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探微
自由之梦:从起点出发……——三年级起步作文创新教学实践探微

传 统 作 文 训 练 对 于 内容 的过 多 限 制 、 技 巧 的 过 分 重 视 使 学 生 在 写 作 时 小
心翼翼 . 畏 首 畏尾 . 久而久之 . 产 朋 友
们 回 家 后 先 跟 爸 爸 妈 妈 说 说 今 天 上 课 的情 景 . 再 用 一 段 短 话 把 你 印 象 最
其一 . 心 理 的 悦 纳
“ 化 有形为无 痕” , 给 心理减 负 , 使 学
生 轻装 上 阵 . 主 动 自觉 地 习 作 。 毫无 疑问 . 第一 一 节 习 作 课 至 关 重 要 ! 于是 . 开学 当天 , 穿 上 端 庄 的套
“ 态度决定一切 ” . 具 备 健 康 的 写
会 。德 国人 甚 至 将 他 的 长 篇 小 说 《 草 房子》 以 及 他 的 一 些 短 篇小 说 翻 译 成
德文在学校 、 在社 区 图 书馆 朗读 … …
综上所述 . 在 阅读 教 学 中 真 正 实 现“ 正确 、 流利 、 有 感 情 地 朗读 课 文 ” 这 一 目标 . 取 得 阅读 教 学 大 面 积 的 丰
尘簦 ! 墼 塑墨鳖
P哺 n ar y Sc h o ol Te ac h i n g Re s ea r c h
自由之 梦 : 从 起 出 笈
— —
三年级 起 步作 文 创新教 学 实践探 微
陈蓓 蓓
江 苏 东 台 市 第 一 小 学教 育集 团
“ 我 不 怕 写 !” — — 健 康 心 态篇
作 文起 个 什 么 题 目 . 来 吸引 其 他 同学
看 呢 ?” 一 石 激 起 千层 浪 , 几 番 二 》
作文教学创新探微

教 会 学 生 观 察感 悟 生 活 , 对 是
学 生最 好 的 写作 指导 , 培 养 学生 是
作 文创 新能 力 的基 础 。生 活是 写作
青 少 年 学 生 激情 最 充 沛 , 维最 活 思 跃 , 象 力 也 最 丰 富 , 处 于 未 开 想 但 肩 的蒙 昧 状 态 。 为此 , 师 在作 文 教
西 , 现 事 物 的 美 好 的 特 征 ; 要 发 它
教 学 过 程 中 必须 唤醒 想 象 , 尽力 为 学 生 创 造 一 个 富 于 想 象 的 良好 环 境 和 氛 同 。如 我 在 教 学 莫 泊 桑 的 《 项链 》 一课 后 , 让 学 生 大胆 去 想 就 象 : 如 项链 没 有 丢 掉 , 者 丢 了 假 或
三 . 练学 生 的求 异 思 维能 力 训
这 是 就深 度 而 言 的 。 要求 思 路 不 落 俗套 , 于标新立异 , 辟蹊径 , 善 独 特
活 , 悟 生 活 。 如果 对 生 活 没 有 细 感 致 的观 察 , 实 的 体 验 , 灵 的感 真 心
悟 , 特 的见 解 , 就 没 有 创 新 的 独 也
关键词 : 文 作 创 新 想 象 力 求 异 思维
《 中语 文 新 课 标 》 出 : 写 高 指 “
作 是 运 用 语 言 文 字 进 行 书 面 表 达
和交 流 的重 要 方 式 ,是认 识 世 界 , 认 识 自我 ,进 行 创 造 性 表 述 的 过 程 。 在作 文 教学 过 程 中 , ” 教师 必 须
的一 江 春水 也 会 奔涌 而 至 。当今 的
根 据语 文学 科 的 这 一 特点 , 起 学 唤 生 的创 新 意 识 , 点燃 他 们 创 造 思 维
中职个性化作文教学探微

近 年来 , 随着语 文 教学 改 革 力度 的 加 大 , 个性 据教材 、 教参 , 如果教 师按预先设定有计划 、 有针
那 这就抹杀 化作 文 在 中学 生作 文 中的地 位 愈发 突 出 。所 谓 作 对性 的来分析问题 , 么答案只能唯一 , 文个性化 , 就是有作者 鲜明的个性 、 思想 , 有独特 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直接导致他们的写作人云
20 0 9年第 4期 第2 4卷 总 第 2 5期 1
江苏技术师 范学 院学报 ( 职教通讯 )
Ju n l f in s e c esUnv ri f e h oo y o ra a guT a h r ie t o c n lg oJ s y T C mmu ia in o c t n l d c t n o nc t f o Vo a i a u a i o E o
No. 2 9 4,00 V0.4 12
Ge e a o 2 5 n rl .1 N
中职个性化作 文教学探微
常 金 梅
( 泰兴职业教育 中心校 , 江苏 泰兴 2 50 ) 2 4 0
摘
要 :“ 以人为本” 是教育 的基本理念 , 作文教学也要 以“ 立人 ” 为本, 让学 生有个性 、 有创 意地表达。个性化作
亦步 亦趋 。因此 , 教 学 中 , 在 要注 重学 生独 立 的表现形式 。作 为语文教师如何催生个性化作文 亦 云 、
呢?
