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说明

合集下载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1039-2014 25589目录1总则2术语3医疗工艺设计3.1 一般规定3.2 医疗工艺设计参数4选址与总平面4.1 选址4.2 总平面5建筑设计5.1 一般规定5.2 门诊部用房5.3 急诊部用房5.4 感染疾病门诊用房5.5 住院部用房5.6 生殖医学中心用房5.7 手术部用房5.8 放射科用房5.9 磁共振检查室用房5.10 放射治疗科用房5.11 核医学科用房5.12 介入治疗用房5.13 检验科用房5.14 病理科用房5.15 功能检查科用房5.16 内窥镜科用房5.17 理疗科用房5.18 输血科(血库)用房5.19 药剂科用房5.20 中心(消毒)供应室用房5.21 营养厨房5.22 洗衣房5.23 太平间5.24 防火与疏散6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6.1 一般规定6.2 给水6.3 排水6.4 热水6.5 饮用水6.6 制剂和医疗用水6.7 消防6.8 污水处理6.9 管材7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7.1 一般规定7.2 洁净用房的通用要求7.3 门诊部7.4 急诊部7.5 住院部7.6 手术部7.7 医技科室7.8 中心(消毒)供应室8 电气8.1 一般规定8.2 电源8.3 安全保护8.4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8.5 安全电源系统8.6 照明设计8.7 防雷、接地与电磁兼容9智能化系统9.1 一般规定9.2 信息设施系统9.3 信息化应用系统9.4 公共安全系统9.5 智能化集成系统9.6 机房工程10医用气体系统10.1 一般规定10.2 气源设备10.3 气体配管10.4 医用气体终端11蒸气系统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 总则1.0.1 为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满足医疗服务功能需要,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 展开条文说明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设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设计一个现代化、功能齐全且安全可靠的医院成为必然选择。

二、设计原则1.人性化设计:以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需求为中心,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2.安全可靠性: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系统,保障医疗操作的安全性,严格遵守医院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

3.高效经济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优化空间布局,节约资源和成本。

三、设计内容1.建筑结构设计:考虑到医院建筑通常需要高度安全和耐久性,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医院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

2.空间布局和分区:根据医疗功能需求,将医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和手术室等。

各区域之间通过走廊和通道相连,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流动。

3.门诊部设计:门诊部应设置合理的候诊区、挂号处、药房、检查室和诊室等功能区,以保证医患之间的顺畅沟通和高效服务。

4.急诊部设计:急诊部应设有独立的入口和候诊区,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和设备,并与其他区域直接相连,以便患者迅速得到紧急治疗。

5.住院部设计:住院部应设置单人或多人病房,同时配备舒适的床铺、洗手间和储物柜等,以提供患者需求的私密性和方便性。

6.手术室设计:手术室应满足高级别无菌操作的要求,包括洁净区、污染区和更衣区,同时配备必要的手术设备和监测系统,以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7.医疗设备和系统:设计方案应合理安排医疗设备的位置和布局,确保设备的易于操作和维护,在必要的区域设置医疗辅助系统,如医疗气体供应系统和病历管理系统等,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8.绿化和景观设计:为了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和促进患者康复,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充足的自然光照和绿化植物的使用,同时设置室内和室外的休息和活动区域,以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需求。

四、可行性分析本设计方案结合了医疗服务需求和现代化医院建设要求,旨在提供舒适、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医疗环境。

人民医院综合楼

人民医院综合楼

人民医院综合楼标题:人民医院综合楼引言概述: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综合楼是医院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它承担着医疗服务、医疗教育、科研等多种功能,是医院的核心区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人民医院综合楼的建设和功能。

一、建筑设计1.1 建筑外观:人民医院综合楼外观设计简洁大方,符合医疗机构的专业形象,采用现代化建筑风格。

1.2 建筑结构:综合楼采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设计,保证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1.3 建筑布局:综合楼内部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域划分清晰,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流动。

