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字词复习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备战中考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字词基础过关练习及答案

备战中考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字词基础过关练习及答案

2020年备战中考文言文字词过关七年级下册8. 孙权劝学(一)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4)但当涉猎但: 涉猎:(5)见往事耳见: 往事:(6)及鲁肃过寻阳及: 过:(7)卿今者才略才略:(8)非复吴下阿蒙非复∶(9)即更刮目相待更: 刮:(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9.卖油翁(一)字词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康肃公善射善: (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 (3)释担而立释:(4)睨之久而不去睨:(5)但微额之但: 颔∶(6)但手熟尔熟: 尔:(7)康肃忿然曰忿然:(8)尔安敢轻吾射安: 轻:(9)以我酌油知之以: 酌∶(10)徐以杓酌油沥之徐: 杓: 沥: (11)以钱覆其口覆: (12)康肃笑而遣之遣: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10.陋室铭(一)字词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龙则灵灵: (2)斯是陋室斯: (3)惟吾德馨馨: (4)谈笑有鸿儒鸿儒: (5)往来无白白丁:(6)可以调素琴调:(7)无丝竹之乱耳丝: 竹:(8)无案牍之劳形案牍:2.一词多义(1)名有仙则名出名(2)素可以调素琴不能名其一处也素湍绿潭名之者谁命名3.古今异义无案牍之劳形古义: 今义:形状4.词类活用无案牍之劳形劳:(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11.爱莲说(一)字词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 (3)出淤泥而不染染: (4)濯清涟而不妖妖: (5)香远益清益: (6)亭亭净植清亭亭: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8)花之隐逸者也隐逸:2.古今异义(1)亭亭净植植古义:今义:种植(2)陶后鲜有闻鲜古义: 今义:新鲜、鲜艳(3)宜乎众矣宜古义: 今义:合适3.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蔓: 枝:(2)香远益清远远:(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七(下)文言文第七单元字词归类练习

七(下)文言文第七单元字词归类练习

七(下)文言文第七单元字词归类复习训练题
班级姓名
一、给生字、词注音。

圉人()骖乘()()箠杀()击楹()臧亡()因敕()枹鼓()数斛()艾绶()徙()涿洲()惮()性峭()宦官()姬侍()()玠()旰()掳掠()()撼动()蹙额()躇步()跐蹈()衣缁()琼搂()迢迢()札札()
机杼()擢手()发簪()掣()羌笛()岑参()()
二、解释词的古今义
古义今义古义今义
叩头谢主为白衣时
欲何言流血被面
妻子对哭由是搏击豪强
第归寻复有看来告
…不得径造庭下非吾子若孙也
迁殿中丞故人、亲党皆绝之
衣食如布衣时关节不到,有阎罗
课将士注坡跳壕饰名姝遗之
却不受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因往晓之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舍然大喜子亦犹是也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被令因
流血被面()威不能行一令乎()因匿主家()
唯见布被覆尸()帝令小黄门持之()因格杀之()
乘数以
敝车一乘()有大麦数斛()将何以理天下乎()
以奴骖乘()大言数主之失()葬以大夫礼()
知其而之
知天长县()其人遂无以对()杀而鬻之()()
亦知其名()亦之其名()何为割牛舌而告之()()调以无
亲为调药()善以少击众()身无所寄()
每调军食()立斩以徇()子无扑矣()
曰衣使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晓之者曰()解素衣()只使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基本字词过关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基本字词过关卷
2、亡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
②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③马无故亡而入胡。/亡命天涯
3、其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②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之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5、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河中石兽》)
6、身已半入,止露尻尾。(《狼》)
三、古今异义字
股:并:竟:虽:但:
儿女:可以:然后:
中间:文理:博士:
四、一词多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乃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吾乃燕人张翼德是也。/⑤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文言基础字词过关
一、常用字词
尝:会:期:去:但:顾:甚:尻:罄:是:郭:髀:斯:逾:岁:方:故:弗:盖:遽:耳:
少顷:未若:未几:
中间:以为:是故:
臆断:涉猎:
二、通假字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口技》)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

