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历年来审定的水稻两系杂交品种
200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

长早籼10号XS040-2002,湘早籼18辐射后代由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而成,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该品种株高87厘米,植株叶型分散适中,剑叶直立,茎秆较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
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谷长粒形,千粒重27克。
全生育期108天左右。
经鉴定,稻瘟病抗性7级,白叶枯病抗性5级。
苗期抗寒,后期抗倒。
糙米率80%,精米率51.2%,米长7.3毫米,长宽比为3∶2,透明度1,碱消值3级,胶稠度72,直链淀粉含量13.8%,蛋白质含量11.9%。
被评为三等优质稻。
2年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38公斤。
栽培要点:软盘旱育抛秧,3月20日左右播种,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3.5公斤。
地膜育秧,3月底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45公斤,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6公斤。
移栽每667平方米不超过2.5万蔸,每蔸插基本苗5株~6株;抛秧2万蔸左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1万株。
每667平方米施猪牛栏肥1000公斤和含养分40%的水稻专用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不另追施化肥。
分蘖期浅水勤灌。
每667平方米苗数达25万苗左右时晒田,轻晒长露,足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壮籽。
及时防治病虫。
浸种时用强氯精消毒,大田生长期防治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及穗期病害。
湘峰早1号XS041-2002,(原名97-2-2)中8644/娄早籼4号由双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该品种株高约90厘米,苗期、中期叶片呈半卷曲状态,后期叶片直立,主茎叶片11叶~12叶,穗平总粒92粒左右,结实率89%,千粒重25克,全生育期107天。
谷粒呈中长粒型,叶鞘、稃尖无色,部分有短芒。
经鉴定,抗白叶枯病(3级),中感叶瘟(5级),感穗瘟(7级),苗期抗寒力强,耐肥抗倒。
两系杂交糯稻新组合明糯优6号

9 %, 白少。 . 垩 9 米质较优 , 符合 4 等食用籼糯品 明糯 s 1 . 相当, 主茎叶片数 l 叶左右, 6 茎秆中 种 品质标 准 。 粗, 较耐肥, 花粉量较大 。 4 栽培 技 术要点 52 合理 安排父 母本 播 种期 , . 确保 母本两 期 安 41 适 时稀播 , . 培育 壮秧 全 和花 期相遇 在湖南省作迟熟晚稻种植, 6 1.0 在 月 5 日 2 明糯 S1 期较长 ,在福 建 三 明低 海拔地 .花 播种。 田每公顷播种量 102 5g 秧龄宜控 秧 5. k, 5 区制种, 播种期应控制在 5 月中下旬, 确保抽穗 制在 3 d 0 以内。 田要施足基肥 , 秧 稀播匀播 , 培 扬花期在 8 月中下旬 , 具体播种期应根据当地 育带蘖 壮秧 。 的气候 条件 安排 。在 沙县 低海 拔地 区母 本在 5 4 合 理密植 , 足基 本 苗 . 2 插 月 1.0日播种 , 52 父本 与 母本 同时播 , 确保 抽穗 密植规 格 为 1.c 2 . m,穴插 2粒 带 7Om ̄ 0O c 期 相遇 。 蘖谷秧, 每公顷插足基本苗 9 O万. 5 1 万。 0 5 稀播育壮秧 , - 3 插足基本苗 43 施 足基肥 , 时追 肥 . 及 秧田每公顷播利 量宜控制在 10g以内。 , 5k 基肥要足, 追肥要早。 每公顷施纯氮 17 , 5. 5 父母本行 比 2: 0父母本之 间留工作行 2.m, 1, 6c 7 N、 : K O用 量 比为 1 05: .。施肥 宜 PO 、 2 . 0: . 07 母 本插植 规格 2 c 1.c 穴插 1 0m ̄ 67m, 粒谷 秧 。 采用” 重施基肥 , 早施追肥 , 后期看苗+ J” l ̄ 的原 q 父本插植规格 1. r ̄ 6 c 双行种植, 6 c 2 . m, 7a 7 穴插 则。 建议基肥施 5%的纯氮 ,0 5 5 %的磷钾肥; 分 2粒谷 秧 。 蘖肥于移栽后 7 施 4 %的纯氮,0 d 5 5 %的磷钾肥; 5 加田间管理, . 4 搭好丰产苗架 中后期看苗补施少量的氮肥。 明糯 S1 . 生育 期 长 ,明糯优 6号 制种父 母 44 水分 管理 . 本 同期播种, 制种过程中母本长势较强, 存在母 水分管理采用深水返青、 浅水促蘖、 够苗烤 欺 父 导致父 本苗 架较 弱 的 问题 , 因此 要注意 攻 田或适时搁田、 湿润分化、 薄水扬花、 干湿灌浆、 好父本 苗架 。 时注意 田问管理 和病 虫害 的防 同 适期 断水 的原 则 。
2004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

湖南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04年审定和登记的农作物新品种的通知各市州农业局:2004年2月16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对各有关专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水稻、油菜、玉米、大豆、棉花、辣椒和西瓜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进行了审核,现将审定通过的45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组合)和登记的20个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予以公告(品种简介见附件3)。
附件:1、2004年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2、2004年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3、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二00四年二月二十四日2004年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2004年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审定编号:湘审稻2004001作物种类:水稻品种名称:湘早143(早优143)选育引进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龚品6-29/95早鉴109以往审定情况:无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常规早籼稻。
在我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8天左右。
株高75厘米~85厘米,叶片挺直而厚,剑叶较短,株型前期较散,后期紧凑,落色好,不落粒。
湖南省区试结果: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3万穗~25万穗,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83.5%~78.7%,千粒重26.8克~27.1克。
抗性:叶瘟3级,穗瘟1级,白叶枯病7级。
米质:糙米率79.2%,精米率69.4%,整精米率57.6%,长宽比为3.6,垩白粒率19.5%,垩白大小35.7%。
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
产量表现:2002年湖南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37斤,2003年续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27公斤,2年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32公斤,较对照湘早籼13号减产0.1%。
日产量4.02-3.97公斤。
栽培要点:湘中3月底播种,湘南可适当提早,湘北须适当推迟。
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35公斤~40公斤、大田用种量5公斤~6公斤,秧龄期30天以内,4.5叶~5.0叶时移栽。
插植规格为(13.3厘米~16.5厘米)×20厘米,每蔸4苗~5苗,每667平方米插基本苗8万苗~10万苗。
湖南省历年来审定的水稻常规种

