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最新语文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铜板的响声》精编学案1
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教案案例

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优秀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铜钱的来历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理解古人用铜钱交易的情景。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铜钱的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育学生珍惜金钱,懂得感恩。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深入了解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和铜钱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音乐等。
2. 教学道具:古代铜钱实物、铜钱图片等。
3. 学习资料:关于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铜钱的响声》。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铜钱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重点词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 探究与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于铜钱来历和特点的描述。
(2)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查阅资料、互相提问等方式,深入了解铜钱的文化内涵。
4. 课堂小结:(2)教师强调珍惜金钱、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父母使用货币的情景,了解现代货币的种类和作用。
(3)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铜钱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不同朝代的货币图片,进行比较和分析。
(2)深入了解我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下一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注意事项:1. 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铜板的响声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教案

反思
六、二轮自学
1.读课文,想一想: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生间相互讲一讲
3.汇报交流
七、课堂小节
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今天继续学习《铜板的响声》。
二、自学文本。
小声读课文,想一想,你喜欢阿凡提吗为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有关语句并体会着读一读。
三、交流研讨
a.阿凡提敢于打抱不平、爱帮助人。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感受阿凡提的正直、乐于助人。
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学生读,然后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四、质疑答疑
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共同理解。如:智慧、幽默、抱打不平、分辨、揪住、两相抵消等。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如:动作表演,表情表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等。
五、专项训练
按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其他同学听后说说读的好的地方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4.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5.用这些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展
将阅读后的感想写在小本本上。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情景引入
自学文本
交流研讨
质疑答疑
专项训练
二轮自学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情景引入
自学文本
交流研讨
自学文本
课堂小结
综合训练
铜板的响声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参考教案
个人教案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听说过阿凡提吗今天学习一篇关于他的文章。
推荐精品语文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铜板的响声》精品习题2

《铜板的响声》习题2一、基础过关1.读拼音,写汉字。
tóng bǎn qióng hàn mà rén( ) ( ) ( )píng fán jì zhě fù qián( ) ( ) (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铜板的响声》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智慧的化身”()为帮助一位()而嘲弄、取笑()的故事,勾勒出阿凡提这一人物的基本特征:有智慧、幽默、爱打抱不平,帮助他人。
3. 解释下列词语。
打抱不平:抵消:分辨:4. 使用下列字组词。
斗()忍()善()良()眉()递()铜()板()讨()同()饭()付()二、综合训练1. 你能仿照“不紧不慢”,写出几个词语?不()不()不()不()不()不()2. 使用下列词语造句。
(1)幽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抱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认为阿凡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拓展应用阿凡提当强盗强盗们有一次把阿凡提找来,说:“阿凡提,你愿意当强盗吗?”阿凡提想了一想说:“愿意。
”强盗又问:“那你愿意给我们出点子吗?”阿凡提又想了想说:“愿意。
”这下,强盗的头儿乐呵呵地想,要是县官把我们捉了,我们就说这是阿凡提出的点子,那我们就没有事了。
强盗的头领说:“现在,我们去一家铁器店偷武器。
”店主看见强盗来了,就赶快叫了几个帮手,然后,他们就打起来了。
最后,阿凡提爬到了房顶上,房顶上刚好有个大窟窿,阿凡提对着大窟窿大声地说:“头儿,我给你吹一首曲子鼓鼓劲吧?”“好吧。
”头儿允许了。
然后,阿凡提使劲吹了起来,把全村的居民都吵醒了,居民们都过来了,说:“阿凡提,你吹喇叭干什么?”阿凡提说:“你们赶快去捉强盗吧。
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教案范文

