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独龙毯手工艺的开发与利用1
试析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保留与提升——以昭通“版纳地毯”现状为例

角 、夔 龙,图 案颜色繁 密 .具有 浓郁的 西亚 风格 ,整体气 质 限公司。生产适 应市场需求的沙 发靠垫。原生产 图案也逐渐被 04 雍容 华贵 .气度 超凡 。美术 图案 多以动 植物等 经过 加工 的实 市 场需求所代替 ,井且由于20 年公司改制重组 失击了原有的
oo 图寨为 主,清 新 自然 .亲切 柔和 ,符台 现代都 市对 简约 时尚 设 计图案以及一 线生产工人 .由原来一线生 产工人近 1o 人到 现一线生产 工人仅2 0 0 余人 ,全 厂职工不到3 0 0 人。独其特 色的 的追求 。 昭通 “ 版纳地 毯 已经渐渐 失去 r当年 的辉煌。并且 由于近年 1 昭通 版纳地 毯 的背 景及发展现状 . 2 昭 通 版纳地 毯 的 发端 ,与 昭通本地 的地理 , 气候 条 来纺织品 出口的规范加 强.以及市场需 求的多样化 ,在我国纺 件、 民族聚 居等密 切相 关。昭 通是 众多少 数民族 聚居 和活动 织国际竞争 力不断提高 和对外贸易强劫 发展的背景下 ,由于设 版纳地 毯 这一跨域 云南南 的地 区, 曾经有过 众多 的少数 民族在 这里 活动 .这 些 以畜牧 计纹样 以及 工艺的陈 旧,使昭通 “ 业为主 要生 活依赖 和生 产手段 的游 牧民族 .也是 最早 、最广 北两地独其 文化 意义的传统工艺美 术逐 渐淡出市场。
被 郁 的地 方特色 与独特 的民 族风格 ,故 以此命 名。 版纳手 工地 精 细 .毯面丰 富 .色彩绚 丽,耐 磨耐 色性俱 优 , 誉为 中国 0 毽 具有 一般机 织的 、化学 纤维 的地毡 不可 比拟的 工艺方 面与 四大 民族高级 羊毛 手工地 毯之一 。2 世纪 束期 ,昭 通地毯 生 艺 术方 面的价 值,是 我国 传统的 出 口 品 ,素有 软黄 金 产 产主要 的工序 ,如 梳纺 染线 、平毯 ,洗毡 ,片剪 等.均 已 半 钢 之 称 ,图案 内 丰富 ,立 体感强 ,花卉 景 物犹 如浮雕 ,具 采用机 械化 , 机 械化和 使用 电动工具 进行 生产 . 制机架 容 有较 高的使 用价值 、收 藏价值 和欣赏 价值 ,多年 来深 受国 内 已普 遍使用 ,厂房 等基 础设施 有了很 大的 改变 。通过科 研攻 关 ,工艺技 术改造 和 引进先进 技术 ,昭通 地毯产 品品种 结构 外客户 的欢迎。 版纳手 工编织地 毯 多 纯 羊毛和 真丝 为材料 .前 后经过 也有 了新的 变化 .由单 一的手 工打结 地毯 ,发展 为包括 手工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价值的研究

2014年8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
我们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巡礼主要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巡礼所以,有必要先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进行一些研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大自然中染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000年历史的积蕴,千万里山河的滋养,各民族智慧的创造,成就了中华“衣冠之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
一、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的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生活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生;南方湿热多雨,山地盆岭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
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裳、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裳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
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
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
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
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
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
总之,风格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形式美的统一。
少数民族服饰中,衣服与饰品相依相存,构成完整的形式美。
少数民族的配饰造型与色彩在服装整体美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造型一般大而突出,色彩在整体搭配中常常起到强调与对比的作用。
传统毡艺在现代社会的蜕变

