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合集下载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一、明确目标:考点点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货币的本质1.商品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3.货币的含义□货币的基本职能4.价值尺度5.流通手段6.其他职能□纸币7.优点和含义8.纸币的发行规律9.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二、立足基础:知识梳理(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一般等价物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其本质是_________。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 ________,它是货币 ____的表现。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五种职能。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它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上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5.一般说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的货币。

支付手段是随着________的出现而产生的。

(三)纸币1.纸币是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2.纸币(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_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成反比。

三、运筹帷幄:网络构建四、巩固提高: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般等价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B 、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C 、在各地都是一样的D 、作为媒介与货币的职能有共同之处2.原始社会人们有时用2只羊换一把斧子,这种交换表示的是( )A 、偶然的物物交换B 、扩大的物物交换C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D 、两只羊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3.在商店中一台电脑标价为8000,这8000元 ( )①观念中的货币②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③是这台电脑的价值④是这台电脑的价格A 、①B 、①②C 、①④D 、②④4.国家之所以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聚焦经济现象】(课前预习)◆情境材料小张和小李是好朋友,今年小张考进了山师附中,小李考进了实验中学,在初三临别时互相赠送了礼物,小张赠给小李一套书,小李送给小张一只精美的钢笔。

在暑假中他们通过QQ聊天谈心,互相激励,他们还通过腾讯Q币购买了QQ秀商城中的商品等。

◆问题思考(结合教材第一框题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的书和钢笔是商品吗?请阐明理由。

2. Q币是货币吗?请阐明理由。

【探究经济问题】(教学互动,合作学习)◆课堂展示就预习的问题找同学回答,展示自己的思考。

◆探究问题1.有人认为:“货币的产生是有必然性的,它是在不断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困难中产生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2.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 观察:贫、赔、赚、账、赊、购、货、贩、贪、财、贮、贵、贱、赎、贵、買、賣等字。

这些字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的共同的活动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经济现象?4. 为什么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5. 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有什么区别?◆知识梳理(课堂小结)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产生与本质货币基本职能其他职能【回归经济生活】◆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经济活动中关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A、一台29英寸的彩电标价2500元B、工厂财会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C、李某到集市用10元钱买了3斤鱼D、通货膨胀发生时,王某在黄金交易市场买黄金保值2.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

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3.消费者在评价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小车时说:“这车小的有点可爱,让人感觉很温馨。

这小车定价10万元,是物有所值。

”这小车定价10万元,这里的“10万元”是()A、现实的货币B、观念上的货币C、货币的符号D、金属货币4.“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优质课导学案附答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优质课导学案附答案

第一课第一框《揭开钱币的神奇面纱》教案【学习目标】1、分析钱币在商品互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2、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教课重难点】钱币的实质、钱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知识重点梳理】1、什么是商品( W)?2、全面理解钱币( G):(1)简述钱币的产生过程:(2)什么是一般等价物?(3)什么是钱币?(4)钱币形式的演变过程:(5)钱币的实质:(6)什么是钱币的职能?(7)钱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①全面理解价值尺度:含义:钱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由:钱币履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什么样的钱币?②全面理解流通手段:什么是流通手段(购置手段)?什么是商品流通?钱币履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一定用什么样的钱币?( 8)钱币除拥有两个基本职能外,还拥有哪些职能?3、什么是钱币流通规律?4、如何全面认识纸币?(1)纸币的长处:(2)什么是纸币?(3)纸币有什么职能?(4)纸币的刊行规律:【典题剖析】要求:限时 10 分钟,独立达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议解决。

1. 以下属于商品的是()①中国东北的原始丛林②自产自用的蔬菜③商铺里卖的衣服④赠予同学的生日礼品⑤中国向受灾国供给的紧迫救助物质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A ①②B ③④⑤C ③⑥D ②③⑥b5E2RGbCAP2、不一样的使用价值能够相互换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东西。

这“共同的东西”应是()A都有互换价值 B 无差其余人类劳动C都是商品 D 都有使用价值,即实用性3、历史上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好多,比方羊、贝壳、布匹等。

与钱币对比()A 一般等价物是商品,而钱币不是B一般等价物常常是不固定的,而钱币是固定的C一般等价物不是大家乐于接受的商品,而钱币则是D一般等价物不可以表现其余商品的价值,而钱币则能4、钱币的实质是一般等价物。

