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罨包治疗四肢骨折后关节肿胀疼痛47例

合集下载

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黎赣萍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22(33)15
【摘要】目的分析热庵包联合情志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及情绪的影响。

方法以收治的41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热庵包联合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肿胀程度、疼痛评分、负面情绪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HAMD评分与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热庵包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程度,缓解肢体疼痛感,显著疏导患者负面情绪,促使其积极面对疾病,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总页数】4页(P2350-2353)
【作者】黎赣萍
【作者单位】赣县区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中药热奄包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护理效果分析
2.中药热奄包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护理效果分析
3.中药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对化疗患者外周神经毒性
反应的影响4.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的应用研究5.中药热奄包护理在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奄包治疗跌打损伤红肿热痛

热奄包治疗跌打损伤红肿热痛

热奄包外敷治疗跌打损伤红肿热痛
一、适应症
跌打损伤引起的红肿热痛。

二、准备材料:
治疗盘、中药粉(黄柏、大黄、薄荷、泽兰、骨碎补、肉桂、川芎、三七等)、蜂蜜、搅拌器、塑料桶、开水、保鲜膜、剪刀、无菌棉垫或治疗巾、胶布、手套。

三、操作方法
1.根据部位取用合适的中药粉,加水、蜂蜜调成糊状。

2.取合适体位,暴露敷药部位,注意保暖。

3.患者试温,询问患者温度合适后,贴敷于患处用保鲜膜外加固定,松紧适宜。

再用无菌棉垫或治疗巾外包一层锁温,胶布固定。

4.4小时后取下药物,用温水清洁皮肤。

四、禁忌证
对中药粉过敏者忌用,跌打损伤24小时内忌用。

五、注意事项
敷药摊制薄厚要均匀。

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防止变质,影响药效。

蜂蜜过敏者不加蜂蜜。

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六、意外情况及处理
敷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停止使用,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若烫伤按烫伤流程处理。

中药热奄包在骨折疼痛控制中的实践经验

中药热奄包在骨折疼痛控制中的实践经验
中药热奄包对骨折部位有一定的压迫作用,部分患者可能 感到不适。预防措施包括调整包扎松紧度、适时更换体位 等。
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与规范
01
02
03
04
立即停止使用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 止使用中药热奄包,并观察患 者症状变化。
对症处理
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采 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如抗 过敏治疗、局部消毒等。
受度调查。
调查内容
02
包括患者对中药热奄包的认知程度、使用意愿、使用效果评价
等方面。
调查结果
03
大部分患者对中药热奄包表示接受,认为其能够缓解骨折疼痛
,且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中药热奄包在骨折疼痛 控制中的效果。
评价指标
包括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医疗服务满意度等多个 方面。
02
中药热奄包治疗原理及作用
中药热奄包治疗原理
中医学理论
基于中医学的经络、脏腑、气血等理论,通过热敷作用,使药物 成分渗透入肌肤,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药物成分作用
中药热奄包内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 舒筋活络等功效,通过热敷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从而发挥治疗 作用。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皮肤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中药热奄包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预防措施包括在使用前进行皮 肤测试,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使用。
烫伤风险
由于中药热奄包需要加热后使用,若温度过高或使用不当 ,可能导致烫伤。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加热温度、使用隔热 材料等。
局部压迫不适

中药热奄包在骨折康复中的临床观察

中药热奄包在骨折康复中的临床观察

中药热奄包的作用机制
01
02
03
温经散寒
中药热奄包中的温热作用 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 进炎症消散。
活血通络
中药成分能够渗透皮肤, 直达病灶,发挥活血化淤 、通络止痛的作用。
消肿止痛
中药热奄包中的药物成分 可以促进局部组织代谢, 加速水肿消退,缓解疼痛 症状。
03
骨折康复现状及问题
传统骨折康复方法的局限性
康复周期长
传统骨折康复方法往往需 要患者长期卧床,康复周 期较长,给患者带来不便 。
疼痛控制不佳
传统方法对于骨折后的疼 痛控制效果有限,患者往 往需要忍受较大的痛苦。
功能恢复不全
由于缺乏个性化的康复方 案,传统方法可能导致患 者骨折部位功能恢复不全 ,影响生活质量。
中药热奄包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前景
中药热奄包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制作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处方,选用适当的中药粉末和介质,按 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适宜温度(一般为4045℃),最后将热奄包包裹于患处。
使用方法
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患处,将制作好的中药热奄包贴敷于 患处,每次贴敷时间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一般为2030分钟。每日1-2次,7天为一疗程。
缺乏长期随访数据
本次观察主要关注短期疗效,缺乏长期随访数据。未来可以延长随 访时间,评估中药热奄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对照组设置不足
本次观察未设置安慰剂对照组,无法完全排除非特异性效应的干扰 。未来可以增设安慰剂对照组,提高研究的严谨性。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研究作用机制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热奄包在骨折 康复中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充 分的理论依据。

