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七单元 唱脸谱教学设计4 湘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七单元 唱脸谱教学设计2 湘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七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2 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七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2 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七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2 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唱脸谱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戏曲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当中的人物行当、京剧唱腔和表演动作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等知识有所了解。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2学情分析:戏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学生对戏曲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加上戏曲表演的多样,学生会对戏曲产生探索的欲望。
《唱脸谱》又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歌曲,由这首歌把学生领进戏曲的大门,相信学生一定会表现的很积极。
3重点难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京剧的兴趣,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
4教学过程活动1【作业】自主预习1、中国有哪些重要的戏曲剧种2、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是哪五大3、查阅五大戏曲剧种的著名剧目4、五大剧种都有哪些著名的表演艺术家5、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活动2【活动】展示提升欣赏歌曲《唱脸谱》1、感受歌曲音乐特点2、通过预习的知识积累说出歌曲音乐具有哪种戏曲的特点二、参与到音乐表演中1、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唱《唱脸谱》2、说出歌曲中不同脸谱对应的不同人物3、师生共同总结出脸谱在戏曲中代表的人物形象三、京剧人物行当的介绍四、京剧名断赏析请大家欣赏《武大郎卖饼》比较熟悉的京剧片段,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熟悉的京剧人物,同时提问:他的表演特点是什么?通过唱、念、做、打来表现人物特征,剧情等五、京剧的唱腔其实每个行当的演唱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京剧发展至今,有两种主要的唱腔:西皮和二黄。
《唱脸谱》音乐教案

《唱脸谱》音乐教案《唱脸谱》音乐教案(通用7篇)《唱脸谱》音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唱《唱脸谱》,体验京剧艺术与流行歌曲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唱脸谱》和亲自学唱其中的音乐片段,充分体验《唱脸谱》中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综合艺术审美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欣赏《唱脸谱》,掌握京剧与脸谱的一些知识,能够简单的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唱脸谱》中的京剧部分,并能知道部分脸谱所代表的一些人物。
【难点】学生能随着京剧的音乐,有感情、简单的演唱歌曲。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脸谱的图片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视频《新贵妃醉酒》,请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演唱者是谁?2、这首歌曲属于通俗歌曲还是戏曲?“戏歌”是把戏曲声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既像戏曲又像歌的唱段它就是戏歌。
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戏曲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动听的同时也感动人的心灵,而流行歌曲却是新时代人的极宠,二者结合,自然相得益彰,风格独特。
环节二:新课教学1.欣赏《唱脸谱》,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这首作品跟上面的那首形式是一样的吗?这首歌曲也是“戏歌”,中间我们听到有蓝、红、黄、白、黑几个颜色的脸谱。
(2)什么是脸谱?在传统的戏曲表演中,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脸上绘有五颜六色的图案,称为“脸谱”。
(3)什么叫京剧?出示京剧的基本知识以及传统的剧照2.再次欣赏戏歌《唱脸谱》,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戏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这首戏歌中唱了哪几种颜色的脸谱?出示课件:蓝、红、黄、白、黑、紫、绿、金、银、灰(3)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的性格?红色:忠勇白色:奸诈黑色:正直蓝色脸谱:窦尔敦,是一员勇猛、刚强的武将。
红色:关羽。
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性格耿直忠勇。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唱脸谱教案

1.题目:请列举三种京剧脸谱的分类,并简要说明其代表意义。
答案:京剧脸谱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生、旦、净。生指的是男性角色,旦指的是女性角色,净指的是花脸角色。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性格和情感,如红脸代表忠诚,黑脸代表刚直,蓝脸代表勇猛等。
2.题目:请简要介绍京剧音乐的演唱技巧。
答案:京剧音乐的演唱技巧主要包括发声、咬字、腔调等方面。发声要准确,咬字要清晰,腔调要优美。同时,还需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和情感的传达。
(2)通过示范、分组练习、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京剧音乐的演唱技巧。
(3)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如小组演唱、个人展示等,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中,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
2.课程平台:湘艺版音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3.信息化资源:京剧脸谱图片、京剧音乐音频、京剧表演视频等。
2.学生对京剧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如京剧的行当、剧目等,为本节课学习京剧脸谱提供了背景知识。
3.学生通过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对音乐表现手法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掌握,为本节课学习京剧脸谱的演唱技巧提供了支持。
4.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本节课学习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京剧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京剧脸谱的演唱实践。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音乐教案《唱脸谱》