表示()①钱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是商品②钱币能够表现其余全部商品价值③钱币是财产的象征④钱币能够和其余全部商品相互换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④5.钱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 储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钱币6、价值尺度是钱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履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钱币是()A 价值不变的特别商品B 看法上的钱币C 现实的钱币D 一种价值符号7.决定流通中需要的钱币量的要素是()①待售商品的数目②商品的价钱水平③钱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钱币拥有量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以下说法对人民币认识正确的选项是()①它是国家刊行的强迫使用的钱币符号②它能取代钱币履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③它的刊行量以流通中实质需要的钱币量为限度④它是商品.能够与全部商品相互换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钱币——商品,依据本公式回答:(1)钱币在流经过程中履行了什么职能 ?(2)在商品流经过程中,“商品——钱币”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编写:夏茂胜审核:廖肃清日期:班级:姓名:组别:组号: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了解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了解货币的含义和产生过程,概括货币产生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知道一般等价物的含义,明确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

2、能从具体材料入手,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

3、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盲目崇拜金钱【学习重点】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学习难点】货币的产生与本质二、【自学案】————把握基础,夯实基础1.商品(1)含义:。

(2)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和。

(3)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2.货币(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①含义:。

②本质:。

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③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是什么?三、【探究案】————理解运用,探究提高张大爷向银行贷款10000元,种了5亩葡萄地,共收葡萄10100斤,其中10000斤质量好的葡萄以每斤5元的价格卖给了水果批发商,还有50斤较好的葡萄送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

还有20斤质量一般的葡萄自己吃了,还有30斤葡萄因有病虫害或腐烂变质而卖不出去。

请思考:1、材料中的葡萄都是商品吗?为什么有的葡萄能够卖出去?有的葡萄不能卖出去?2、一斤葡萄为什么只能卖到5元左右,而不能卖到500元一斤?四、【达标训练案】————勤学苦练,游刃有余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绣球,过去一直是壮族少女赠送给情郎的定情信物。

现在广西百色市旧州镇的许多壮族人家把自家制作的绣球挂在门边售卖,甚至销售到了欧美、东南亚,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壮族文化的窗口。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_图文.doc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_图文.doc

高一思想政治(上册)导学案姓名班级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型综合课课时第1-2课时主备人李晓燕执教者审核审批累计课时总第2课时使用时间2016年9 月日星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我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了解由物物交换到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知道货币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和作用,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我能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能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我能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能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

重难点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难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学法指导学习流程及内容个性备谍(笔记)阅读课本Pi-7页(限时10 分钟)。

小组长对学案自学部分完成情况进行批阅。

一、自主学习(展标独学)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是什么?2.什么叫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含义及本质?4.货币的职能有哪些?5.什么叫价值尺度、价格、流通手段、支付手段?6.什么叫纸币?纸币的地位,特点和发行规律?7.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解或底疑动过解盘脉学了彻的、五出通学顶口八自不能决,露,群。

试i。

③决不解难暴来对决尝知络二、合作探究(对学群学)1.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有何关系?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是什么关系?3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异同?4.如何正确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5.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何不同?6.货币与纸币有何不同?三、自主展示(质疑点评)四、整理学案(归纳小结)五、自主检测(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每首2元。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①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

(1)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产生过程: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货币的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

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的职能。

2.货币的其他职能: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3.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具体公式为:(三)金属货币与纸币1.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电子货币。

2.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使用的。

3.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

否则,纸币发行过多或过少,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的现象。

5.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它是物价总水平的现象。

提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

(三有一无)二、归纳提升1.商品与物品、劳动产品的关系(如图)2.判断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2)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使用价值价值区别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地位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社会属性,商品特有的属性意义不同商品需要交换能够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联系统一性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也无价值,不可能成为商品;一个物品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人教A版必修一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导学案

人教A版必修一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导学案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教师版) (2)【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 2分钟)1. 通过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2. 通过情景体验、分析,使学生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本质及货币的基本职能 (重难点)。

3.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观念。

【使用说明】1、 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2、 建议课时:1课时。

」、货币的本质 1、 商品 2、 货币 (1)产生: 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产生过程: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2) 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 本质:一般等价物—。

(4)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绿色通道:货币产生后,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好像有一种 神奇的力量。

但从本质上看,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 与其他商品充 当一般等价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货币的职能 ----------------------------------------------------------------------------- (1)货币的职能: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本质的关系: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3) 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① 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

② 流通手段基础案(15分钟)(课前独立完成)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一)导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一)导学案

《经济生活》导学案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2、解释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

3、对比货币的五大职能,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能力目标:通过对现行货币的了解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进而激发学生对我国人民币的爱护和尊重。

【高考考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主要职能;【学习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学习难点】区分货币的几种职能,理解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公式计算。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探究自学预习一、商品1、什么是商品?(记忆)一种物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思考)2、作为商品有哪些基本属性?怎么理解(扩展)3、想一想,如果两种商品相互交换,其实质是在交换什么?(动脑思考)二、货币1、什么是货币?(记忆)2、阅读教材P4-5页,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几个阶段?(归纳教材)3、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二者有什么区别?(归纳教材)你能归纳出货币的五大职能吗,请尝试着列出?(记忆)4、货币既然这么“好”,那是不是发行越多越好呢?如果不是,那你能找到规律吗?请写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动脑思考)基础知识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①中国东北的原始森林②自产自销的蔬菜③商店里卖的衣服④赠送同学的生日礼物⑤中国向受灾国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A ①②B ③④⑤C ③⑥D ②③⑥2、不同的“使用价值”可以相交换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东西。