二、医疗服务2.1 门诊部:综合楼设有门诊部,为患者提供初诊和复诊服务,配备专业医生和护士团队。

2.2 住院部:综合楼设有病房区域,提供住院治疗服务,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护理设施。

2.3 急诊部:综合楼设有急诊部,24小时为急救患者提供医疗救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三、医疗教育3.1 临床教学:综合楼设有临床教学区域,为医学生提供实习和临床培训机会,培养医学人才。

3.2 学术交流:综合楼举办医学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促进医疗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3.3 继续教育:综合楼设有继续教育中心,为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

四、科研创新4.1 科研实验室:综合楼设有科研实验室,支持医院科研团队进行医学研究和创新。

4.2 科研项目:综合楼承担多项科研项目,致力于解决医学难题和提升医疗水平。

4.3 科研成果:综合楼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案。

五、服务设施5.1 餐饮服务:综合楼内设有餐厅和小吃店,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饮食服务。

5.2 休闲区域:综合楼设有休息区域和绿化景观,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5.3 停车场:综合楼设有停车场,方便患者和家属停车就医,提高就医便利性。

结语:人民医院综合楼是医院的核心区域,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服务、教育和科研功能。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多样化的服务设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舒适的就医环境。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建筑,对其设计与规划有着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和说明。

1.建筑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医院的功能需求,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室、病房、急救中心等部分的布局与规划。

-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和节能要求,需要合理设置楼梯、电梯、走廊、庭院等公共空间。

-考虑到医院的安全性,包括消防系统、防护墙、防护门等安全设施。

2.土建工程设计:-需要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包括结构设计、地基处理、防水处理等。

-根据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地下室、地上楼层等区域的分布和布局。

-考虑到医院的环境要求,进行景观设计,包括绿化、庭院、健身路径等。

3.机电设计:-需要考虑医院内各个部门的供电、供水、通风、空调等设备的规划与设计。

-要满足医疗设备的需求,包括手术室的洁净度、ICU的内部环境控制等。

-合理规划病房、门诊等区域的照明、消防系统等。

4.装修设计:-根据医院的功能需求,对各个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装修设计。

-门诊区域需要设计合理的候诊区、诊室、检验室等,以提供病人舒适的就诊环境。

-病房区域需要考虑到病人的恢复和隐私需求,进行舒适、温馨的装修设计。

5.特殊环境设计:-考虑到病人的特殊需求,如残障人士、老年人士等,进行无障碍设计。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特殊空气处理,如负压病房、隔离病房等的设计。

-合理规划医院内的公共空间,如休息区、多功能厅等。

以上是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和说明。

医院建筑设计需要兼顾医疗功能和人性化设计,以满足患者、医生、护士等人员的需求。

从建筑设计方案到机电设计,再到装修设计和特殊环境设计,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仔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医院建筑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作。

医院建筑布局

医院建筑布局

根据2009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一)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患者获得感染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

1、低危险区域: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

2、中等危险区域: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

3、高危险区域:包括感染疾病科、传染病房等。

4、极高危险区域: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隔离要求1、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的污染。

(四通道三区域)2、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

3、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4、应按照手卫生规范的要求,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

(二)呼吸道传染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

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

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 。

隔离要求1、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

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2、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3、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池。

4、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

5、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6、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1m.(三)病区病室安置病人数及床间距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年第二十五条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十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

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第二十七条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医院建筑方案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医院功能需求、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以及提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舒适感。

以下是本次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说明:一、医院类型与规模本次设计是为了建设一所综合性医院,总占地面积约为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x平方米。

医院将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室、急诊等。

二、功能与布局医院建筑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医院的各项功能需求,使得各个部门能够顺利协作,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各功能区的布局计划:1. 门诊区:设计一个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配备充足的候诊座位和服务区域,以提高患者的等候体验。

门诊区还应设立多个医生诊室,以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2. 住院区:将住院区分为全科病房、特需病房和VIP病房。