中药热奄包在骨折固定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中药热奄包在骨折固定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评估疼痛程度
02
患者主诉疼痛,且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
排除禁忌症
03
如局部皮肤破损、感染、出血倾向、恶性肿瘤、过敏体质等。
操作步骤及技巧
药物准备
选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 中药,如红花、丹参、乳香、没药等 ,研磨成粉,装入棉布袋中。
加热处理
将中药热奄包置于微波炉或蒸锅中加 热至适宜温度(约40-45℃),注意 避免烫伤。
中药热奄包在骨折固定术后疼痛管理中具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0% 以上。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药热奄包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 持续时间。
中药热奄包在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也表现出积极 作用。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01
目前中药热奄包在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仍存 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控制中药热奄包温度及使用 时间
应根据患者耐受能力和病情需要,合理控制中药热 奄包的温度和使用时间,避免烫伤和加重肢体肿胀 。
加强观察及护理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 局部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指导
01
皮肤过敏反应处理
立即停止使用中药热奄包,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同时保持局
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FPS-R)
通过六种面部表情来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选择与自己疼痛程度相符合的表情。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需使用其他止痛药 物。
有效
疼痛有所减轻,但仍需使用其他止痛药物辅 助。
无效
疼痛无减轻或加重,需更换其他治疗方法。
患者满意度调查
调查内容
包括患者对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接受程度、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 量改善情况等方面。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的护理探讨_1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的护理探讨_1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的护理探讨发布时间:2022-12-07T06:24:15.37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3期作者:荣晓红[导读] 目的:针对出现肿胀疼痛症状的骨折患者,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荣晓红(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 215101 江苏苏州)摘要:目的:针对出现肿胀疼痛症状的骨折患者,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抽选我院骨科在2020-2021年接诊的190例出现肿胀疼痛症状的骨折患者,术后分两组对其按照骨科所规定的流程展开护理或者是用中药热奄包展开护理,各组人数均为95,分别为普通护理组和中药热奄包组,在研究中,需要对比分析的数据是患者的肿胀疼痛、舒适、睡眠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肿胀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舒适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所上升,但中药热奄包组向正常范围发展的幅度更大。

结论:对出现肿胀疼痛症状的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应用中药热奄包来展开专项护理,可以让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为患者创造更加舒适的预后恢复条件,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骨折;肿胀疼痛在临床中,骨折这种创伤性疾病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在发生骨折之后,患者肢体上的动静脉供血与回流都会因为创伤而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部分部位供血不足,再加上骨折之后患者的活动受限,骨折部分的肢体就会出现肿胀疼痛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导致愈合与康复的速度减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对这种情况提起应有的重视。

近些年来,中医治疗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加,效果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在骨科护理中经常会用到中药热奄包,其可以对患者的疼痛感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减轻患者的症状。

为此,此次研究中抽选了我院骨科接诊的190例出现肿胀疼痛症状的骨折患者,术后分两组对其按照骨科所规定的流程展开护理或者是用中药热奄包展开护理,从而对后者的效果进行验证。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效果观察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效果观察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效果观察晁静【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1例.西医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予以中药热奄包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肿胀面积.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及肿胀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临床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西医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后肿胀疼痛患者予以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颇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08【总页数】2页(P1416-1417)【关键词】中药热奄包;骨折;肿胀疼痛【作者】晁静【作者单位】三门峡市中医院骨二科河南三门峡 4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9疼痛为机体组织或潜在组织损伤引发的不愉快感觉与情感体验,具有较为复杂的生理应激反应。

