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肌力测量MM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徒手肌力及肌张力检查 ppt课件

徒手肌力及肌张力检查  ppt课件
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肌肉开始负荷时,即需要募集一定量的运动单 位;随着负荷的增加,则需要募集更多的运动单 位。
当负荷仍然增大时,运动单位释放速率则较释放 的运动单位数量更为重要,此时,释放速率是形
成肌力更为重要的机制。
ppt课件
10
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初长
肌力的产生也有赖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肌肉的弹性特点决定其在生理限度内具有
适宜的初长度,则收缩产生的肌力较大。 一般认为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其静息长
度的1.2倍时,产生的肌力最大
ppt课件
11
影响肌力的间接因素(二)
肌肉的功能状况 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 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 个体状况
ppt课件
12
影响肌力的因素(二)
ppt课件
13
(四)肌力下降的原因
ppt课件
17
徒手肌力评定(MMT)
在特定的体未下,让患者做标准的动作通 过触摸肌肤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 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肌肉主动收 缩能力进行评定。
ppt课件
18
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评定标准的依据
重力因素 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 外加阻力 运动幅度
ppt课件
卧床休息3~5周,肌力即可减少
一半。
ppt课件
15
肌力的评定
定义 是指治疗师徒手或借助器械对受试者进行
肌肉收缩力量的检查
分类
徒手肌力评定
器械肌力评定
1、握力计
2、捏力计
3、等速肌力测试仪
ppt课件
16
肌力评定的目的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原因 反映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 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下肢肌力检查PPT演示课件

下肢肌力检查PPT演示课件
7)抗阻检查不能应用于两个关节以上,即阻力应 施加于被测关节肢体的远端。
8)患者一般先做其熟悉的运动,然后再做不熟悉 的动作。
9)肌力检查不适用于痉挛性麻痹及各种原因造成 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
有诸多因素可以影响肌力评定的结果,如年龄、性别、 疼痛、疲劳、动机不足、恐惧、对检查的误解以及疾 病的性质等,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下情况: 1.熟练掌握肌力检查的技巧:先观察关节活动的质量, 有无不对称、萎缩、肥大以及步态异常的情况,然后 采取正确的姿势、肢位并充分固定近侧端,按照分级 标准检查肌力。 2.避免肌力检查的干扰因素:除患者和检查者的体位、 治疗师的经验外,患者的疼痛与疲劳以及合作情况对 肌力检查均有影响。此外,还应防止在某些疾患时因 其他肌肉的代偿所造成的假象动作。 3.争取患者的合作:解说,必要时给以示范。
在检测3级以下肌肉时,可使肢体旋转 90°,在水平面上运动;用带子悬挂远端肢 体或在光滑平板上运动,以减少摩擦力。
通过检查者触摸肌腹肌腱收缩感觉,观察 运动幅度及对抗肢体重力,或检查者手法施 加的阻力而完成运动的能力,以进行肌力的 评估。
注意事项
1)检测时必须做关节最大范围活动。为了解其确 切的关节活动范围,可先做被动的关节活动检 查以作对照。
内收肌群: 浅层 — 耻骨肌、长收肌、 股薄肌 中层 — 短收肌 深层 — 大收肌
评定: 5、4级 向同侧侧卧,托起对侧下肢,被检肢做髋内收动
作,阻力加于股下端 3级 体位同上,可抗重力做髋内收 2、1级 仰卧,可在滑板上做髋内收,或可触及肌肉收缩
被检侧
4.髋外展
主动肌: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 神经支配:臀上、L4~5 评定: 5、4级 向对侧侧卧,做髋外展,阻力加于股
术后尤其是肌肉骨骼结构的术后,关节及周围软 组织急性损伤、严重疼痛及关节活动极度受限、 严重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疾患应禁止肌力测定 检查。对疼痛剧烈、关节活动受限、严重骨质疏 松,心血管疾病这及有骨化性肌炎部位也不适用 肌力测定。