专题训练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1)河中石兽◆生字注音河干(gān)圮(pǐ)棹(zhào)曳(ya)铁钯(pá)木杮(fai) 湮(yān) 啮(nia) 臆断(yì) ◆一词多义之闻之笑曰(代词,这件事)当求之于上流(代词,指石兽)其反激之力(助词,的)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众服为确论(动词,是)◆古今异义阅十余岁(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是非木杮(古义:指示代词,这;今义:表判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古义:侵蚀、冲刷;今义:咬)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词类活用棹数小舟(“棹”,船桨,这里名词作动词用,“划船”)◆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河干(gān) 圮于河(qǐ) 棹数小舟(zhào)B.曳(ya) 铁钯(pá) 木杮(fai)C.湮于沙上(yān)啮沙(nia) 溯流(sù)D.倒掷(zhì) 臆断(yì) 欤(yú)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2)山门圮于河()(3)阅十余岁()(4)求二石兽于水中()(5)竟不可得()(6)曳铁钯()(7)尔辈不能究物理()(8)众服为确论()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其反激之力但知其一B.之闻之笑曰然则天下之事C.于湮于沙上果得于数里外D.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4、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2)以为顺流下矣()(3)棹数小舟()(4)湮于沙上()7、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020年备战中考文言文七年级上册字词过关练习及答案

2020年备战中考文言文七年级上册字词过关练习及答案

2020年备战中考文言文七年级上册字词过关练习及答案1.《咏雪》(一)字词梳理(小测)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 .(3)俄而雪骤俄而: .骤: .(4)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 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 .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今义:指子女(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 今义:因为(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测)(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2.陈太丘与友期行(一)字词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太丘舍去舍: (2)去后乃至乃:(3)尊君在不不: (4)相委而去相:委:2.古今异义(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古义:(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古义:(3)下车引之引古义:(4)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今义:照顾(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今义:前去,前往今义:日期今义:引用3.《论语十二章》(一)字词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时: (2)不亦说乎说∶(3)人不知而不愠愠: (4)吾日三省吾身省: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6)三十而立立: (7)四十而不惑惑: (8)五十而知天命天命: (9)六十而耳顺耳顺: (10)不逾矩逾: (11)温故而知新故: (12)学而不思则罔罔: (13)思而不学则殆殆: (14)人不堪其忧堪: (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16)饭疏食饮水水:(17)逝者如斯夫逝: (18)三军可夺帅也夺:(19)博学而笃志笃: (20)切问而近思切:(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2)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重点字词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答案⼀、通假字:1. 3.(通“否”,译为“吗”)(通“悦”,愉快)(通“⼜”,连接整数与零数之间)4. 5.(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通“癫”,疯狂)⼆、词类活⽤:2. 3.(名词⽤作动词,约定)(按时)(每天)4.(新的理解与体会)(动词⽤作名词,⽼师传授的知识)(吃饭)7. 8. 9.(以……为乐趣)(名词⽤作形容词,⽢美)(形容词⽤作名词,好处)12.13. 14.15.(形容词意动⽤法,以……为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形容词作动词,有许多)16.(⼤举,⼤规模)三、古今异义:1.2(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委任)(古义:约定今义:⽇期)4(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以)(古义:粗劣的今义:疏通,疏散)5.(古义:冷⽔今义:包括冷热⽔)(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三次)(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9(古义:促进今义:增长)(古义:⼀起今义:并列)(古义:经过,过了今义:阅读)(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13. 14.16.(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 (古义:说今义:天上的云)17.(古义:丢失今义:死亡)(古义:经过今义:居住,居所)19.(古义:对其不幸表⽰安慰今义:悬挂)(古义:带领今义:将军)21.(古义:⼗分之九,绝⼤部分今义:数词,⼗九)四、⼀词多义 :1.(通“否”,译为“吗”)(没有)2.说:(作为)(替)3(了解)(得到,懂得)(知道)4 ;(表转折)(表顺承)(表并列)5(其中)(他的)6(乐趣)(乐趣)(以……为乐趣)(快乐)7. 学(教)(学习)8. 其(它的)(表⽰推测,可译为“⼤概”)9. 为(介词,被)(动词,成为)10. 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助词,的)(代词,代指⽯兽)(代词,他)(助词,的)11.(丢失)(逃跑)(表转折,却)(表承接,可不译)五、其他重点字2.(不久)(相⽐)4.(⽐不上)(从)5 6(道德上有修养的⼈)(反省,⾃我检查)7 8(真诚,诚实)(站⽴,站得住,这⾥指独⽴做事情)9(迷惑,疑惑)(不能为⼈⼒所⽀配的事情)11(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3(迷惑,感到迷茫⽽⽆所适从)(有害)15 16(⽤不正当⼿段)(对,对于)19 20(优点)(这)21 22(舍弃)(改变)23 24.(忠实,坚守)(好、美)26.(不)(达到极点道理)(所以)(反省⾃⼰)30.(勉励)(这)31. 32.(靠近)(倒塌)(讲学,教书)(你们)37. 38.湮于沙上(推究)(埋没)40.(因为)(冲刷)42.(于是)(逆流)43. 44.(主观地)(判断)45.46.(盗贼)(修补)47.(⽼⼈)(经过)50.?(掉下来)(就)六、重点句⼦翻译1.去后乃⾄(陈太丘)离开后(友⼈)才到2.对⼦骂⽗,则是⽆礼不是⼈啊!4.撒盐空中差可拟。