骨折患者治疗前后均伴有不同程度肢体肿胀与疼痛,通常会造成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预后效果。

以往治疗中常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但其易造成药物依赖,对患者生理恢复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

有研究[2]指出,中医药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小肿胀面积。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效果。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1例。

中医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0.3±10.2)岁;西医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0.5±10.6)岁。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的护理体会

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的护理体会

92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年第40卷第8期・中医护理・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的护理体会余英姿,黄雪芳,李梦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珠海5190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热奄包对骨折后肿胀疼痛的缓解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骨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折后肿胀疼痛惠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中应用热奄包,比较2组的肿胀评分、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1)护理后2组的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 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 <0. 05)。

(2)护理后2组的舒适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3)2组护理后的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 05),而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

(4)护理后2组的GQOU-74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o结论热奄包可有效缓解骨折患者的肿胀、疼痛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病情对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骨科;护理;骨折;肿胀;疼痛;热奄包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8-0092-03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由于骨折后患者患肢静脉回流、动脉供血会受到影响,导致其患肢血供不足,加上肢体活动减少,易导致患肢肿胀、疼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康复进展皿,故临床上需对骨折后肿胀疼痛予以重视。

近年来,中药热奄包被逐渐应用于骨科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本研究为探讨热奄包对骨折后肿胀疼痛的缓解效果,针对骨折后肿胀疼痛患者100例开展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2 治 疗 结 果
优2 6例 , 良1 1 例, 有效 6例 , 无效 4例 , 总有效率9 1 . 4 9%。
4 典 型 病 例
方 x×, 女, 7 1岁 。因右髌骨骨折经 内固定手术 治疗后 , 右
关键词 : 骨折关节肿痛 : 中药热罨 包; 外治法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4 1 . 1 文献标识码 : D
市等 足太 阳膀 胱 经 、 足 少 阳胆 经 穴 位可 以更好 地 发 挥 局部 取
中 药 热 罨 包 治 疗 四 肢 骨 折 后 关 节 肿 胀 疼 痛4 7 例
李金龙 , 杨福梅
( 云南省大理 州中医院 骨伤科 , 云南 大理 6 7 1 0 0 0 )
肿胀消退 , 关节 功能恢复 正常者为优 ; 肿胀 消退 , 关节功能 基本恢 复者为 良; 肿胀 消退 , 关 节功 能 明显好 转者 为有效 ; 肿胀 减轻, 关节强直功 能无 明显 改善者为无效 。
5 体