全科病房应设置相对较大的单人病房,以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

特需病房和VIP病房应提供更加高级的设施和服务,以满足高端患者的需求。

3. 手术室区:手术室应设置在医院核心区域,方便各科室之间的协作。

手术室应具备先进的设备,并符合安全、洁净的标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 急诊区:急诊区应设在医院的入口处,方便患者及时就诊。

急诊区应配备完善的检查设备和紧急救护设施,以提供快速、高效的急救服务。

5. 辅助设施:医院还应配备配药室、实验室、影像诊断室、餐厅、咖啡馆、休息区等辅助设施,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三、空间设计在医院建筑的空间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绿化与景观:在医院的门诊大厅、住院区和其他公共空间设置绿化景观,以提供宜人的就诊环境和提升患者和员工的舒适感。

2. 光照与通风: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以减少使用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各个功能区应设计合理的窗户和通道,以确保足够的光照和自然通风。

3. 地面和墙面材料:地面和墙面材料应选择易于清洁和消毒的材质,以确保医院的卫生和洁净。

4. 行走和导航标识:在医院内应设置明确的行走和导航标识,以确保患者和员工能够迅速找到各个功能区和服务设施,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医院初步设计说明

医院初步设计说明

1 总阐明1.1设计根据1.1.1国家有关规范、原则《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原则》建设部、计委建标(1996)547号告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 0333-202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23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J-621-2023(地方原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23《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23其他有关国家、地措施规规范。

1.1.2国家□□管理局国□□计[□□] □号有关某医院可行性研究汇报旳批复。

1.1.3□□市都市规划管理局(□□)规管字□号某医院规划条件告知单。

1.1.4□□市规划管理局对某医院总体规划旳批复。

1.1.5医院筹建处□□□□年□月编制旳“医院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书”。

1.1.6□□市都市勘测处□年□月编绘旳“院区地形图”(1:2023)。

1.1.7□□市都市规划管理局□年□月核发旳“钉桩坐标成果告知单”。

1.1.8□□市路口规划管理处意见单。

1.1.9□□部勘察设计总院编制“某医院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汇报”。

1.1.10某医院与我院□□□□年□月签订旳设计协议□设第□□□号。

1.2院区工程概况1.2.1院区位置某医院为一新建医院。

院区位于□□市某区一号小区旳西南。

院区东侧与某中心南院相邻,西侧为某研究所,南侧是都市规划路,北侧为小区道路。

1.2.2院区范围与现实状况院区用地南北长140m,东西长165m,呈长方形院区内东北角原有一座煤气调压站,以于保留。

整个院区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自然地形最低标高61.48m,最高标高62.72m。

1.2.3院区建设场地地质、气候条件当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4.6℃,最热月平均温度25.8℃;整年主导风向北西北,夏季平均风速1.9m/s,冬季平均风速2.8m/s;日最大降雨量244.2mm,平均年总降雨量627.6mm;最大积雪深度24mm,最大冻土深度850mm。

综合医院建筑有关要求

综合医院建筑有关要求

病房床位摆放应平行采光窗;
病床平行摆放间距不小于800mm; 病房门净宽不小于1100mm,并应设观察
窗; X线治疗室噪音不得大于50dB(A); 治疗病房床间距不得小于1500mm; 洁净手术室通风应经初、中、高效处理, 其余一般经初、中效处理;
供氧管道采用紫铜管,采用铜焊或银焊,
关于综合性医院建筑有关规定
2004。11。
综合医院建筑规定:

4层及4层以上,必须设置不小于2台电梯;
主楼梯梯段宽度不小于1650mm,踏步宽度
不小于280mm,踏步高度不大于160mm, 休息平台宽度不小于2000mm; 走廊净宽不小于2100mm; 采光面积不小于1/8~1/6; 房间净高不小于2600~2800mm; 医院防火等级不得低于2级,三级不得高于 三层;
穿墙需加套管,单独明敷、单独接地; 吸氧采用镀锌钢管,宜明设,坡度不小 于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总体规划
设计方案说明
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李朗大道。

