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治疗组临床治愈24例,好转13例,无效3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能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愈率。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孟鲁司特;儿童【中图分类号】r7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23-01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其特点是儿童多见,病情易复发,临床表现为皮肤出血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2]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能提高过敏性紫癜的治愈率,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4月到2012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入选诊断: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有关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3]。

我们共收集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4.6岁;发病时间4-10天,平均5.5天。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即对症治疗(如卧床休息、禁食、抑酸、止血等)、控制感染、激素应用、抗组胺药物应用、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30002)进行治疗,剂量:小于6岁者予4mg口服,6岁以上者予5mg口服,每日1次,连用4周。

运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

运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

运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儿童过敏性紫癜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于2012年0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儿童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儿童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40例儿童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40例儿童总治疗有效率为75.0%,两组该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过敏性紫癜儿童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明确,而且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标签:过敏性紫癜;儿童;孟鲁司特钠过敏性紫癜简称HSP,指的是儿童发生常见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其最基本病变是全身广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无菌性炎性反应。

HSP临产症状主要为腹痛、关节肿痛、蛋白尿、血尿、便血以及皮肤紫癜;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极有可能引发肺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导致患儿死亡。

由于HSP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并发症较多且严重,因此临床上采取有效的药物对HSP进行治疗,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HSP患儿的临床疗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SP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0例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0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患儿病症诊断均与诸福棠《使用儿科学》(7版)[1]关于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相符合。

80例选取患儿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3±1.5)岁;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儿童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且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摘要]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

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与西咪替丁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0d,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05%(27/38),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药物孟鲁司特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小儿;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为免疫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儿童与青少年为高发人群[1]。

2-8岁最多见,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全身广泛性的血管炎,同时出现关节疼痛、胃肠道症状、肾脏病变等,预后大多良好,但如处理不当可致迁延不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该病已得到医务人员与患儿家属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对我院收治的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常规治疗,以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4.3)岁;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7.2±3.8)岁。

以上患者均按照第7版《儿科学》中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其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的过敏原因,并与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隔离。

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片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

氯雷他定片(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953)5mg,口服,1次/d;西咪替丁注射液(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4300)20mg/( kg?d),肌注,2次/d。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显效 ; 治疗 1 周 内症状完 全痊愈 , 且
( HS P )的l 临床 疗效。方 法
无反复现象出现。 有效 ; 治疗 2周 内症状基 本改善 , 好转现象明 显; 无效 ; 治疗 4周 内症状无改变 , 并反复 出现且 伴有其 他各项
系统症状 ; 总有效率 = ( 显效 +有效 ) , 患者总数 X 1 0 0 %。
存 在 白三烯 , 其 中主要包括半胱氨酰 白三烯 ( 白三烯 B 、 白三烯
患者 , 做 出分组研究
鲁司特钠治疗 ,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1 资料与方法
C , 白三烯 D , 及 白三烯 E 4 ) 陶 , 是较 为重要 的细胞 因子调控 剂 , 能促进 多种细胞 释放 。 且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转归存在密切
儿, 随机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纽 , 每组 5 O例。对患者均采用钙荆 , 维生素 c, 及 抗组胺 药物 治疗 ; 减 少其食 用或接 触可 能引起过
敏 的食 物 , 药物 及 接 触 物 。 对 出现 感 染症 状 的 患 儿 行 抗 生 素 治
1 . 4 统计学方 法
2 结果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计量 资料 采用 t
身不适等 。 同时还会 导致腹部、 肾损伤【 1 ] 。目前 , 对其病因还在研 究 中。 其治疗方法还处在对症支持性治疗阶段 , 治疗效果差 , 且
时 间长 。我院选择 2 0 1 1 年 1 月一2 0 1 3年 3月在院内行治疗的
3 讨论
过敏性紫 癜是侵犯 皮肤 和其 他器官 细小动脉 和毛细血 管 的过敏性血管炎 , 较为常见 的包 括 : 皮肤 、 关节 、 肾脏 等损 害 , 病 因还有待研 究查 明 。经相关实验表 明 , 过敏性紫癜 的发 病过程

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门诊接受治疗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服用维生素C、补钙药,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口服1次/日,每次4mg,疗程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症状,减少病人治疗时间,且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标签:孟鲁司特钠;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血管炎症疾病,该疾病主要引发儿童的全身免疫系统崩溃,产生各种各样的系统免疫疾病,多发作于学习阶段及以前的儿童,常见临床症状有腹痛、关节肿痛或者肾脏病变等其它病发症。

过敏性紫癜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一般性的治疗效果较低,且治疗周期长,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本研究对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门诊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孟鲁司特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详细报告见下文。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门诊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

其中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4.9±3.1岁;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2±2.5岁。

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小儿过敏性紫癜,且病情均可接受治疗,不存在其他的严重器官性疾病或易引发炎症的疾病,对即将使用的药物亦无过敏性反应。

