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825玉米种特点,附简介

825玉米种特点,附简介

825玉米种特点,附简介以金博士825玉米为例,该品种的幼苗叶鞘为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其株高251.3cm,株型紧凑,穗位高96.7cm,成株叶片数为20片,穗长17.4cm,生育期为127天。

据抗病性接种鉴定,金博士825玉米中抗灰斑病以及茎腐病。

一、825玉米种特点1、以金博士825玉米为例,该品种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从出苗至成熟需要127天,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3天。

2、金博士825玉米幼苗的幼苗叶鞘为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

3、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251.3cm,穗位高96.7cm,成株叶片数为20片,穗长17.4cm,穗行数为16-18行,穗轴为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马齿,百粒重为36.7g。

4、根据抗病性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灰斑病、茎腐病,抗穗腐病,感大斑病以及丝黑穗病。

5、金博士825玉米籽粒容重为763g/L,粗蛋白含量为10.16%,粗脂肪含量为4.66%,粗淀粉含量为74.8%,赖氨酸含量为0.33%。

二、金博士825玉米简介1、金博士825玉米的产量表现(1)金博士825玉米在2016-2017年参加了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该品种两年平均亩产量为789.9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5.5%。

(2)在2017年生产试验中,金博士825玉米平均亩产量为767.7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4.7%。

2、栽培金博士825玉米的技术要点(1)播种时间:4月20日至5月15日播种。

(2)播种密度:亩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

(3)土壤:中上等肥力的地块。

3、适合种植金博士825玉米的地区金博士825玉米需要播种在≥10°C活动积温2650°C以上的地区,适宜在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种植。

冈优825水稻品种好不好?

冈优825水稻品种好不好?

冈优825水稻品种怎么样?冈优825水稻品种有特点?冈优825水稻品种适宜在哪里种植?冈优825水稻品种亩产多少公斤?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品种名称:冈优825〔区试代:F3001〕二、品种类型: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三、选育:四川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审定编:国审稻2006016、国审稻2005028、桂审稻2005011五、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还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六、品种来源:冈46A×嘉恢825。

七、亩产量:2004年参加长江上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60〔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1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

2005年消费试验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68。

八、品种特点:冈优825水稻品种在长江上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平均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天。

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挺直叶色浓每亩有效穗数万穗株高厘米穗长厘米每穗总粒数粒结实率83.9千粒重克。

抗性:穗瘟病平均级7级抗性频率46.4。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长宽比垩白粒率84垩白度12.9胶稠度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4。

九、种植要点:冈优825水稻品种根据各地中籼消费季节适时早播。

一般每亩栽插万~万穴规格厘米×厘米每穴2粒谷苗。

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忌后断水过早。

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以上就是对冈优825水稻品种的介绍。

两系杂交中籼稻荃优丝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稻荃优丝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米质特点
外观品质
01
米粒细长,晶莹剔透,外观品质优良。
蒸煮品质
02
米饭口感软糯,香气浓郁,口感佳。
营养品质
03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03
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整地播种
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 壤肥沃的田块,有利于提高播
种质量和出苗率。
精细整地
在播种前进行深耕细耙,使田 面平整,土壤细碎,有利于种 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吸水 能力。
两系杂交中籼稻荃优丝苗直 播高产栽培技术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引言 • 荃优丝苗品种特性 • 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 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 技术推广与应用前景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研究两系杂交中籼稻荃优丝苗直播高产 栽培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
选择播种期时,应避开病虫害高 发期,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生长 的影响。
合理密植
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确 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单位 面积产量。
合理分布植株
在播种时,应合理分布植株,保持田 间通透性良好,有利于植株生长和光 合作用。
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
在整地时,应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营 养。
02
03
生长周期
荃优丝苗的生长周期适中 ,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种植。
分蘖力
具有较强的分蘖力,能够 形成较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
株高
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强 ,有利于高产。
抗性表现
抗病性
对稻瘟病、纹枯病等常见 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