思维的培养 , 教育学生敢 于拿出 自己的观点 , 问 对 题理解敢于“ 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只要能适合语 , 册有一则作文材料 :几只苍蝇发现从地窖漏 出来
活 、 现生 活 。中学 生 由于受 年龄 、 表 阅历 、 识 的局 话题写一篇作文。大多数 同学从苍蝇的角度提炼 学 限, 尤其 是 长期 学 校生 活 的 限制 , 们 中 的大 多数 话 题“ 他 招灾揽祸 , 自食 其果 ” “ 、贪得 无厌 , 自作 自 人 对 生 活 体 验不 深 , 生 活 中 的真 、 、 感 悟 不 受 ” , 系 社 会 , 示 “ ” 危 害 , 当然 是 对 对 善 美 等 联 揭 贪 的 这 透 。要 激 发 他们 的兴趣 , 激活 他们 的思 维 , 师就 教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6篇-初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6篇-初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改进教学模式,强化作文的源头控制力作文教学是作文写作的源头。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在用好常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点从三个方面改进:1.开展序列性作文教学。
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每次作文之前找一个或想一个题目给学生写,每学期完成大纲或学校要求的作文篇数就是了,也不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无学到知识,有无获得进步。
要改变这一局面,作文教学首先就要有明确的计划,要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
我在教学中,总是对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制定一个完整、科学的计划,将作文训练点按照由简到难,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划分出每一学期的训练点,为有序推进作文教学、有效逐步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提供必要的保证。
2.开展针对性作文教学。
每次作文教学之前,应根据作文训练点,提前做好作文教学的相应准备工作。
比如,每一训练点都要确定训练应该达到的目标、制定适当的指导方法、明确最佳的训练过程以及恰当的训练题目。
如果某个训练点通过一两次的训练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应该有针对性的反复加以指导练习。
3.开展趣味性作文教学。
对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写作文是枯燥的、乏味的,往往平时能说会道,提起笔来就“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应想方设法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作文。
一是教学形式多样化。
我们不能停留在以前老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模式中,而应该采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
如,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观察老师学生的生活,走出校园观察街景风貌、风土人情;还可以把要写的人、物请进教室,让学生像绘画一样看着写;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身边的传闻编成小品表演给同学看了写等。
二是教学内容时尚化。
不能总围绕一些老掉牙的话题做文章,而是应该找一些当今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话题来写,比如对新出现的明星的介绍、看法,对网络新词的评价等等。
三是教学时间即兴化。
很多老师把作文教学和训练的时间固定在某一段时间内,这样做肯定有很多益处,但当遇到特殊情况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即兴作文指导和训练。
新编整理观之有序,言之有物――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探微 言之有物有序

观之有序,言之有物――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探微言之有物有序作文不是单凭学生的空想而虚构出来的,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因此,在指导高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将观察事物、表达技能与思想情感作为作文训练的三个重要方面来进行。
一、观之有序,思之所依观察有序,作文才会有条理,观察无序,作文就难以做到层次清楚。
观察时按怎样的顺序,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式。
因此,那种规定学生在观察时套用某篇课文中的某种观察顺序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观察的目的、认识的实际需要、事物的特点、观察的角度来自己确定顺序的能力。
例如,进行景物描写的时候,要注意景物的动与静,着力表现景物形态特点比较起对景物的声音、色彩、气息、质地等进行描写来,对景物形态的描写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所以,当我们对景物进行描写时,既要表现景物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景物的动态变化。
什么是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呢?下面让我们来作个简单的了解。
如一段对华沙美人鱼的描写:那是一座高达五米的铜雕纪念碑,上半身是一位端庄娟秀的美女,她左手拿着圆形的护身盾牌,右手高举着一把古拙的宝剑,目光炯炯,义无反顾地注视着远方。
她的下半身双腿雕着鱼鳞,其终端是一个翘起的鱼尾。
在她的膝下波涛翻卷,浪花激溅。
这段描写先写出了纪念碑的高度与美人鱼的面貌,接着从左手、右手、目光一直写到双腿和膝下。
对于双腿,还具体写到雕着的鱼鳞和鱼尾,这样,对于美人鱼形象的描写就显得非常完整。
因此,在指导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选取好一个角度,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且根据观察的顺序进行思考及进一步的描写,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文章观察有序,有条不紊。
二、言之有物,情之所系在小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生活、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情感,而不是冷冰冰地教学生写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花拳绣腿”,因此,要求学生作文训练中要言之有物,就必须融入自己的感情与见解,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探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探讨1. 引言1.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正处于亟待改进的状态。
当前,很多小学生的作文表现普遍较弱,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
在语文教育中,作文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面对现实情况,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缺乏写作能力,表现出来的作文内容单一、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够流畅。