湖南省历年来审定的水序号品种名称亲本来源("×"前为母本)类型1创香5号IAPAR9×明恢63/湘晚籼13号籼型常规稻2星2号好茉莉105×湘晚籼13号籼型常规稻3农香18农香16×三合占籼型常规稻4玉柱香湘晚籼13号×爱华5号籼型常规稻5玉针香天龙香103×R4015籼型常规稻6湘早籼46号嘉早324×早50籼型常规稻7浙207Z9512×K青籼型常规稻8湘晚籼17号农香19×三合占籼型常规稻9辐296Z96-03×广昌占籼型常规稻10丰华占丰八占×华丝占籼型常规稻11湘晚籼16号优丰179×97早品120籼型常规稻12黄华占黄新占×丰华占籼型常规稻13中嘉早3201D1-1/G95-40×01D1-1籼型常规稻14浙106Z9512×浙733籼型常规稻15湘早籼45号舟优903×浙辐504籼型常规稻16湘早籼44号264-7大豆DNA浸糙米籼型常规稻17香糯24湘早籼24号籼型常规稻18嘉育21G96-29×YD95-1籼型常规稻19湘早籼43号湘早籼21号×超甜玉米DNA籼型常规稻20湘早籼42号冯9×丰优早11号籼型常规稻21天龙香103农香16×优丰162籼型常规稻22创丰1号塘丝占×红突31籼型常规稻23硕丰2号优ⅠB×油菜总DNA籼型常规稻24嘉早211嘉早935×Z91-17/嘉早43籼型常规稻25爱华5号优丰105×农香16籼型常规稻2699早677湘早籼19号×湘早籼24号籼型常规稻27湘早143龚品6-29×95早鉴109籼型常规稻28中86-76?籼型常规稻29中健2号Starbonnet×IR841籼型常规稻30湘丰早119中鉴100×湘早籼3号/泸红早1籼型常规稻31湘辐994湘辐87-12×湘早籼20号籼型常规稻32中鉴99-38中早4号/舟903×浙8010籼型常规稻33嘉早935Z91-105×优905/嘉育293//Z91-籼型常规稻34中98-15嘉育948×台早94-48籼型常规稻35湘峰早1号中86-44×娄早籼4号籼型常规稻36长早籼10号湘早籼18号籼型常规稻37中98-19嘉育948×嘉兴39籼型常规稻38湘晚籼13号湘晚籼5号×湘晚籼6号籼型常规稻39湘晚籼12号92W93×克ER-3籼型常规稻40湘早籼33号怀5882-5×超丰早1号籼型常规稻41湘早籼32号湘早籼11号×湘早籼17号籼型常规稻42湘晚糯1号?籼型常规稻43湘中糯1号?籼型常规稻44湘中籼4号91491×铁三矮2号籼型常规稻45湘早籼31号85-183×舟903籼型常规稻46湘晚籼11号E179-F3-2-2-1-2籼型常规稻47农香16亲16选×80-66籼型常规稻48湘早籼30号湘早籼3号×二九丰305籼型常规稻湘早籼29号50湘早籼28号浙733籼型常规稻51中鉴100舟优903×红突5号/84-240籼型常规稻52湘晚籼9号圭巴×湘早籼5号籼型常规稻53湘晚籼8号四喜粘×湘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54湘早籼27号847-5籼型常规稻55湘早籼26号湘早籼15号籼型常规稻56中优早5号A345×84-17籼型常规稻57湘早籼25号浙733×辐26籼型常规稻58湘早籼24号湘早籼11号×湘早籼7号籼型常规稻59湘早籼23号湘早籼7号×浙辐9号籼型常规稻60湘粳2号79-103/宇红1号×H129粳型常规稻61湘晚籼7号Caimojizoz×红突5号籼型常规稻62湘早籼22号矮梅早3号/HA80968×浙辐802籼型常规稻63湘早籼21号湘矮早7号籼型常规稻64湘晚籼6号明恢63×特青2号籼型常规稻65湘早籼20号84-173×IR8179-47籼型常规稻66湘早籼19号湘早籼3号×浙辐802籼型常规稻67湘早籼18号湘早籼10号籼型常规稻68湘早籼17号85-20×竹系26/红410//74-105籼型常规稻69湘早籼16号湘早籼3号×浙辐802籼型常规稻70湘晚籼5号80-66×矮黑粘籼型常规稻71余水糯水源290×余赤231-8籼型常规稻72湘早籼15号IR19274-26-2-30102籼型常规稻73湘早籼14号怀早3号×测64-7籼型常规稻74湘早籼13号2279×湘早籼3号籼型常规稻75湘粳1号79-103/宇红1号×79-66粳型常规稻76湘晚籼4号湘晚籼1号×华矮1号籼型常规稻77湘晚籼3号IR56/E3-15×8232籼型常规稻78湘中籼3号湘早籼1号×湘中籼2号籼型常规稻79湘早籼12号湘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80中86-44浙辐802/广陆矮4号×HA79317-籼型常规稻81湘晚籼2号IR19274-26-2-3-1-2籼型常规稻82浙733禾珍早×赤块矮选籼型常规稻83中156浙辐802×湘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84湘早籼11号浙辐802×湘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85湘早籼10号湘早籼3号籼型常规稻86湘早籼9号红突5号籼型常规稻87鄂荆糯6号桂朝2号籼型常规稻88湘中籼2号矮包×双36籼型常规稻89中83-49四丰43×竹科2号籼型常规稻90湘早籼8号湘矮早9号籼型常规稻91湘早籼7号81-280×HA79317-4籼型常规稻92湘早籼6号湘矮早9号×莲塘早籼型常规稻93泸红早1号1277×红410籼型常规稻94湘早籼5号岳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95桂武糯78-14×桂糯80粳型常规稻96湘晚籼1号IR22//红米冬占/广秋矮×ASD7籼型常规稻97湘早籼4号湘矮早9号/竹莲矮×竹系26籼型常规稻98湘中籼1号Tetep×珍龙13籼型常规稻99浙辐802四梅2号籼型常规稻100湘早糯1号IR29×温选青籼型常规稻湘早籼3号102湘早籼2号湘矮早9号×温选10号籼型常规稻湘早籼1号定的水稻常规种原产地/选育单位审定编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11023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湘审稻201102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10038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9039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9038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湘审稻2009002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湘审稻200900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8035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湘审稻2008001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704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70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7018中国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7004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湘审稻2007003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审稻2007002湖南农业大学湘审稻2007001湖南省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审稻2006004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湘审稻2006003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6002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600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5028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5003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5002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湘审稻200500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4012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4002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4001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XS015-2003中国水稻研究所等XS009-2003湖南省水稻研究所XS002-2003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XS001-2003中国水稻研究所等XS044-2002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