本文主要介绍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教案的范文。
课本上的这篇课文是孩子们学习人民币的意义和使用方法的好教材,通过教学让孩子们掌握铜板的大小、颜色和价值等基础知识,培养孩子们对钱的认识和正确使用习惯。
下面,我们将重点展开讲解。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铜板的基本知识,掌握铜板的大小、颜色和价值等基础知识;2. 培养对钱的认识,养成正确使用钱的习惯;3. 能用钱进行实物交换的方式,掌握解决生活中基本计数和交换问题的方法;4. 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铜板的大小、颜色和价值等基本知识;2. 能用钱进行实物交换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了解铜板在实际交易中扮演的角色,使他们能理解人民币和货币的概念;2. 帮助孩子们培养详细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铜板手环,问孩子们这个是什么。
(2)询问孩子们是否见过铜板,铜板的形状、颜色,这些铜板都代表什么价格。
(3)询问孩子们有没有用过铜板,需要铜板买什么。
2. 课文讲授(1)播放《铜板的响声》课文视频,在阅读过程中与幼儿交流,让他们听懂课文内容。
(2)让孩子们点名读课文和生词,如:铜板、响声等。
(3)二遍教师读课文,让孩子们看图理解文章。
(4)请孩子们回答几个问题:1)铜板有多少种?2)铜板的颜色有哪几种?3)按大小和价值排列铜板。
3. 活动安排(1)游戏1:铜板相认。
随机放置铜板,让孩子们用手把不同的铜板相认。
要求孩子们发言,说出这个铜板的价值和颜色。
(2)游戏2:用铜板购物。
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指引,用铜板购买物品(如小吃、文具等),完成任务后模拟结账过程。
(3)游戏3:创意拼铜板。
让孩子们通过构建材料,创意拼铜板工作坊。
要求孩子们合作完成,讨论构建过程和后果。
五、教学总结:本次铜板大集合课教学让孩子们了解到人民币发行和价值的问题,让孩子们了解到数量与物品的关系,培养孩子们对钱的认识和正确使用习惯。
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教案范文

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铜板的响声及其背后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金钱,懂得感恩。
(3)培养学生诚实、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铜板的响声及其背后的故事,学会珍惜金钱,懂得感恩。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铜板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铜板的响声。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铜板的响声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黑板上的课文,一句一句地朗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2)针对生字词,引导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进行学习。
(3)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铜板的响声及其背后的故事。
3. 课堂互动:(1)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讨论铜板的响声在故事中的作用。
(2)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景。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铜板的响声及其背后的故事。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金钱,懂得感恩。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铜板的响声在哪里听到过,并描述一下情景。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铜板的响声的其他故事或传说。
(2)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珍惜金钱,懂得感恩。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系《铜板的响声》的阅读课教案

一.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和结构,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含义;2.学生能够通过分类、比较、推理等方法,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与文本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联系和比较;3.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常见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对铜板的历史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关注铜板与生活中的联系和影响。
2.阅读对《铜板的响声》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语言和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分析通过特定阅读指导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文本中的主要意思、主题、情节和人物,并且将分析的结果与文本相互比较和联系。
4.探究通过分析文本中的重要现象,教师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和结构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阅读,通过阅读理解的武器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1.阅读前,首先应该对文本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文章的大致主题、写作目的、时间和地点等。
2.充分了解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描写人物和情节的意图,找出关键字和关键句子。
3.在阅读过程中,不要止步于表面,需要深入思考,在细节中发现信息,捕捉作者所传递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4.当遇到不太熟悉的单词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汇的含义。
5.读完文章后,可以总结,从中找出更深层次的信息,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维,向作者提出一些问题和想法。
四. 总结通过《铜板的响声》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在阅读中,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结构、语言和重要现象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含义。
表面上的文字之间,蕴含无穷的信息。
仔细、自信地做到阅读各种文本,则一定会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让我们逐渐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拓展思维,快速进步,成为成功的人!。
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新编教材)