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关键词:两系杂交籼稻;徽两优 985;优质;抗病;选育;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082(2019)02-0094-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稻 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主要产粮省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优质稻米倍受青睐、劣质稻米严重滞销”的问题,选育 优质水稻新品种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徽两优 985 在合肥地区种植,5 月上旬播种,正常
年份,全生育期 135 d 左右,与Ⅱ优 838 相仿。株高 ·94·
125 cm 左右,平均每丛有效穗数 9.3 个,每穗总粒数 207.4 粒,每穗实粒数 176.2 粒,结实率 85.0%,长粒型, 千粒重 27.1 g 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叶色淡绿,叶 鞘和颖尖紫色,熟相好。 2.2 产量表现
用丁草胺或“野老”于移栽后 7 d 左右结合返青肥 一起施用。 3.5 防治病虫害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加强 秧田期病虫防治,做到带药下田;重点搞好 7 月中、下 旬和 8 月中、下旬的病虫防治工作。
4 保持品种种性和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
4.1 亲本种性保持 1892S:每年通过选择单株种成穗行,严格筛选并
2019,25(2):94-96
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白叶 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均达中抗以上,稻曲病达到 抗级。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期播期 安徽中稻区 4 月底至 5 月上旬播种。大田用种量
15.0 kg/hm2,秧田播种量 225 kg/hm2,秧龄 26~30 d,株 行距 16.5 cm×26.4 cm 或 16.5 cm×19.8 cm,每丛栽 1~2 粒种苗。 3.2 科学施肥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8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8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0.7粮食作物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8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肖成亮(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230088)摘要:徽两优985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1892S 为母本,9Z007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中M 两系杂交稻品种。

自2017年安徽省审定以来,在安徽省推广 种植表现良好,其抗倒、耐高温、米质优等特性深受广大农民和种粮大户的喜爱$文章介绍了该O种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及秧田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词:徽两优985;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徽两优985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1892S 为母本,9Z007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中G 两系杂交稻品种# 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2017013。

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 区推广种植,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安徽省稻作 区推广种植,表现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 和抗性好&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徽两优985植株分r 能力强、株型松散适中、剑 叶较短上挺、叶下禾。

平均株高120.0 cm 、穗长25.4 cm 、亩有效穗15.8万、每穗总粒数192.2粒、结 实率85.1%、千粒重27.8 g 。

全生育期为140.3 2,与对 照品种(!优838)熟期相当。

1.2米质分析2015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 中心(杭州)检测,该品种糙米率81.8%、精米率 73.9%、整精米率61.9%、粒长6.7 mm 、长宽比3.0、垩14%、3.6%、 1 级、I6.2级、胶稠度65 mm 、直链淀粉含量13.1%。

达到农 业部)用稻品种品质XNY/T 593-2013) 用G 稻优质米标准&作者简介:肖成亮(1983-),男,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推广与品种选育工作。

电话:139****0763;E-mail :=iaoc —264—1.3抗性表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4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28),抗稻曲病( 1.9),中抗(病指39),中抗白叶 (病指31);2015年中抗稻瘟病( 抗指5.00),抗稻 (病1.8),中抗纹枯病'30),中抗 叶枯病(’指33)。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一、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1. 丰产优质丰两优华占作为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的品种,其首要特征就是丰产优质。

根据多年的生产试验表明,丰两优华占的产量较之传统水稻有显著提高,每亩产量可达到1000公斤以上,而且在口感和风味上也较之传统水稻更加出色。

二、丰两优华占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丰两优华占对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但是尽量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2. 种子处理在进行丰两优华占的种植时,可以选用高质量的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处理,比如浸种、干燥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率。

3. 施肥管理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4. 种植密度丰两优华占的种植密度一般以每亩260~300公斤为宜,这样既可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穿透透气性,又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病虫害防治在丰两优华占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比如定期喷洒农药,及时清除病虫害等,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6. 灌溉管理在丰两优华占的生长期间,要注意合理的灌溉管理,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出现,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7. 收获技术在水稻成熟后,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收获,避免机械损伤和破碎,从而保证水稻的品质。