常年主导风向东南。

总建设用地10ha。

东侧为城市主干道李朗大道,北侧为城市高速公路,南侧为一条规划道路。

建筑设计理念:
根据传染病院的特点,理性地规划功能分区,建筑布局及不同功能的出入口,明确区分清洁区、污染区、限制区,以及公共通道、医务人员及住院患者的通道。

1 、医疗区各功能的组织上采取先进的—同心圆理论
2、人流物流的划分上引入---分开----分隔---分离---的控制原则
总体规划部分:
一功能分区
深圳地区的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向,整个院区由南向北沿城市道路划分为清洁区—污染区—限制区
1、清洁区主要为行政后勤及生活宿舍,拥有独立的出入口能源中心及后勤保障
能源中心,位于门诊医技楼的地下室包括变电所,水泵房,空调机房,医用
气体机房,
中心供应和营养食堂位于清洁区的北侧,靠近病房区,便于为全院提供动力
及供应保障。

2、污染区按照其污染的程度依次为科技楼门急诊医技楼病房楼污水、污物处理、太平间等则设在基地下风向的东北角的地下室,尽可能减少对病区的影响
3、限制区主要布置呼吸道病房,与楼前绿化一体,独立成区。

二道路系统
院区内有环行消防车道,所有机动车在院区外围行走。

步行人流在医疗区内通连廊可风雨无阻的抵达不同功能区出入口设置:
门急诊主要出入口,位于李朗大道一侧
后勤保障出入口,规划道路一侧,用地上风向
生活区出入口,规划道路一侧
污物出口,位于李朗大道一侧,远离主入口。

利用现有地形高差,作成半地下出口,隐蔽。

院区前广场分为停车区绿化区步行人流区,分区明确。

在主入口附近设置汽车清洗消毒场,以便对进出院区的车辆实施清洁消毒。

停车位:共计512辆地上停车296辆,地下停车206辆
三建筑防护安全距离
传染病院的隔离防护卫生防疫要求均高于一般医院。

其中门诊主入口距道路78米,呼吸道病房距高速公路42米。

其他各病房间距均大于30米的防护间距
四院区流线分级
传染病院的人流物流流线复杂,组织好各条流线的关系可以减少洁净与污染人流物流的相互交叉与相互感染的几率。

我们实行-- 分开--分离--分隔--的控制原则。

--分开普通患者与传染病患者就诊区域,出入口,通道相对分开
--分离普通传染门诊和住院区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分离,拥有各自独立的通道及活动区域
--分隔呼吸道门诊及其住院楼的医护人员与患者绝对分开
五应急预案(平战结合)
疫情爆发时,将呼吸道病房楼隔离。

呼吸道患者由专有通道进入后直达一层的呼吸道门诊。

楼前的绿地预留管线,做战时临时病房用地。

六绿化景观分析
形式追随功能,在进行理性的功能布置后,门诊医技区与病房区之间形成弧形绿色庭院。

这个弧形的构图,不仅从总图上统一了院区,更丰富了景观的层次。

绿色庭院,提升了院区的空间品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 10.17ha
建筑占地面积:17000㎡
总建筑面积:71100㎡
地上建筑面积:65100㎡
地下建筑面积:6000㎡容积率:0.64
绿地率:64.3%
覆盖率:16.7%
停车:机动车502辆
地上296辆
地下206辆
床位:500床
日门诊人次:2000人/次
其中普通门诊 1200人/次
传染病门诊 800人/次
门、急诊医技综合楼:13800㎡
其中门诊部分 6400㎡
其中医技部分 6800㎡
肝病病房 13900㎡
肠道病房 6090㎡
肺结核病房 6090㎡
呼吸道病房5350㎡
科技楼 5280㎡
行政办公后勤 5400㎡
宿舍: 8690㎡食堂: 1200㎡污水处理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