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集成技术处理红霉素发酵液实验研究
陶瓷膜净化处理D-核糖微生物发酵液工艺研究

【 关键词 】 D 一 核糖 ; 陶瓷膜 ; 过滤 ; 净化
【 q b I 1 i t  ̄
] T Q 9 2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7 ) 1 8 — 0 2 8 5 — 0 2
表 1 D一 核 糖 微 生物 发 酵 液 调节 p H 值 发 酵 液 对 过 滤 速 度 的 影 响
适 中, D 一 核 糖 过 滤 净 化 液透 光 ( T) 最低 , 2 0 0 n m 陶 瓷 膜 过 滤 平 均通量 最快 , D 一 核 糖过 滤净化液透光 ( T) 与1 0 0 n m 陶 瓷 膜 相 当 . 为 保 证 较 快 的 过 滤 平 均 通 量 和 较 高 的 过 滤 净 化 液 透 光
其 中 絮 凝 法 处理 D一 核 糖 净 化 液 存 在 透 光 差 蛋 白 含 量 高且 不 易过 滤 的 问题 , 而 平板 有机 膜 超 滤 法 存 在 效 率 较 低 、 膜 易损 坏
的缺点 . 针 对 这 些 问题 . 本 文 采 用 陶 瓷 膜 对 D一核 糖 微 生 物 发
陶瓷 膜 型 号 1 0 0 n m 2 0 0 n m 3 0 0 n m
6 8 . 2
从 表 1可 看 出 。 D一 核 糖微 生 物 发 酵 液 陶瓷 膜 过 滤 平 均 通
量随着 p H 值 的 降低 而 变 快 , 但是 当 p H值 调 节 至 2 . 0左 右 时 ,
过滤平均通量相对于 p H值调至 4 . 0左 右 时加 ・ t A/  ̄ - 不明显, 且
为 调味 品 . 调味香精等 的合成原料 , 在食 品_ T - 业上应 用广泛 。 p H值调节至 2 . 0左 右 需要 用 更 多 的 浓硫 酸 , 引入 的杂 质 更 多, D 一 核 糖 可 以从 天 然 物 中抽 提 . 也 可 以从 葡 萄 糖 等 物 质 化 学 合 在后 续工 序 中还 需要 除 盐 , 为使 过 滤平 均 通 量较 好 且 引入 杂 质
红霉素发酵工艺研究及进展

红霉素发酵工艺研究及进展09食安4班小组成员:徐萌0938421 陆吉林0938423仇沙磊0938420 周炳楠0938422红霉素发酵工艺研究及进展一、红霉素简介与发酵发展现状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水溶液呈强碱性,0 .0 66%的红霉素溶液pH为8.0~10 .5 ,8.5 %浓度的乳糖酸盐pH亦达6.0~7.5。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类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敏感,对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淋病,皮肤组织感染等,对于军团肺炎和支原体肺炎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也可用于上下呼吸道感染。
特别对于不耐青霉素的人也适用。
红霉素被收入中国药典外,还被收入美国,日本,等药典。
近年来,在竞争激烈的抗生素市场上,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产量还在不断增长,销售节节上升,后市拓展仍有广阔空间。
红霉素最早于1952年的J.M.Mcguire等人在菲律宾群岛土样中分离到的红霉素经发酵制得,美国礼莱公司和Abbott公司最先生产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多年来红霉素生产稳定增长,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产量已达到800吨,占全球抗生素产量的3.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红霉素畅销,促进了生产,产量有了较大副增长。
1995年产量达到1500吨,1996年达到3200吨,目前为6000吨左右,成为世界抗生素市场上除头孢类和青霉素类以外的第三大抗生素药物。
我国红霉素发酵水平属低水平重复操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目前国外发酵单位已达8 000~12 000 g/ml,而国内大多企业红霉素发酵水平却一直在4 000~5 000g/ml 。
由于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国内红霉素生产的发酵水平一直比较落后。
红霉素发酵水平主要受工作菌种、培养基组成、发酵条件控制以及后期的分离提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很多科技工作者从红霉素发酵相关参数和调控人手,希望提高红霉素发酵水平。