通过对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具有很高生产价值的水稻品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相信丰两优华占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是指利用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生产异交结实种子的过程。

两用核不育系作为制种母本时,其异交性能与三系制种的不育系作母本基本一致。

因此,两系法制种与三系法制种原理上完全一样,技术上也基本一样。

但两者还是存在着差别,主要在于两用核不育系母本在生长发育到第二次枝梗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需要不育转换条件,这给开花期的选择增加了制约因素,可选择的季节较短,在技术措施上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技术复杂性有所增加,制种难度有所加大。

针对这些差异,在制种技术上除了遵循三系制种技术原理外,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技术环节。

一、生态环境要满足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要求两系不育系的不育性既受细胞核不育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影响,不育性只有在一定温光条件下才能表达。

因此,在制种生态条件选择上,既要选择一个最佳扬花授粉期,又要选择一个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前者是两系制种高产稳产的前提,后者是两系制种成败的关键。

根据常年气象资料和现有制种母本的生育特性,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一个稳定不育期,长江流域各省宜安排抽穗扬花期在8月上旬至中旬,具体要求是:㈠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育性转换敏感期,日平均温度必须高于25℃,日平均气温不小于20℃,光照长度必须长于14小时,从而保证母本的育性安全为不育。

二是在制种基地选择上,应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壤性能好,无冷浸水的地方制种。

㈡安全的扬花授粉期安全的扬花授粉期应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1、扬花授粉期应多为晴朗天气,开花时段无3天以上的连续阴雨洗花;2、日平均气温26-32℃,无连续3天以上高于36℃或低于24℃;3、相对湿度80%~90%,无3天以上高于95%或低于75%。

㈢播种期与始穗期的确定播种期与始穗期的确定应服从于两个“安全期”,在两个“安全期”确定好之后,再根据父母本的生育长度来逆推父母本播种期,也就是说,在安排播种期和始穗期时,既要考虑到安全地度过扬花授粉期,又要考虑能安全地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从而达到制种既高产又优质的目的。

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稻两优108的选育与应用

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稻两优108的选育与应用

践, 制种产量 一般可达 2 5 . h ̄ . —30t n 。正常气候年份 , / 种子
纯度可保证在 9 %以上 。 8
三 、 培 技 术 要 点 栽
面积制种 。20 03年推荐 参加江苏省 杂交 中籼 稻区域试 验。 20 04年在参加 江苏省杂交 中籼稻 区域试验的同时 , 参加江苏
h 左右。株高 10 2 m, 2 —15e 中后期株型紧凑 , 叶片略内卷 ,
群 体 受 光 姿 态 良好 , 期 熟 相 较 好 。茎 秆 粗 壮 , 倒 性 较 强 。 后 抗
应根据 当地 的常年最佳抽穗期安排播栽期 ,并在最佳范 围内 适 当提早播种 。江南地 区抽穗期宜在 8 2 月 0日以后 , 播种期
省 杂 交 中 籼 稻生 产 试 验 。在 多 年 的 试种 与 中 间 试验 中 。 优 两 18 现 高产 、 质 、 抗 、 合 性 状 好 ,05年 2 通 过 江 苏 0表 优 多 综 20 月
两 优 18 宜 种 植 条 件 与 两 优 培 九 相 似 。 纬 3。 0适 北 2以南 的 稻 区 为最 适 种 植 区 , 湖 南 、 北 、 江 、 西 、 西 等 地 , 2 如 湖 浙 江 广 3。
两优 18 0 是江苏省农业科 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两
据 20 ~20 03 0 4年江苏省 域 试验抗性 鉴定指 定单 位江 苏 省农业科学 院植 物保 护研究所 定结果 ,苗期 对稻瘟 病
Z 5 Z 5 Z 5 Z 3 Z 1 Z 1 6个 致病 小种 全 免 疫 , 穗 B 、C 、D 、E 、F 和 G 共 抗
月 1 0—1 5日。
20 年参加江苏省杂交 中籼稻 B组区域试验 , 03 平均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DOI:10.14088/jki.issn0439-8114.2017.16.009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igh Quality Two-line Hybrid Rice Liangyou 825LIU Shan-de1,BAO Fu-sheng2,CHENG Jian-ping3(1.Wuhan Comege Seed Company Limited, Wuhan 430064,China;2.Anhui Huayun Bio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Hefei 230000, China;3.Institute of Food Crop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 Liangyou 825 is a new two-line hybrid rice variety bred by Wuhan Comege Seed Company Limited and Anhui Huayun Bio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Liangyou 825 was bred from the dual purpose sterile line Y8-2S and the high quality and good disease resistance restore line R025. The grain yield of Liangyou 825 was 9.536 t/hm2 and 10.028 t/hm2 in the regional trials of medium late indica rice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4 and 2015, respectively. Quality of Liangyou 825 reached the 3rd grade of the national "high quality rice" standard. Moreover, Liangyou 825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yield, good grain quality and high disease resistance. It could be planted in the light rice blast zon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April 2017, the variety passed the first examination of national variety certification. The breeding process, grain yield,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iangyou 825 were introduced.水稻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1],也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物来源[2]。

