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呼吸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全国注册护士中的呼吸系统护理知识点整理

全国注册护士中的呼吸系统护理知识点整理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负责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维持身体正常的气体交换。
作为全国注册护士,了解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整理全国注册护士需要了解的呼吸系统护理知识点,以帮助护士提供更加精准和专业的护理服务。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呼吸系统由上呼吸道(鼻腔、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对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熟悉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知晓气道通畅与否对呼吸的影响,了解肺的生理功能,以便正确评估和处理患者的呼吸问题。
二、呼吸系统相关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等。
护士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病因、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咳嗽与打喷嚏的正确方式等。
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等。
护士需要熟悉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诱因,掌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同时协助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护士需要了解COPD的发病机制、常见的症状和并发症,掌握COPD患者的呼吸护理,如合理使用吸氧装置、鼓励运动锻炼等。
4.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其中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
护士应了解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掌握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等。
5. 胸膜炎:是指胸膜发炎引起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士需要了解胸膜炎的发病机制、分类和治疗原则,能够协助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如胸腔穿刺和胸腔引流等。
三、呼吸系统相关的护理技能1. 气道管理:护士需要掌握各种气道管理技术,如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能够熟练操作气道吸引设备,保持气道通畅。
2. 氧气疗法:了解不同类型的吸氧装置,正确使用各种吸氧装置,如鼻导管、面罩和呼吸机等。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

下面是一些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点总结:
1. 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器官(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功能的疾病,常见的包括感冒、哮喘、慢阻肺、肺炎等。
2. 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等。
3.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呼吸道会变得紧缩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感染和气候变化。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引起,症状包括咳嗽、气促、咳痰等。
5. 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6.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与吸烟有关,症状包括咳嗽、咳血、气促等。
7.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包括戒烟、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接种相应疫苗、避免感冒病毒等。
8.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肺功能检查和病毒、细菌检测等。
9. 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疾病而定,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点总结,具体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您有具体的疾病或症状需要了解,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
护士资格证知识点总结笔记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一节呼吸系统解剖生理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和胸膜组成。
(一)呼吸道1.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
鼻:对吸入气体有过滤、保湿、加温作用;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路;喉:是发音的主要器官,在咳嗽中起重要作用,吞咽时,会厌覆盖喉口,防止食物进入下呼吸道。
2.下呼吸道由气管、支气管组成。
气管在隆突处(位于胸骨角)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在肺门处分为肺叶支气管,进入肺叶。
右支气管较左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左支气管相对较细长且趋于水平。
因此,异物吸入更易进入右肺。
临床上将直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由于小气道管壁无软骨支持、气体流速慢、易阻塞,是呼吸系统患病的常见部位,且不易早期发现和诊断。
全面、整体的认识:(二)肺和胸膜1.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有上、中、下三叶,在肺叶内,肺叶支气管又依支气管和血管分支再分为肺段。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内氧分压最高。
2.胸膜分为脏层、壁层脏层紧贴在肺表面,壁层衬于胸壁内面,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构成潜在的密闭腔隙,称为胸膜腔。
正常胸膜腔内为负压,腔内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因为壁层胸膜有感觉神经分布,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痛。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一)肺的呼吸功能肺具有肺通气与肺换气功能。
肺通气:是指外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肌运动引起的胸腔容积的改变,使气体有效地进入或排出肺泡。
肺换气:是利用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分压差交换,主要通过肺泡内呼吸膜,以气体弥散方式进行。
(二)呼吸系统的防御、免疫功能呼吸系统具有防止有害物质入侵的防御功能。
①通过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过滤作用,调节和净化吸入的空气;②呼吸道黏膜和黏液纤毛运载系统,参与净化空气和清除异物;③咳嗽反射、喷嚏和支气管收缩等反射性防御功能可避免吸入异物;④肺泡巨噬细胞为主的防御力量,对各种吸入性尘粒、微生物等有吞噬或中和解毒作用;⑤呼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B细胞分泌IgA、IgM等)、溶菌酶等在抵御呼吸道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23护师【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考点精编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肺栓塞、支气管肺癌、急性支气管感染、肺炎等2.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急性左心衰竭等3.血液病等肺源性呼吸困难分型与病因●吸气性→吸气费力、“三凹征”伴有喉鸣音→“大气道”●呼气性→呼吸费力、呼气延长伴有哮鸣音→“小气道和肺泡”●混合型→重症肺炎、大量气胸、胸腔积液肺源性呼吸困难临床表现——分度1.轻度:重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