这“共同的东西”应()A 都有交换价值B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C 都是商品D 都有使用价值,即有用性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这表明()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是商品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④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小张在商店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点
问题1: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_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_____________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具有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职能两大基本职能。

(2)价值尺度:。

(3)流通手段:。

(4)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的职能。

(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货币,只需要的货币。

但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货币,不能用的货币。


问题3: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____________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本质:本身没有________,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本身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职能,但是可以代替货币执行、、的职能。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____________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________,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___________,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如下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通货膨胀是指。

通货紧缩是指。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
2.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
4.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使用价值不同。

()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
6.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
7.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
二、提出疑惑
(通过自主学习写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探究一:“种菜大王”的两种菜
“种菜大王”老张把自己种的蔬菜留下一部分自己食用,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拿到集市上卖掉。

〖问题1〗老王的两种菜都是商品吗?为什么?
〖问题2〗被卖掉的蔬菜有价值吗?老张能同时拥有蔬菜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吗?
探究二:山村的交易
19世纪初,某山村曾经上演过这样的一幕:有牛奶的喊:“要牛奶的拿盐来!”有盐的人喊:“要盐的矛头来!”有矛头的人喊:“要矛头的拿咖啡来!”而有咖啡的人喊:“要咖啡的拿红珍珠来!”
〖问题1〗如果只有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咖啡,谁能成交?如果这几个人都能成交,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问题2〗你能设想出让更多的人都成交的办法吗?
探究三:买房
今年8月,赵先生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34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6万元和利息9.8万元。

〖问题〗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34万元、首付8万元、支付利息9.8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的什么职能?各自说出你的依据?
探究四:南斯拉夫亿元户
南斯拉夫的物价曾经上涨了50万倍,平均每月上涨328%,其货币也急剧贬值。

在南斯拉夫巨变后货币最高面额为100万元,后又变为5亿元、10亿元!但这10亿元按国家公价只能换成7美元,市民要用7亿元才能买到1公斤牛肉。

所以,有人不无讽刺地说,虽然南斯拉夫处处可见亿元户,其实都是穷光蛋。

〖问题1〗南斯拉夫发行的南斯拉夫新第纳尔是一种纸币,你能根据预习结果描述纸币的产生过程吗?你能说出纸币的含义吗?
〖问题2〗南斯拉夫出现的这种现象属于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什么?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应对?
1.2011年8月22日,著名影视剧明星江一燕来到宁波,向广西贫困山区孩子捐赠了一批书包等文具。

这捐赠文具()①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②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③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④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A.①③B.②④C.②D.④
2.货币与普通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之处在于()A.货币是商品,普通一般等价物不是商品
B.货币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普通一般等价物则不能
C.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普通一般等价物则不能
D.货币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普通一般等价物则不能
3.2011年情人节,张某花40元钱买了一枝价格为50元的玫瑰送给女友。

这里的40元、50元分别执行了()职能。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4.2011年8月4 日,宁夏红寺堡警方侦破一起特大制售假币、假证案,摧毁了一条自广州向宁夏及其他省区辐射运输、贩卖假币、假证的“地下通道”,并缴获假人民币60余万元。

之所以要打击制售持有假币行为,是因为人民币()①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②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殊商品,代表着财富
③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④发行权在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

判断通货膨胀主要看 ( ) ①纸币的发行量是否过多②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③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④商品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 D.①②
1.3G手机市场上,诺基亚的明星产品5230夺得3G手机排行榜的冠军,其价格更是势欲冲击千元大关,卖出白菜的价格。

物美价廉永远是消费者的追求。

这表明()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质量好的商品价格偏低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使用价值就是强调物品的有用性
2.2011年8月,赵先生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34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6万元和利息9.8万元。

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34万元、首付8万元、支付利息9.8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3.一辆轿车价格为10万元。

这10万元执行的职能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B.流通手段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货币D.流通手段货币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西安市公安局通报一起横跨河南、安徽、陕西的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缴获82万元假币,均为100元面额。

这些高仿假币频现及其蔓延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①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上升②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
③影响人们的生活④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亿元。

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元,就会 ( )
A.5000 0.25 使纸币购买力下降
B.5000 0.5 引发通货膨胀
C.5000 0.5 使纸币购买力提高
D.20000 2 使纸币升值
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2008年7月以来的37个月新高。

同时7月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同比涨幅为7.5%,创2008年10月以来的34个月新高。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十分严峻。

请分析当前物价快速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什么?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