陶瓷膜在发酵液澄清过程中的应用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杜庆秀 2012年4月
鲁抗简介
关于鲁抗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的综合化学制药企业,有着45余年生物医药生产历史, 国家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鲁抗医药A股(600789)股票于1997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 市。鲁抗医药充分发挥生物技术产业化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企业的新跨越。
解决方法:更改过滤工艺,在陶瓷膜过滤前增加一步卧螺机固液预分 离(循环),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陶瓷膜管堵塞的问题。
工 艺 优 化 前 后 对 比
膜污染(浓差极化、吸附和内孔堵塞)
清洗方法:碱液浓度增加一倍 ,加入1~2‰次氯酸鈉,反复 沖洗至水通量达到200 L/m2h 以上,膜通量可恢复。
注意:使用次氯酸钠不能长时间侵 泡,清洗后要立即清洗干净,次氯 酸钠会对陶瓷膜的不锈钢体造成严 重破坏。
25L/m2h
65L/m2h
+40L/m2h
结束时通量
10L/m2h
40L/m2h
+30L/m2h
每批洗膜次数
3次
2次
减少一次洗膜
将2号陶瓷膜全部更换为久吾高科同规格膜管用于色氨酸发酵液过滤生产, 生产运行时间大大缩短,国产陶瓷膜管替代进口陶瓷膜管用于生物发酵液澄 清过滤取得成功!为邹城生物工业园色氨酸发酵液过滤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动植物药品板块
动植物药品板块以舍里乐公司为主体,主要生产经营兽用原料药、粉针、片剂、粉 散剂和饲料添加剂,是中国兽药原料生产十强企业,拥有国际一流的技术、设备和先进 的产品检验、检测方法。
➢环保科技板块
环保板块以鲁抗中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拥有独特的超高浓废水、抗生素菌 渣及气味处理技术,是国内处理系统最全、技术水平最高的环保治理企业之一,板块在 发展和经营中充分体现专业化和科学化的特质。
实验4 陶瓷微滤膜在发酵菌液浓缩中的应1

实验四陶瓷微滤膜在发酵菌液浓缩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学习运用陶瓷微滤膜过滤菌体或除去液体中的微粒。
二.基本原理陶瓷微滤膜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诸如发酵液的净化、细菌菌液的浓缩、植物中药提取、矿泉水生产、酒、饮料过滤、调味品、果汁过滤等。
陶瓷微滤膜在过滤时原料液从原料罐中由泵输送到换热器后,再进入膜组件处理,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进入到渗透侧,进入清液罐;大分子物质或固体被膜截留回流到原料罐。
当液体在膜面流动时,由于膜的内外存在压差,溶解性的物质或粒径小于膜孔径的物质便可透过膜,而粒径大于膜孔径的物质便被截留,这样随着滤液不断流出,截留物的含量便越来越高,最终达到分离、浓缩、纯化的目的。
三.实验器材及原料1、SJM-FHM-02陶瓷微滤膜2、枯草芽孢杆菌液四.实验步骤1.检查管路,把所有阀门关闭。
2.过滤:先将原料加入到原料罐(原料要经过120目筛网过滤,以防颗粒杂质进入循环系统堵塞膜管通道),打开阀门D01、D02、J01,开启循环泵,打开膜组件上部的放空阀D16至放空管稳定流出液体,关闭放空阀,打开渗透侧阀门D07,待系统正常运行后,在V01取样阀取样合格后开启阀D08,将清液送至清液罐。
过滤操作过程中膜的平均压差可由阀门J01控制,但一般在小范围内调节(0.5bar以内)。
3.清洗:A:纯水漂洗:将纯水加入清洗罐,打开阀门D05或D06、D02、J01,关闭其余阀门,打开D16排气,开启循环泵,循环清洗2-3次,最后排尽冲洗水,关闭所有阀门。
B:酸洗或碱洗:在清洗罐中配制酸溶液,配方如下(体积比):100公斤纯水:300PPM次氯酸钠(纯100%):30-45PPM硝酸(100%);或100公斤纯水:333毫升次氯酸钠(纯9%):43.5-65毫升硝酸(69%)备注:即硝酸体积是次氯酸纳体积的10%-15%,并调节PH值在5-6之间最佳;在清洗罐中配制碱溶液,配方如下(体积比):100公斤纯水:100克左右氢氧化钠。
陶瓷膜过滤万古霉素的研究

