛张裂———卸荷裂隙带。

2)蠕动变形。

蠕动变形,是指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发生长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有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类型。

表层蠕动主要表现为边坡表部岩体发生弯曲变形,多是从下部未经变动的部分向上逐渐连续向临空方向弯曲,甚至倒转、破裂、倾倒。

表层蠕动多发生在陡倾层状岩层或陡倾结构面发育的岩体中,层面或结构面走向与斜坡面走向平行或交角很小。

一般反坡向倾斜或倾角大于60°者更易发生。

深层蠕动,是由于坚硬岩层组成的边坡底部存在较厚的软弱岩层时,由软弱岩层发生塑性流动而引起的长期缓慢的边坡蠕动变形。

3)滑坡。

滑坡是指边坡一部分岩体以一定加速度沿某一滑动面发生剪切滑动的现象。

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结构面。

按滑动面的形态,可划分为圆弧形滑面和平面两种类型。

1.2边坡治理原则边坡治理以防为主,治理为辅。

应该把防灾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工程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各阶段均应注重防灾减灾。

例如灾害预测及危险性评估正体现了这一原则。

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的作用,往往是导致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第一节矿田工程地质条件一、矿田位置及自然条件(一)煤田概况及矿田位置神伊露天煤矿(原神伊露天煤矿(原小柳塔煤矿)),位于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详查区的西缘。

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

具体位置在乌兰木伦河东岸、紧邻包神铁路巴图塔站。

本矿田长1.581km,宽0.762km,面积1.0888km2,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4′25″~110°05′30″;北纬:39°27′58″~ 39°28′50″。

2008年9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500000730534,批准的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1184m~1169m。

根据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备字〔2004〕319号),煤层实际赋存标高为1146m~1063m。

《采矿许可证》中批准的开采深度有误,建议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调整开采标高。

矿田境界拐点坐标表表1-1-1(二)交通矿田位于包神铁路巴图塔站南约1.5km,北距乌兰木伦煤矿生活区1.2km,南距乌兰木伦镇约30km。

从本矿向南2km 可至巴苏公路,经巴苏公路12.3km与包府公路相接;向西可经阿大公路至伊旗政府所在地阿镇。

交通较为便利。

矿区交通位置见图1-1-1。

二、矿田开发历史及现状神伊露天煤矿(原小柳塔煤矿)始建于1993年,1994年正式投产,建有一对主副井。

主副井落入2-2中煤层底板后建井底车场。

原计划先采2-1中煤层,因掘进中发现煤层厚度仅1.20m,且第四系散松冲积层厚度超过22m,含水极易坍塌,2-1中顶板及上覆直罗组厚度小于20m,其中砂岩为泥质胶结也较疏松,泥岩遇水易软化,考虑到安全生产,2-1中煤层一直未开采,将井筒直接送至2-2中煤层。

现2-2中煤层矿田东部采空,其上部2-2中煤层煤层只进行了小范围的开采,现位于2-2中煤层采空区上部的2-2上煤层因处于蹬空而不能进行开采。

河曲露天矿端帮稳定性分析

河曲露天矿端帮稳定性分析

FORUM 论坛工艺26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河曲露天矿端帮稳定性分析□ 刘 震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河曲 036500当前大型露天煤矿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边坡变形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且露天煤矿大多为泥岩与砂岩,存在泥质胶结,破坏程度十分严重。

本文分析了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相关内容,针对性的指出了治理措施,以期为此后的露天煤矿开采工作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1 煤矿基本情况河曲露天煤矿由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开采,其主要集中煤矿产、运、销为一体,属于山西省最大的煤炭企业之一。

河曲露天煤矿吕梁隆起北段西翼,生产规模由0.96 Mt/a 增加为3 Mt/a,采用露天开采方法,之后年产量得到有效增加,增产至为8 Mt/a。

河曲露天煤矿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植被较少,且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形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最高标高+1 116.5 m,最低标高+850 m,属于中-低山区。

矿区交通方便,西边紧邻黄河,矿田北部为县川河,只有雨季才会出现洪水排泄问题。

本矿田属于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大多集中在7~8月份降水,风向为西北,且矿层会出现封冻期,深度在1 m 左右。

随着开采厚度的增加,煤层开始引入大型设备,矿产得到有效提升,由3 Mt/a 提高到8 Mt/a。

2 河曲露天煤矿端帮道路优化可行性分析2.1 地质模型根据矿区岩石各层位性质及位置建立首采地质模型,开采方案对各层位性质无具体要求,但煤层存在具体要求,可以分为黄土层、煤层以及岩石层等部位。