徒手肌力肌力评定MMT

徒手肌力肌力评定MMT
徒手肌力评定(MMT)
分级
表现
5
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
5-
能对抗的阻力与5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4+
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的阻力
4
能对抗阻力,但其大小达不到5级的水平
4-
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1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评级结果

分级
表现
5
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充分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
5-
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4+
能对抗比中等程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范围%
4-
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1+
触诊能发现有强力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1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评级结果

3+
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轻度的阻力
3
能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3-
能作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2+
能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50%
2
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
2-
即使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活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3+
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一定的阻力

最新下肢肌力检查1 课件ppt课件

最新下肢肌力检查1 课件ppt课件

2.后伸
腘绳肌:半腱肌、 半膜肌、股二头肌
(长头)
主动肌:臀大肌、腘绳肌 神经支配:臀下、坐骨神经,L5、S1~2 评定: 5、4级 俯卧,测臀大肌时屈膝,测腘绳肌时伸膝,做伸髋,阻力作用于
股远端 3级 体位同上,可抗重力伸髋 2、1级 侧卧可伸髋或触及肌肉收缩
后伸肌群:包括臀大肌、腘绳肌(肌二头肌、半腱肌、 半膜肌)
抗重力,抗 的是哪部分 的重力?
2.内翻&背屈 主动肌:胫前肌 神经支配:腓深、L4~5 评定: 5、4级 坐位,小腿下垂,做足内翻踝背屈动作,阻力
2.伸
主动肌:股四头肌 神经支配:股神经、L3~4 评定: 5、4级 仰卧,小腿在桌外下垂,做伸膝
动作,阻力加于小腿下端 3级 体位同上,可抗重力伸膝 2、1级 向同侧侧卧能伸膝,或触及肌肉收

(三)踝
1.跖屈 主动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神经支配:胫、S1~2
评定:
5、4级 俯卧,测腓肠肌时伸膝,测比目鱼肌时屈膝,做踝跖屈 动作,阻力加于足跟
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臀上、L4~5、S1
内旋肌群:包括臀中肌前部、臀小肌前部、阔筋
膜张肌
外旋肌群:包括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后部、 臀小肌后部、梨状肌、闭孔内肌及闭孔外肌
评定:
5、4级 仰卧,小腿在桌外下垂,做髋 外、内旋动作,使小腿向内、外摆,阻 力加于小腿下端
3级 体位同上,可做全范围髋外、内 旋
2.避免肌力检查的干扰因素:除患者和检查者的体位、治疗 师的经验外,患者的疼痛与疲劳以及合作情况对肌力检查均有 影响。此外,还应防止在某些疾患时因其他肌肉的代偿所造成 的假象动作。
3.争取患者的合作:解说,必要时给以示范。
4.掌握相关的解剖知识:检查时必须同时进 行触诊,为此,要详细了解肌肉、肌腱的解剖 位置。

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多媒体课件拍摄制作上海阳光康复中心前言徒手肌力检查(MMT)是康复评定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课件介绍的是人体上、下肢以及躯干主要肌肉的检查方法,用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学习这一章节时的辅助教学;也可用于临床康复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掌握这项技术的培训教学。

徒手肌力检查方法徒手肌力评定方法于1916年由Lovett 提出,以后有所改进。

检查时要求受试者在特定的体位下,分别在减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完成标准动作。

测试者同时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的运动情况和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克服阻力的能力,来确定肌力的大小。

肌力分级标准●5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4级:能抗重力、抗中等阻力运动。

●3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运动。

●2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1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0级:无可测知的肌收缩。

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1.姿势、肢位、固定:为了只引起受检肌肉(群)及所在关节的运动,要取正确姿势,规定正确的肢位,并在固定关节近端的状态下进行检查。

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2.防止代偿动作:某些疾患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时,某肌肉的运动常由其它肌肉运动所代偿,为了防止代偿动作,须根据解剖学与运动学的知识进行分辨。

