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上课用

合集下载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的简要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3第1章第2节的内容。

它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稳态是必修模块3重要的核心概念。

处理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稳态的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要逐步展开和深化,本节中仅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做好后继课的铺垫。

?人体健康与内环境稳态密切相关。

几乎所有人生活中都亲历过诸如发烧、腹泻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因此,通过有关内环境稳态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目标?(1)概述什么是内环境稳态,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能力目标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态的机制。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认同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1.教学重点(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2)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四、教学具体方案及实施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二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三、当堂检测1.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略低于成年人B.女性体温略低于男性C.一个正常人的体温的昼夜之差不超过l℃D.人是变温动物2.人的体温相对恒定,意味着(D)A.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相等B.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机体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D)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人体内细胞和外界进行各种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的系统是(C)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5.下列生理活动中,除哪一项外其他都属于维持内环境稳定(C)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出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6.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能稳定进行B.活细胞能适应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动C.细胞外液的各项理化性质稳定不变D.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7.下列疾病或症状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无关的是(C)A.发烧B.尿毒症C.色盲D.中暑。

H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上课课件)

H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上课课件)

摄入酸性食物过多的危害
1、酸性食物过多影响孩子的体质 孩子经常过食大鱼大肉,会使体内的酸性物质积聚, 血液就会偏酸性,人体的内环境就开始恶化,便出 现了极不健康的“酸性体质”,可使孩子出现头晕、 焦躁、便秘、失眠、疲劳、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 吸道感染等。由于血液的粘度增加了,还可使动脉 硬化。
12
2 、酸性食物过多影响孩子的智力 英国科学家发现:人体大脑液的酸碱性与智商有 关,也就是说在体液酸碱性允许的范围内(即pH
必修3 第一章 第2节
1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如何变化? 问题探讨 血液生化6项检查化验单
项 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 ALT 17 IU/L 0~45 基转移酶 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 CRE 1.9 mg/dl 肌酐 0.5~1.5 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 BUN 14.6 mg/dl 尿素氮 6~23
21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5
练习巩固
1.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D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6
2.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 直接关系的是( B )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17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B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4.与维持内环境稳定无关的生理活动是(A)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 体温不至于上升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1. 维持生命活动:内环境稳态能够提供适合生命活动进行的稳定环境,保证细胞和组织能够正常地进行代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2. 保护稳定性:内环境稳态可以防止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机体产生过大的影响,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等因素的损害。

3. 协调机体功能:内环境稳态能够促使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保持相互协调的状态,各种生理活动能够在协调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保证机体能够正常工作。

4. 提供适宜条件: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适宜的条件,使细胞和组织能够正常地进行代谢和能量转换。

这种稳态能够保证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氧气和废物的平衡,维持细胞内的稳定环境。

5. 维持健康: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对内环境稳态的破坏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机体功能的异常。

总的来说,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它保证了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同时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供细胞和组织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_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⑦问题: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答案:实验原理: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在加入酸或碱时,能调节溶液的pH方法步骤:1、以4人为一组。

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表所示的记录表。

2、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3、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作记录。

4、一次加入一滴0.1mol/L HCl,然后轻轻摇动。

加入5滴后再测pH。

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

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5、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

再如步骤4,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 NaoH,测定并记录pH。

6、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

7、充分冲洗烧杯,选两种生物材料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

8、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

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的变化。

再用其它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也同样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加入酸和碱的变化。

实验结果: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略)二、合作探究、解惑答疑:思考与讨论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觉。

体温过高时为什教师引导,举例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实验资料,然后给学生看视频,再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思考以下问题,由小组讨论,然后学生展示给出答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答案: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一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一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举例: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 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 空调 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 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 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 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 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 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 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 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下 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O2、CO2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
外 消化系统 界 营养物质
循 血浆



呼吸系统
中 O2、CO2、H2O 的

组 织 液
细 胞 内 液
物 皮肤,泌尿系统
淋巴

水、无机盐

尿素、尿酸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 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 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它也起重要的 调节作用。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机体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
结论: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 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

碳酸钠
NaHCO3
组织液
细胞
泌尿系统 排出
呼吸系统 排出
NaHCO3 乳酸 乳酸钠 H2CO3
C02
乳酸
C02 + H2O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教案: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作用。

