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一、诗歌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
动词使用得恰当通常具备这样的效果。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
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洞口创新实验学校刘学兵文学作品是作者心中感慨以语言这一外在形式为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
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要欣赏语言。
鉴赏诗歌也一样。
由于古典诗歌与其它文体有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它的语言也有着自己的不同,因此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时,首先要清楚古典诗歌的语言的基本特点。
诗贵含蓄,诗词的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因此,要在分析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鉴赏。
一、炼字古典诗词很重视炼字,往往“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他们讲究用极少的文字,在极小的篇幅里,来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所以特别讲究语言的凝炼,讲究一字传神,使之句中有“眼”,于是便有了“诗眼”之说。
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
诗眼足以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
因此鉴赏诗歌语言,要善于鉴赏“诗眼”。
(一)从词性上鉴赏诗眼。
一般说来,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声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活用的词可能是作者着意锤炼的“诗眼”。
具体分述如下:1.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诗歌是由一定的意象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是被陈述的对象,本身并无表述性,而能给主语生成形态的,主要是充当谓语的动词。
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如孔尚任的《哀江南》:“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这“剩”如果改为“留”“见”就不好了,因为“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一般表被动,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还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而“留”字没有这么多含义。
“见”字只能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化之感。
2.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2.蕴藉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 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这种风格往 往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 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 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 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答案: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 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遇、 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点击进入课案训练
3.(2014 山东泰安一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 问题。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
①
张 四面围疏竹,中间着小台 。 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 拂拭莓苔石,招携码碯杯。 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②
镃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过访友人杨伯虎居所的即兴之 作。②小台,即小楼。
人们评价此诗“着笔自然,很有韵味,结尾尤见精彩”, 请简要赏析尾联。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 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要从字面着手,把握全 诗,从整体上对顾炎武诗歌的风格进行概括。 另外,①要注意注释 的内容,这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②题 干中引入了杜甫,并有“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一句作提示, 对于解答本题作用非凡。
2.(2013 延安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横江词(其一) 李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前人评此诗,称其“平实”。请作简要赏析。 白
解析:题干已经指出了风格特点,分析时只要围绕“平实” 二字展开即可。 答案: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一、 二句中 “人 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三、四句用语 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 真。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 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诗歌语言鉴赏的方法

诗歌语言鉴赏的方法
诗歌语言鉴赏的方法
诗歌语言鉴赏关键在于对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与理解,从而把握诗歌的表达思想、深刻的意境等。
鉴赏诗歌语言的步骤为四点:1、把握诗歌的结构。
把握诗歌结构,也影响我们阅读诗歌文本时的语言表达。
一般来说,我们以结构先行原则,把握诗句的结构,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
2、注意诗歌的修辞手法。
诗歌语言是有特点的表达方法。
它多用比喻、拟人、反复、对仗等手法修辞,使诗歌语言极具表现力。
因此,要把握诗歌的表达思想,就必须重视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握修辞文体表现出的意境,使其深入人心,使其全面饱满。
3、体会诗歌的语言表达。
诗歌语言有一定的法则,表达出诗歌的精神机理,蕴含着大量的语言表达精妙。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诗歌各处的语言表达,这是向诗歌精神的理解的有效手段。
因此,体会诗歌的语言表达对于深刻理解诗歌的精神内涵是不可或缺的。
4、会意诗歌的含义。
会意诗歌的含义是诗歌语言鉴赏的最后步骤,它将在具体的文字之外,引出诗歌精神的深刻含义。
这一步骤要求我们在文字的基础上,把握与传达诗歌作者深层次的含义,使诗歌真正的打动人的心灵,真正的高贵、醇厚。
- 1 -。
【高考语文】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解析版)

【高考语文】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点解读★★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思路和答题步骤。
一】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通常会围绕语言、手法、结构、意境等角度设题。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讲究语言凝练,生动传神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诗中的词都是诗人千锤百炼之后写下的。
这些千锤百炼的词句就会吸引读者和出题者的目光,成为诗歌鉴赏考查的切入点。
一般而言,鉴赏诗歌语言常从炼字型和语言风格赏析两个角度命题。
炼字: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句诗甚至一首诗灵动起来,鉴赏时要注意发现并深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例如陶渊明《饮酒》(其二)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把诗人无意看山,山入眼帘,悠闲自得的形象,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表达得极其自然和真切。
形容词。
那些用得精彩的形容词,有的能生动地写出事物的形象色彩,有的能准确地写出人物的情态行为。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个“漫”(胡乱地)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急促的动作和狂喜的心情。
形容词的运用,给人以形象感,鉴赏时更是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诗歌表现的情景,这样才会有真切的感悟。
数量词。
数词用得好,可以使诗歌表达准确。
古代诗歌中有些量词由名词充当,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例如“一叶扁舟”,以“叶”为量词,既言其小,又使人联想到树叶的形象,很生动。