2.中度:轻微体力活动如日常活动、走路等时出现呼吸困难。
3.重度: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呼吸困难。
表现为端坐呼吸,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好发时间: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见。
>>病原体(1) 最常见的病原体:病毒 (70%~80%)(2) 最常见的细菌:溶血性链球菌→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传播途径:飞沫 (空气) 、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接触)>>易感人群:呼吸道有慢性炎症或老、幼、体弱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鼻咽部卡他性症状+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2.病毒性咽炎、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咽部发痒和烧灼感;若吞咽疼痛→链球菌感染急性病毒性喉炎→声音嘶哑,咳嗽时疼痛,发热→喉梗阻3.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咽痛、畏寒、发热咽部和扁桃体充血、肿大,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诱因考点: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 (小气道)。
可伴有胸闷、咳嗽。
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
可经平喘药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考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措施1.半卧位,促进排痰2.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避免食用产气食物;避免含糖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黏3.利尿剂和强心药护理4.呼吸功能训练5.慎用镇静剂和镇咳剂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6.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考点:支气管扩张治疗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引流、改善气流受限减少继发感染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急性加重期首要手术治疗止血、排血、防窒息1.卧床休息2.多饮水3.寒战→保暖;高热→降温 (物理降温或小剂量退热药)4.胸痛→患侧卧位、小剂量止痛5.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6.气急或发绀→半卧位、吸氧2~4L/min肺结核临床表现1.症状(1) 全身症状:长期午后低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2) 呼吸系统症状1) 咳嗽、咳痰 (最常见)2) 咯血3) 胸痛4) 呼吸困难2.体征(1) 可无明显体征(2) 干酪样坏死—实变体征(3) 结核性胸膜炎早期—摩擦音 (感) →胸腔积液体征(4)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胸廓塌陷、纵膈患侧移位肺结核治疗原则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一)生理1.肺通气肺泡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的动力●原动力: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胸内压=-肺回缩压●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静态阻力70%)●肺的弹性阻力(主要)●肺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肺泡液-气表面张力(最主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二棕榈酰卵磷酯●胸廓的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主要)支哮长期最有效治疗:糖皮质激素●惯性阻力●黏滞阻力●肺通气的功能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内更新气体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通气血流比值=肺泡通气量/心输出量2.肺换气肺泡与肺CAP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单纯扩散●分压差: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和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的因素Co2的扩散系数是氧气的20倍●呼吸气体的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的厚度(反比)●呼吸膜面积(正比)●通气血流比值●正常:0.84●过大:通气过度或血流相对不足→Ⅰ型呼衰●过低:通气不足或血流相对过多→支哮→动静脉短路→Ⅱ型呼衰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氧合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碳酸氢盐(主要)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发绀不一定缺氧(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缺氧不一定发绀(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氧解离曲线“S”右移↑左移↓●上段>60mmHg(>90%)●影响因素:PH、温度、2,3-DPG、二氧化碳分压4.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神经调节●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脑脊液,局部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外周化学感受器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氢离子↑●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主动脉体:主要调节循环升压反射(二)肺炎1.细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致病菌:肺炎球菌●病理变化: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临床表现:青壮年(30-40岁)+受凉淋雨后+寒战高热+铁锈色痰+口角鼻周单纯性疱疹+胸片示肺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并发症●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肺脓肿和脓胸:金葡菌感染●感染性休克●治疗:首选青霉素,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致病菌:化脓性细菌●病理变化: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表现:老年人+寒战高热+砖红色胶冻样痰+胸片示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坠●治疗:首选氨基糖苷类●金葡菌肺炎:婴幼儿/糖尿病老年人+寒战高热+痰中带血丝/脓痰带血+圆形透亮影,液气囊腔空洞半合成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菌素2.