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认为写作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现状使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使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1.2 小学生作文表现普遍较弱小学生作文表现普遍较弱,是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许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逻辑思维不清晰等困难。
他们往往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叙述能力和写作技巧也相对较差。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语文学习进度,也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生作文表现普遍较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写作习惯、缺乏写作指导等。
现代科技的普及也让小学生更倾向于用电子设备进行沟通和表达,而相对忽视了书面表达的重要性。
针对小学生作文表现普遍较弱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兴趣。
只有通过重视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才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培养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 正文2.1 教学困境教学困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缺乏写作能力,二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学生缺乏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之一。
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表现出词不达意、语法错误等问题,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写作的训练和指导,导致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

供 有 力的 条件 和 广 阔空 间 ,减 少 对学 生写 作 的束 缚 ,鼓
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 ”在
作文 课 中 , 教 师 首先 应 明确 是指 导 课 还是 讲 评 课 ,在 指
认 为 写 出来 的作 品 必 然代 表 人 的思 想 、道 德 和 才华 。在
外 ,他还主张培养学 生的怀疑精神 ,对待任何东西都要 这种心理的驱使下 , 学 生们就会发 自内心地认为作文难 会思 考 ,有 自己的理解 ;钱理 群提 出写文章要从 容不 写 。此外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一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方 迫 ,无论是写作文还是写 其他作品 ,都是 一种文学创 法 :命题——指导——写作 。这种教法没有创造利于学 作 。他更强调了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劳动 ,必须有物质 生表达 的情境和气氛 ,很难 激发起学 生内心的真情 实 基础而又不被物质所困。学 生需要从容 ,才能进入宽阔 感 ,他们会觉得没有内容可写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
些是否可以给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一些启发呢?
三 、初 中语 文作 文有 效教 学 策 略
角戏 ” ,从评到改都是由教师承担 ,学 生只负责听 ;二 是 “ 交流课” ,找几位优秀作文的作者谈心得 、谈体会 , 之后 全班学习 。前一种情况 是过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
用 ,而 后一 种 情 况则 是学 生 的 主体 性过 分 发 挥 ,缺少 了
教师的引导 。例 如,某教师在进行 ( ( 我们的教室》作文
评 改 课 时 采 用 了 这 样 的 方 式 :概 说 引 入 一 自 读 评 价 — —典 型 句逐 句评 改 —— 作 者 朗读 —— 范 文 展示 。这 样 的 五环 节 步 步 为营 、逐 渐 深 入 ,既 激发 了学 生 学 习 的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探微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探微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是通过模仿优秀篇目的结构和语言风格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仿写,学生可以模仿优秀作文的表达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写作的水平。
在仿写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原文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结构,提高语法和修辞能力。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仿写优秀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愿意去尝试和探索不同的写作方式和风格,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作文仿写训练的具体方法1.选择优秀范文进行模仿在进行仿写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范文作为样本,让学生进行模仿。
这些范文可以是名家经典作品,也可以是一些优秀的小学生作文,关键是要符合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
2. 注重语言结构的训练3.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进行仿写时,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照搬原文,而是要引导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可以让学生尝试改变故事情节、人物角色或者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教师和家长在仿写训练中的指导1.给予充分的指导和鼓励在进行仿写训练时,教师和家长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
可以在学生模仿完成后,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指导他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2.注重个性化的引导在进行仿写训练时,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引导。
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不同,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3.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在进行仿写训练时,教师和家长可以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朗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1.注意避免“板子文章”在进行仿写训练时,要避免让学生写出“板子文章”,即完全照搬原文内容,缺乏创新和个性。
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作,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探微