鉴赏时要注意推敲。
小技巧:最传神的字一般来说五言诗多在第三个字,七言诗多在第五个字上。
语言风格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古诗的语言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2)质朴。
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
作者往往不是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杜甫的“三吏”“三别”都是这类语言的典范。
3)绮丽。
其特点是用华丽的辞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特点1 、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 、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 、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 、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5 、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6 、绚丽。
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7 、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其他如含蓄简洁也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
诗歌鉴赏常见的11种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常见的11种语言风格1.豪迈雄奇。
此类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强烈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八月塞外飞雪的奇观,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颇为豪迈雄奇。
2.悲壮慷慨。
此类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语出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其中,巧妙使用动词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穿”“拍”“卷”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4.绚丽飘逸。
诗歌辞藻华丽,色彩繁多,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
5.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顿挫,一般为音节、音韵有节奏,有力量。
杜甫的《登高》和《蜀相》二诗,就是沉郁顿挫的典型代表。
6.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7.朴素自然。
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语言非常朴素自然,而蕴含了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的意蕴。
8.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范式】
• 这个字意思是×××(或:运用了 什么手法), • 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 ×××形象(或:景色), • 描绘出了×××情状, • 烘托了×××意境, • 表达了×××情感。
书边事
•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 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 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 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 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 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高考对于“品味语言风格”主要有 以下的考查形式:
•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 3.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 言特色。(也可放在最后作为总括) • 第二步: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 析这种特色。 • 第三步:指出这种语言特色或风格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1.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请分析这一诗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 因。 • 2.某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 3.某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修 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步骤】
• 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 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 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 第二步: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 内容)简析。 • 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 达的情感。
【答题范式】
•表达技巧+ •内容+ •作用(结构和主旨)
过融上人兰若 这首诗写诗人上山寺访友不遇,却被山中优 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尽兴欣赏。
• 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 ②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 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 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 气氛。 • ③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 “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 “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 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
【答题范式】
• 此诗语言特点是×××, •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 这种特色), • 表现了×××之情(或叙写了 ×××事,描绘了×××情景、场 面。)
补充
• 鉴赏语言常用术语 • 特色:
• 豪放雄奇 婉约含蓄 明白如话 质朴清新 形神兼备 明快晓畅
沉郁顿挫 诙谐风趣 平淡无奇 苍凉雄浑 穷形尽相
直率天真 叠字叠词 词藻华丽 抑扬顿挫 •
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 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 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 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 佳人。
• 作用: 深化主旨,画龙点睛;
• • • • • • • • • •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深沉动人,发人深省; 言近意远,蕴藉含蓄; 音韵和谐,铿锵有力; 淋漓尽致,回肠荡气; 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 答案 (示例一)最具表现力的词是 “断”。“断”字将角声音韵之美和 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渲染了一 种深广清幽宜人的意境。 • (示例二)最具表现力的词是“倚”。 “倚”字写出了征人斜倚戍楼倾听悦 耳角声、欣赏迷人秋色的安闲姿态, 从而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 事的主题。
高考对于“炼句”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 式:
鉴赏诗歌的语言
• 提问方式:
•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作 分析。 •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 表达效果。 •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 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 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 第一步: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就 写,没有不写)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 画了什么形象(景、物、人),概括说 一下(必答)。 • 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 画面特征,分值少的题可省略这步) •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