XS043-2002中国水稻研究所XS042-2002湖南省双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XS041-2002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XS040-2002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审稻第333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品审第308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307号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306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305号吴耕湘品审第270号湖南省慈利县农业局湘品审第268号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湘品审第267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6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48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47号湖南省娄底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246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45号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244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43号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湘品审第224号湖南农业大学稻科所湘品审第223号湖南省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219号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218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98号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197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96号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湘品审第19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7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73号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171号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湘品审第170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56号湖南省原子能应用研究所湘品审第15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品审第154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53号湖南省农业大学湘品审第15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41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40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品审第118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17号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116号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11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8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7号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96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3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76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湘品审第73号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7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71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70号湖南省郴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60号湖北省荆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59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58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57号湖南农学院湘品审第56号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55号湖南省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54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湘品审第33号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3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1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9号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湘品审第6号浙江农业大学等湘品审第5号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湘品审第4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3号湖南省农学院湘品审第2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湘品审第1号。
水稻品种“望两优815”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望两优815”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顾振华邓正春王朝晖步洪凤徐曼张忠武杜登科操成波甘信斌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21年第11期摘要“望两优815”是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两系不育系望S作母本、自选恢复系R81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中稻迟熟新组合。
该组合具有植株整齐、熟期适宜、丰产性好、抗倒性强、后期落色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介绍“望两优815”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水稻;望两优815;选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31.004望两优815是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不育系望S作母本与自选恢复系R81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中稻迟熟新组合,202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200049)。
该组合具有植株整齐、熟期适宜、丰产性好、抗倒性强、后期落色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现将该品种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综合整理出来供参考。