陶瓷膜过滤万古霉素的研究赵士明;彭文博;张建嵩;熊福军【摘要】以预处理后万古霉素发酵液为料液,连续洗滤(CFD)过滤的效果更佳,表现在较高通量和收率.考察了陶瓷膜过滤万古霉素发酵液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通量与黏度成负相关性,50 nm陶瓷膜较优,且设定操作压力290 kPa,膜面流速5m/s,温度20~30℃,浓缩1.66倍,连续洗滤2.5 BV,CFD过滤的平均通量可达78.9kg/(h·m2),收率可达99.1%,与数学模型的理论值相近.采用质量分数为2%~3%NaOH与0.5%~1.0% NaClO混合清洗的方法,清洗后陶瓷膜的水通量重复恢复率可达98%以上,再生性较好.【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6(035)002【总页数】4页(P119-122)【关键词】陶瓷膜;万古霉素;过滤;通量;收率【作者】赵士明;彭文博;张建嵩;熊福军【作者单位】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61;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61;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61;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5.92随着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大量产生,万古霉素作为一种糖肽类窄谱抗生素,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最早的万古霉素由美国礼莱公司开发,1958年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1]。
我国研究万古霉素生产工艺的相关企业较多,既获得了临床上的药效,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
发酵法生产万古霉素的发酵液成分复杂[3],除目标产物外,还含有金属离子、菌丝体和菌体分泌的多种蛋白质以及细胞所释放的大量胞内物质。
针对发酵法生产的万古霉素,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传统的过滤工艺来提纯万古霉素,其存在过滤收率低、过滤精度不够、操作工艺繁琐等问题。
陶瓷膜用于青霉素的分离提取

陶瓷膜用于青霉素的分离提取
2020.03.09
陶瓷膜用于青霉素的分离提取
生物发酵法常用于生产一些医药中间体或是原料药,发酵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
例如在青霉素发酵液中,除了目标产物青霉素外,还有大量的菌体、培养基质、蛋白质、氨基酸、色素以及一些产物衍生物、降解物等。
在生产原料药过程中经常要采用机械过滤、树脂吸附、萃取、活性炭脱色、色谱纯化、浓缩结晶、干燥等一些工序。
其中机械过滤一般是板框压滤、转鼓、离心机等传统分离设备。
但这些设备只能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大的悬浮物,对一些可溶性的杂质截留效果较差。
陶瓷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工艺,广泛应用于生物发酵领域。
陶瓷膜分离技术按照过滤精度可以分为陶瓷微滤、陶瓷超滤、陶瓷纳滤三个范围。
陶瓷膜微滤可作为发酵液除菌工艺,将料液中的固形物全部除去,所得的滤液清澈透明,过滤效果远远超过采用滤布、滤纸等介质的板框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以及离心机等。
陶瓷超滤可以作为发酵液进一步除杂脱色工艺,就青霉素方面的应用,采用陶瓷膜超滤技术脱
除其中的大分子,有减轻后续处理难度;浓缩倍数高,大大降低水使用量,废水排放量少;连续工作时间长,再生简便高效,配套的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等使用寿命可延长2-3 倍。
陶瓷纳滤技术可作为其中的浓缩工艺,为产品提供非相变、非热驱动的方式减少液体体积。
陶瓷超滤膜在发酵液分离中的应用

陶瓷膜在生物发酵液分离中的应用沈传国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采用陶瓷膜对发酵液的分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操作参数如操作压力、膜面流速、发酵液的效价(浓度)和温度对膜分离效果及膜通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适宜的分离工艺条件,有效地解决了膜污染后的清洗问题。
关键词:陶瓷膜、超滤、发酵液、膜污染、清洗发酵液的成份是非常复杂的,不但与生产的产品和工艺有关,同时也因发酵的工艺条件、使用培养基的不同等,而有非常大的差别。
抗生素发酵液中含有菌丝体、颗粒物、可溶性蛋白、残留营养物、残留发酵原料、灰份、水和有效成份等。