2.技能目标:能够解释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视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1.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和作用。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使用生动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健康地生活?Step 2 概念解释(15分钟)提供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内环境稳态是指机体维持一定程度的恒定,保持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解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内部一系列生理变化和调整的结果,是保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1.控制变量:-被控制的变量:温度、pH值、血糖、血液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

-自变量:内外环境变化。

-测量指标:体温、血液酸碱度等。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其中一个指标的波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小组讨论指标的正常范围。

-研究该指标过高或过低对身体的影响。

-分享小组的发现。

3.整合总结:-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身体要维持这些指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解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对这些指标有一定的敏感度,使得它们能够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保持稳态。

只有当这些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身体各部分才能正常协调工作,维持身体的健康。

-概括: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在于保证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正常运行,维持身体的健康。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展开讨论:-为什么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高温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些适应性的变化?-了解一些与内环境稳态失调相关的疾病和症状。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强调保持内环境稳态对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题目为《为什么保持内环境稳态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短文中详细阐述内环境稳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持内环境稳态。

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第四章
稳态失衡的原因
饮食不当:摄入过 多的高热量、高脂 肪、高糖分的食物, 导致肥胖、糖尿病 等代谢性疾病
缺乏运动:长期缺 乏运动导致身体机 能下降,免疫力降 低,容易感染疾病
环境污染:空气、 水、土壤等环境污 染对人体的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导致 呼吸道疾病、癌症 等疾病的发生
心理压力过大:长 期的心理压力过大 可能导致身体内分 泌失调,引发各种 身心疾病
06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内环境稳态的定义与重要性
第二章
定义及组成
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稳态的意义
单击添加标题
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如体温、pH、渗透压等稳态失衡可能导致生命活动紊乱。
内环境稳态失衡与免疫系统功能异 常也有关,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疾 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来自标题内环境稳态失衡可能导致多种疾病, 如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维持内环境稳态对于预防和治疗疾 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
第五章
饮食调节
保持适量热量 摄入:维持体 温和日常活动
所需
均衡营养:摄 入足够的蛋白 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
● 总之,内环境稳态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积极的 措施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体液调节
概念:通过体 液中的化学物 质来调节生命 活动的调节方

作用:维持内 环境稳态的重
要机制
包括:激素调 节、免疫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第一章: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提问:让学生回答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和重要性。

第二章: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使学生理解各种调节机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2 教学内容神经调节机制。

内分泌调节机制。

肾脏调节机制。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各种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调节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2.4 教学评估提问:让学生回答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作用。

第三章: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失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过程。

使学生认识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3.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过程。

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

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后果。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过程和失衡原因。

案例分析法: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实例。

3.4 教学评估提问:让学生回答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过程和失衡原因。

小组讨论: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实例。

第四章: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内环境稳态与疾病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4.4 教学评估提问:让学生回答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第五章: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

使学生认识到内环境稳态研究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新发现和理论进展。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态 :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表现在:
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为7.35—7.45间,变化 范围很小!
血浆是怎样维持PH相对稳定的?
血浆中缓冲物质
H2CO3 NaHCO3
NaH2PO4 Na2HPO4
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直接相关系统:消化、呼吸、循 内环境 的稳定
成员
上午 6h 上午 10h 中午 12h 下午 2h 傍晚 6h 晚上 9h
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1 ℃ 37.4 ℃ 37.5 ℃ 37.3 ℃ 37.1 ℃
实例2: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鼻塞、头昏、打喷嚏、 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空调对人的影响: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 增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 室内空气几乎与外界隔离,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 有害细菌的含量快速上升。
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 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结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 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 不同。
2.体温:女性>男性;年轻者>年老者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4.某人患急性肠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 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C A 提供能量 B 供给营养 C 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 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 到威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讨论:
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 标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 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 哪些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 能给人带来那些不利影响?
注:血浆的生化指标:指血浆中 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小资料: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一 项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 死、中毒等,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 的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 代谢废物不能够排除体外,以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它毒性物质在体 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 震颤、恶心呕吐的人群。有水肿、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腰部 酸痛、高血压症状的人群。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环、泌尿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免疫、
内分泌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 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 会遭到破坏。
实例1: 尿毒症: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含 氮的代谢产物和其它毒性物质不能排除体外, 在体内聚集,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 乱,并可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病变。
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作业
教材课后练习及练习册。
整理归纳本节知识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