1 选育过程1.1 不育系望S不育系望S是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核不育系,2017年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
该不育系具有生育期较长,出叶较快,分蘖力较强,剑叶窄短直,节间较短,有效穗较多,株叶形态及穗粒性状好,群体性状稳定等特点[1]。
1.2 恢复系R815恢复系R815是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夏在湖南常德用恢复系华占的变异株与自选恢复系R1005杂交,收F0种子16粒,2008年冬季在海南崖城种植12株混收F1 0.2 kg,2009年夏在常德种植收F2 8 000株,从中选择株叶形态好、生长繁茂、穗大粒多的优良单株121个,2009年冬在崖城种植收F3,系选单株30个,2010年夏在常德种植收F4,选出优良定型株系2个,株行单株8株。
杂交水稻两优112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两优112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李波王良军杨姣童传洪袁迎春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5期两优1128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
2009年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8 380.50 kg/hm2,比对照增产3.76%;2010年湖南省区试两优1128平均产量8 667.00kg/hm2,比对照增产8.62%,极显著。
2年区试平均产量8 523.75 kg/hm2,比对照增产6.19%,日产量达到4.48 kg/hm2,比对照增加0.12 kg/hm2。
2011年经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为充分发挥两优1128的生产优势,尽快发挥该品种在生产中的增产作用,规范其栽培技术,指导农民种植,现将两优112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两优1128水稻在当阳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的全生育期为140 d左右,主茎总叶片数为15~17片,株高l30 cm左右。
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力强,株型适中,生长势较强,叶鞘、稃尖紫红色,中长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穗大粒多[2-3],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和高抗倒等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
两优1128有效穗数21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95.8粒,结实率76.6%,千粒重29.6 g。
抗性:叶瘟平均4.3级,穗瘟7.7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2,高感稻瘟病,耐高温能力强,耐低温能力中等。
米质:糙米率82.3%,精米率73.8%,整精米率51.1%,粒长7.3 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39%,垩白度5.9%,透明度2级,碱消值4.2级,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4.6%[4]。
该品种于2009年引至当阳地区作中稻示范种植1 hm2,稻谷产量11 985 kg/hm2。
2010年示范种植5.1 hm2,稻谷产量11 715 kg/hm2。
2011年示范种植面积达13.3 hm2,稻谷产量11 670 kg/hm2,最高田稻谷产量达到12 780 kg/hm2。
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1998南繁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1998南繁制种技术作者:谭新跃陈志伟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13期摘要:介绍了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1998的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海南乐东南繁的主要制种技术。
提出选择优势基地和合理安排播种期是制种成功的关键,海南乐东气候稳定,所生产的种子质量优于内地,成本与内地持平。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1998;南繁;制种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03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60X(2014)13-0001-02Seed Southern-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Y Liangyou 1998 TAN Xin-yue1, CHEN Zhi-wei2(1.Hunan Crop Seed Southern-Propagating Center, Changsha 410016 ,PRC;2. Hunan Hope Seed Technology Co. Ltd.,Changsha 410016, PRC)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ar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two-line hybrid rice variety Y Liangyou 1998, discusses its main seed producing techniques in Ledong County, Hainan, and summarizes that selecting the advantage base and reasonable sowing time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its seed production. And the Ledong County with stable climate can produce crop seed of high quality and with similar costs as compared with the mainland.Key words: two-line hybrid rice; Y Liangyou 1998; seed southern-propagat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Y两优1998是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选的恢复系新恢1998与Y58S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两系杂交中稻民两优1314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稻民两优1314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谢军;肖建平【摘要】民两优1314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中稻品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结实率高、增产潜力大、熟期转色好等特点.适合在湖南省作中稻栽培,通过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龄移栽、适当密植、合理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达到高产目的.【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2页(P205,261)【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稻;民两优1314;特征特性;栽培【作者】谢军;肖建平【作者单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正文语种】中文民两优1314是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自选的水稻两系不育系民丰520S和恢复系R1314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