发酵液分离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无效成份,而最大程度地回收有效成份。
传统分离工艺采用转鼓过滤机、板框压滤机、自动出渣离心机等来进行,由于过滤精度低,仅去除大部分的菌丝体和固体颗粒物,无法去除其他杂质,滤液的质量不理想。
同时后处理工序负荷较大,且最为关键的是:传统工艺对染菌料液处理困难,不但浪费原料,同时也影响生产过程。
膜分离技术的出现不但提高了料液质量,同时还解决了对染菌料液处理困难的难题。
超滤材料大多数是有机高分子膜,而无机膜材料近年有所应用【1】,无机陶瓷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酸、耐碱、耐高温,机械强度大,抗微生物侵蚀,使用寿命长,易清洗,再生能力强等优点,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2】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开始应用陶瓷膜技术,已成功用于洛伐他汀、大观霉素、麦迪霉素、氨基酸发酵液的分离。
本文以采用陶瓷膜分离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洛法他汀有效成份为例,研究了陶瓷超滤膜分离发酵液的工艺,为发酵液固液分离寻求一种好方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膜材料采用的膜是8通道多孔管式陶瓷芯外形尺寸:膜管外径φ25mm,通道内径φ6mm,管长1178mm膜材质:氧化锆、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膜孔径:150KD爆破压力:≥9.0MPa最大工作压力:≤ 1.0MPapH适用范围:0~14工作温度:≤350℃灭菌温度:121℃单只膜面积:0.2m21.2 试验料液由鲁抗医药股份公司生产的洛伐他汀发酵液,它是一种含有菌丝体、颗粒物、可溶性蛋白、残留营养物、残留发酵原料、灰份、水和洛伐他汀的混合液。
纳米陶瓷膜用于酶制剂的分离与浓缩

纳米陶瓷膜用于酶制剂的分离与浓缩
纳米陶瓷膜用于酶制剂的分离与浓缩
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对其底物有高度特异性与高效性,并且酶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这些特征使得酶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
酶制剂工业是现代生物工程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酶的生产通常要采用发酵法,酶的精制则涉及到酶发酵液的除菌分离和酶清液的浓缩纯化两大方面。
传统的除菌分离工艺如板框、转鼓、离心等,除杂精度较低,产品收率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酶生产工业的要求。
另一方面,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或RNA,酶的活性不仅依赖于自身一级序列结构,而且与其分子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当酶分子受一定热或在过酸、过碱条件下,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构象转变,进而导致失活,因此酶的提取工艺也应当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这使得传统浓缩工艺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膜分离技术在常温条件进行,过程无相变,特别适用于处理热敏性物质。
其中陶瓷膜产品具有精度高、抗染污、易清洗等特点,在发酵液行业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
目前陶瓷膜微滤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酶发酵液分离过滤,并且获得了相当的成效。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超滤膜、陶瓷纳滤膜产品更加成熟化,陶瓷超滤膜也逐渐承担对酶清液浓缩的工序,并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嘔
量 L /
序号 ⬅重量Lᓴᇍ效↨价ৃUҹKⳟgߎ˖ 䞛重⫼䱊量⫋K㝰g໘⧚总㑶单䳝㋴位থ䝉UK⎆K时ˈ嘔 ߱间ྟ䗮h䞣m㹄2 ޣ/hᕜᖿˈ率ϡ%ࠄ ᇣᯊ
关 键 词 陶瓷膜 ;红霉素发酵液 ;纳滤膜 ;浓缩
㒇Ⓒ㝰ˈ1)ˈ㕢 *( ݀ৌ
中图分类号 TG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ᅲ编偠䆒号˖1674-6708(2010)22-0087-02