骨折损 伤后肢体肿胀 , 关 节功 能受 限是 骨伤科 常见 的并发 症, 属 中医骨伤科学 “ 伤筋” 范 畴。主要病理机 制为 : 气 滞血瘀 , 脉络不通 , 跌打损伤骨折后 血脉破 损 , 血离经 脉 , 离 经之血 滞于 关节 、 管道 、 皮 下腠理之 中, 壅阻 黏滞而致 经络不 畅 , 关 节粘 连 , 功能受损 。而奄 法是中医外治法 的一种古老而行之有效 的治疗 方法 , 早在《 普济方 ・ 折伤 门》 中就有 “ 凡伤折 者有 轻重 浅深 久新之异 , 治法亦有服食淋熨 贴熠之 殊” 的记载 。热奄 方 中, 当 归、 红花 、 乳香、 没药活血化 瘀 ; 川乌 、 草乌 、 羌活、 独活祛湿 消肿 止痛 ; 伸筋草 、 木 瓜、 透骨草舒经 活络 。全方具有活血化瘀 、 舒经 活络 、 消肿止痛 的功效 。通过热奄外敷作用 , 则药物经毛窍渗透 进入血脉 、 枢机之 中, 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促进新 陈代谢 、 松 解粘连 、 强筋壮骨之功效 。故使皮 肤肌 肉、 肌腱 痉挛者 复舒 , 萎 者复满 , 僵者复柔 , 关 节经络功 能恢复 , 是一 种值得推 崇 的治疗 方法 。
以活血化瘀 、 疏通 经络为主 。 推拿疗 法手 法治 疗可 消 除肌 肉紧张 , 缓 解局 部疼 痛 , 并 且
寒, 除湿 消肿 , 舒筋活血 ; 川芎活血行气 , 祛风止痛。外用 上述诸 药能通经活络 , 加速瘀血的吸收 , 从 而达到散瘀 止痛的 目的。 综上所述 , 针刺、 推拿 、 中药 离子导 人三联疗 法在 治疗梨状 肌综合征上具有独到 的作用 , 充 分利用 了三者 在治疗 本病 的优 势, 具有效果好 、 见效快 、 疗程短 、 无 毒副作 用、 病 人痛 苦较少等
特点 , 值得 近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 参考文献 : [ 1 ]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S ] . 南京: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9 4 : 1 9 0 .
通过 局部穴位刺激 疏通 痹 阻 的经络 , 使气 血 的流 动恢 复通 畅 , 逆乱错 位的组织也 得 以 回纳纠 正 , 使筋 络 顺接 , 从 而达 到 畅通 气血 、 疏通经 络的 目的。 梨状肌综合征 主要 涉及 足太 阳膀胱 经 和足少 阳胆 经 两条 经络 。阿是 穴“ 以痛为腧 ” , 可疏通 经气 , 使 脉络 通常 , 通则不 痛 。因此 , 针刺选 取阿是穴及环跳 、 秩边、 承扶 、 委 中、 阳陵泉 、 风
中药 离子 导入疗 法具 有温 经散 寒、 活血祛 瘀 、 舒筋 通络 之 功效 , 方 中威 灵仙祛风除湿 , 通络 止痛 ; 没药 、 乳香 调气 和血 , 消 肿祛瘀 , 理气 止痛 ; 赤芍抗炎 、 解痉 、 镇痛; 透骨草 、 伸筋草祛风散
该处 受压 , 产生下 肢后侧疼痛 , 形 成本病 。 、 中医学认 为 , 本 病属 于“ 痹证 ” 范畴 , 患者 多 因扭 转 、 闪挫 , 造 成局部 伤筋 , 从 而使局 部气滞 血瘀 , 不通 则痛 , 日久则 筋脉挛缩 , 活动不 便 。治疗 上 当
文章编号 : 1 0 0 6— 9 7 8 X( 2 0 1 4 ) 0 2— 0 0 2 9— 0 1 四肢骨折 , 特 别是关节 内骨折 , 经手 术或手 法整 复固定后 , 肢体关 节 由于长期制动 , 到后期 往往 导致关 节强直 、 疼痛、 功能 受限, 如不及 时治疗 或失治误 治 , 就会遗 留下关 节僵直 , 功能 障 碍等 后遗症 。我科 于 2 0 1 0年 一 2 0 1 3年 期 间 , 运用 中药 热奄 疗 法共 治疗 骨折后期关节肿胀 强直 疼痛 4 7例 , 取 得较好 疗效 , 现 报道 如下 。
[ 2 ] 刘 文 新. 推拿 治疗 梨0 1 0 , 2 2 ( 6 ) : 6 9 2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2— 2 6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0 1— 0 2 本文编辑 : 李 昕
膝关节 功能障碍 2个月 , 于2 0 1 3年 3月 5日来诊 。关 节肿胀屈 伸 功能受限 , 不能下蹲 , 上下楼梯 困难 。患者 因外伤所致筋骨损
伤, 气血瘀滞 , 经络不通 。给予中药热罨包治疗 , 每天 2次 , 每次
3 0 mi n 。3 d后肿痛 明显 减轻 功能活动 改善 , 继续治 疗 9 d膝关 节肿胀 疼痛消失 , 可下蹲进行 如厕 , 轻松上下楼梯 , 临床治愈 。
中医外治杂志
2 0 1 4年 4月第 2 3卷第 2期 穴。 以痛 为腧的作用 。

29 ・
性 。治疗 : 采用 针刺 、 推拿 、 中药离子 导入 三联疗 法综合 治疗 1 个疗 程 , 患者疼痛 消失 , 行走 正常。
5 讨 论
梨状肌 是臀 部 的深部 肌 肉 , 从 骶椎 前面 开始 , 穿 出坐 骨 大 孔, 将其分成梨状 肌上 孔 和下 孔 , 坐 骨神 经 的走行 恰好 经 过梨 状肌 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 , 由于梨状肌 的损 伤造成 坐骨 神经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