在亚洲的水稻主产国,提高水稻产量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

而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方法,杂交育种对于提高作物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杂交水稻自1976年大面积推广以来,已累计推广5亿hm2,累计增产稻谷6亿t以上,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3年石明松发现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被认为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起点。

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中国有900多个两系法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审定,累计推广面积5 000万hm2,占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的35%左右[3]。

虽然两系法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和组合制种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但是与三系法杂交水稻相比,两系法杂交水稻具有配组自由、育种程序简化、育种周期缩短、不育系多样化的优点[3]。

因此,发展两系法杂交水稻将继续是中国今后水稻育种和生产的方向,也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措施。

两优825是武汉科珈种业科技XX公司和安徽华韵生物科技XX公司利用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方法,以两用不育系Y8-2S 与优质抗病恢复系R025配组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于2017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

母本Y8-2S是合肥齐民济生生物技术研究所用Y58S/中品49//Y58S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不育性稳定、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的早熟优质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2010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2011年12月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2016年获得授权,公告号CNA20111146.6。

父本R025是2005年冬在海南用扬稻6号作母本、蜀恢527作父本进行杂交后用系谱法历经8代选育于2009年正季基本稳定的两系水稻恢复系。

1 选育过程1.1 Y8-2S的?x育2004年正季在合肥以Y58S为母本与优质早熟品系中品49为父本杂交,当年海南冬繁种植F1再用Y58S回交收种子约200 g。

2005年正季种植 3 200株,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不育株45株,再生自交结实留种,当年冬繁种植45个株系;2006年春季入选单株31个,正季种植株系31个,入选单株19个,当年海南冬繁种植株系;2007年春季入选单株14个,正季种植株系后优选11个,海南冬繁种植优选单株10个;2008年春季收10个单株,正季种植,各株系的不育性已基本稳定,农艺性状趋于一致,其中2个株系表现突出,从中分系选择优良单株共85株,再生隔离自交结实留种,其余分系混收,同时用“9311”等恢复系进行测交。

2009年正季将2个株系的85个单株种子送往大别山600~650 m海拔处种植,通过自然压力选择低温敏核心种子,通过镜检,最终在第二个株系中入选32个单株移至山下再生繁种并定名为Y8-2S。