PǃP 䱊⫋㝰䆒
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老品种 ,但由于衍生产品众 多 ,应用范围还是较广 ,市场需求量较大。红霉素提取工艺中常 用到的工艺是板框过滤加溶媒萃取的老工艺 ,此工艺一般收率在 75~80%之间 ,但由于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硫酸锌和溶媒 ,菌渣 处理困难 ,造成提取成本昂贵 ,污染较大 ,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 下 ,竞争力日益下降。针对传统工艺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 研究开发陶瓷膜集成技术新的生产工艺 ,大大降低红霉素提取成 本 ,减少废水排放、提高了目标产物的回收率。
因可能是高价离子(如 Ca2+)含量较高所致 ,可能与发酵体系有
关。
第四次实验针对高价离子采取相应措施预处理 ,纳滤浓缩液
可满足指标 :效价≧ 20 000 单位
2.3 膜清洗恢复数据及效果见表 3
陶瓷膜清洗 : 碱洗工业纯水加入 2.0%NaOH、1.0% 次氯酸钠配成溶液 ,在 60℃ ~70℃下开供料泵循环清洗 30min。清洗结束后 ,排空系统 , 加纯水循环冲洗系统 ,至 PH 值呈中性。 酸洗工业纯水加入 2.0%HNO3,在 60℃ ~70℃下开供料泵循 环清洗 25min。清洗结束后 ,排空系统 ,加纯水循环冲洗系统 ,至 PH 值呈中性。 纳滤膜清洗 : 工业纯水加入 0.1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EDTA 配成溶液, 用 NaOH 溶液调 PH9~10,在 40℃下开供料泵循环清洗 45min。清 洗结束后 ,排空系统 ,加纯水循环冲洗系统 ,至 PH 值呈中性。
㝰 䖤㸠ᯊ䯈K
1)㝰໘⧚থ䝉⎆䗮䞣䱣ᯊ䯈㹄ޣ
图 2 NF 膜处 理1)红㝰霉໘⧚素㑶发䳝㋴酵থ液䝉的⎆ⱘ通䗮量䞣㹄衰ޣ减᳆㒓曲线
ᅲ偠ᑣো ᭭⎆⬉ᇐ PV ⏫䗣⎆ᬜӋ 8 ᑇഛ䗮䞣 /K ⌧㓽⎆ᬜӋ 8 ᬊ⥛
纳滤膜 3#
纳滤膜 189 m3/h 215 m3/h 100%
2000LPH
表 3 膜清洗恢复数据及效果
膜管通量恢复率较为理想 ,都在 100%。
3 结论
1)200nm 陶瓷膜应用于红霉素发酵液菌丝体分离效果较为理 想 :实验平均通量 46.4~64.7L/m2·h,在过滤出渗透液 30%~50% 后 加 水 洗 涤 菌 丝 体 ,加 水 量 为 发 酵 液 体 积 的 1.5~1.7 倍 ( 每 次 加 水 量 约 为 发 酵 液 体 积 的 1/25~1/50),此 方 式 平 均 通 量 最 大 为 62.5~64.7L/m2/h,收率最高 94.8%~100%。
(1)有多于两个(包括两个)混凝土沸煮试件 ( 薄片试件或 芯样试件的任何一种 ) 出现开裂裂缝、疏松、崩溃等严重缺陷或 破坏现象 ;
(2)混凝土芯样试件测出的强度变化百分率的平均值超过 30% ;
(3)只有一个混凝土薄片试件出现开裂裂缝、疏松、崩溃等 严重缺陷或破坏现象 ,同时还有一个混凝土芯样试件的强度变化 百分率超过了 30%。
2)对高价离子采取相应措施预处理 ,可大大提高纳滤时膜通 量;
3)采用纳滤膜处理红霉素发酵液滤液电导可满足指标< 5us/ cm,渗透液中无单位测出 ,对发酵液预除高价离子 ,纳滤浓缩液 效价可满足指标 :效价≧ 20 000 单位 ;
4)膜污染后清洗恢复较理想 ,陶瓷膜采用碱酸洗后 ,通 量恢复率 100% ;纳滤膜采用碱为主的清洗剂洗后通量恢复率在 100% ;
参考文献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 T1346-2001[S]. [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S].
(上接第76页)
参考文献 [1]蒋凌云.浅谈校园局域网故障分析[J].科技资讯,2006 (14). [2]李强.网络常见的几种故障诊断[J].网络与信息,2009 (2). [3]陈昊.常见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 报,2004(4). [4]刘晓毅.网络故障诊断常用策略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5(2).
87 2010•7(上 )《科技传播》
㸼 㒇Ⓒ㝰໘⧚Ⓒ⎆᭄
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Research
实验 料液电 渗透液 平均通 浓缩液 收率 %
序号 导 ms 效价 U 量 L/h 效价 U
1 0.56
0 216 8500 86.2
2 0.1
0 310 10204 93.63
3 --
0 32.5 10000 71.5
4 --
0 90.6 22476 90
表 2 纳滤膜处理滤液数据