2.2 端帮道路优化影响一是车流量因素,道路服务水平会直接影响车流密度,服务水平增加也会导致运输费用的增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应设置最佳的车流密度,确保道路设计的最优化。

二是边坡稳定性,在道路宽度设计环节,边坡稳定性占据十分关键的作用,设计人员应在满足车辆最小作业范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减小道路宽度,提高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意形状滑动面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滑坡推力,并 且计算简洁。
剩余推力法具有以下特点: (1)滑面为多段折线,可以分析任意形状滑面的 滑坡,且计算简洁。 (2)条块间的作用力,亦即上一条块的剩余下滑 力,其方向与上一条块的底面平行,且条块之间传压 不传拉。 (3)滑坡整体的剩余下滑力,即最后一个条块的 剩余下滑力为 0。 3.2 剩余推力法的原理 剩余推力法假定条块间作用力的方向,其重要 前提就是假设当前条块在分界面处对下一块体的推 力的方向平行于当前条块的底滑面,然后根据平行 于底滑面和垂直于底滑面两个方向的合力为零以及 最前缘一块的剩余推力为零进行迭代求解。将整个 滑体进行求解后,取其中的第 i 号条块,假定第 i - 1 号条块传来的力的方向平行于第 i - 1 号条块的底 滑面,而第 i 号条块传给第 i + 1 号条块的力的方向 平行于第 i 号条块的底滑面。平衡表达式为: Ei = Wi sin(Wi cos αi tan φi + Ci L)i / K + φi Ei -1 Φi = cos(αi -1 + αi) tan φi sin(αi -1 - αi)/K 式中:Φi — —— 第 i 条块的推力传递系数;
析这两种方法在边坡研究中的的适用条件,结合简单采掘场算例进行分析和模拟,比较最终结果,通过理论
研究和试验得到能够最贴合实际的采掘场边坡稳定分析算法的构想。
关键词:剩余推力法;强度折减法;采掘场边坡稳定分析
中图分类号:TD 8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9816(2011)03 - 0004 - 03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of open pit mining field CHEN Peng1,CHEN Peng-fei2
(1.Department of Student Management Liaoning Technicial University, Fuxin 123000, China;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12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bases on the theory of the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introduced strength reduction with the residual thrust method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based on FLAC3D, analysis of the two methods of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in the slope and it goes on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combining with mining field example, comparing with the final result, the conceive of the joint actual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on mining field can be got through the theory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Key words: residual thrust method; strength reductio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of mining field
[4]张鲁渝,郑颖人,时卫民.边坡稳定分析中关于不平衡推 力法的讨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177182.
!!!!!!!!!!!!!!!!!!!!!!!!!!!!!!!!!!!!!!!!!!!!!!
(1)以数值计算的收敛性作为失稳判据。 (2)以特征部位位移的突变性作为失稳判据。 (3)以塑性区的贯通性作为失稳判据。 在 FLAC3D 中求解安全系数时,单次安全系数 的计算过程主要采用的是第一种失稳判据。假设数 值计算模型所有非空区域都采用摩尔—库仑本构模 型,便可使用命令 Solve fos 来求解安全系数:首先, 通过给粘结力设定一个大值来改变内部应力,以找 到体系达到力平衡的典型时步 Nr;接着,对于给定 的安全系数 Fs,执行 Nr 时步,如果体系不平衡力与 典型内力比率 R 小于 10-3,则认为体系达到力平衡, 如果不平衡力比率 R 大于 10-3,再执行 Nr 时步,直 至 R 小于 10-3 后退出当前计算,开始新一轮折减计 算过程。除上述以力不平衡比率小于 10-3 作为终止 条件外,FLAC3D 还采用: (1)前后典型时步运算结束时的不平衡比率 R 差值小于 10%。 (2)强度折减后的计算过程已运行了 6 个典型 时步 Nr 作为计算终止条件。 计算过程中,只要满足上述 3 个标准中的任何 一个,便退出当前计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 制整个强度折减法循环计算过程的求解时间。因为 即使对单次计算采用更严格的计算终止条件,也只 会成倍增加计算时间,不会对最终结果精度的提高 产生多大效果。
