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九章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答案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A4. C5. C6. C7. B8. B9. C10. C11. A12. A13. A14. C15. A16. B17. A18. C19. A20. A21. B22. B23. A24. D25. D26. C27. B二、问答题1. 从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来看,既要求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如设计烈度为7度、8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但同时也要求混凝土有较好的塑性。
中低强度混凝土的下降段比较平缓,极限压应变大,延性好,抗震性能就好。
而高强混凝土的下降段比较陡,极限压应变小,延性较差。
因此,当设计烈度为9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60。
2. 钢筋的塑性是指钢筋受力后的变形能力。
它的塑性性能由伸长率和冷弯性能两个指标来衡量。
伸长率为钢筋拉段时的应变,越大塑性越好。
冷弯性能是将直径为d的钢筋绕直径为D的弯芯弯曲到一定角度后无裂纹断裂及起层现象。
D越小,弯转角越大,钢筋塑性越好。
3. 主要优点是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好得多,这是因为表面突出的横肋造成的机械咬合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两者之间粘结力,采用带肋钢筋可以显著减小裂缝宽度。
4. 材料强度设计值是在荷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表示材料强度大小的值,它是由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后得出的,用来考虑材料实际强度低于其标准值的可能性。
5.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系数=1.20;素混凝土结构的=2.00(受拉破坏)或1.30(受压破坏)。
6. 按DL/T 5057-2009规范设计,施工期的承载力计算应属短暂设计状态,故应取;按SL 191-2008规范设计,施工期的承载力计算与使用期一样,取同样的安全系数K。
7. 正截面的破坏特征随配筋量多少而变化的规律是:①配筋量太少时,破坏弯矩接近于开裂弯矩,其大小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截面尺寸大小;②配筋量过多时,钢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构件的破坏弯矩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截面尺寸大小,破坏呈脆性。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PPT课件

V qln 1qln
α1、α2和β1、β2——分别为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l0、ln——分别为板、梁的计算跨度和净跨度。
第18页/共82页 9.3 单向板肋形结构按弹性理论的计算
第九章 钢筋砼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两端带悬臂的板或梁内力用叠加方法确定。
短悬臂上有荷载时,连续板、梁的弯矩和剪力:
❖板上荷载由互相垂直的两
个方向的板条传给支承梁, 荷载p分为p1及p2,p1由l1方向 的板条承担,p2由l2方向的板 条承担:
p1+p2 = p
第4页/共82页
9.1 概
述
第九章 钢筋砼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略去相邻板带间扭矩影响,
两个板带在跨中的挠度为:
❖位移协调: f1 = f2
第5页/共82页
❖如连续板或梁的跨度不等,但相差不超过10%,可
用等跨度表计算。求支座弯矩,取相邻两个计算跨度 的均值;求跨中弯矩,用该跨计算跨度。
❖如板或梁各跨的截面尺寸不同,但相邻跨截面惯性
矩的比值不大于1.5时,可作为等刚度计算。
第20页/共82页 9.3 单向板肋形结构按弹性理论的计算
第九章 钢筋砼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第12页/共82页 9.2 单向板肋形结构的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第九章 钢筋砼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主梁跨度5~8m,次梁跨度4~6m。
❖建筑物平面尺寸大,避免温度变化
及砼干缩裂缝,应设置永久的伸缩缝。
❖伸缩缝需将梁、柱分开,基础可不
分开。伸缩缝间距根据气候条件、结 构型式和地基特性等情况确定。
❖结构的建筑高度不同,或上部结构
❖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可利用附录九的表格直接绘 制弯矩包络图。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辅导及习题答案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辅导及习题答案
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辅导