传统毡艺在现代社会的蜕变【摘要】传统毡艺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毡艺的历史沿革,探讨了其特点与技艺,以及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随后分析了传统毡艺如何在创新与发展中保持活力,并展望了其市场前景。
结尾部分则对传统毡艺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传统毡艺虽然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仍然不可替代。
保护传统毡艺,传承毡艺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的责任,也是对历史与文化的珍视与尊重。
传统毡艺,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芒。
【关键词】传统毡艺、现代社会、蜕变、历史沿革、特点、技艺、挑战、创新、发展、市场前景、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保护、传承。
1. 引言1.1 传统毡艺在现代社会的蜕变传统毡艺在现代社会的蜕变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传统毡艺也有机会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如何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在传统毡艺的制作过程中融入现代元素,这都是传统毡艺在现代社会蜕变的关键所在。
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传统毡艺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展现出新的魅力。
传统毡艺在现代社会的蜕变,不是简单的继承与传承,更是一种创新与发展的探索之路。
2. 正文2.1 传统毡艺的历史沿革传统毡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地区,毡制品在当时被广泛运用于服饰、住房和生活用品等方面。
最早的毡制品是通过羊毛与水、压力和摩擦相结合而成,其制作方法简单粗糙,但却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实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毡艺的制作技艺逐渐完善和发展。
在中亚、伊朗和土耳其等地区,毡艺被用于制作帐篷、毡帽、毡靴等,成为当地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
而在中国,毡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毡艺制作经验和技术。
东方手工古董毯满载珍贵文化

东方手工古董毯满载珍贵文化在古老的 18 世纪土耳其产手工真丝古董地毯上,用蒋蓉制荷塘清趣紫砂壶泡茶,再点上一炉沉香,细细品味墙上悬挂着的中国水墨或西方油彩,不远处的案台上,散落着几方名家所刻的印章砚台,宣纸铺陈,纸镇边是沈从文写给四妹张充和的书法……这是珍重时光的另一种方式,更是值得珍藏的生活,奢华之中见风雅。
塔伯利兹皇家地毯塔伯利兹皇家地毯产地:塔伯利兹(Tabriz),波斯中部年代:约20世纪40年代材质:羊毛、真丝尺寸:625×398 cm对于生活的观望者来说,艺术品拍卖仅仅是成交额、成交价、成交率的数字符号,而对于文化及品位的拥有者而言,艺术品收藏是一种充满了激情与感悟的奢侈生活方式。
在古老的 18 世纪土耳其产手工真丝古董地毯上,用蒋蓉制荷塘清趣紫砂壶泡茶,再点上一炉沉香,细细品味墙上悬挂着的中国水墨或西方油彩,不远处的案台上,散落着几方名家所刻的印章砚台,宣纸铺陈,纸镇边是沈从文写给四妹张充和的书法……这是珍重时光的另一种方式,更是值得珍藏的生活,奢华之中见风雅。
前几日得以在希尔顿酒店举行的2010 西泠印社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海巡展中,进入满是艺术珍品的世界,感受到这般令人艳羡的场景,眼前一席席美轮美奂的手工古董毯,亦令人想起高级定制的文化。
从 Haute Couture 高级定制时装的诞生至今,无论在世界时装史上,或是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演变历程中,高级定制都是一个传奇,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视为传统手工艺的“文艺复兴”,而它最大的魅力,则是“拥有一件专属于我的,价值非凡的,独一无二的奢侈艺术品”所带来的愉悦感。
这些18-20 世纪的东方手工古董毯,无疑位于高级定制的金字塔顶端,不仅拥有华贵的外表,更凝聚着千年文化传承的结晶,呈现出顶级的生活品位与文化修为。
民族风情:独龙族艺术——美术