非典型病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军团菌肺炎●致病菌:嗜肺军团杆菌●病理变化: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临床表现:青壮年(30岁)+外出旅居史+高热(39-40℃)呼吸道症状+斑片状阴影+低钠血症●支原体:青少年(16岁)+外出旅居史+低热(37.3-38℃)咳嗽(阵发性剧烈干咳)痰少,可伴有咽痛,头痛+胸片斑片状阴影+β内酰胺类无效●衣原体3.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致病菌:流感病毒●病理:间质性肺炎,可见病毒包涵体,炎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发热+阵发性剧烈咳嗽,痰少+SaO2早期下降+磨玻璃影(三)肺脓肿1.吸入性(最常见):口咽鼻(厌氧菌)●好发部位:右肺●临床表现:寒战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分三层)慢性病人可有杵状指,胸片大片浓密炎性阴影,其中可有圆形透亮区及气液平面●治疗:首选青霉素2.血源性:皮肤疖痈(金葡菌)●临床表现:转移性脓肿●治疗:万古霉素/头孢3.继发性(四)慢性支气管炎1.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2.病理●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受损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再生的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并发生鳞状上皮化生●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和浆液性上皮发生黏液腺化生●管壁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周围炎(五)支气管哮喘1.是一种由呼吸道过敏引起的以支气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的慢性阻塞性炎性疾病。
呼吸科护士知识点总结

呼吸科护士知识点总结呼吸科护士是负责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希望对呼吸科护士们有所帮助。
一、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过敏、遗传、环境因素等。
其中,感染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如肺炎、结核病等。
过敏反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此外,遗传因素也在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等。
环境因素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如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化学物质等。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可以表现为咳嗽、气短、咳痰、胸痛、发热等。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
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阵发性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胸闷等。
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核磁共振等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痰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等也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抗生素、抗炎药、支气管舒张剂、呼吸道抗过敏药等。
物理治疗包括氧疗、呼吸康复、胸部物理治疗等。
对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肺气肿等,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总之,呼吸科护士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等知识,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士执业资格证专业实务考点:呼吸系统疾病.doc

护士执业资格证专业实务考点:呼吸系统疾病2018年护士执业资格证专业实务考点:呼吸系统疾病1.概念、按血气分析的分型。
2.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的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包括酸碱失衡的判定)、诊断、治疗。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病因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1.呼吸衰竭分型主要按血气分析结果。
2.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和CO2潴留,掌握缺氧与CO2潴留对重要脏器的影响。
临床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为主;据血气分析,确定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着眼于原发病和改善通气,氧疗在治疗呼吸衰竭中很关键,注意不同呼衰吸氧浓度不同。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原因为严重休克,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其诊断标准要明确,治疗分氧疗、呼气末正压通气。
1.Ⅱ型呼吸衰竭的呼吸功能改变为A.肺弥散功能障碍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机体氧耗量增加D.肺泡通气不足E.肺动-静脉样分流增加D2.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有效的措施为A.低浓度持续吸氧B.高浓度吸氧C.正压机械通气D.呼气末正压通气E.应用糖皮质激素D3.ARDS共同性病理变化有A.气道阻塞B.肺部感染C.肺不张D.急性心力衰竭E.肺血管内皮和肺泡损害,肺间质水肿E4.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7.188,PaCO275mmHg,PaO250mmHg,HCO-327.6mmol/L,BE-5mmol/L,其酸碱失衡类型是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5.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A.动脉血氧含量低于9mmol/L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90%C.pH值7.35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E.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E6.对I型呼吸衰竭患者若给予高浓度氧疗仍无效,其原因很可能为人工机械通气A.严重肺通气功能障碍B.严重肺动-静脉样分流C.通气/血流比例增大D.肺弥散功能障碍E.耗氧量增加B7.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B.呼吸频率增快C.呼吸困难与发绀D.神经精神症状E.双肺有大量湿啰音C8.不引起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体液因素是A.白三烯增加B.前列腺素F2增加C.血栓素增加D.内皮素释放增加E.一氧化氮生成增加E9.诊断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依据是A.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B.意识障碍伴球结膜水肿C.SaO290%D.PaO280mmHg,PaCO250mmHgE.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E10.下列各项组合中,能准确判断酸中毒性质严重程度和代偿情况的是A.动脉血和尿的pH值B.动脉血pH值和HCO-3C.动脉血和静脉血pH值D.动脉血和静脉血PaCO2E.静脉血和尿的pH值B11.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D12.引起Ⅰ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是A.肺部广泛炎症B.慢性支气管炎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肺源性心脏病E.上呼吸道阻塞A13.缺O2和CO2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出现烦躁不安、谵妄B.出现神志不清、昏迷C.导致脑组织碱中毒D.导致脑细胞内水肿E.导致脑间质水肿C14.男,68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一周前因感冒后咳嗽加重来诊。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霸笔记0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重点内容为肺炎、COPD 、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主要考查最常见病因及诱因、主要临床表现、确诊检查项目、主要治疗方法及用药、护理措施。