(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辅导涵盖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水工技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施工技术等。
辅导主要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等方面进行指导学习,以保证水工结构的安全、
经济、可靠性和满足规范要求。
(2)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柱—框结构的合
理布置、梁的连接方式等方面,以及荷载计算、构件承载力及构件位
移等计算分析,还需要考虑构件及构件间的自重、地震、风载荷和温
度变形等荷载,以确保满足结构规范要求。
(3) 对于水工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分为预施工准备工作、结构施工
及安装工作、维修检修等。
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各施工环节的组织安
排及场地的准备工作;结构施工及安装工作主要包括砌体结构的施工、施工技术的选择、板材和钢材的安装等;维修检修工作包含疏通管道、修补施工缺陷等。
2.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答案
(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答案主要包括水工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
例如框架结构设计问题、材料及模块设计、结构计算、索具布置等。
另外,对于施工方面的习题,需要答案也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各项技术和算法,同时要考虑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对于维护管理方面的习题,答案是指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合理检测、润滑工作、强度恢复等维护方法,以及保持其在一定的使用状态的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并保持其长期可靠性。
总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辅导及习题答案是指,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中,应该如何正确地设计及施工、安装,以及如何正确地维护来实现其安全、可靠性及满足规范的要求。
09沉井

第九章沉井第一节概述沉井是在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井筒内挖土,依靠井筒自重克服井壁与地层的摩擦阻力逐步沉入地下,以实现工程目标的一项施工技术。
沉井技术具有结构可靠,所需机械设备简单,施工安全等优点。
1沉井的应用沉井技术在国内的煤炭、铁路、交通行业中应用较早,20世纪六十年代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其用途逐步扩大,适应地层逐步拓宽,施工环境由旱地发展到水下,甚至可在河水急流中施工,深度最大达到200m。
水电建设在六十年代开始引入沉井技术,先后在一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主要用于治理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流防冲护岸,桥梁墩台防冲以及取水井筒等;对某些建筑物基础承载能力不足、又不宜明挖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沉井加强基础。
沉井技术是一项通用性技术,但因行业间特性的差异,其设计和施工特点也有所不同。
国内有《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198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69-1987)、《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203-198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1989)等多项标准对沉井施工的有关技术或质量要求作了规定。
沉井适用于土层或砂砾石层,也可在风化和软弱岩层中沉入;必要时,也可沉入坚硬完整的岩石,以达到嵌入基岩的目的。
在地下水位较高及渗水量较大的地层,沉井技术应慎用。
本章主要阐述沉井技术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 沉井的构造沉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井筒(井壁)、隔墙和刃脚等组成。
(1)井筒井筒一般为重度较大和刚度较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根据需要制成方型、圆型或椭圆型断面。
一个沉井通常由多节井筒组成,每一节井筒上下敞开,接头处━━━━━━━━━━━━━━━━━━━━━━━━━━━━━━编写:乔瀛洲、黄一鸣、谢精诚审稿:朱彤由混凝土和钢筋连接。
钢筋混凝土井筒的壁厚应根据承受的土压力、水压力、下沉时的磨阻力等通过计算确定,通常厚度0.4m~1.2m。
(2)隔墙即井筒内的间隔墙。
08--水工钢筋砼--钢筋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012