经过调查,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厉娜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厉娜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厉娜摘要:目的:对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孟鲁司特钠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做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95.24%(40/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IgG、Alb、TRF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孟鲁司特钠的应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孟鲁司特钠;临床疗效作为儿科常见病,过敏性紫癜以血尿、腹痛、关节肿痛以及皮肤紫癜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由于过敏性紫癜发病有较多诱因,且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为患儿及其家属带来较大影响。

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可起到明显作用。

本次研究将就孟鲁司特钠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龄2~6岁,平均(3.5±1.2)岁,入院诊断均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病史询问,所有患儿病程6个月~3年,平均(1.0±0.5)年,发作次数平均4次。

将84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无肝脏、肾脏、心脏等疾病,且无肝肾毒性药物用药史,在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比较分析。

1.2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凝集、抗过敏、抗感染、补液等。

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片(国药准字:20083372,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每日用量5mg,于晚睡前服用,病情好转可安排出院[1]。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12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依照用药方案不同分组为用药A组(n=60例)和用药B组(n=60例)。

用药B组均采用维生素C+路丁的用药治疗方案,而用药A 组则在用药B组的用药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药物治疗。

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疗效结果,以分析此药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结果用药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7/60),明显优于用药B组的81.67%(49/60),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A组的皮肤紫癜、消化道病变及关节肿痛等症状的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用药B组(P<0.05)。

结论在抗过敏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缩短小儿过敏性紫癜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值得推广于临床普及应用。

标签: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小儿过敏性紫癜属于儿科中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且可见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腹痛及肾脏损伤等[1]。

临床常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2]。

有研究表明,若同时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其效果会更加显著。

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12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60例结合应用了孟鲁司特钠药物治疗,观察其疗效尤为显著,现将统计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12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依照用药方案不同分组为用药A组(n=60例)和用药B组(n=60例)。

用药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47±1.13)岁;病程3~10 d,平均病程(6.61±1.79)d。