音乐教案《唱脸谱》一、教案背景《唱脸谱》是一首富有特色的音乐作品,它将古老的京剧艺术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展现了京剧与流行音乐的碰撞与融合。
在教学中引入《唱脸谱》这首音乐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味京剧艺术的魅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发展与特点。
2.学习理解《唱脸谱》这首音乐作品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3.学会演唱《唱脸谱》的歌词及表演动作。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1.京剧的发展与特点。
2.《唱脸谱》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介绍与分析。
3.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表达。
4.演唱《唱脸谱》的表演技巧和动作。
3.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京剧的发展与特点,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京剧艺术。
2.听歌法:播放《唱脸谱》这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用心聆听,感受音乐的表达与情感。
3.学唱法:逐句教学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唱,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发音。
4.视听法:观看《唱脸谱》的表演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动作和表情,学习表演技巧。
四、教学步骤4.1 了解京剧的发展与特点教师用图文资料向学生讲解京剧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艺术的起源和魅力。
4.2 听歌欣赏《唱脸谱》教师播放《唱脸谱》这首音乐作品,让学生用心聆听,感受音乐的表达与情感。
4.3 学唱《唱脸谱》歌词1.教师逐句教学《唱脸谱》的歌词,讲解歌曲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发音、节奏和情感表达。
4.4 观看《唱脸谱》表演视频教师播放《唱脸谱》的表演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动作和表情,学习表演技巧。
4.5 练习演唱和表演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和表演。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改进表演技巧和动作。
4.6 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演唱和表演展示,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和给予建议。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听歌、学唱和表演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并能够正确演唱和传达歌曲的情感。
《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唱脸谱》一、教学目标:1.了解脸谱的发展和特点;2.学习脸谱的基本形式和意义;3.培养学生对脸谱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4.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脸谱的起源、发展和类型;2.脸谱的基本图案和意义;3.脸谱的制作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脸谱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脸谱的印象和了解。
2.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展示脸谱的发展历史和不同类型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脸谱的起源和特点。
(2)向学生详细讲解脸谱的基本形式和意义,包括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蓝色代表聪明等。
(3)介绍脸谱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如纸板、颜料、刷子等。
3.示范与实践(25分钟)(1)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脸谱,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制作过程。
(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脸谱。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部分工作,如绘制、涂色、装饰等。
(3)让小组展示他们的脸谱作品,并向全班介绍作品的意义和特点。
4.展示与欣赏(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脸谱放在教室的墙上,让全班同学观赏和评价。
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1)邀请一位脸谱艺人到班级上给学生进行脸谱表演,增加学生对脸谱的感知。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形式,并进行创作。
四、教学反思:此教学设计通过知识讲解、示范实践和展示欣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脸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脸谱的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脸谱表演的视频或实地参观脸谱戏剧的演出,以增加学生对脸谱的理解和兴趣。
2.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脸谱相关的素材和作品,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3. 导入其他艺术形式的学习,如戏剧、舞蹈、绘画等,与脸谱进行联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七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4湘教版

唱脸谱1教学目标一、初步了解国学京剧的基础知识,能分辨京剧二黄、西皮两种声腔,能分辨京剧伴奏要紧乐器的音色,能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
二、通过学习与了解,能对京剧艺术产生爱好,感受京剧的魅力。
3、培育学生聆听中国戏曲音乐的适应,能从中感受、体验中国的民族文化特点。
2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京剧,学唱《唱脸谱》,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
3教学难点把握京剧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能唱出京剧的韵味。
4教学进程活动1【导入】展现课题,导入《京剧二百年》动画片1.师:通过对这段视频的欣赏,同窗们了解到了什么?2. 简单介绍中国京剧与京剧中的行当、脸谱。
(1)京剧的起源故事师:大伙儿明白京剧在我国被称什么缘故吗?生:国学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2)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生——小生、老生、武生、红生、娃娃生;旦——老旦、青衣、武旦、花旦、老旦、贴旦、闺旦。
净——正净、副净、武净;丑——文丑、武丑。
(3)京剧的唱腔:西皮和二黄A.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旋律色调敞亮、富丽、尖锐,用平缓节拍处置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拍处置时,多表现烈火、猛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兴奋地人物情绪。
B.二黄——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安静,节拍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犹豫的人物情绪;节拍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忿的人物情绪。