独龙族的美术独龙人工艺品中最具特色的是他们披在身上、摆在床上或是铺在柜子上面作为装饰品的独龙毯。
这种毯子以棉麻为原料,用五彩线手工织成。
质地柔软、古朴典雅,是独龙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工艺品。
独龙毯用途很多,白天可当衣服穿,晚上又可作被子盖,如果有朋友来访,它是最好的纪念品。
青年男女们还把精心编织的独龙毯作为情物互相馈赠。
从剥麻皮、纺线到按照图案纹线拴综,以至提综、引纬、打纬等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使用多种不同的器具才能织就成精美的独龙毯。
新疆毛毡技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新疆毛毡技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新疆毛毡技艺是指采用羊毛为原材料,通过传统的手工制毡工艺制作而成的织物材料。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新疆毛毡技艺的历史悠久,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的生活方式相伴而生。
在新疆地区,毛毡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制作服装、鞋子、帽子、箱包、帐篷等。
而在文创产品设计领域,新疆毛毡技艺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了一种备受追捧的文化艺术品。
文创产品设计是指在文化、艺术、创意等方面发挥个人或团队的创新思维、设计理念,将其融合到产品设计中,从而满足人们对美、优质、新颖、实用等方面的需求。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新疆毛毡技艺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毛毡包为例,毛毡包具有柔软、耐磨和保暖的特质,而且造型设计上具有丰富的变化空间,因此是非常适合文创产品设计的材料之一。
在文创产品设计领域中,新疆毛毡技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来体现自身的独特魅力。
首先,新疆毛毡技艺可以通过图案设计来展现自身的文化内涵。
毛毡制品图案纹样多样,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
其中的图案和纹样往往是源于古代的文化传承,带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峥嵘之感,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图案来展示新疆的多元文化,激发人们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意识。
第二,新疆毛毡技艺可以通过造型设计来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新颖。
新疆毛毡制品的基础材料是羊毛,由于其柔软性强,因此在造型设计上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例如,可以通过不同的剪裁、编织和缝制方式,将不同的元素和造型组合在一起,使毛毡制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外观形态,从而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第三,新疆毛毡技艺可以通过创新设计来实现产品的实用性。
毛毡制品在实用方面的优势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
例如,在毛毡包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增加包体的肩带、手把等,使毛毡包更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和生活习惯。
最后,新疆毛毡技艺可以通过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来体现自身的品质和价值。
毛毡制品原料是取自羊毛,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纤维,因此其制成的产品对环境无害。
中国梦视野下的东北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保护性开发与利用

中国梦视野下的东北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保护性开发与利用作者:李文利肖永芳张馨月刘盛雯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8期摘要:传统手工艺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手工生产模式,是手工业和农业技术发展,民俗文化的代表性产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手工业时代,传统手工艺品在实用性和审美性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工業化的到来严重影响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在长期的师徒传承中已经演变成了“绝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生存危机。
从以市场主导地位逐渐衰退到边缘位置,甚至一些传统工艺品种开始消亡。
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继承中国东北珍贵的民间手工艺品。
关键词:东北民间;传统;手工艺;开发;利用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发展、利用东北地区的民间手工艺,这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东北地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一)东北地区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承担着满足东北地区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任务传统民间手工艺有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及繁荣,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传统民间工艺品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间文化融合的特点。
它不但表现在物质文化形式的外显层面,而且还包含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地域意识等精神文化内容的内隐层面。
该地区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具有丰富的地域风俗和地方特色,具有异质性、地域性和多样性。
它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表征,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是在东北地区独特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它反映了东北地区共同的地域文化,并且在多方面表现了地域文化和特点,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
(二)传统手工业也是地方的特色产业它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
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它可以为当地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并在当地定居下来。
它可以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开发毯技价值深化素质教育