学霸笔记1.急性感染性喉炎: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和吸气性困难为临床特征。
2.肺炎链球菌肺炎高热39~41 ℃,呈稽留热。
典型者咳铁锈色痰。
首选青霉素治疗。
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 天,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
发热患者尽量不用退热药,胸痛患者患侧卧位。
3.小儿肺炎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
轻症肺炎 40~80 次/分,重症肺炎,①呼吸>60 次/ 分;②心率:婴儿>180 次/ 分;幼儿>160 次/分。
控制感染: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用药时间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5~ 7 天,临床症状消失后3 天。
4.支气管扩张: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是最常见原因。
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排痰主要为体位引流。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为重要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慢支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是阻塞性肺气肿的标志性症状。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
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 FEV1 / FVC<70%及 FEV1 <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长期家庭氧疗: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吸氧时间>15 h/d,流量 1~2 L/min ,保证睡眠时吸氧。
呼吸训练为缩唇呼气和腹式呼吸。
6.支气管哮喘:以反复发作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
哮喘症状持续 24 小时以上称哮喘持续状态。
β2 受体激动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为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用药方法首选吸入。
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色甘酸钠可抑制炎症细胞,对预防运动和过敏原诱发的哮喘最有效。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以 COPD 最为多见,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为Ⅱ型呼衰,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资格考试-呼吸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护士资格考试因为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很多考生不能轻易的通过护士资格考试,但是护士资格考试又是必须通过的一个考试,对于学习护理专业的考生来说是必须经历的一道坎,为了帮助报考护士资格考生们顺利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护士资格考试呼吸系统疾病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常见症
1、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病人施行气管切开的部位
进入(右肺)。
2、胸膜腔内为负压,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3、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痰为(铁锈色样痰),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左心衰竭),咳出的痰液有恶臭气味提示是(厌氧菌)感染。
4、咳嗽、咳痰的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以上,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指导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者)。
6、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粘稠、难又咳出者);
7、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久病体弱、排痰无力者)。
叩击方法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成空心掌状,用手腕力量,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而内,迅速瑞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分钟120次,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
8、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用(体位引流);
9、机械吸痰用于(昏迷者),每次吸引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min),吸氧前、后提高吸氧浓度。
10、临床上咯血量的判断,少量咯血(<100ml/.d ),中量咯血(100-500ml/d),大量咯血(>500ml/d)或1次300-500ml 。
11、咯血的主要并发症(窒息),先兆:咯血不畅,胸闷气促,紧张,面色灰暗,喉有痰鸣。
表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双手乱抓,抽搐,大汗,神志突然丧失。
窒息时,体位:(头低足高位),
12、咯血预防窒息:嘱病人勿(屏气)
13、大咯血时最重要的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或患侧卧位,休息要求(绝对卧床),止血药可用(垂体后叶素),禁用者(冠心病、高血压及妊娠),
14、咯血时体位:(头低足高位)
15、咯血饮食:大咯血者(禁食),小量咯血宜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
16、咯血时镇静药禁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年老体弱者禁用强镇咳药,如可待因
17、心源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
18、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支气管哮喘、COPD)
19肺源性呼吸困难体位(半卧位或端坐位)。
二、喉炎
1成人喉炎表现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轻者仅有(声嘶),严重可完全失音
2儿童喉炎起病较急,呈哮吼样咳嗽,夜间加重,重者出现吸气期喉鸣及呼吸困难,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下陷(三凹征)
3喉炎的治疗,有轻度呼吸困难者加用激素类制剂,局部治疗:雾化吸入,抗生素加激素液或加入少许肾上腺素、1%麻黄素。
三、肺炎
(支气管-肺组织)感染,阻塞支气管管腔。
2、支气管扩张的典型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常有肺部感染,局限性肺下部湿罗音。
3、支气管扩张病人提示厌氧菌感染的是(痰有恶臭)。
4、体位引流时间(饭前),体位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引流时间从每次(5-10min)加到每次15-30min 。
5、禁止体位引流的是(高血压、心力衰竭、高龄及危重病人)
五、支气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