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音频的数字化改造研究
论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134
一、系 统基本工作 原理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视音频信号进行采集, 由P8ns oni c 45 0 MC编辑机或摄像机对磁带进行重放,信号 接入非线性编辑系统,系统内的采集卡将视音频信号转换成 数字信号存储在硬盘内,采集完成层对形成的文件输入详细 的素材信息,查 诲时可通过w;ndows 系统壹 带的搜索功麓 进行查找{可迸行关键字查找) 。查找到你所要的资料后鼠标 双击文体,即可对录入的数据文件进行回敖,也可将视音频 输出到编 辑机。 二、 罪线 牲编辑 系统网 络配 置 1、系统采用了滚潮×3040型服务器。内存:2G DDR2; 处理器主频:乱86G H Z,二 级缓存4M8; 网卡:双1 。OOM
i
推进创叛理论探索创薪实践
鋈銎鎏羹霪鬟底麓霪鬻露庭瓣器◇业务研究一技术园地
技术 ,可 以直 接采用 EPON+LAN技 术, 实现 EPON到 楼头 , 再利 用5类线 方式进 入家庭 。第二种 情况是 针对已 建的小 区 ,在 不 方便 敷 设5 类线 的 情况 下 可以 采 用EPON+EOC技
电视记老用摄像机记录了城市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 明的 进步 、人民 生活 水平的 提高 ,于 是,夫 墨的 珍贵历 史音 像 档案便出现在各电视台的档案窒和裰关部门。这些音像档案 都是磁带,磁带对保存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保存时间过长容 易失 真, 还可 毹因 记录、 播放 设备 的更 新而无 法播 放, 这就 便 许多历史音像档案的保存面临着新的困难。笔者认为,各电 视台必须加快这批音像档案的数字化改造工作,并用硬盘作 为音像档案的存储介质。福建省永定电视台于2005年购进 一台非线性编辑系统,用于音像档案的数字化改造工作。现 就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配置、工作流程应用情况及不足 之处作如 下婀述。
浅谈广播音频制播系统的升级改造——以揭阳广播电视台为例

视听2019.08|技术与应用随着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广播电台对节目访问效率、制作效率、数据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已经可以被用来处理、交换信息,查询和存储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谓广播音频制播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互联网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等)集成的具备广播节目的录制、监审、编辑、上载、播出、管理、存储等业务能力,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实现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具备操作简单、编辑方便、节目质量高、播出及时可控等优点的集成系统。
一、现有广播音频制播系统存在的问题揭阳广播电视台于2009年建成广播音频制播系统,在2010年实现了系统升级,安全运行至2017年,已近8个年头。
该广播音频制播系统主要由两台服务器连接一台阵列柜组成主备服务器存储系统(两台服务器共用一台阵列柜,数据库和磁盘阵列都安装在这台阵列柜上),一台网络管理站在线临时备份阵列柜数据和服务,网络管理站通过仅有的一台核心交换机,使用COPYDATA 软件每隔2小时同步拷贝一次阵列柜上的数据库和磁盘阵列数据,以保证广播所有3个频率节目资料数据的安全,利用核心交换机连接到(主备)播出站提供播出服务,再使用一台连接到核心交换的楼层交换机连接到其他工作站(多台),为节目制作、编辑、审核、监听、录制、上单等提供服务。
经分析、研究,我们认为现有系统已难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求,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系统使用年限过久,硬件(特别是服务存储系统)存在比较多的安全隐患;其二,主备服务器不能实时同步备份数据,备份数据更新和完整性得不到保证,将导致制作的新节目和新上单失效;其三,群集管理和域控管理同步安装在主备服务器上,功能互相影响,负载服务相对较重;其四,存在两个单一节点,不能满足电台直播系统零秒切换的安全播出要求,一个是阵列柜掉线,不能快速自动切换到备服务的缺点,另一个是单一核心交换机,一旦掉线,系统就中断;其五,由于群集服务分配的IP 地址各不相同,在需要切换服务时所有工作站都要手动修改服务(器)相关参数,整个制播网络切换到备用系统(网络管理站替代服务器)的时间至少在20分钟以上,严重影响日常节目的安全播出和制作要求。
解析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

