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 导学案(无答案)

内丘县第四中学初三化学导学案
学案编号:
学案名称:课题2氧气的性质
编制人:刘素英审核人:田志辉编制时间:
授课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评价
学习目标
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
质。

3.会检验氧气存在。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的概念
学习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学习过程:
先学后教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先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33的内容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后教】请同学们展示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先学后教二:氧气的检验
【先学】观看视频P33实验2-2,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现象:
结论
小结:氧气的检验:
【后教】请同学们展示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先学后教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先学】观看视频P33-34实验2-3,2-4观察现象,实验填写下表:
思考:氧气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通过本实验证明氧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小结:
1. 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

2. 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这些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先学后教三:化合反应:
【先学】1、请同学们写出木炭、硫、磷、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思考表中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后教】请同学们展示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小结: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当堂检测:课时练
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三)1、颜色、气味、状态: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的;2、密度:同条件下,比空气_____ _ __;3、溶解性:____ __于水。

4、固、液态颜色:降温至-183℃变成_______色液体,-218℃变成______色固体。

注意:1、硫燃烧时,不是硫的固体燃烧,而是硫的液体或蒸汽燃烧,所以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

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的气体,所以在实验中,要在集气瓶的底部放少量水,目的是。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中:①、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 ___;②、铁丝一端裹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 _ ___;③、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目的是;集气瓶底部要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

3、在木炭燃烧的实验中,应将木炭从往缓缓的伸入集气瓶,目的是。

为了验证生成物二氧化碳,应在集气瓶中倒入,现象是。

4、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 ____,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____ ____,具有_____ __性。

6、氧气的检验方法 ①、只有一种气体: 。

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 。

7、烟与雾、火焰与光的区别①、烟与雾:②、火焰与光:例: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C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E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F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合反应是指由_____或______ __物质(多种物质)反应生成____ _____物质的反应。

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例: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 _ 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 __。

①硫+氧气 二氧化硫 ②镁+氧气 氧化镁 ③ 氧化汞 汞 + 氧气 ④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⑤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⑥二氧化碳+水 碳酸 ⑦氨气+ 氯气 氯化铵1、缓慢氧化指进行的很 的 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设计2课时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设计2课时无答案

2课时无答案)氧气导学案(人教版化学氧气课题二(第一课时)导学过程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自我测评【达标体验】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不易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 B A D.液态氧、固态氧也都是无色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 )2、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 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无色无味、能支持燃烧A、密度比空气大 B C、不易溶于水 4、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可燃性、硬度、沸点、颜色A B C D )、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5.D、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B、空气 CA )6.焊接精密仪器往往在氮气中进行,这是因为( B.氮气的沸点低A.氮气是无色无味且密度小.氮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7 ).无法确定 C.极不活泼D A.非常活泼B.比较活泼【能力提升】中,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8.鱼在水中靠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

性是上______9.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将木炭放在________里或用______夹持木炭,在中。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加热到_______,再伸入装有氧气的_________,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色的固体。

了一种、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0 ;;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⑥点燃镁条作信号弹:_____________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下列现象,请分析原因:11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设计(无答案)

第二单元课时2《氧气》导学设计主备:魏伟审核:八年级年级组总第13课时学习目标 1.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3.能描述硫、木炭、铁丝分别在空气、氧气中反应的现象。

4.能写出氧气与硫、木炭、铁丝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学习重点 1.氧气与硫、木炭、铁丝的反应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学习难点氧气与硫、木炭、铁丝的反应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课型新授课教具课件学习流程教学流程知识能力要点学法指导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1.创设氛围,激励评价2.出示单元知识树3.明确学习目标学生理清本章知识结构,思考老师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创设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理清知识结构,确定学习目标二、学案引领,新知探究(35分钟)问题探究1:氧气的物理性质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3页资料,完成学案: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

2.收集两瓶氧气,一瓶口向上,一瓶口向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只有口向上的小木条复燃。

这说明氧气的密度空气的密度。

3.鱼能在水中生活,但天气闷热时,鱼儿会时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学案,对子互查,抢答展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题探究2: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时的浮出水面来,这是因为氧气于水。

