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考点: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一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一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个。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区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中国的四个端点6.省级行政区:(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2)目前,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空个省、主个自治区、殳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及各省简称7.北回归线穿过的有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

经典例题:例1: 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的简称是A.京B.沪C.津D.渝例2.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B,大部分领土位于低纬度地区C.位于亚洲南部,太平洋西岸D,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考点: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2.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分布:以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考点:1.我国共有延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葬、土家、蒙古和藏族等。

2.各民族分布总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我国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一一云南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了金个省级自治区。

分别是:内蒙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回族——开斋节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苗族、侗族——芦笙节 朝鲜族——长鼓舞、跳板舞冬不拉 经典例题:1. 暑假期间,阳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填空式默写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1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1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6、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1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二)理解性默写第21课《桃花源记》 P168陶渊明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好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的抗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入工业时代,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非法利益。

⑶.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定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⑷.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林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⑴.背景:鸦片战争后,沿海经济遭到破坏,激化了本已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⑵.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起金田起义,号“太平天国”。

⑶.经过: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构想了一个绝对公平,没有剥削的社会蓝图。

此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它充满幻想,无法实现;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⑷.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⑸.影响(评价):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⑹.启示: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中国近代的命运。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背景: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⑵.主凶:英、法;洗劫焚毁了圆明园(洗劫空前)。

⑶.帮凶:美、俄;俄国割占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割地最多)。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⑴.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积极对外扩张,企图获得更多资源和殖民地,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⑵.经过: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突袭中国北洋舰队,黄海大战爆发,邓世昌殉国;辽东半岛之战,日本屠杀中国旅顺居民两万余人;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四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四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四篇】【导语:】这篇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四篇】的文章,是作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单元】一新闻两则毛泽东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阵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阵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据南阳。

3、新闻常识:1.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大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产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3.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4、仔细揣摩有特别意味的语词,如“不料”等。

“不料”二字,充满嘲讽意味。

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斗争力。

“正是……那一天”,使讽刺意味更浓,且避免了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同日同时”,不仅用语简洁,也可见我军的气度。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充满着胜利的自豪感。

5、赏析“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树木”、“森林”,形象地表明根据地的发展,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气力的日益壮大,富有气势。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芦花荡孙犁1、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全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强,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情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

【导语】以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供⼤家学习参考。

第⼀课感受青春律动 1、⼈的⼀⽣需要经历哪些发展时期? 从⼈类⾝⼼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的⼀⽣需要经历⼋个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即:胎⼉期、婴⼉期、幼⼉期、⼉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年期。

2、进⼊青春发育期后,⼈的⽣理有哪些变化? (1)性机能发育成熟,第⼀、第⼆性征开始出现。

(2)⾝体外形急剧变化。

(3)体内机能迅速健全,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

3、为什么说青春期是⼈⽣发展的重要时期? (1)青春期是⾝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2)青春期也是智⼒迅速发展的时期。

(3)青春期还是⼼理⾛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4)青春期的情感、情绪⼗分丰富。

(5)青春是⼈⽣中最美好的阶段。

4、青春期有哪些⼼理特征? (1)困惑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

(2)独⽴意识不断增强是青春期的重要⼼理特征。

(3)尝试接触社会、理解社会是青春期的⾏为特点。

5、青春期的三个主要⼼理⽭盾是什么? (1)渴望独⽴与现实依赖的⽭盾。

(2)⼼⾥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盾。

(3)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理相对幼稚的⽭盾。

6、怎样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1)我们要主动适应⽣活中的变化。

(2)我们要积极寻求适当的解决⽅案。

(3)我们要学会设计⾃⼰的青春之路。

第⼆课共享花季友情 1、男⼥⽣之间有何差别? ⼥性的感知觉、注意⼒⼀般优于男性;⼥性擅长形象记忆、情感记忆、机械记忆;男性⽐较擅长逻辑记忆和理解记忆;思维发展⽅⾯,⼥性的形象思维胜于男性,男性的抽象思维超出⼥性;意志发展⽅⾯,男性在坚持性、果断性等⽅⾯普遍优于⼥性;在个⼈兴趣⽅⾯,男性的兴趣要⽐⼥性更⼴泛、更持久、更具有效能。

等等 2、为什么说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必要的? 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不仅能够扩⼤我们的⽣活交往范围,增强我们与⼈沟通的能⼒,还能使不同的个体相互影响,彼此在性格上相互渗透,促进我们的⾝⼼发展。

必背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

必背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

必背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1>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③统治机构更加腐败。

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⑤严重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3>虎门禁烟:1839 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2、战争经过: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3、结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 2100 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见《地图册》第 3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交涉”失败。

(3)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2、经过:(1)1856年秋,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

(3)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4)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个通商口岸(汕头、台湾、淡水、九江、汉口、镇江、南京、烟台、营口)·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主要的知识点涵盖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复习:数学:1. 基本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

2. 代数运算:代数式的展开、因式分解、配方法、分式的四则运算等。

3. 几何: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似性质、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语文:1. 课文理解: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结构、人物特点等。

2. 语法知识:词语的词性、句子成分、语法关系等。

3. 写作技巧:叙事、说明、议论等写作方法和技巧。

英语:1. 词汇和短语:学习常见的单词、短语和习惯用语。

2. 语法知识:时态、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等。

3. 阅读理解和写作: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写作日记、信件等。

物理:1. 力和压强:学习力的概念、单位、力的合成分解、力的平衡等。

2. 机械能与功率:学习机械能、功率的概念、计算和运用。

3. 电路:学习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化学:1. 元素和化合物:了解元素的概念、符号、周期表等。

2. 物质的变化:学习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过程等。

3. 酸碱中和和盐的生成:学习酸碱中和产生盐的化学反应。

生物:1. 动物和植物的古今变化:了解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分类和特征。

2. 遗传与进化:学习基因的遗传规律、突变和自然选择等。

3. 生态系统: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食物链、能量流等。

历史: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学习封建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等。

2.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古代科技成就。

3. 文化传承和交流:学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交流现象。

地理:1. 地球和地图:学习地球的构造、天地方位和地图的制图方法等。

2. 自然地理:了解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等自然地理现象和特点。

3. 人文地理:学习人口、城市、交通、资源利用等人文地理现象。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复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全册)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全册)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全册)本文档是针对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的复资料,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地理知识。

以下是对全册内容的简要概述: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讲述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赤道、经线和纬线的概念,以及地图的制图原理等。

- 针对地球和地图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地理分析和判断。

第二单元:气候与人类活动- 讲述气候与人类的关系,重点介绍气候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 探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渔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

- 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引导同学们关注环保问题。

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 介绍中国的基本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点等。

- 分析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如水资源、能源等,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 引导同学们研究中国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单元:人口与城市- 了解人口与城市的关系,研究人口分布规律和城市发展的原因。

- 探讨人口增长对城市的影响,如城市规模、交通压力、资源消耗等。

- 引导同学们思考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如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第五单元:地球与环境- 研究地球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了解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研究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探讨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单元:旅游与地理- 通过研究旅游地的选择和规划,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引导同学们了解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思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同学们复地理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

我们鼓励同学们多做练题和实践操作,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表格式)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南京;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

3、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

5、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在廊坊、老龙头、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

(张德成、聂士成)
6、从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60多万平方公里)起,到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学习主题 近代化的起步
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七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