人员可 以将 3 2比的数字音频转换为 3 个1 0比特 的 人员需要对 2 0比特 的音频进 行取样并且还需
要通过 C H通道进行信息与数据的传输 , 并且通过 A E S通道
此之外, 对于数字视频信号而言, 音频嵌入技术的应用可以很 好地对 其传输进 行辅助 。在 目前的 S D I 信号 中数字音频信 号 的嵌入可 以实现 视频信号 的行 、场 同步脉冲期间与数字分量 的同时传输 ,并且在这一传输过程 中视频行消隐和场 消隐的 信息并不是必要的,因此 并不 需要对其进行取样 。这导致 了 音频数据可以通过辅助数据 的形式进入到数字视频的空隙之 中。例如数字音频 的每个子帧为 3 2比特但 是每 个视频的子 帧为 1 0比特 ,因此通过数字音频嵌入 技术的有 效应用 , 工作
摘要 : 随着我 国广播 事业 的不断发展 和广播 电视 工程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 数 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 工程领域得到 了越 来越 广泛的应 用。文章从对数字音频技术原理概述入手 , 对广播 电视工程领域 中的数字音频嵌入技术进行 了分析。
关键 词 : 广播 电视工程 ; 数 字音频技术 中图分类号 : T N9 4 8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1 1 3 1 ( 2 0 1 4) 0 2 — 0 2 7 8 — 0 2 1 k H z的抽样 频率 , 这种频率通常 是用 于安装有 P C M 适配器 的 NT S C和 P A L的广播 电视 中。 第三种是 4 8 k Hz的广 播音 频标准 , 这一频率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可 以与 3 2 k Hz 频率进 行较 为便利 的转换 。
备 取代广 播 电视 系 统的模 拟信号系 统设 备奠定 了 良好 的基
数字化节目制作与音频工作站系统及其维护管理

数字化节目制作与音频工作站系统及其维护管理摘要首先对数字化制作方式优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数字化节目制作与音频工作站系统及其维护管理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节目制作;音频工作站系统;维护管理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013-02传统的广播节目制作建立在模拟信号的基础上。
模拟信号是一个物理量,它随着时间或空间连续变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节目制作技术已经成熟,从l 997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43种语言广播、每天192小时节目的录制和播出,率先实现了数字化。
目前许多省台、市台已广泛采用数字方式制作广播音频节目。
数字信号是一个依赖于时间或空间的二进制形式编码值序列,它是从模拟信号转换来的。
1 数字化制作方式的优点广播电台的数字化发展是合理的选择。
具体来说,有以下优点:1)减少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失真,提高节目品质; 2)可共享节目资源。
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减少了磁带反复拷贝过程中的失真; 3)节目制作方便,可节省大量制作时间; 4)在节目播出时,可反复播放某一节目,不必担心由于磁带磨损带来音质的恶化,也不需要反复倒带,简化了播出手续;5)数字化节目资源易于保存,品质不会因存储时间太久而恶化;6)数字化节目资源易于查找,并且可以很方便地检听节目内容; 7)数字化节目可方便地实现非线性播出和自动化播出。
2 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是数字化节目制作的物质基础。
2.1 数字音频工作站及其特点数字音频是指把声音信号数字化,并在数字状态下进行传送、记录、重放以及其他加工处理等——整套技术。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英文缩写为daw,也简称为音频工作站,是一种声音处理工具。
它是以计算机控制的硬磁盘为主要载体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由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数字音频处理器、软件功能模块、音源外设、存储器等部分所构成,集计算机和录音机、调音台、效果器音响设备为一体的数字音频系统。
浅谈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

文稿服务器
交
播 出工作站 录制工作站 编排工作站 审 听工作站
能 照常 使 用
换
机
经 过 观 察 发 现 在 C
:
件系统 ) 。
P i t u 0 m o d ) r a eS b F r l ( v a
、 L2 、 Z \ F 、 3 xH ZR 下有 一个 顺 序文
执行以 s s . t y dt 文件 中存放 的 日期为参 x
数的核 心流程 ( 名 拷备存贮 、逆 向 换
换 名) 然后 运行把 当前 系统 日期作为 参数源自核心流程 ( 名 换 拷备存贮 逆
统结构 ( 如图 1 )功 能与 国内较流 行的 几 套系统 大 致相 同 ( 其核 心是 基 于法 国 Diirm公 司出品的 P gg a CX系统 专业 声卡 ) 审稿工作站 文稿工作站
( )如果当前 日期与 s s t 2 y dt 文件 x
内容相 同 则直接运行 以当前 日期为参
数 的主流程 ( 名 换 名) 。 以下是我台用V 60 B 开发成功运行 的原程序代码 ( 首先 引用 v b特有 的文 拷备存贮 逆 向换
并最好 全部 存放在 服务器 的专 门共
上
并虚拟 为硬盘 F 。同时事 先在此共
面对数字技术的迅速介入 .以及数
当 日 日期 XH Z Z r
享文件夹 X E HE R下建立以 日期为文件 夹名的 3 个文件夹 以分别对 应存放 各 1 天 的稿件 以实现新华社文稿 在服务器
字技术种种 独特 的技术特点 ,如何更快 更好的掌握 新技术 并且 如何使之更有
S ti foGeFl{ : y dtt e l s t i  ̄ s . ” fl = e cs x)
广播电台数字化建设与应用——以莆田电台为例