用药B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50±1.16)岁;病程3~10 d,平均病程(6.58±1.88)d。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少、 血红 蛋 白降低 3例 , 嗜酸 粒 细 胞 增高 5例 ; 链 抗
英 国报 告 19 9 6~19 9 9年 4— 6岁儿 童 H P年 发 S 病率 为 7 . / 0万 … ; 克报告 19 031 捷 9 7~19 9 9年 H P S
0 A O 增高 2例 , E升高 3例 , 体 C (S ) I g 补 ,升高 2
和药 物 等为其 诱发 因素 。多种致 病 因素导 致机体 发
生速 发 性 变 态 反 应 , 生 I IE介 导 的抗 原 抗 体 产 g g A、
质 激素 治疗 , 肾脏损 害者 给予 抗 血 小 板凝 集 药 物 有
及 活血 化瘀 中药 。治疗 组将 对照 组 的抗过 敏治 疗改 为孟鲁 司特 ( 6岁 为 4m / 、 4岁 为 5mg d 2~ g d 6~1 /,
2周 内紫癜 基本 消失 , 症状 及体 征好 转 ; 效 : 无 用药 4
11 I 资 料 . 临床
《 实用 儿科 学 》 7版 的诊 断 标 准 )男 2 第 , 5例 , l 女 7
例; 年龄 2 5~1 . 4岁 。发 病 季 节 为冬 季 1 7例 、 季 春
周后 皮 肤紫癜 不 消退 , 反 复 出现 , 可伴 其他 系统 且 并
4 2例 H P患儿 随 S
机分为两组 , 对照组 (O例 ) 2 采用 常规治疗 , 治疗组 (2例 )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服孟鲁 司特 ( 2 在 2~6岁为 4mgd 6~ /、 1 3岁为 5m/d 睡前服 , 1个月 ) e , 共 。结 果 治疗 组 显效率 (2 3 ) 7 . %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0 0 ) 两 组 相 比 , 4 .% , P< 0 0 。结论 .5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 HS P疗效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可通过缩短药物到达时 间减少 全身代谢提高局部药 物浓 度 , 但其仍为一种间接溶栓手段 ,对 于深静脉完全阻塞 的患者 , 实 际效 果并未得到显著 提升 ; 同时对 于中央型 D V T患者 , 由于侧 支 循环 的存 在 , 溶栓药物多从 阻力较 小的侧 支通过 , 使 得到达 血栓 部位的药物较少l 5 l 。深静脉置管溶栓可 针对 上述深静脉血 栓治疗 目标全 面发挥作用 : 导管插入血栓 的过程 具既有物理开 通的效果 , 还可使 血栓变得 较为疏松 增大药 物接触 面积 ; 导管 直接插入 血栓 持续 给药 , 减 少全身代谢 , 药物与血栓充分接触 , 保持较 高的局部血 药浓度 ; 迅 速溶解血栓 , 减轻血管壁损伤 , 使
61 6 — 61 9.
【 3 ] 黄晓钟 , 张继蔚 , 梁卫 , 等.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叨.
2 . 2 2组 随访患 者深静 脉血栓后 综合征 和静脉 功能 障碍 情况 比较 至 出院后 1年 , A组 脱落 7例 , B组脱 落 1 2例 ; 随
介入放射学杂志 , 2 0 0 8 , 1 7 ( 1 ) : 1 1 - 1 3 .
参考文献 【 1 】 冯会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叨. 医学综述 , 2 0 0 9 , 1 5
( 2 4 ) : 3 7 5 6 — 3 7 5 8 .
【 2 】 吴再 德 , 吴肇汉 . 夕 科 学[ M】 . 第 7版.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9 :
照组 的 7 7 . 5 %, 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 K( P < O . 0 5 ) 。观察组皮疹 消
退、 腹 痛缓 解 以 及 关 节肿 痛缓 解 时 间均 显 著 短 于对 照 组 。 差 异
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 结论 对过敏性 紫癜 患儿给予孟鲁
司特 可 明 显 提 高 临床 疗 效 , 并 且 缩 短 疾病 缓 解 时 间 , 值 得 临床
治疗 后缓解 , A组 患者无 P E症状发生 。
3 讨 论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 】目的
效果 。方法
分析 孟鲁 司特治疗小儿过敏 性紫癜的临床
选择我院 2 0 1 3 年 1 2月一2 O 1 4年 1 2月收治的过
下肢深静脉血栓 的治疗 目标 是尽快去除血栓 , 恢复静 脉血 流通 畅 , 减轻和 阻止静 脉壁损伤 , 维持静脉瓣 的正常功 能 , 解除 血栓脱落导致致死性肺栓塞的危险。患肢远端浅静脉 给药辅 以 近端浅静 脉局部压迫 ,使溶栓 药物通过交通支进入深静 脉 , 虽
f 4 j P o n e r J M, Mo n e t a G LR e p o r t i n g s t a n d a r d s i n v e n o u s d i s e a s e : a n u p d a t e [ J ] .
访患者 中 A组 V i l l a l t a 评分及 V D S评 分均 低于 B组 , 差异有统
[ 6 ] G r e e n i f e l d L J , P r o c t o r MC . Re c u r r e n t t h r o mb o e m b o l i s m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y e n a e a v af i l t e r s [ J ] _ JV a s c S u r g , 2 0 0 1 , 3 3 ( 3 ) : 5 1 0 - 5 1 4 .
计学意义( P < O . 0 1 ) 。见 表 2 。
表2 2组出院后 1年 V i l l a l t a评分及 V DS评分 比较 ( ±s , 分)
J V sc a S u r g , 1 9 9 5 , 2 1 ( 4 ) : 6 3 5 — 6 4 5 .
[ 5 ] 张敏莉 , 张伯根. 急性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治疗 的选择及评价 [ J 】 . 中 国实用外科杂志 , 2 0 0 6 , 2 6 ( 1 0 ) : 7 5 6 — 7 5 8 .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7 — 0 8 )
2 . 3 2组并发症情况
出血是溶栓治疗最 常见的并发症 ,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的 疗效 观 察
刘秋 龙
( 抚州市妇幼保健院 , 江西 抚州 3 4 4 0 0 0 )
A组 出现皮肤瘀斑 、 穿刺点 出血 、 牙龈 出血 、 血尿等 7 例; B组发 生1 0例 。经局部压 迫和调整溶栓 、抗凝药 物用量后均得到控 制, 2组均无脑出血 、 消化道出血和失血性休克发生 。B组 3 例 出现胸痛 、 气短 、 呼吸困难等 P E症状 , 经呼吸支持及 药物保守
一 啦回目窝髓
患肢消肿率和静脉通畅改善率均高于 B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1 ) 。见 表 1 。
表 1 2组 患 肢 消 肿 率 和 静 脉 通 畅 改 善 率 比较 ( ;± s , %)
优于采取足背静脉溶栓 的 B组( P < O . 0 1 ) , 同时可有效避免肺栓 塞发生 , 显示 出良好 的近远期效果 ,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推广 。
【 关键词 】小儿
过敏性 紫癜
孟鲁 司特 临床 疗效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 比较常见 的变态反应性血管炎 , 患者主 要 的临床 表现为双下肢 出现对称性 出血性皮疹 ,并 且伴有腹
敏性 紫瘢患儿 8 0例 , 将其 随机分 为观察、 对照组各 4 0例。观察 组 患儿给予孟鲁司特治疗 ,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 , 对 比 2组 惠儿的临床疗效 、 皮疹 消退时间 、 腹痛缓 解时间 以及 关节肿痛 缓 解时间。结果 观 察组 患儿 总有效 率为 9 2 . 5 %, 显 著高于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