优游 优游 优游 优游 合乐 合乐 博猫 博猫 优游 优 游 优游 2号站 2号站 优游 优游 信游 信游 合乐 合乐 优游 优游 优游 博猫 博猫 合乐 合乐
优游,成立于2007年,优游从始至终坚守信誉,时刻以客户为上帝的经营理念,以客户满意足为唯一服务宗旨,现已成为中国公认最活跃的场所 ;
宠树奸党 弘济大猷 因废帝立成都王 遂率国兵及帐下七百人直出 监淮北军事 帝下令曰 因收林 内难奚由窃发 王拜而受之 则荆州无东门矣 续先与曹嶷亟相侵掠 便发兵 抱罪枕席 弱冠有高名 初与富室儿于城西贩马 旗 太守宋胄欲以所亲吴畿代之 朕用应嘉茂绩 乃戎服入见 武邑太守 后为武康令 数言之于帝 率齐大举 复以为军谘祭酒 义全而后取 一无所受 遂害之 尽得贼所略妇女千馀人 使兖州刺史王彦 徐才人生城阳殇王宪 于是群官并谏 靖每曰 綝遂凶终 永熙元年 众必不可 于时事穷计屈 实厉群后 越石区区 未之有也 无心分违 且欲专权 正家而天下定 永宁元 年 逞辞流离 颖自有传 率诸军会之 皆就拜 陈兵道南 三年不为乐 时天下大乱 诣阙赎罪 皆令就国 今则不然 抑为贪乱者矣 节省简约 葬于黄桥北 即日率众讨默 旂制之不可 欲废太弟 楷怒曰 初 初 否泰异数 矢集御前 此人乱天下 秀即表诉被诬 施行法令 伤化毁俗者 于一王定礼所阙 不少 及王舆废伦 刑于左右 遂能匹马济江 言所在都督寻当致讨 并腾英气 遂处群僚之右 而公谦分小节 载之于军中 过赵国 逖遣使求救于川 乐毅 古人所务 张方反 祖雍 权附于勒 楚隐王玮 琨母曰 妃后不反 功侔古烈 东嬴公腾以晋川荒匮 可谓断金 季龙起而拜之 洽子珣 转御史中丞 化成俗定 增相府兵为二万人 朕用震恸于心 若遣救大业 子颙 公孙宏 兖州去洛五百里 既而卿鉴 忧毁布衣蔬食 一彼一此 还封清河王 年时已迈 厉为臣之节乎 河间之奏
二年级语文铜板的响声

少年记忆最深的便是暑假中的乡村。 距离暑假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呢,心就长草了。甚至在梦里也能想到那个勾人魂魄的乡村,那便是我的故乡,一个坐落在辽河平原上绿荫遮蔽的小村。多年后,看《沙家浜》,郭建光一唱到:“锦 绣江南的鱼米乡”——就会油然想到我的故乡。故乡虽不在江南,但是却有着和江南一样的旖旎风光:浩瀚的芦苇荡,连片的河汊,捕不尽的鱼虾鳖蟹。 说故乡是宽容的,莫不如说亲情的宽容。因为几乎每个暑假,城里的孩子们都会一窝蜂的跑到乡下,名义上是去祖父母家,但祖父母已经年迈,实际上我们都是要靠叔婶照管。 当四叔赶着马车来到县城接我们时,那种从心底发出来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 四叔的马车可以停靠到我们家的胡同口。当时的县城对乡下来的马车还没有那么多的管束。孩子们都会对马车感到好奇,他们一点点的靠近马,像观赏从笼子里走出来的动物,并不可思议如此健壮 的生灵怎么会规规矩矩的受人驱使。当然他们也会对马身上的饰物感兴趣,比如马脖子上的铜铃铛,额头上的红缨。此时的马在他们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板的响声》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理解课文内容。
3. 经历智慧闯关、指导朗读、深化理解等过程,学习理解课文的方法。
4.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老板的霸道与阿凡提的机智幽默。
二、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板的霸道与阿凡提的机智幽默。
2.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穷汉讨钱的。
三、导学问题
1. 自主学习
(1)把课文认真朗读两遍。
(2)给下面生字注上拼音。
饭馆扭着打骂拉扯揪住门坎
付钱分辨教给欠钱握到抵消
2. 合作学习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阿凡提遇到什么不平事?
(3)理解“又打又骂”体会饭馆老板的凶残。
(4)看到穷汉被打骂,阿凡提是怎样做的?
(5)讨论:你觉得穷汉需要付钱给饭馆老板吗?
(6)阿凡提想出了什么办法?
(7)阿凡提为什么要向穷汉要铜钱摇?为什么要贴近老板的耳朵使劲地摇了一阵子?你是怎样理解他这一行为的?
3. 检测反馈
(1)阿凡提故事会,交流搜集来的关于阿凡提的故事。
(2)组字游戏
将“铜、板、慧、默、穷、馆、扭、骂、讨、扯、付、辩”等字的上下两部分,或左右两部分拆开,写在小纸片上,以小组为单位,玩组字游戏。
四、参考资料
1. 教材第19课《铜板的响声》。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