[1]宋国新,孔繁友,杨子荣.巴山水电站大坝溢洪道高边坡 稳定性的 FLAC3D 程序分析 [J]. 岩土工程界,2005,8 (8):60-64.
[2]徐 青,陈士军.改进剩余推力法及其在三板溪滑坡稳 定研究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
[3]陈祖煜.土质边坡稳定分析—原理 方法 程序[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以及各种成熟商用软件 的推出,强度折减法曾经受制于计算程序和计算精 度的局面已得到了根本性改观,在 20 世纪 90 年代
采矿工程
露天采矿技术 2011 年第 3 期
·5·
末重新成为岩土工程数值模拟研究的一个热点。目 前碰到的困难是,尚无统一的边坡失稳判据,即安全 系数数值求解过程的终止条件。现行的边坡失稳判 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言
的实际情况,适用性更强。
边坡的稳定分析是岩土工程或土木工程中的重 要研究课题之一。世界上对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包括极限平衡法、滑移线法、有限元法、数学规划法 以及智能方法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应用。极限 平衡法是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主要方法,也是工 程实践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外被广泛地 应用。而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强度折减法的出现也 在边坡分析中受到广范的应用。目前对采掘场边坡 分析还不能用理论方法完全地计算其稳定性。大多 数计算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提出和发 展的,对于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与实际情况仍 有差距。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与传统的边坡稳定分 析方法相比考虑到具体边坡的特点,稳定性影响因 素,滑坡的主要模式等,应用剩余推力法,FLAC3D 的强度折减法进行分析,经过分析整理提出了最优 采掘场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方法,更符合采掘场边坡
利用剩余推力法计算该边坡得到的安全系数为
1.06。见表 2。
表 2 强度折减法和剩余推力法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
方法
强度折减法
剩余推力法
安全系数
1.01
1.06
5结论 通过算例的分析,建立在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上
的各种稳定性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岩土体内部的应力 应变关系,无法分析滑坡破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没 有考虑岩土体与支挡结构的共同作用及其变形协 调。剩余推力法由于假定条块之间合力的方向与上 一条块的底面平行,当滑坡底面较陡时,条分面上的 剪切力有可能超出抗剪强度准则,不能满足合理性 条件,从而可能导致计算的安全系数偏高。该方法计 算结果无论如何“精确”,它所获得的滑面形态与应 力状态始终是虚拟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土体的本 构关系采用弹塑性模型,屈服强度准则采用摩尔一 库仑准则,计算方法为增量迭代有限元方法,求解安 全系数时,不需要假定滑移面的形状,也无须进行条 分,滑动破坏自然的发生在岩土体剪切带上,或塑性 应变或位移突变的地方,在分析采掘场稳定性时比 极限平衡法更符合工程实际。 参考文献:
Ei — —— 第 i 条块的剩余推力; Wi — —— 第 i 条块的重量; αi — —— 第 i 条块的滑面倾角; φi — —— 第 i 条块的滑面摩擦角; Ci — —— 第 i 条块的滑面内聚力; Li — —— 第 i 条块的底面长度; K — —— 稳定性系数。 3.3 稳定系数的迭代求解 稳定系数的求解采用一种与牛顿切线法相似的 割线方法。该方法首先需取 2 个初值,F01 和 F02,然 后以 F01 和 F02 两点的函数值 f(F01)和 f(F02)的连线 近似牛顿法的切线而求得下一次迭代的步长。具体 可表达为: F1 = F02 + ΔF1 ΔF1 = f(F02)(F02 - F01 / f(F01)- f(F02)) 一般对于第 i 次迭代步长的表达式为 Fi = Fi - 1 + ΔFi ΔFi = f(Fi - 1)(Fi - 1 - Fi - 2 / f(Fi - 2)- f(Fi - 1)) 稳定系数的初始试算值一般可取 F01 = 1。该方 法的收敛速度非常快,通常作几次迭代即可。
·6·
露天采矿技术 2011 年第 3 期
采矿工程
4 应用实例
某露天矿总体帮坡角 45°,计算采用的岩土体
物理力学指标列于表 1。
ρ/kg·m-3 2 000
表 1 物理、力学参数指标
K/MPa G/MPa c/MPa φ(/ °)
100
30
0.35
20
σt/MPa 10 000
用 FLAC-3D 强度折减法分析计算得安全系数 为 1.04,见图 1。
收稿日期:2010-12-26 作者简介:陈 鹏(1975-),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博士在 读,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副教授,现在辽 宁工程技术大学从事矿业系统优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