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导学稿)
2020-2021学年第八单元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之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

综合探究八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课程标准: 1—4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并学会使用它们。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教学难点:学会使用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学会计算基本的历史时段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在公元2000年1月1日临近之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广大公众、民间组织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2000年不是21世纪的开始。
问: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师:这种认识上的分歧至今存在,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探寻湖州的历史去学习时间和纪年,看是否能解开心中的疑惑。
二、讲授新课(一)走进时间出示材料:湖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
秦王政置乌程县。
项羽自立于今湖州西楚霸王城中心建“项王城”,刘邦灭项羽归属汉军,封刘濞为吴王时为刘濞领地;吴王刘濞七国之乱平定后归属于汉。
后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
问:从上面这段文字中你能了解到关于湖州的哪些信息?出示材料:湖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乌程县。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于今湖州西楚霸王城中心建“项王城”。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灭项羽归属汉军,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封刘濞为吴王时为刘濞领地;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吴王刘濞七国之乱平定后归属于汉。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为湖州设立之始。
问:加了时间后,这段材料传达的信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总结:由上可见,在解读历史史实的时候,如果历史材料中没有时间,我们对历史的解读就有可能不明确甚至出现错误。
所以,对于历史来讲,有时候,时间是不可或缺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与反思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与反思《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优质课案例《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教学设计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天宁中学叶丽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如:“公元”“世纪”“年代”“时代”“中国王朝纪年”等,并会运用;学会绘制年代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事例,学会计算时间长度;学画年代尺。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历史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明白历史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2.难点:能在实践中辨析和运用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三、教学策略1.采用案例训练教学法,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优质课案例《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教学设计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天宁中学叶丽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如:“公元”“世纪”“年代”“时代”“中国王朝纪年”等,并会运用;学会绘制年代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事例,学会计算时间长度;学画年代尺。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历史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明白历史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2.难点:能在实践中辨析和运用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三、教学策略1.采用案例训练教学法,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优质课案例《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教学设计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天宁中学叶丽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如:“公元”“世纪”“年代”“时代”“中国王朝纪年”等,并会运用;学会绘制年代尺。
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PPT32页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衡量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

练一练
(1)公元前502年和公元5年分别是哪个世纪? 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6世纪 1900 1801 (2)19世纪是指从——年至——年
61 69 (3)60年代是指从——年至——年 前 21 (4)公元前2070年是指——世纪——期(填前/后) 20 后 (5)1970年是指——世纪——期(填前/后)
901年————1000年 901年————1000年 1001年————1100年 年 年 1101年————1200年 年 年
10世纪 10世纪 11世纪 世纪 12世纪 世纪
1901年————2000年 年 年 2001年————2100年 年 年
20世纪 世纪 21世纪 世纪
公元前
1年——公元前 100年 年 公元前 年 101年—— 年 201年—— 年 200年 年 300年 年
今天是公元2012年5月3日, 壬辰年四月十三日; 我们现在生活在21世纪; 19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发明,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衡量变化的尺子 ———
时间和纪年
一、时间概念:
1、世纪:100年为一个世纪 2、年代:10年为一个年代 3、时代: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以某 一方面重要特征为划分的标准。
1.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 年 斯巴达克起义; 2.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公元前 年 商鞅变法; 3.公元前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年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4.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公元前 世纪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世纪, 5.1世纪,基督教产生; . 世纪 基督教产生; 世纪, 6.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 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4——3——2——1——5——6)
《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教学课件概要

901年————1000年
10世纪 60-69年 六十年代
1001年————1100年
11世纪 70-79年 七十年代
1101年————1200年
12世纪 80-89年 八十年代
90-99年 九十年代
1901年————2000年 2001年————2100年
20世纪 从“0”年到“19”年 21世纪 没有年代,全部称“初”
使用时间最短的年号袁世凯的“洪宪”年号,只 用了83天。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 准备于1916年元旦废除民国纪元,改为洪宪元年。 在全国人民坚决反对下,袁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 宣布取消帝制。
干支纪年法
这种方法本来是用来记日的,殷商时就已实行。用干 支纪年西汉时尚未通行。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 政府下令施行起,直到现在没有中断过。
公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年 公元前1年 公元1年 公元2年 公元3年
公元前(BC)
公元 元年 公元(AD)
数字大小与时间早晚的关系
1.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前推算,是
某年,数字越 ,时间越 。
2.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后推算,是 某年,数字越 ,时间越 。
算算看
孔子出生
孔子逝世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 周年
世纪和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你能用世纪和年代来表示这个时间吗?
每百年为一个世纪 每十年为一个年代
公元 1年———— 100年 公元 1世纪 20-29年 二十年代
101年———— 200年
2世纪 30-39年 三十年代
201年————300年
3世纪 40-49年 四十年代
50-59年 五十年代
综合探究八 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