1.2 R025的选育2005年冬季在海南用扬稻6号作母本、蜀恢527作父本进行杂交收F1种子。

2006年夏季在安徽池州种植F1群体,去除假杂种混收种子;同年冬季在海南放大种植群体约3 000穴,从中选择抗性强、落色好的单株256个。

2007年夏季在池州种植株系,分系单株选择,入选325个;同年冬季进入F4代,重点在抗病性、分蘖力、株叶形态、熟期转色和茎秆粗细上严格按照标准选择,入选132个单株。

2008年夏季在合肥种植株系132个,部分株系趋向稳定,对于稳定的株系从中优选性状典型的单株,其余仍继续进行单株选择;同年冬季,对上季在稳定株系中选择的优良单株进一步纯合收单株种,并选用不同类型的两系不育系测交收种,其余株系选单株收种。

2009年夏季在合肥种植上季所有单株种,重点观察性状基本整齐的株系和测交组合表现,其中编号D09-2的株系整体表现一致,组合表现较好;同年冬季海南复测并分单株收种,将D09-2-5单株定名为R025。

1.3 两优825的选育2010年在合肥正季对Y8-2S/R025进行优势鉴定,组合表现杂种优势明显且落色好,株高适中,熟期适宜。

2011年在安徽各地品种比较试验中增产极显著,同年在合肥安排小面积试制种。

2012年正季在长江中下游部分省份不同生态点种植,综合表现较好,2013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比较试验。

2 主要特征特性2.1 农艺性状两优825株高118 m左右,株形松紧适中,植株生长清秀,分蘖力强,茎秆坚韧,穗层整齐,剑叶挺举,叶下禾,熟期转色好。

一般穗长25 cm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186粒左右,结实率83%左右,千粒重26 g左右,柱头稃尖无色,谷粒长形,无芒。

具有显著的高低温抗性,抗倒伏能力强,结实率稳定,产量稳定,适应范围广。

2.2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安徽合肥、安庆、铜陵、全椒、六安等地的中籼品比试验,平均实产9.877 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8.2%,增产极显著。

2013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比较试验,平均实产9.372 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8.01%,增产极显著。

2014年进入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实产9.536 t/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6.31%,增产点比例达100.0%,增产点比例100%;2015年续试平均实产10.028 t/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6.8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达92.3%;两年区试平均实产9.781 t/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6.61%,增产点比例达96.2%。

2016年生产试验,产量9.770 t/hm2,比丰两优4号增产7.2%。

每穗总粒数168.2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6.2g。

表1数据表明各试验地点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略有差异。

2.3 生育期两优825在2014和2015年国家区试中,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9.1 d,比对照丰两优4号早熟0.2 d。

在江汉平原4月底至5月初播种,全生育期133 d左右,比丰两优4号早熟2 d左右。

2.4 稻米品质在2014-2015年国家区试中,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安徽、河南和浙江三地两年品质性状均值为糙米率81.6%;2014-2015年国家区试中,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精米率72.5%,整精米率65.0%,粒长7.1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25%,垩白度3.4%,透明度2级,碱消值6.2级,胶稠度73 mm,直链淀粉16.8%。

综合评定米质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表2)。

2.5 抗病性2012年送样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鉴定:稻瘟病为MR1,白叶枯病为MR1,纹枯病为S1,稻曲病发病率为R、病指为R,条纹叶枯病为HR。

同年在安徽金寨抗性鉴定点自然诱发鉴定,未发现稻瘟病,稻曲病零星发生。

2014-2015年两年国家区试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年度分别为5.0级和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为7级;白叶枯病平均为5级,最高级为5级;褐飞虱平均为9级,最高级为9级。

3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3.1 播种时间两优825在湖北作为中稻种植,鄂西北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江汉平原和鄂北地区5月上旬播种,咸宁、鄂东地区5月中旬播种,播种时间可根据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适当调整。

3.2 育秧管理可采用稀播水育秧或旱育秧,秧田可施用复合肥600 kg/hm2(N、P、K总养分大于45%)以及腐熟有机肥12 000 kg/hm2,或施用碳酸氢铵6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375 kg/hm2和高浓度锌肥3~6 kg/hm2作底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