2018年通过湖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80007。
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结实率高、增产潜力大、熟期转色好等特点。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母本两系温光敏不育系民丰520S是怀化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冬季,用两用核不育材料H08-4(Y58S/P88S)F5作母本,广湘 24S作父本杂交,经海南三亚短日低温、湖南怀化夏季长日低温、怀化秋季短日低温和地下冷灌处理的增压选择,通过5年10代的定向培育而成。
2017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不育系鉴定。
父本R1314系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选育。
2008年夏季用R838×明恢86杂交,2008年冬季F1×R9113 杂交,2010 年夏 F3(956)×华占杂交,再通过海南湖南4年的连续加代,于2013年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穗子大,综合性状良好,配合力佳的株系2013-414,命名为 R1314。
于2012年春在海南用R1314与民丰520S配组测交,2013-2014年参加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水稻品比试验,2015年参加湖南省种子协会组织的水稻联合品比试验,2016-2017年参加湖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品种名称亲本来源("×"前为母本)类型原产地/选育单位1两优2388广占63-4S×R2388籼型两系杂交稻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杨振玉2C两优9号C815S×70124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3广两优2010广占63-4S×R2010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C两优651C815S×湘丰65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皖稻93X07S×Wh16籼型两系杂交稻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6龙两优981龙S×R98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7陵两优22湘陵628S×中早22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陵两优4024湘陵628S×4024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等9株两优19株1S×G19籼型两系杂交稻中国水稻研究所等10长两优173长早S×嘉早17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1潭两优215潭农S×潭早215籼型两系杂交稻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2奥两优200奥龙1S×奥R200籼型两系杂交稻所13Y两优096Y58S×R09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旺农生物科技研究所等14C两优277C815S×N恢277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15C两优34156C815S×3415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16两优1128P88S×HR112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7Y两优2号Y58S×远恢2号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8Y两优646Y58S×F646籼型两系杂交稻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9Y两优150Y58S×华恢150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陵两优396湘陵628S×华39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21陵两优102湘陵628S×04E02籼型两系杂交稻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22陵两优104湘陵750S×华104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3陵两优229湘陵628S×华229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4株两优2008株1S×R200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旺农生物科技研究所等25陆两优4026陆18S×402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等26陵两优674湘陵628S×华674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7陆两优1733陆18S×1733籼型两系杂交稻中国水稻研究所等28株两优10株1S×AP籼型两系杂交稻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9株两优729株1S×E729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30潭两优143潭农S×湘早143籼型两系杂交稻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31明糯优6号明糯S-1×荆糯6号籼型两系杂交稻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32Y两优624Y58S×华恢624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等33准两优199准S×R19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34准两优608准S×R60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35Y两优1928Y58S×R192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6T98优1号T98A×怀恢1124籼型两系杂交稻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37Y两优25Y58S×望恢025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8准两优608准S×R60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39C两优255C815S×H255籼型两系杂交稻所等40Y两优696Y58S×H69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等41Y两优792Y58S×华恢792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等42奥两优76奥龙1S×奥R76籼型两系杂交稻所43陵两优916湘陵628S×华91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44陵两优21湘陵628S×师大2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等45株两优06株1S×06EZ11籼型两系杂交稻用研究所等湖南省历年来审定的水稻两系杂交品种46陵两优942湘陵628S×怀94-2籼型两系杂交稻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47株两优389株1S×华38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48潭两优83潭农S×潭早183籼型两系杂交稻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9株两优4026株1S×402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等50株两优1733株1S×1733籼型两系杂交稻中国水稻研究所等51Y两优86Y58S×明恢8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52陆两优1537陆18S×R1537