从图 2 的 4 张对比图和表 2 看到 :采用纳滤膜处理红霉素陶
析室分析。
1.3 实验器材
原料 :红霉素发酵液(pH7.5~8),由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发酵研究室提供 ,外观呈乳黄白色浑浊流体 ,含大
P由 ᳝表ᴎ㝰1䆒可ˈ知ഛ⬅:∳处㢣理Й后催里渗ᡔ透㙵ӑ液᳝澄䰤݀清ৌ透ᦤկ明DŽ,浓缩液成膏状流体 , 收率在㒧ᵰ9Ϣ4䅼.8䆎% ~85%。因此陶瓷膜处理该发酵液工艺技术可行且较 为理想䱊。⫋㝰䖛Ⓒথ䝉⎆᭄ঞᬜᵰ
4m/s,考察渗透通量的衰减和渗透液的处理效果。加水透析是在除
渗透液 30%~50% 时加水 ,加水量为发酵液的 1.5~1.7 倍 ( 每次加
水量约为发酵液的 1/25~1/50)。
然后对陶瓷膜渗透液用纳滤膜进行浓缩去水和除盐。
工艺流程为 :
红霉素发酵液
陶瓷膜 MF
有机膜 NF
后处理。
红霉素的效价分析由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
5)红霉素发酵液采取先用陶瓷膜澄清 ,再用纳滤膜浓缩的工 艺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袁一,等.化学工程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2]刘茉娥,等.膜分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4 结论
通过检测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本身或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来 判断其是否受破坏的方法 ,来进行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对混凝土质 量影响的检测 ,无论检测方法多么先进 ,都是被动的。在水利工 程施工管理中 ,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复查管理 ,尤其是水泥这种 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材料 ,使用前必须按规 范严格进行复查试验 ,只有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于工程中 ,进行 主动管理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ݙ䗮䞣5㹄0̚ࠄޣ488/0Pg K6ˈ0ࡴ 䗣9ᵤ4∈ৢˈ䗮䞣228ᴀ7〇3ᅮ0 K3嘔/h5P4g´KᎺ4ে8DŽᅲ偠ᑇ9ഛ3䗮.7䞣 ̚
2/4P2g.5Kˈ⌧5㓽8ס50᳔᭄催5䖒0ࠄ
瓷膜渗透液 ,渗透通量也衰减较快 ,但加透析水后通量有所回升 ,
平均通量达到了 90L/h 以上。纳滤膜渗透液电导很低 ,可满足指
标< us/cm,渗透液中也无效价单位测出 ,说明无有效物质透过膜。
收率较低 ,原因主要是设备死体积较大所致 ,工程上一般浓缩结
束后用纯水顶洗至前道工序即可避免。
第三次通量较低 ,通过截留蛋白实验和酸洗实验表明主要原
Theoretical Research 理论研究
陶瓷膜集成技术处理红霉素发酵液实验研究
崔亚放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 ,安徽蚌埠
233010
摘
要 采用陶瓷膜集成技术处理红霉素发酵液 :先用 200nm 陶瓷㝰ঞ膜㝰微㒘ӊ滤˖截 留菌丝体、油脂、蛋白、悬浮物等杂质 ;然
后再对陶瓷膜渗透液采用纳滤浓缩脱水 ,既简化了工艺又提高了目标䱊产⫋㝰物˖的ᴤ䋼收⇻率࣪䫚。ˈᄨᕘQPˈ㾘Ḑ PPˈ⬅∳㢣Й催里ᡔ㙵ӑ᳝䰤݀ৌࠊ䗴DŽ
㸼 87䱊.2⫋㝰໘⧚থ23䝉5⎆7᭄89
סDŽ
2h50´
64.7
94.8
3 80 4100 120 154.6 279864 7h 46.4 85.3
4
⬅㸼
700
ৃⶹ˖6໘15⧚6ৢ⏫䗣10⎆0╘0⏙1䗣0ᯢ8ˈ7 ⌧㓽⎆4៤0㝣50⢊6⌕4ԧ8 ˈᬊ6h⥛33´55̚.4DŽ9ℸ4 䱊⫋㝰໘⧚
ᯊ䯈 ᅲ偠䱊⫋㝰䗮䞣䱣ᯊ䯈㹄ޣ
䱊⫋㝰໘⧚㑶䳝㋴থ䝉⎆ⱘ䗮䞣㹄ޣ᳆㒓 Ͼᇍ↨
图 1 陶瓷膜处理红霉素发酵液的通量衰减曲线 4 个对比图
ᅲ偠
থ䝉⎆
ࡴ∈
⏫䗣⎆
䖤㸠ᯊ ᑇഛ䗮䞣 ᘏᬊ⥛
实验ᑣো 䞡发䞣酵/ 液ᬜӋ 8 加.J水 䞡䞣 .J渗透ᘏऩ液ԡ 8 䯈 运K 行/P平K均 通 总收
膜种类 陶瓷膜
序号 测试条件
型 号 实 验 前 实验后通 恢复率
(编号)通量 量
12℃ ;
640L/m2/ 639L/m2/
1#
0.2um
100%
0.12/0.09MPa;
h
h
12℃ ;
674L/m2/ 680L/m2/
2#
0.2um
100%
0.12/0.09MPa ;
h
h
12℃ ;0.7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