概述
四、裂缝的控制等级规定
分三级: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进行计算,构件受拉边缘砼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进行计算,构件受拉边缘砼允许产生拉应力,但拉应力不应超
过以砼拉应力限制系数αct控制的应力值;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分别进 行计算,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不应超过附录5表1所列允许值。
概述
三、裂缝控制验算规范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要求进行 不同的裂缝控制验算: 1、抗裂验算
承受水压的轴心受拉构件、小偏心受拉构件、以及 发生裂缝后会引起严重渗漏的其它构件,应进行抗裂 验算。如有可靠防渗措施或不影响正常使用时,也可 不进行抗裂验算。
抗裂验算时,结构构件受拉边缘的拉应力不应超过
8.1 抗裂验算
二、受弯构件
4、讨论: (1)γm 的影响因素: γm是受拉区为梯形的应力图形,按Mcr相等的原则, 折算成直线应力图形时,相应受拉边缘应力比值 γm与假定的受拉区应力图形有关,各种截面的γm值见 附录五表4 γm还与截面高度h﹑配筋率和受力状态有关 γm随h值的增大而减小
述
概述
一、结构的极限状态分类
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应承载的过大变 形。超过该极限状态,结构就不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 要求。 对各种结构构件都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采用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荷载效应采用基本组合及偶然组合。
概述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通常带 裂缝工作,裂缝的控制等级属于三级,故需进行裂缝宽度的验 算。若需达到一、二级,需使用预应力技术。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
级钢筋时 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
第 条 采用本规范所规定的安全系数时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根据标号按表 采用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表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项 次
强度种类
符 号
轴心抗压
弯曲抗压
混凝土标号
抗拉 抗裂
注 混凝土的标准强度见附录三
设计现浇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 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
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并不得低于表 的规定
第 条 混凝土抗冻标号分为
和
混凝土抗冻标号按
天龄期的试件确定 经试验论证后 也可利用 天或 天龄期的增长值
混凝土抗冻标号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 建筑物的结构类别以及工作条件等确定
并不得低于表 的规定
表 混凝土抗渗标号的最小允许值
项次
结构类型及运用条件
适当提高
在无抗冻要求的地区 即在最冷月月平均气温高于
的地区 对
级建筑物水位涨落区的外部混凝土 应根
据具体情况提出 或
的要求 以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
第 条 混凝土的抗侵蚀性系指混凝土抵抗环境水侵蚀作用的能力 当环境水具有侵蚀性
时 应采用适当的抗侵蚀性水泥 若各种水泥均不能满足抗侵蚀性的要求时 应进行专门的试验研
冬季
夏季
项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表
混凝土标号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
第二节 钢 筋
第 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宜采用 级 级 级钢筋 碳钢丝
钢筋的质量应符合冶金工业部部颁标准的要求 采用本规范所规定的安全系数时 钢筋的设计强度按表 采用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题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思考题1-1] 钢筋的伸长率和冷弯性能是标志钢筋的什么性能?[思考题1-2] 检验钢筋的质量有哪几项要求?[思考题1-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怎样确定的?有什么用途?《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思考题1-4]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cu f 是如何测定的?它的标准值的用途是什么?试件尺寸的大小为何影响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思考题1-5] 混凝土在单向压应力及剪应力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是如何变化?