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学(全套课件145P)

旅游地理学(全套课件145P)

二、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总的来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没有明显的 方向和兴趣,所做的研究工作仍然是零散的,这一时期 参与旅游研究的地理学者人数仍然有限,如英国人文地 理学家科波克(Coppock J T) ,美国克莱门特(Clement H G)。
三、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
世界旅游业在此时期也进入发展最快最稳的时期。
第四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1、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运用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式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旅游决策行为的过 程,熟悉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掌握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类型和特点 熟悉我国对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定义以 及旅游者的特征 了解国外对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了解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强度的地 域差异 了解旅游流的概念,熟悉我国旅游流的现状
别,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 事的所有活动。
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
有其他的研究领域。
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
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 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 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
理论和实用研究各不偏废。
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 包括旅游地理学者在内的各学科旅游学者在继续实 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 结。 五、21世纪之后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 展是相当快的。 六、21世纪之后
第二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 的发展趋势
各国学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差
旅游者
到达、暂 旅游目的地 停、游览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三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1.互补性 • 2.替代性 • 3.可进入性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四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二)旅游流主要流向附近国家和地区,同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一 旅游行为 (一)旅游决策行为 • 1.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 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 • (二)旅游空间行为 •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完整版ppt课件
21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3)中国旅游区划; •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其中包
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线路设 计、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利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方法及意义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文献资料法 • 4.地理图表法 • 5.分类对比法 • 6.信息技术法
完整版ppt课件
17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通 过旅游景点和风俗习惯解释,使旅游者触摸到远古祖先的 足迹,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心理。 • 3.长白山传说与尝试参与心理
游客们往往由于传说的激发,产生一种积极尝试参与 当地各种民俗事项的心理愿望。 • 4.长白山传说与求知心理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05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趋势
旅游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 势,包括休闲度假、探险 体验、文化教育等。
旅游产品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将更加个性化 ,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 等。
旅游方式自由化
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越来 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的 方式出游,对旅游服务的 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中国旅游地理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文化 •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01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CHAPTER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的 地域影响以及旅游地的演化过程。
山等。
华东地区
01
02
03
04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著名 景点,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
代表。
江苏省
以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等。
浙江省
以山水风光和古镇古村为主, 如杭州西湖、乌镇等。
安徽省
以黄山等自然风光和徽派建筑 文化为主。
华南地区
广东省
以珠江夜游、广州塔等为主要特色,是中国 南方经济中心。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迹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地区,了 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年等。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概况
(一)、意大利的布鲁诺(1966年) 旅游的基本动力; 旅游的环境和空间; 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 旅游的运行; 旅游区规划。
(二)、英国罗宾逊
——《旅游地理学》
1、人类需求的演变, 2、旅游的动力 3、国际旅游者的流向 4、旅游的计量和范围 5、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 6、旅游规划, 7、旅游与环境
Y=ax+b
结构模型
• 依赖于旅游需求与一系列原因变量之间的 关系确定。
• 如:引力模型
I
P 1
P2
D
仿真模型
• 从历史数据观察的动态可以在未来持续一 段时间,由此可根据过去递推未来。
• 特点:对数据的时间序列和精度要求高
定性模型
• 特尔菲法:利用专家在信息较充分的情况 下的直观推断。
(四)、旅游通道
– 定义: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以 及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而提供的设施 和服务的整体。
– 主要研究内容:可进入性,以及各种交通方式 之间的匹配研究。
(五)、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郭来喜、陈传康、保继刚、 杨振之等
2、旅游资源的分类:两分法、中国科学院地理 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 源调查、分类与评价》
研究客源地要解决的问题
• 1、什么样的条件和地理背景产生旅游? • 2、旅游者的行为? • 3、旅游模式? • 4、旅游流?
研究目的地要解决的问题
• 1、旅游吸引因素? • 2、旅游容量? • 3、旅游地演化规律? • 4、旅游影响? • 5、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研究旅游通道要解决的问题
• 可进入性问题? • 交通方式?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课件 (共96张ppt)