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53陵两优564湘陵628S×华恢564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54宜S晚2号宜农3S×C20-7-85籼型两系杂交稻江西省宜春学院等55广两优8号广8S×R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大唐种业有限公司56两优168丰39S×R168籼型两系杂交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57两优2469广占63S×R246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58Y两优香2号Y58S×江恢6292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中江种业有限公司等59Y两优3218Y58S×湘恢321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等60Y两优9918Y58S×R92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1C两优501C815S×制50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2C两优608C815S×R60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63C两优755C815S×755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64Y两优3399Y58S×湘恢339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等65Y两优527Y58S×蜀恢527籼型两系杂交稻长沙长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6双两优1号双8S×029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67川江优2号江育1S×蜀恢527籼型两系杂交稻四川发生水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68株两优4024株1S×4024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等69株两优189株1S×R18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70株两优21株1S×师大2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1陆两优267陆18S×LW267籼型两系杂交稻娄底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72Y两优51Y58S×J5511籼型两系杂交稻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3C两优4488C815S×448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74Y两优599Y58S×59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等75Y两优19Y58S×1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76C两优1102C815S×1102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77C两优343C815S×岳恢911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等78Y两优8号Y58S×明恢6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79奥两优69奥龙1S×R69籼型两系杂交稻所80Y两优302Y58S×F302籼型两系杂交稻长沙年丰种业有限公司等81准两优1141准S×R114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82准两优1102准S×R1102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等83Y两优7号Y58S×R16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84C两优4418C815S×R21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等85准两优143准S×早优14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86准两优49准S×中品4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87株两优4290株1S×4290籼型两系杂交稻德农正成长沙水稻所88株两优90株1S×E3590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89潭两优921潭S×潭早92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90株两优811株1S×华81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广阔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91准两优312准S×嘉早312籼型两系杂交稻92株两优268株1S×华26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93株两优168株1S×R16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湘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94陆两优819陆18S×华81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95准两优893准S×R89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张文春97华两优285H155S×华284选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98华两优164H155S×华164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99Y两优372Y58S×R372籼型两系杂交稻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两优5271161S×蜀恢527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101C两优87C815S×蜀恢527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等102华两优7号H155S×华恢7号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03N两优1号N111S×93-1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04e福丰优11福eS1×93-11籼型两系杂交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105C两优396C815S×R39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106株两优611株1S×华61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07株两优211株1S×华21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08株两优15株1S×H98-15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109株两优124株1S×124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110株两优08株1S×潭早08籼型两系杂交稻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11陆两优8号陆18S×96E0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112海丰优66海丰1S×G66籼型两系杂交稻司113八两优18安农标810S×R1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114Z两优68Z9s×D68籼型两系杂交稻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15株两优224株1S×5-224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