[思考题1-6] 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混凝土结构有哪些影响?[思考题1-7] 什么是混凝土的收缩? 如何减少混凝土收缩?[思考题1-8]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能否用钢筋来防止温度裂缝或干缩裂缝的出现?[思考题1-9] 保证钢筋在混凝土中不被拔出,应使钢筋在混凝土中有足够的锚固长度a l ,锚固长度a l 是如何确定?[思考题1-10] 光面钢筋与变形钢筋粘结机理有何不同?变形钢筋的粘结破坏形式怎样?[思考题1-11] 加大保护层厚度和增加横向配筋来提高粘结强度为什么有上限?[思考题1-12] 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规范》在保证粘结强度方面有哪些构造措施?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原则[思考题2-1]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定义?[思考题2-2] 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思路?目前国际上以概率论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分为哪三个水准?我国《水工混凝土设计规范》(DL/T191—96)采用了哪一水准的设计方法?[思考题2-3] 失效概率的物理意义? 失效概率与可靠概率之间有何关系?[思考题2-4] 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则失效概率与允许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与目标可靠指标之间应符合什么条件?[思考题2-5] 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和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与结构重要性系数有什么关系?[思考题2-6] 什么是荷载的标准值?它们的保证率是多少?[思考题2-7] 什么是荷载的标准值?它们的保证率是多少?[思考题2-8] 什么是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它们的保证率是多少?[思考题2-9] 简述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特点?在设计表达式中采用了哪些系数来保 结构的可靠度?[习题2-1] 已知一轴心受拉构件,轴向拉力N 的平均值为122kN ,标准差为8kN ;截面承载能力R 的平均值为175kN ,标准差为14.5kN(荷载效应N 和结构抗力R 均为正态分布)。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答案全解配合教材版

基本概念: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素混凝土结构是指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承受压力、钢筋承受拉力,能比较充分合理地利用混凝土(高抗压性能)和钢筋(高抗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的力学特性。
与素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大提高,破坏也呈延性特征,有明显的裂缝和变形发展过程。
对于一般工程结构,经济指标优于钢结构。
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钢筋有时也可以用来协助混凝土受压,改善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脆性性能和减少截面尺寸。
3.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粘结力,能牢固地形成整体,保证在荷载作用下,钢筋和外围混凝土能够协调变形,相互传力,共同受力。
(2)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钢材为1.2×10-5,混凝土为(1.0~1.5)×10-5),当温度变化时,两者间不会产生很大的相对变形而破坏它们之间的结合,而能够共同工作。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1)合理用材。
能充分合理的利用钢筋(高抗拉性能)和混凝土(高抗压性能)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
(2)耐久性好。
在一般环境下,钢筋受到混凝土保护而不易生锈,而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还有所提高,所以其耐久性较好。
(3)耐火性好。
混凝土是不良导热体,遭火灾时,钢筋因有混凝土包裹而不致于很快升温到失去承载力的程度。
(4)可模性好。
混凝土可根据设计需要支模浇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
(5)整体性好。
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再通过合适的配筋,可获得较好的延性,有利于抗震、防爆和防辐射,适用于防护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M C ( M A M B ) M 0 ( p1 p 2 )l02 2 8