七上文言文重难字词复习

七上文言文重难字词复习

班级:姓名:学号: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字词巩固练习一、写出通假字并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写(不写序号)1.不亦说乎“”通“”,2.学而不思则罔“”通“”,3.吾十有五“”通“”,4.尊君在不“”通“”,5.著我旧时裳“”通“”,6.对镜帖花黄“”通“”,7.出门看火伴“”通“”,①愉快,高兴②不③迷惑不解④粘贴⑤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⑥伙伴⑦穿二、选出下列多义词的解释填写(不写序号)1.知:(1)人不知而不愠()(2)温故而知新()(①理解,领会②了解)2.时:(1)学而时习之()(2)元方时年七岁()(①时常,经常②当时)3.以:(1)宁可以急相弃也()(2)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①根据,通过②因为)4.闻:(1)余闻之也久()(2)不能称前时之闻()(①名词,名声②动词,听闻)4.市:(1)东市买骏马()(2)愿为市鞍马()(①名词,集市②动词,买)三、词类活用连线1.学而时习之形作动,学过的知识2.温故而知新意动用法,感到惊异3.乐之者名作状,时常,常常4.友人惭名作动,写5.父异焉意动用法,以……为乐6.即书诗四句意动用法,感到惭愧7.邑人奇之意动用法,认为……有利8.稍稍宾客其父意动用法,认为……奇9.父利其然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四、加点字词解释(写序号)1.思而不学则殆.()2.期.行()3.相委.而去()4.元方入门不顾.()5.歆辄.难之()6.宁.可以急相弃也()7.稍稍..宾客其父()8.环谒..于邑人()9.不能称.前时之闻()10.泯.然众人矣()11.出郭.相扶将()12双兔傍.地走().①约定②危险③回头看④丢下,抛弃⑤难道⑥当即⑦四处拜访⑧消失⑨外城⑩相当,符合⑪靠近,贴近⑫纷纷七年级(上)第七单元文言字词巩固练习一、写出通假字并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写(不写序号)1.徐以杓酌油沥之“”通“”,2.略无阙处“”通“”,3.宁可共载不“”通“”,①断缺②勺子③不二、选出下列多义词的解释填写(不写序号)1.尔:(1)尔安敢轻吾射()(2)但手熟尔()(①语气助词,罢了②你)2.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①从,由,在②如果)3.绝:(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绝巘多生怪柏()(①断绝②极高的)4.亡:(1)亡何()(2)其人亡()(①死②与“何连用”,不久)5.或:(1)或王命急宣()(2)或以钱币乞之()(①有的人②有时)6.而:(1)而翁知我()(2)人不知而不愠()(①你②表转折)7.去:(1)待君久不至,乃去()(2)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①距离②离开)8.言:(1)先生是年乃能言()(2)日数千言()(①字②说话)9.坐:(1)但坐观罗敷()(2)坐中数千人()(①因为②座位)三、词类活用,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序号)1.但微颔.之()2.汝亦知射.乎()3.尔安敢轻.吾射()4.卒辇.而致之()①形作动,轻视②名作状,用车子运③下巴颏,名作动,点头④动作名,射箭的技艺四、加点字词解释(写序号)1.但.微颔之()2. 康肃忿然..曰()3.以.前覆其口() 4. 睨.之()5.沿.溯阻绝()6.沿溯.阻绝()7.虽.乘奔御风()8.敦.风义()9.且父未尝语.我也()10.卒.辇而致之()11.就.傅读书()12使君谢.罗敷().①恼怒的样子②用③只是④斜着眼睛看⑤逆流而上⑥顺流而下⑦告诉⑧即使⑨最终,终于⑩重视⑪请问,问⑫靠近七年级(上)背诵默写巩固练习1.《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词语理解与运用】(14分)
1、下列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
B.王云同学做作业时,字迹潦草,杂乱无章,如群蚁排衙。
C.中考前夕,初三的同学们全力备考,甚至到了目不窥园、废寝忘食的地步。
D.如果你兀兀穷年混日子,不努力学习,与他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B.监督谦逊仙露琼桨语无伦次
C.闲暇嬴弱天涯海角沥尽心血
D.惶恐保佑垂垂暮老诲人不倦
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们的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很顺应那颗“心”的感受。比如;心里有悔,叫忏悔;心里有愧,叫①;内心慌张,叫②恐;愁绪难解,叫忧心忡忡;情绪高昂,叫慷③淋漓。
(3)教育部号召中小学生学习国学,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现和世界现。
A、干涸协调成立B、干旱协商成立
C.干旱协调树立D、干涸协商树立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品,她个体心灵、民族精神、民族心智,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殷前行。
【词语理解与运用】
二、
1-5CDDBC
6-7AD
kěn bènɡqiào kēkǎn hòu zāo wùshǎnɡzào lúyán yìwēi tínɡ
二、
1-5 DBABC
6-8 BDC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能力。A.“烦燥”应写作“烦躁”,B项词语没有错别字。C. “妇儒皆知"应写作“妇孺皆知". D. “微不足到"应写作“微不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文言文字词复习专题练习
《童趣》
余忆童稚()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私拟作群鹤舞空()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凹者为壑()兴正浓()方出神()
鞭数十()驱之别院()
之见藐小之物()心之所向()使之冲烟而飞鸣()故时有物外之趣()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
为以虫蚁为兽()为之怡然称快()二虫尽为所吞()
其必细察其纹理()常蹲其身()项为之强()
观做青云白鹤观()昂首观之()
以以丛草为林()徐喷以烟()
《〈论语〉十则》
学而时习()()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不习()温故()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弘毅()死而后已()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
《山市》
然.数年恒.不一见()()高插青冥()念.近中无此禅院()()相顾惊疑()无何,见宫殿数十所()始.悟为.山市()()
连亘六七里()中有楼若.者()历历在目()尘气莽莽
..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
直接霄汉()()裁.如星点()黯然缥缈()
楼上人往来屑屑()逾时,楼渐低()又渐如常.楼()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人烟市肆.()()