3. 放映京剧中利用的乐器图片,并简单介绍乐器的音色特点。
京胡: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要紧伴奏乐器,声音清脆响亮,既尖又高。
月琴: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适合抒情性的说唱,能够衬托故事的气氛,多用於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合奏。
唢呐: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类技术都易于发挥,超级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板鼓:板鼓构造独特,音色清脆。
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演唱、剧情转变,除用各类冲击姿势及各类击音进行指挥外,还与拍板一路为唱腔打节拍,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和衬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
湘艺版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唱脸谱 教案设计

唱脸谱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知识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四击头、拖腔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能力目标:通过《唱脸谱》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
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脸谱知识,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节奏与拖腔的学习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1)提问:同学们,谁知道我们国家的四大国粹?(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国粹之一的京剧及相关文化知识,喜欢京剧吗?有那一位同学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讲述京剧的来源,产生的年代,唱法,流派,表演形式等。
(3)看图片活动2【讲授】新授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戏歌《唱脸谱》活动3【讲授】导入新歌(1)这首唱脸谱就是以脸谱为题材,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京剧中不同人物角色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生共同欣赏:《唱脸谱》。
(3)提问:《唱脸谱》是戏还是歌,是纯粹的京剧还是纯粹的流行歌曲?(4)戏歌的概念:把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种既像戏又像歌的唱段一经推出,立刻风靡全国。
随着这类作品的日益增多,一个新的名词产生了,它就是戏歌。
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
歌词是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情感的内容,而曲调旋律用的却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形式。
《唱脸谱》初中音乐教案

《唱脸谱》初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唱脸谱》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认知,掌握脸谱中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及三种基本类型的特征。
3. 学会演唱《唱脸谱》,并能够体会京剧韵味的独特性。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唱脸谱》的学唱2. 京剧脸谱的认知3. 京剧艺术的基本了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唱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
2. 难点:把握京剧的韵味,正确运用京腔演唱。
四、教学方法1. 听觉、视觉、感知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
2. 言语交流、启发式教学。
3. 实践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脸谱?”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赏析与导入:播放《唱脸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京剧元素。
3. 教学歌曲:讲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教授歌曲的唱腔和韵味,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4. 京剧脸谱认知:讲解脸谱的颜色和代表人物性格,展示不同颜色的脸谱,让学生进行辨别和认知。
5. 实践教学:让学生化妆成京剧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演唱,体验京剧的魅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对京剧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唱脸谱》。
2. 学生能够认知并辨别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七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4 湘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七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4 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七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4 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唱脸谱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 能辨别京剧二黄、西皮两种声腔,能辨别京剧伴奏主要乐器的音色,能辨别京剧的四大行当。
2、通过学习与了解,能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感受京剧的魅力。
3、培养学生聆听中国戏曲音乐的习惯,能从中感受、体验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
2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京剧,学唱《唱脸谱》,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
3教学难点
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能唱出京剧的韵味。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展示课题,导入《京剧二百年》动画片
1.师:通过对这段视频的欣赏,同学们了解到了什么?
2. 简单介绍中国京剧与京剧中的行当、脸谱。
(1)京剧的起源故事
师:大家知道京剧在我国被称为什么吗?
生:国粹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2)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生——小生、老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老旦、青衣、武旦、花旦、老旦、贴旦、闺旦。
净——正净、副净、武净;
丑——文丑、武丑。
(3)京剧的唱腔:西皮和二黄
A.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地人物情绪。
B.二黄——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犹豫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
3。
放映京剧中使用的乐器图片,并简单介绍乐器的音色特点.