(3)塑性内力重分布可由设计者通过控制截面的极限弯 矩Mu (即调整配筋数量)来掌握。
支座极限弯矩指定得低,
塑性铰产生早,为满足力 的平衡条件,跨中极限弯 矩就须调整得高;
支座极限弯矩指定得高,
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的结构, 钢筋应力高,裂缝宽度及变形大。 下列结构不宜采用: (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2)在使用阶段不允许有裂缝产生或对裂缝开展及 变形有严格要求的结构;
(3)处于侵蚀环境中的结构;
(4)要求有较高承载力储备的结构。
比无关;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梁的弯 矩不是定值,随截面的配筋比而变化。
(1)超静定结构破坏过程:一个或几个截面上形成塑性铰, 荷载增加,塑性铰继续出现,直到形成破坏机构。破坏 标志不是一个截面屈服而是破坏机构形成。 (2)塑性铰出现后,支座与跨中弯矩的比例改变,但遵守 力的平衡条件:跨中弯矩加两支座弯矩的均值等于简支 梁跨中弯矩M0,均载作用的梁:
矩的比值不大于1.5时,可作为等刚度计算。
实际跨数多于五跨,按五跨计算。 中间支座(D、E)内力取与C支座相同; 中间各跨(4、5跨)跨中内力,取与第3跨相同。 配筋构造按图(c)。
二、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多跨连续梁的最不利活载布置方式:
求跨中最大正弯矩,该跨布活载,再隔跨布活载; 求跨中最小弯矩,该跨不布活载,邻跨布,隔跨布; 求支座最大负弯矩,该支座左右两跨布活载,隔跨布活载; 求支座最大剪力,布置方式同求支座最大负弯矩。
第三节 单向板肋形结构考虑塑性 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一、基本原理
弹性计算认为结构任一截面内力达到承载能力时,整个结构
破坏,对于静定结构或脆性材料的结构是正确的。 具有塑性性能的超静定结构,某一截面达到承载能力并不能 使结构破坏。结构还有强度储备。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中,考虑了
钢筋和混凝土的塑性性质,采用塑性计算理论。 连续梁、板结构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截面承 载力计算采用塑性理论,二者不统一。 结构中某截面发生塑性变形后,刚度降低,按 弹性方法计算得出内力不能正确反映结构实际内 力分布。 考虑材料塑性性质分析结构内力更加合理、更 符合梁板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 考虑材料塑性性质可充分发挥结构的承载力, 带来一定的经济效果。
l0 ,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lc ; 支座宽度b较大时: 板 b>0.1lc,l0=1.1ln; 梁b>0.05lc,l0。=1.05 ln ln——净跨度。
(a)与支座整体连接 (b)搁置在墩墙上
(三)计算跨度
板或梁计算时作为铰支。 塑形方法弯矩计算的计算跨度
l0: 板 l0=ln—两端与梁整体连接 l0=ln+h—两端搁墙敦上 l0=ln+h/2—一端搁一端整体 梁见P240 ln——净跨度。 剪力计算跨度l0=ln 。
2 0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V qln 1qln
α1、α2和β1、β2——分别为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l0、ln——分别为板、梁的计算跨度和净跨度。
两端带悬臂的板或梁内力用叠加方法确定。
短悬臂上有荷载时,连续板、梁的弯矩和剪力:
M M A
MA V l0
α′、β′——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MA——由悬臂上的荷载产生的端支座负弯矩。
的弯矩,板的弯矩值算大了。 采用调整荷载即加大恒载减小活载考虑受到的约束作用。 1 g ' g q 2 板 1 q ' q 2 1 g ' g q 4 次梁 3 q ' q 4 g’、q’——折算恒载及活载; g、q——实际恒载及活载。 主梁可不作调整。
(三)计算跨度
板或梁计算时作为铰支。 弹性方法弯矩计算的计算跨度
梁布得密,板跨减少,板厚减薄,自重减轻,但费模
板和费工。
板面积大,板较薄时,材料省,造价低。 避免集中荷载直接作用在板上。 板和梁宜尽量布置成等跨度,材料省,造价经济,计
算和构造简便。
一般建筑板的跨度为1.7~2.5m,板厚为60~120mm。 水电站厂房发电机层的楼板,板厚常用120~200mm。 装配间楼板需要搁置大型设备,板厚有250mm以上。
承受均载单跨固端梁,l=6m, 各截面尺寸及上下配筋量相同, 正负极限弯矩Mu=36kN· m。
按弹性方法计算, p1=12kN/m,
支座弯矩MA=MB=-36kN· m, 跨中弯矩Mc=18 kN· m。 p1 没使梁破坏,仅使支座形成塑性铰, 承担弯矩Mu=36kN· m,继续加载到p2 =4kN/m,跨中弯矩Mc=36kN· m, 达到Mu形成塑性铰,形成破坏机构。 极限荷载p1 +p2=16kN/m, 不是弹性方法计算的12kN/m。
主梁跨度5~8m,次梁跨度4~6m。 建筑物平面尺寸大,避免温度变化
及砼干缩裂缝,应设置永久的伸缩缝。
伸缩缝需将梁、柱分开,基础可不
分开。伸缩缝间距根据气候条件、结 构型式和地基特性等情况确定。
结构的建筑高度不同,或上部结构
各部分传到地基上的压力相差大,及 地基情况变化显著时,应设置沉陷缝, 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陷。