广播电台数字化建设与应用——以莆田电台为例陈建英(莆田市广播电视台福建莆田351100)摘要: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是当前各电台的首要任务。
本文介绍莆田电台广播数字化的系统组成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应用,并结合新的传播形态如网络广播、手机广播,对数字音频播出系统的建设进行介绍。
关t词:广播电台数字化建设数字音频2001年,莆田电台推进数字化建设,建立数字音频工作站,经过两年对L I N K2000音频工作站系统的扩容,2007年再次对L I N K2000音频工作站进行系统改造,节目存储可达到20000小时,广播音频慢录工作站投入使用,简化采、编、播人员的工作流程。
系统经过十多年的使用,加上当今业务形态的变革,如出现网络广播、手机广播,很有必要对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一、莆田电台广播数字化建设规霸及实麓情况莆田电台于2013年实现节目交换与调度的自动化,满足多套节目同时播出的要求,同时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传输部分使用数字音频电缆连接。
随着传输部分数字化的改造,出现节目的多样性、业务的多元化以及覆盖面的增加,两套广播节目用光纤传输作为主信号,微波传输作为备用信号,一旦主传输信号出现中断,需要人工切换到备用信号,需在输出端增设数字音频处理器,以实现零切换。
目前主要采用1K W调频发射,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数字信号是目前的主要传输方式。
原来的两套广播发射机发射功率只有1K W,发射覆盖面有限,规划采用3K W全固态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扩大覆盖收听范围。
直播调音台,作为电台播出机房数字化改造最核心设备——数字直播调音台,其实际应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播出过程的整体效果,为满足节目质量和节目量增加的需求,莆田电台已完成改造2个直播室和1个录制室。
发展D A B先导广播(波段3),实现D A B与现有的模拟广播并存。
根据声音业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比特分配率。
对于音乐节目达到C D级音频质量,以高质量的声音、优美的音乐吸引更多的听众加入到字声音广播的行列中来。
浅谈电台数字化直播室的升级及改造

.
z
-
室正逐步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升级和改造后节目的播出质量明显 提高。2011 年,我台汽车音乐频道数字化直播室配置安装全面启动, 为使直播室数字化设备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更换了美国 HARRIS NETWAE 网络化数字直播调音台及以调音台为核心的数字接口周边 播送专业设备。为适应播送频率化,频率专业化的需求,针对音乐频 率的特点在原有的 AIR2000S1 音频工作站系统的根底上实施了升级, 选用了英夫美迪公司的音乐播送专业软件 POWERCASTER 系统。
【关键词】直播室 数字化 系统
随着播送事业的迅猛开展,播送的频率不断增多,播送的时间也 不断的延长;同时随着播送的播出质量和播出平安要求的不断提高, 模拟播送播出系统的技术指标和系统构架已不能满足播送开展的需 要。建立数字化播送直播室成为必然的趋势,近年来在全力推进播送 电台向数字化开展的形势下,**播送电视网络总台播送播控部各直播
-
浅谈电台数字化直播室的升级与改造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开展,整个社会正逐渐步入数字 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播送技术数字化也是一 个必然的趋势,数字音频设备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模拟设备,成为电 台的主流设备。直播室作为播送播出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多的播送电 台对它进展新的设计和数字化改造。作为一种音乐播送的专业软件, POWERCASTER 的使用为汽车音乐播送带来节目创新的新机遇,编辑、 播出手段更加专业智能,更符合音乐播送的开展需求。本文结合**播 送电视网络总台播送播控部 2011 年汽车音乐频道直播室的升级与改 造和平时使用与维护经历,浅议数字化直播室设计中直播调音台的选 定、周边设备的选型与配置、实施 POWERCASTER 改造的实践,给出 了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数字化技术在演播室音频及扩声系统中的运用

数字化技术在演播室音频及扩声系统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2-08-05T01:55:11.59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3月6期作者: 1.胡林 2.胡亮3.沈晶 4.王悦[导读] 本论文以演播室的音频及扩声系统为中心,从理论上探讨了数字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1.胡林2.胡亮3.沈晶4.王悦武汉广播电视台湖北省武汉市 30022摘要:本论文以演播室的音频及扩声系统为中心,从理论上探讨了数字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在录音和扩音方面采用先进的数码技术对扩音和录音工程与工作进行改造。
在目前的情况下,演播室的音频及扩声系统有许多问题,因为设备的不合理使用或者设备之间的连接不正确,这样都会直接导致音响系统的整体质量不过关,甚至导致音响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数字技术的角度,对音频及扩声系统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演播室;音频及扩声系统;运用前言:在这个信息时代,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音像产业当中,用户必须要做到统一的经营与分散的使用,同时减少两项工作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降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许多数字化的产品,所以如何将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音频及扩声体系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扩声系统扩声系统,可以被解释为将说话人的语音进行放大,并将其实时地传递给听众,从而使说话人与听众在相同的声场中。
在扩声系统中必须要有足够的音量,讲话要清晰,同时也要确保声音传递的清晰度,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均匀的传播开来。
在整个扩声设备的设计中,包括扩声设备、声场环境,除此之外还包括声源和周边环境,将声音转换成麦克风,通过扩声设备、传送器等一系列的环节可以将该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扩音器和创建收听者区的声场环境。
演播室中的音频及扩声系统中,演播室里面的人声设备是模拟信号,但如CD之类的则是数字信号,这些信号在统一的控制下被输送到不同的回音设备当中,这一过程需要实现数字信号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模拟音频信号的信号方向没有变化,设备对电信号的改变它对象主要是电,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不同设备之间连接的可能性以及设备本身的质量,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免出现任何风险与意外,从而导致声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