4.氧气()()活动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实验2-2,边观察边在学案上记录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现象结论思考与讨论1.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作燃料吗?活动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硫、木炭、铁丝、镁条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边观察边在学案上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结合课本及相关教辅资料完成学案上的问题:物质反应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硫(淡黄色固体)木炭(灰黑色固体)铁丝(银白色固体)思考与讨论:1. 请写出以上三个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第2课时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第2课时 导学案(无答案)

第二章(课)氧气(第2课时)班级学生姓名预习时间编写人杨萍【学习目标】1.知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并能总结出它们的反应特征。

2.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学会区分它们。

【自主学习】知识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完成教材p35的讨论:【交流讨论】上述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1)(2)(3)(4)1.化合反应(1)定义:由或的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特点:变(3)通式:(4)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反应类型。

3. 氧化反应(1)定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2)特点:有 参与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3)分类:根据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分为 和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金属的生锈(4)氧化反应不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4.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也 是化合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示例: ①石蜡+水+二氧化碳(是 反应,但不是 反应)②氢气+氯化氢(是 反应,但不是 反应)③硫+氧气 反应,又是 反应)【随堂练习】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钢铁生锈B.酒精燃烧B. 牛奶变酸 D.农家肥腐熟2.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碳酸B. 酒精+水+二氧化碳C. 氧化钙+D. 镁+二氧化碳 氧化镁+碳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C. 只有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D. 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E.。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导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应物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氧气
、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已知灯泡内若残留有空气会大大缩短灯泡的寿命,
)硫在
中燃烧反应的。

人教课标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课标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能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学习重点】木炭、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

【学习难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交流解惑
观察集气瓶并阅读课本P33第一自然段,我知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会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和雪状的固体。

二、合作探究,互助创新
1、探究一:氧气的检验方法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总结填空
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说明该瓶气体是氧气
2、探究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和视频,填写下表
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燃
烧现象
文字表达式
生成

五、课后作业。

1、写出符合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军事上可用作烟雾弹;
②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产物是黑色固体;
③燃烧时能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燃烧时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空气和氮气,请简述如何鉴别它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氧气一、氧气的性质 (一) 氧气的物理性质1.(多选)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 ) A.氧元素 B.氧气 C.氧原子 D.氧分子2.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下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3. 工业上我们常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利用的原理是。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2. 正确叙述注意事项(1) 甲的左图中,用 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火焰的 部分迅速加热;(2)甲的右图中,木炭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的现 象是,该操作的目的是;(3) 乙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答出其中的一条原因);(4) 乙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丙中水的作用是 丁中水的作用是总结:当实验中产生 时,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 原理:2. 符号表达式:3. 现象:4. 结论:5. 注意事项6. 实验评价:7. 实验改进:练习:1.(常规题).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 1 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图 1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1) 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

(2)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 能。

(3)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 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2.(提升题)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实验 1:在集气瓶内事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氧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过程与方法:
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学习方法:
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
3.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
学习用品
氧气、酒精灯、燃烧匙、硫磺、木炭、红磷、细铁丝、蜡烛、坩埚钳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氧气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2、氧气能支持燃烧吗?。

氧气能跟哪些物质反应?。

3、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如。

二、合作学习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P33,完成下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观察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现象:如木条复燃,结论: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演示实验2-3、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学习小组思考讨论
1、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
(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
要,
(2)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中燃烧,这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2、做硫燃烧时,集气瓶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3、做铁丝燃烧时,(1)集气瓶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2)实验时,将铁丝打磨绕成螺旋状并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3)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什么?
4、通过以上反应我们发现这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讨论:
1、课本P35讨论
2、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滴氧化反应吗?两者是并
列关系、交叉关系、包含关系?
三、自主检测
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
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
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不使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3、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方法是()
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
B、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空气的是氧气
C、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
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锌 + 盐酸氯化锌+氢气
C、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D、碱式碳酸铜水+氧化铜+二氧化碳
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D、蜡烛的燃烧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6、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