第一节 单向板肋形结构的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一、梁格布置
梁格布置首先要满足使用要求。
第九章 钢筋砼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9.2 单向板肋形结构的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梁格布置首先要满足使用要求。
梁格布置应求得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 梁布得稀,省模板和省工,但板的跨度加大,板厚增
加,多用砼,自重增大。
跨中弯矩就可调整得低。
控制截面的弯矩可相互
调整的计算方法称为“弯 矩调幅法”。
弯矩调整不是随意的。
如指定的支座弯矩比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小得太多,则
塑性铰出现太早,内力重分布的过程太长,塑性铰转动 幅度过大,裂缝开展过宽。
弯矩调整幅度用弯矩调幅系数β=1-Ma/Me表示,
Ma、Me 分别为调幅后的弯矩和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弯矩。 (1)保证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须限制配筋率,要求调幅截 面的ξ≤0.35。宜采用塑性好的I、Ⅱ级和III级钢。 (2) β 不宜超过 0.25 ,即调整后的弯矩不宜小于按弹性方 法计算的75%。 (3)每一跨内,调整后的两支座弯矩的均值加跨中弯矩, 不小于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最大弯矩M0。
(a)与支座整体连接 (b)搁置在墩墙上
第二节
单向板肋形结构按弹性理论的计算
内力计算有按弹性理论和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 两种。水工建筑中一般按弹性理论计算,就是看作均质 弹性构件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内力计算。
一、利用图表计算连续板、梁的内力
等跨度、等刚度连续板、梁承受均载的弯矩和剪力:
M gl 1ql
从形成塑性铰到成为破坏机构,梁尚有承受
4kN/m均载的潜力。考虑塑性变形的内力计 算能利用材料的潜力。
形成塑性铰前,MA与Mc之比为2:1,形成塑
性铰后,比值逐渐改变,最后成为1:1(Mu)。 材料塑性变形引起内力重分布,故称为“考虑 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的弯矩与截面配筋
固定或移动集中荷载下的等跨连续梁弯矩和剪力:
M Ql0 (或Gl0) V Q(或G )
α、β——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G、Q——固定和移动的集中力。
如连续板或梁的跨度不等,但相差不超过10%,可
用等跨度表计算。求支座弯矩,取相邻两个计算跨度 的均值;求跨中弯矩,用该跨计算跨度。
如板或梁各跨的截面尺寸不同,但相邻跨截面惯性
板和梁上荷载分配范围如下图。
板取单位宽度板条计算,沿板跨方向受均载g或q; 次梁承受板传来的均载gl1或qll及次梁自重; 主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载 G = gl1l2 或 Q = ql1l2 及主梁
自重,主梁自重比次梁传来的荷载小得多,可折算成集 载G、Q一并计算。
连续板、梁的折算荷载
板和次梁中间支座假定为铰支,没考虑受到的约束。 板弯曲变形,带动次梁扭转,将阻止板自由变形,降低板
某一截面达到Mu,截面屈服,梁绕截面转动,出现塑性铰。 理想铰能自由转动但不能传递弯矩; 塑性铰能承担弯矩Mu,只在Mu下转动,不能反向转动;不
能无限制转动,压区砼被压碎时,转动幅度达到限值。 静定结构形成一个塑性铰,变成破坏机构。 超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减少—次超静定次数,荷载可继 续增加,直到塑性铰陆续出现变成破坏机构。
沉陷缝从基础直至屋顶全部分开,
沉陷缝可同时起伸缩缝的作用。
二、计算简图
设计时把肋形结构分解为板、次梁和主梁分别计算。 计算简图应表示出板或梁的 跨数,支座性质,荷载形式、 大小及作用位置,各跨的计 算跨度等。
(一)支座的简化
周边搁置在砖墙上,简化为铰支。 板的中间支承为次梁,次梁的中间支承为主梁,
概
述
肋形结构是由板和支承板的梁所组成的板梁结构。 板、次梁和主梁组成的整体式楼面
水电站厂房上部结构是由屋面板、纵梁、屋面大梁及柱组 成的空间结构。
采用手算时,空间结构简
化为平面结构计算。
电站厂房上部结构简化为
由板与梁组成的肋形结构和 由屋面大梁与柱组成的刚架 结构分别进行计算。
(平、立、剖面)
第九章
钢筋砼肋形结构 及刚架结构
第九章
钢筋砼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单向板肋形结构的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单向板肋形结构按弹性理论的计算 单向板肋形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单向肋形结构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单向肋形结构的设计例题 双向板肋形结构的设计 钢筋混凝土钢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牛腿设计 钢筋混凝土柱下结构
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可利用附录九的表格直 接绘制弯矩包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