旅游地理课件 (共96张ppt)

人文旅游资 可创造 源中的人文 性(可 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景观(个性)
变异性)
自然景观 季节性 随季节变换呈现不同特色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性:永续性、非凡性、地域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点:多样性、非凡性、地域性、 季节性、可创造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 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 如临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人文景观——建筑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 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 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 客到夏威夷度假 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 读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回答问题。
(1)将下列夏威夷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进行具体 分类。
旅游景观 火山国家 热带森林 草裙舞 公园
分类
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地理
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郑艳
旅游地理主要内容:
1.旅游的概念、意义 2.旅游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3.旅游的观赏方法 4.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5.旅游活动设计与旅游安全 6.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中 的问题与措施)

第1章 绪论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第1章 绪论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第1章
1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2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4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业务链接1-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 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 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 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 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 业国际化的实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属性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5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6 旅游地理学者转入旅游地理学前的专业背景来自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精品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精品课件

第1章 旅游资源概述
3、如何进行保护?
(1)国家和地方要抓紧环保法制的建立和环保检查,逐 步增加环保执法的强度和力度,杜绝盲目的开发建设。
(2)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控制环境容量。 (3)对游人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4)健全和建立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建立国家自然保护
区、国家公园系统、古迹保护区、修复或重建古建筑、 保护古遗址等。 (5)发展生态旅游。即人们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原始 的人文环境为前提的旅游活动。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景区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文化遗产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第2章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 掌握各种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 掌握地貌、水体、气象、生物等自然旅游
资源的代表性景观
(1)自然旅游资源: 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
(2)人文旅游资源: 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 映。
和功能 貌的反
自然旅游资源 桂林山水
连山大旭山瀑布
大旭山
大旭山
热带海滩
连山天鹅湖水库
天鹅湖水库
连山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第一节 地貌旅游资源
• 什么是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自然风光,被称 为旅游的第一环境,如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包括山地 幽谷、悬泉瀑布、海滨沙滩、河流湖泊、森林草原、飞禽走兽、 阳光空气等,具有明显的自然形成的性质。
一、概况
1、什么是地貌?
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即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按其自然形态可 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旅游地理学-课件

旅游地理学-课件

四、环境质量背景
环境质量背景,是由于现代人类的经济、文化活 动和分布特征,严重地改变着自然环境的原貌,而派 生出来的后天背景。环境质量的状态与人类的活动 密切相关,对人类的旅游活动更有决定其去向的重 要影响。 1.环境质量的衡量标准 2.环境质量的分布规律 3.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
五、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 三方面: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1.互补性 2.替代性 3.可进入性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又称
旅游者潮流或旅游人流。根据旅游客流持续力的 变化,可以分为稳定性旅游客流和非稳定性旅游客 流两类。 二、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 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游行为的实现。激发影响包括着截 然相反的两个含义,即吸引激发与促动出游激发。各种地区 虽然都具有激发旅游的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因地而异, 可能只存在一种影响,也可能二者兼有。
一、自然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 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 大组成部分,在地理学中这两部分统称为地理环境。与旅游 者产生关系密切的有:自然地理因素、文化地理因素、经 济地理因素、环境质量因素等四个方面,称为旅游者产生的 四大地理背景。
包括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 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1)自然区位 (2)行政区位 (2)行政区位 4.环境质量因素组
三、现代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沙江虎跳峡
峨眉山一线天
近观 ——峡谷、洞、一线天 溶洞
桂林象鼻山
黄山石猴观海
特定角度——地貌的酷似造型
贵州黄果树瀑布
庐山瀑布
适当距离仰视——瀑布
洞庭湖和岳阳楼 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远望俯视——江河湖海
昆明湖
年嘉湖
低临水面建亭廊,近观俯视或平视 ——较小的湖沼池塘
漓江
长江三峡
乘船——山水组合景观
景观:蓝天白 云,植被色彩 丰富,山地湖 泊景色各异, 泉瀑水量丰盈 等。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2分)
九寨沟秋景
链接高考 (09年·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 顶北侧(图9)。第四纪冰川在巨 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 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 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 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 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 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 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 2000到4700米,林木繁 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风土民情
—那达慕 大会
考 点 一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和价值 旅游资源的特性 ——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 自然景观——季节性、地域性 人文景观——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考 点 一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和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链接高考
(2019·江苏卷)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 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麋鹿生态
考点三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
类型、特点及成因
类型 著名景区
美国科罗拉
自 地质 多大峡谷
然 地貌 中国岭南
旅 景观 溶洞