京胡: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声音清脆响亮,既尖又高。
月琴: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适合抒情性的说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气氛,多用於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合奏。
唢呐: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板鼓:板鼓构造独特,音色清脆。
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演唱、剧情变化,除用各种打击姿势及各种击音进行指挥外,还与拍板一起为唱腔打节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以及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
拍板:中国碰奏体鸣乐器。
用于戏曲、曲艺和器乐合奏.
堂鼓:鼓的鼓面较大,从鼓心到鼓边可发出不同的音高,其音色也不同。
一般鼓心的音较低沉,愈向鼓边则声音愈高。
击奏时,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也很大,对情绪及气氛的渲染能起较大的作用.
活动2【讲授】学唱《唱脸谱》
1.由教师播放乐曲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2。
听歌曲的第一部分,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想一想吸引外国朋友的到底是什么?
3.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
听音乐,师指谱,生打着拍子,轻声跟唱。
主要让学生清楚明确空拍、长音拖拍的时值。
(2)。
师弹琴,生划拍唱,空拍地方拍手。
我们做了一个加花练习。
(3).谁知道“四击头"是什么?四击头是一种京剧中常用的锣鼓经,一般是在人物亮相的时候使用的. 让学生感受京剧的唱腔特点。
4.歌曲的第二乐段。
在这一段当中,唱到了许多人物,老师考考大家,在这一段当中,唱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对应的脸谱是什么颜色的?对应的性格又是怎样?
红色: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如关羽。
紫色: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胆大。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
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
如赵高。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
如《南阳天》中的廉颇。
褐色和粉红色: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金、银色: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如如来佛、二郎神。
有时也用于一些比较有法力的精怪。
紫色脸:紫色介于黑红两色之间,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
绿色脸:绿色脸一般寓意为勇猛暴躁,与黑色脸有相近之用意,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使用绿色脸.黄色脸:黄色脸寓意人物骁勇剽悍或凶暴残忍.
5。
教师弹琴生唱谱,带入歌词演唱.最后的拖腔要多唱。
6.花脸唱腔特点:粗犷豪迈,刚劲雄浑.引导生用正确声音唱。
7。
引导生模仿亮像动作,请个别学生带上脸谱表演。
活动3【讲授】小结
师: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那激昂或委婉的唱腔,优美的身段,变化多端的脸谱,精美绝伦的服饰,无不体现着中国表演艺术的博大精深.课后,请同学们以“听戏、看戏、唱戏、演戏”为主题,对京戏进行为期一周的研究,下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活动4【活动】专家组评议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和需要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
跃的气氛,激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了音乐综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趣导入,乐中求知
在进行新知识教学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学生对所学知识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充满好奇心,总想先知道要学的是什么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
因为兴趣是激发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也是求知欲的基础.
《唱脸谱》是一首以京剧音调为素材写成的歌曲,在引入的过程中以观看《京剧二百年》动画片,以老师的范唱,做为切入点.接连抛出问题:这是什么戏剧?老师借此作为以“趣”导入的材料,使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很自然学习“京剧”这一新的内容。
二、重视基本知识,解决难点
歌曲《唱脸谱》的难点是结尾处如何把握拖腔的时值以及换气.林老师在此处将歌唱技能的练习与演唱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先采用解决难点弱起小节的节奏,再进行尾音拖腔的练习。
此处的拖腔练习结合练声环节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并结合气息的练习,让学生在有趣的练声环节中不仅熟悉了尾音的旋律,还对拖腔这一难点做了很好的解决。
三、准确范唱,激发学生体验与参与
林老师在课堂上富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娴熟而又合乎逻辑地弹好钢琴伴奏,以恰当的形象动作表现音乐,围绕教学,多渠道有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和文化学习。
学生戴上脸谱上台表演,全员边唱边演,体会歌曲京腔京韵,加深情感体验,师生互动,教学生动,气氛活跃。
唱的更带劲了,情绪也更为高涨,使学生对京剧脸谱产生兴趣,获得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及其各方面的艺术能力,教学的效果在无意中提高了一个层次。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适时地肯定性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歌唱教学要注意培
养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和演唱的自信心,因此,适当的鼓励性、表扬性评价就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