《〈世语新说〉两则》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尊君在不()()相委而去()()
君与家君期日中()下车引之()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智子疑邻()天雨墙坏()()不筑()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堕而折其髀()()丁壮者引弦而战()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伤仲永》
世隶耕()未尝识书具()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固众人()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能称前时之闻()
复到舅家问焉()泯然众人矣()()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木兰诗
木兰当户织()问女何所忆()军书十二卷()
愿为市鞍马()()万里赴戒机()关山度若飞()
但闻黄河流水()朔气传金柝()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出郭相扶将()()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孙权劝学
卿今当涂掌事()()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非复吴下阿蒙()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
见:1.见往事耳() 2.见渔人()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若:1.孰若孤() 2.仿佛若有光()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于厅室之东北角()
乃:1.乃不知有汉() 2.蒙乃始就学()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古今异义但当涉猎(古义:今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
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满坐寂然()()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一时齐发()妇抚儿乳()()妇拍而呜之()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未几()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群响毕绝()曳()屋许许()声
古今异义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今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今义:)
两股战战(古义:今义:)宾客意少舒(古义:今义:)
几欲先走(古义:今义:)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今义:)虽人有百手(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
绝:1.以为妙绝() 2.群响毕绝()
妙:1.众妙毕备() 2.以为妙绝()
指:1.手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作:1.有鼠作作索索() 2.百千齐作()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遂于外人间隔()
是:1.当是时() 2.问今是何时()
坐:1.满坐寂然() 2.众宾团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2.自为其名()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夸父与日逐走()饮于河.、渭()未至.()昔者()争为.帝()
怒而触.()地维绝
..()()移焉.()故水潦.尘埃归焉()()
《狼》
止有剩骨()缀行甚远()投以骨()一狼仍从()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
又数刀毙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而顷刻两毙()
一词多义止:1. 止有剩骨()2.一狼得骨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 2.盖以诱敌()
之:1.久之()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又数刀毙之()
4.两狼之并驱如故()意:1.意暇甚()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前:1.其一犬坐于前() 2.狼不敢前()
其: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其一犬坐于前()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2.盖以诱敌()3投以骨()4以刀劈狼首()
一词多义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了解)2.见渔人,乃大惊(看见)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识别)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乃:1.乃不知有汉(竟)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但当涉猎(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研究。

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

今义:聚在一起,合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小,细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

今义:里面。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少。


几欲先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
妙: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
指:1.手有百指(名词,指头)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指明)
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
是:1.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
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
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2.盖以诱敌(介词,用来)3投以骨()4以刀劈狼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