116两优航2号SE21S×航2号籼型两系杂交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17丰两优香1号广占63S×丰香恢1号籼型两系杂交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18Y两优1号Y58S×93-1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19两优389P88S×038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20两优0293P88S×029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21两优03603S×安选6号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微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122金两优838Y22S×辐恢838籼型两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123海两优85海丰1S×G85籼型两系杂交稻司124陆两优611陆18S×华61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25株两优706株1S×R70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126株两优30株1S×潭早30籼型两系杂交稻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27华两优89H155S×华8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28株两优819株1S×华81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29株两优100株1S×中鉴100籼型两系杂交稻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30陆两优996陆18S×99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等131陆两优105陆18S×华105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32陆两优106陆18S×K106籼型两系杂交稻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等133株两优505株1S×505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134株两优99株1S×E59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135培两优慈4培矮64S×慈选4号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慈利县农业局育种组136准两优527准S×蜀恢527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137陆两优28陆18S×华2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38培两优981培矮64S×R98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139培两优93培矮64S×岳恢9113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40培两优559培矮64S×55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41培两优500培矮64S×500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142株两优83株1S×潭早籼4号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143株两优02株1S×ZR02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144株两优176株1S×怀176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两优210147陆两优63陆18S×明恢63籼型两系杂交稻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148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籼型两系杂交稻等149株两优112株1S×ZR112籼型两系杂交稻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150株两优971株1S×怀9710籼型两系杂交稻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151八两优96810S×怀96-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52八两优100810S×D100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省安江农校153香两优68香125S×D6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54培两优余红培矮64S×余红1号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155培两优288培矮64S×R28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两优培特审定编号湘审稻2012014湘审稻2012013湘审稻2012010湘审稻2012009湘审稻2012008湘审稻2012007湘审稻2012006湘审稻2012004湘审稻2012003湘审稻2012002湘审稻2012001湘审稻2011039湘审稻2011027湘审稻2011026湘审稻2011025湘审稻2011024湘审稻2011020湘审稻2011019湘审稻2011017湘审稻2011011湘审稻2011010湘审稻2011009湘审稻2011008湘审稻2011007湘审稻2011006湘审稻2011005湘审稻2011004湘审稻2011003湘审稻2011002湘审稻2011001湘审稻2010040湘审稻2010039湘审稻2010028湘审稻2010027湘审稻2010024湘审稻2010022湘审稻2010021湘审稻2010018湘审稻2010017湘审稻2010016湘审稻2010015湘审稻2010011湘审稻2010008湘审稻2010007湘审稻2010006湘审稻2010004湘审稻2010003湘审稻2010002湘审稻2010001湘审稻2009054湘审稻2009053湘审稻2009052湘审稻2009040湘审稻2009034湘审稻2009033湘审稻2009032湘审稻2009031湘审稻2009030湘审稻2009029湘审稻2009028湘审稻2009027湘审稻2009026湘审稻2009014湘审稻2009013湘审稻2009012湘审稻2009009湘审稻2009005湘审稻2009004湘审稻2009003湘审稻2008044湘审稻2008041湘审稻2008037湘审稻2008036湘审稻2008033湘审稻2008032湘审稻2008031湘审稻2008029湘审稻2008027湘审稻2008025湘审稻2008021湘审稻2008020湘审稻2008017湘审稻2008016湘审稻2008013湘审稻2008012湘审稻2008011湘审稻2008010湘审稻2008009湘审稻2008006湘审稻2008005湘审稻2008004湘审稻2008003湘审稻2008002湘审稻2007057湘审稻2007050湘审稻2007049湘审稻2007047湘审稻2007042湘审稻2007036湘审稻2007027湘审稻2007023湘审稻2007022湘审稻2007021湘审稻2007017湘审稻2007016湘审稻2007015湘审稻2007014湘审稻2007013湘审稻2007012湘审稻2007009湘审稻2007008湘审稻2007007湘审稻2007005湘审稻2006043湘审稻2006037湘审稻2006036湘审稻2006030湘审稻2006029湘审稻2006028湘审稻2006017湘审稻2006016湘审稻2006007湘审稻2006006湘审稻2006005湘审稻2005012湘审稻2005010湘审稻2005009湘审稻2005008湘审稻2005007湘审稻2004018湘审稻2004004湘审稻2004003 XS007-2003 XS006-2003 XS003-2003 XS052-2002 XS051-2002 XS049-2002 XS048-2002 XS047-2002 XS046-2002 XS045-2002湘品审第304号湘品审第303号湘品审第302号湘品审第300号湘品审第299号湘品审第297号湘品审第266号湘品审第221号湘品审第220号湘品审第204号湘品审第174号湘品审第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