论文摘要:作文教学训练必经读、说、写、评、改、展六个环节。
在各环节训练的摸爬滚打中总结经验,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强而有效的法门之一。
“读”是基础,把教材作品读懂、读通、读透、读熟;“说”是手段,说读文、说作文,以说促写;“写”是目的,它重在系统,重在积累。
“评”是“反思”,是由互相评价达到互相学习的关键过程;“改”是延伸,目的在于巩固学识与能力;“展”是阶段成果,旨在进一步提升自信力和成就感。
论文关键词:读,说,写,评,改,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实话,决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
”这包含几层意思:
一、从立意讲要“是阳光的、创新的。
”不说骄愤颓废的、病态的伪心话。
二、从材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
”不写不可证验的、浮移无着的话。
三、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
”不取油滑的、轻薄卑鄙的态度。
四、从语言讲要“是准确的、生动的。
”不用花哨苍白的、空洞肤浅、文不对题的词语。
然而在作文教学中,与教育家期望相悖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不难发现,众多学生的文章或形式单一,或枯燥乏味,或荒诞平庸,或生硬做作,或苍凉孤独……凡此种种无不无情地折磨着语文教学、无
不严肃地责备着语文教师。
我们认为课堂作文教学训练必经读、说、写、评、改、展六个环节。
在各环节训练的摸爬滚打中总结经验,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强而有效的法门之一。
“读”是作文训练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所占份量最大的过程。
教材是最直接、最直观的读的资源,我们不必舍近求远。
平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认真读懂作品的思想,读通作品的构思,读透作品的用材,读熟作品的语言,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积累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这就是“所占份量最大”的理由。
作文训练是平时教学质量与能力的延伸,作文训练实践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对经典事例、写法或精彩语段的表述、应用等都应通过诵读、抄摘、复述等手段熟记于胸,为写作训练奠定丰厚的基础。
把原来浮于教材表面的素材存储在记忆中,如此反复不断,无形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语文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归类、提炼的二度深加工,让他们学会“一料多用”的积累样式,使其更接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作文境界。
“说”是作文训练的手段,以说促写。
它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说读文,也就是说教材中作品的内容。
学生在读完一遍后,两人一组互相复述原文内容,交流本文在结构、语言、开头结尾等方面的可学之处,交流各自对原文的评价鉴赏。
第二步说作文,也就是在作文训
练中各小组对规定的作文题“写什么”“怎样写”等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各小组推举一人参加全班交流,这可使学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将说的内容由复述评价转向创造,由简单转向深入。
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互相启发,激活了思想,发散了思维。
这就是通过“说”的训练是强化了学生对素材有意识存储的一种烙印式的记忆。
在作文训练中要打破时空的界限,进行必要的拓展写作训练。
在日常课堂上,要就文本的构思、任务情节的推进等层面上让学生有表达与交流的意愿与时空。
在设置片段写作训练时,要尽量做到化整为零、化繁为简。
在内容上要达到思想认识上的到位,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口头表达。
这样的训练方式对学生来说不会成为负担反而乐于完成。
对教师而言,作文训练与平时教学也就变得灵动起来。
“写”是作文训练的目的,它重在系统,重在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训练要求,每阶段每次的写作训练都应突出一个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对各种文体、每篇习作进行规范化训练,还要进行突破性训练,要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有新鲜感,想说想写,不写不快。
同时要求学生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在文章标题、卷面等几方面也应该严格要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明显感到写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写作兴趣也会随之越来越浓.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会让学生多写多练。
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勤于练笔,不妨把周记的写作形式做些调整:把全班分若干小组(学生或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按能力搭配组合),每个成员在二至三周内
只完成一篇,做到每小组内每周都有一篇周记。
这既能减轻作业负担,又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完成周记训练。
这的确提高了写作热情,又可有效地提升写作训练的实际效果。
“评”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反思”,目的在于“提高”,是学生通过互相评价,达到互相学习的关键过程。
完成作文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互相修正错别字、错用的标点符号、错用的词语,有毛病的句子,不衔接的句段、不合题意的材料……同时要求对同学的作文中精彩观点、句子、文段作出记号,互学互勉,然后每人对组内的每篇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几方面提出公正的、不隐恶的、不溢美的评语,字数大概在100字左右。
评分时要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赋分,把小组内各成员的评分相加得到的总分除以评判人数的平均分,并在规定的时间收集交给老师迅速浏览。
老师选出有可比度的文章、文段、学生的评语为典型进行详细的点评,并把本次的练习训练的总体特点反馈给学生,提出纠正偏差的看法与意见。
讲评时应做到注重中心明确,文从字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等规范性、基础性强的要求,同时关注叙事风格,写作角度、构思立意,体验感悟的创新性、发展性的特点。
作文本发还给学生后,教师还可与学生进行个别的交谈,一定要给学生自己充分发表对作文的想法和看法,真正让学生在评判中明了教师、同学点评的意图,让学生通过修改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由惯性思维产生创新思维,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由定向思维转化为发散思维,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更多元、更细腻、更个性、更
深刻地大,打量和反映自己的社会生活的思想与看法的表达能力,以便让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中既能对症下笔,又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