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3. 在检查时要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并与健侧进行比较。

4. 在肌力达4级以上时,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远端肢体,施加的阻力须与运动方向相反、连续、并保持同一强度。

5. 检查1~0级时,须进行触诊。

为此,须详细了解能够触及肌肉、肌腱的解剖位置。

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6. 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出现肌肉痉挛时,徒手肌力检查难以准确判断肌力,不宜采用,但当肌肉完全弛缓或痉挛消除出现随意运动时,徒手肌力检查仍可应用。

7. 年老体弱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慎用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8.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进行肌力检查。

9.受试者存在关节不稳、骨折愈合不良、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急性扭伤、骨关节肿瘤等情况时,不宜进行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课件

《徒手肌力检查》课件
肌肉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等张收缩是指 肌肉收缩时张力保持不变,而长度缩 短或延长;等长收缩则是指肌肉收缩 时张力增加,但长度不变。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和触摸肌肉在收缩时的表现 ,判断其属于哪种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的力度
肌肉收缩力度分级
通常采用0-5级分级法,其中0级 表示无肌肉收缩,5级表示最大肌 肉收缩。
评估患者肌肉功能
通过徒手肌力检查,康复医生可 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功能状况,为
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指导康复训练
根据徒手肌力检查结果,康复医生 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
监测康复进展
通过定期进行徒手肌力检查,康复 医生可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受检者的姿势
确保受检者姿势正确,以便准确评估 肌肉力量。
遵循无痛原则
在检查过程中,应遵循无痛原则,避 免对受检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注意观察受检者的反应
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受检者的 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记录检查结果
在检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查结果, 以便后续分析和解读。
评估方法
通过施加外力和观察肌肉对抗外 力的能力,判断其收缩力度级别 。
肌肉收缩的耐力
耐力评估
通过持续收缩肌肉并观察其维持时间,判断其耐力。
评估方法
让患者进行持续等长收缩,记录其能够维持的时间,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 评估。
肌肉收缩的速度
速度评估
通过观察肌肉收缩的快慢程度,判断其速度。
评估方法
让患者进行快速等张收缩,观察其完成动作的时间和流畅程度,并结合其他检查 结果综合评估。

徒手肌力及肌张力检查60页PPT

徒手肌力及肌张力检查60页PPT
徒手肌力及肌张力检查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离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 点之间距离逐渐加大,主要作用使动作的快慢或 肢体落下的速度得到控制,称为离心性收缩。
(3)肌肉收缩运动形式区别:
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
肌肉长度 不发生变化 肌肉张力 加强
肌肉变长或缩短 不变
关节运动 无