泰山、华山

观 水文 美国夏威夷
地理
景观 澳大利亚
大堡礁
景观特点
雄伟壮观 幽深陡峭
洞岩交错 变幻奇丽
雄伟壮丽 文物众多 热带风光 景色秀丽 珊瑚岛礁 海中奇观
பைடு நூலகம்
成因
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 溶蚀
考 点 四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游览价值
市场距离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旅游的环境 承载量是指在一 定时间条件下, 一定空间范围内 的旅游活动容纳 能力。
链接高考 (2019年·新课标卷)(10分)
分析图中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 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链接高考 (2019年·新课标卷)(10分)
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
(2)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___ __总__量__增__加__,__存__在__明__显__的__地__区__差__异____,其主要影响因
素有_经__济__发__展__水__平__、__客__源__地__距___离__、__生__态__观__念__。
分析图中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 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 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 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 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 路等),通达性好。
考 点 五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增加外汇收入 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周转 提供就业机会 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有利于社会稳定
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
(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自__然__旅__游__资__源__ 其旅游价值有_科__学__价__值__、 _经__济__价__值__和__美__学__价__值_。
链接高考
(2019·江苏卷)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 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麋鹿生态
旅游资源的质量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集群: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多少
景观的地域组合: 某区域旅游资源与邻近区域的差异度
考 点 四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游览价值
市场距离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经济距离越长,开发的价值也就越低。 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价值较大。
链接高考
(2019·江苏卷)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 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麋鹿生态
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_生__态__环__境__保__护__ 作为首要任务。
考 点 二 旅游景观的欣赏
天时 ——把握观赏时机 地利 ——优选欣赏位置 人和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品位文化内涵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北京香山红叶
冰灯、雪雕
北京香山红叶
冰灯、雪雕
秋季
冬季
泰山日出
黄山日落
泰山日出
黄山日落
雨过天晴
钱塘江大潮
青海湖鸟岛
钱塘江大潮
青海湖鸟岛
农历八月十八
钱塘江大潮
青海湖鸟岛
农历八月十八
5月份
武陵源群峰
泰山
远眺——峰峦之雄伟峻秀
断块山
火山地貌
地壳沉降,珊 瑚骨骼堆积
考点三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
类型、特点及成因
类型 著名景区

长城
文 历史
旅 游
古迹
埃及金字塔
景 观 城市 法国巴黎
景观
景观特点
雄伟壮观 历史悠久 文化价值极高
历史名城 名胜古迹众多
成因
人类 建设
链接高考 (09年·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 顶北侧(图9)。第四纪冰川在巨 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 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 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 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 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 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 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 2000到4700米,林木繁茂.湖 泊、泉、瀑错落其间。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 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夏季降水, 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 貌区,湖水清澈。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考 点 四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游览价值
欢迎
考 点 一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和价值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建筑景观 人文景观 文化艺术景观
风土民情
地质地貌景观—云南路南石林
气象气候景观—海上日出
水文地理景观—壶口瀑布
生物景观—青海湖鸟岛
建筑景观—北京故宫
文化艺术 景观—缅 甸仰光大 金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