开发毯技价值深化素质教育作者:王毅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以毯技课的主要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分别详细阐述了开发毯技课健身价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发毯技课艺术价值提高学生舞蹈素养、开发毯技课思想价值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开发毯技课教育价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四大方面的内容,使毯技课成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基地。
关键词:毯技课;素质教育;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舞蹈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科学发展的重要认知内容,无论是学校教育的体育教学,还是私立学校的艺术培训,舞蹈教学都成为炙手可热、人气指数较高的培训内容。
受此影响,作为舞蹈基本功训练形式之一的毯技课,逐渐成为学生舞蹈学习的起点,因而成为培养学生舞蹈基本功、体操基本功的实训课程,毯技课自然也就成为深化素质教育、践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基地。
1 毯技课的主要内容毯技课的主要内容有基本功训练、体能训练、毯子功、桌子功、弹板功等,学生在进行这些项目的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伸缩性和准确性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尤其有助于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方面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对学生的舞蹈发展和形体塑造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毯技课能够为学生将来学习舞蹈、体操、杂技等提供很大的帮助,因而受到学生与家长的普遍关注。
2 开发毯技课健身价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毯技课上有很多力量型的训练项目,如体能训练中的倒立、奔跑、弹跳、翻腾、穿跃等,能够给予学生较大的运动量,学生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师安排的训练内容后往往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能够起到很好的体育锻炼效果,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大有帮助。
大运动量的基本功训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肺活量、心肺功能,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毯技课上有很多技巧型的训练项目,如毯子功、桌子功、弹板功等训练活动,能够使学生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有效控制自己身体的姿势变换、体位转移、运动路线的训练机会,因而学生的肌体协调力和柔韧性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独龙毯手工艺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独龙族是跨中国和缅甸边界而居的民族,独龙毯是其特有的一种手工艺,也是这个民族重要的服饰标志。
如今,独龙毯这门手工艺的传承正面临着缺失和消亡,保护和弘扬此工艺迫在眉睫,只有通过创新和发展才能谈得上传承。
本文就如何加强对独龙毯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此手工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独龙毯;利用;开发
通过开发独龙毯手工艺,从而形成手工艺经济产业,赋予独龙毯手工艺更多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丰富地区的经济发展内涵,并且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使之为独龙族创造一定的经济财富。
同时,也透过这个窗口,让外界的人们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独龙族风情文化,更多吸取独龙毯手工艺的精华,为社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一、以区域文化为依托突显商品的特色
(一)条纹的创新运用。
从脸上的条纹到毯子上的条纹,刻画的都是一个少数民族爱美之心的真实写照,尽管没有太多的寓意,这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方式。
如今的条纹运用,大多都只是依附于载体,其表现形式虽千变万化,很多也只是属于纯装饰性纹样。
但任何一个符号都是会说话的,只有很好的将其发挥利用,运用到适合的场合和载体上,才能让那些图案鲜活起来,独龙人刻画的这种符号,对于没有文字的他们来说,便是一种语言的最好表现。
当然,不是所有的条纹都是只具有装饰意味,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商品包装上所用到的条形码就是一个很好实例,将商品的编号存入条形码记忆中,使得现在超市等行业领域的账目结算和商品的管理有了更高效快捷的安全保障,在高科技的支撑下,这样的运用也体现出了“符号也能说话”的原则。
(二)装饰画。
如今,装饰画是人们家装后期的软装必备品,应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如今市面上的装饰画琳琅满目,其图案纹样和款式都有足够的选择,但面对精神追求更高的人来说,这样的装饰画是不足以满足其需求的,同样,只要有市场的事物,就需要有创新,这样的市场才不呈致饱和状态。
独龙毯其本身具有的纹样就有很强的装饰性,尽管只是条纹状的颜色变化,但这样的纹样肌理却是如今时尚潮流所追捧的,将其独龙毯作为主要题材,再加上独龙族特有的饰品红藤手镯和彩珠,进行装饰画的创作,依附这个载体,将装饰画转换成一个讲述独龙族历史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很好的寓意,制作出的成品更有民族意味,且装饰性大过于现今市面上的装饰纹样,在价格方面跟印刷品一样,也是很多普通家庭所能接受的。
二、以实用为目的体现商品的功能性
(一)户外用品。
在独龙族服饰中,就有用独龙毯制作的绑腿和护膝的习惯,因为用麻制的独龙毯,不仅有较好的保暖和防寒功效,其中最主要还是其材质很
耐磨,所以,外出的独龙人习惯在身上披一床独龙毯,脚上绑着毯子所制的绑腿,以免被荆棘刮伤。
而现在的户外用品中,服饰(衣、裤、手套、帽子、围脖、脚套)所讲究就是保暖、防潮、耐磨、且轻便,独龙毯就具有了户外用品所要求的功能,如果能将进行开发,对于户外用品市场来说,新材质的进入,不仅能促进市场,且能带动整个独龙毯的市场,这样的开发利用也大大提升了独龙毯的使用价值,更能传播一个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
(二)披巾。
继承独龙毯特有穿着方式的同时,并进行款式的改进,使之具有“披巾”的功能和美观,也可吸取丽江摩梭“围巾、披巾”的独特文化魅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市场效应,不仅仅受用于当地居民,且对于来当地旅游的人们来说,这样的旅游产品会比小玩件和小饰品更有意义且更实用,虽然没有古色古香的街道,但却有着当地少数名族的热情和苍凉的美,披上一条独龙毯所制的披巾在怒江岸边游离,更能感受当地少数名族的不朽风情。
(三)床上用品。
独龙毯本身具有的特点就是可当以“被子”使用,那么以这个独有的功能为主,在手工艺方面加以改进,根据现在人们的所需求的床上用品的款式及种类,加以吸纳,用其本身具有的独特纹样,制作出精美的床上用品,如:被套、单、枕套等。
这样的改进,不仅仅有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且具有较好的使用功能,不管是对于当地的人们,还是来当地的旅游者来说,都是一件很好的实用品,比起小面积的利用,更能体现独龙毯的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