适用 方法
骨折后石膏固定、疼 主动运动、抗阻运
痛、肿胀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前额部较大的 阻力,完成颈椎屈曲 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 动者为五级;仅能对 抗轻度阻力,完成以 上动作者为四级。
3级与2级
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同,完成颈椎全关节活 动范围的运动为三级。部分完成者为二级。
1级与0级
完成屈颈动作时,仅能触及到胸锁乳突肌 的收缩为一级,触不到收缩者为零级。
肌肉全力收缩并维持 肌肉反复收缩、放
数秒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肌力的因素
1.肌肉的发达程度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神经元和肌肉的募集 4.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协调性 5.杠杆效率
(五)肌肉收缩特性
1.肌力:
2.爆发力:肌力与运动速度的积
3.耐力:是通过维持较长时间的肌力所表 示的肌肉做功能力,其中包括局部肌肉耐 力和自身耐力。
b)重力作用。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 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者定为三级。解除肢体重力 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或克服肢 体重力的影响,仅能完成部分活动范围的运动者 为二级。
c)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可触及到收缩但无 关节活动者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级。
(2)评级标准
5级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运 动。
6.充分固定肌肉附着的近端关节。
三、检查方法
(一)躯干主要肌 肉手法检查
1.颈前屈
主要动作肌:胸锁乳 突肌。
辅助肌:头长肌、颈 长肌、前斜角肌、舌 骨下肌群、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头前直肌
运动范围:颈椎伸直后再稍向前方屈曲。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
手法:固定胸廓下部,肩部放松。令其完成颈椎 屈曲运动。检查者在前额部施加抵抗。(两侧胸 锁乳突肌不对称者,使其头部向侧方旋转,完成 屈颈动作,抵抗施于耳部)。
肌力评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物理疗法科 苏国栋
一、概述
(一)定义
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
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旨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 肌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 效,判断预后。
(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1.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原动肌。在一 般情况下徒手肌力评定的对象主要是主动肌。例 如,在做手持哑铃屈肘动作时,起主要作用的肱 二头肌。
2.拮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为 拮抗肌。例如,在做手持哑铃屈肘动作时, 肱三头肌和肘肌是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拮抗 肌。
3.固定肌:是固定原动肌起点或近端肌肉 附着的骨骼肌。它们可使原动肌工作更有 效。例如:止于肩胛骨的肌收缩,固定该 骨有利于三角肌作用于肩关节。
4.协同肌:是配合原动肌,随原动肌一同 收缩产生相同功能的肌或随原动肌收缩, 起着限制原动肌产生不必要的运动的肌。 例如,做燕式练习时,肩胛提肌、菱形肌 可以抵消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旋的作用,这 时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即是斜方肌的协同肌。
二、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可分为手法检查和器械检查
(一)徒手肌力检查
1.定义:徒手肌力检查技术是评价由于疾 病、外伤、废用所导致的肌力低下程度, 是检查者用自已的双手、经验和判断力对 被检者的肌力进行评定和操作。
2.徒手肌力评价方法
(1)评级依据
a)外加阻力的大小。根据不同的运动模式和解 剖部位施加不同的阻力。以“较大”阻力和“较 轻”阻力分别定为五级和四级。
2.颈后伸
主要动作肌:
斜方肌、头半棘 肌、头夹肌、颈 夹肌、骶棘肌、 项髂肋肌、头最 长肌、头棘肌、 颈棘肌、颈半棘。
颈后伸肌群
辅助肌:多裂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 直肌、头后小直肌、肩胛提肌。
运动范围:头与躯干背部肌群接触。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 手法:一手固定上胸廓及肩胛骨,另一手置于被 检者的后头部,向下方施加阻力。
4级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运动。
3级 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 围的运动。
2级 解除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1级 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
0级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在以上基本分级基础上,通常还附加一个 “加号”或“减号”来表示其被测肌力比 某级稍强或稍弱,以补充分级不足。
3.减少肌力检查的干扰因素,患者的疼痛、疲劳、 衣服过厚或过紧都会影响肌力检查的准确性。另 外,还应防止其他肌肉的代偿出现的假相动作。
4.检查前详细了解被检查部位的肌肉、肌腱的解 剖位置。
5.避免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在肌力的检查中 长时间的等长收缩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升高、心脏 负荷增加,故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慎用
(三)肌肉收缩类型
1.等长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间的 距离不变,即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也不发 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
(2)作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
2.等张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 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
(2)分类:
a)向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 点之间距离缩短,称为向心性收缩。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施于头部的阻 力,完成颈椎后伸的 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 动者为五级。仅能对 抗轻度阻力,完成以 上动作者为四级。
3级与2级
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同,完成颈椎后伸的全关节活 动范围的运动为三级。部分完成者为二级。
1级与0级
检查者用手支撑被检者头部,令其完成后伸动作, 另一手触摸第7颈椎与枕骨间的肌群。有收缩者 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级。
(3)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向患者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检查的 目的和方法,如果患者仍不够明白,给与必要的 示范,已取得患者的配合。
2.熟练掌握肌力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患者全 身的功能状况、关节活动的质量、关节有无异常 的病理形态以及患者的配合意识,按照检查的基 本原则,确定肌力检查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检查 体位和姿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