世界各国采用不同历法原因探讨
01
历史传统
许多国家的历法选择受到其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一些亚
洲国家长期使用农历或阴阳历,这与其农业社会和天文观测传统密切相
关。
02
宗教信仰
某些宗教信仰对于时间和历法有着特定的规定和要求。例如,伊斯兰教
使用伊斯兰历法,其年份以穆罕默德迁徙为起点;佛教国家则可能使用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 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 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它只 有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一个方向。
纪年方法及其意义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包括公元纪年、 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等。
输标02入题
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是国际通 用的纪年方式。
望。
中秋节与感恩节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丰收,体现 了中国人对家庭团聚的重视;而 西方的感恩节则表达了对过去一 年收获的感恩和对未来的期许。
清明节与万圣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 体现了对先人的缅怀和尊重;而 西方的万圣节则与死亡和再生有 关,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循环的思
考。
文学作品对时间描绘和反思
古代诗词中的时间意象
四象与四季
将天空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 代表一种动物形象,与四季相对应, 用于指导农事活动。
历代王朝纪年制度
年号纪年
始于汉武帝刘彻,以后每个朝代都有 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 多则十几个。
干支纪年
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 成的一种循环纪年方式,如甲子、乙 丑等。
韵目纪年
将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配合成六十 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年,周而复 始,循环不已。
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佳迪)

出 生
请为自己制作一个年代尺,将下列事件绘制在上 面: 2002年4月 (1)什么时候出生的? 2004年12月 (2)什么时候上幼儿园? 2009年6月 (3)什么时候幼儿园毕业? 2009年9月 (4)什么时候上小学? 2015年6月 (5)什么时候小学毕业? 2015年9月 (6)什么时候上初中?
300年——201年 200年——101年 100年——1年 1年——100年 101年——200年 201年——300年 公元前3世纪 前2世纪 前1世纪 公元 1世纪 2世纪 3世纪
那么如何用世纪表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 年和公元9年呢? 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479年—— 公元前5世纪
“ 贞观之治 ”、“ 开元盛世 ”
年号之最
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
武则天。在武则天当政的武周时 期,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里,使用了玄烨在位长达六十一年, 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者, “康熙”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 最长的年号。(在位61年)
朝代纪年法
你知道中国古代经历了哪些朝代吗?
公元前221年
公元1年 (元年) 公元前1年 公元2年
公元元年:基督教传说 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公元30年
公元前(B .C.) Before Christ
公元某年(A .D.)
①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享年几 岁?
551-479=72
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 年?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 立,以民国纪年,于是1912年即为民国元年。民 国纪年从1912年一直沿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台湾还有用民 国纪年的。
探究变化的尺子_时间和纪年

公元某年(公元可省略)
100
2、以公元元年(1年)为界,向前推算, 是公元前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早。
比一比:
1、公元前206年与公元前202年哪个 年代离我们更近? 2、公元前1年与公元1年中间历经了 几年?公元前3年与公元前4年中间历 经了几年?
下列历史事件历时几年?
3、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公元后,两数一减便得到 (A-B=C) 4、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220年东汉灭 亡,汉朝经历了多少时间?
从“0”年到“19”年没有年代,全部称
2、王朝纪年法
君主在位纪年法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 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如 “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此种纪年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
3、年号纪年法
公元前140年西汉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 “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
1、下列对1845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A.18世纪40年代 ★ B.19世纪40年代 C.18世纪5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2、最早以年号纪年的中国皇帝是: ★ A.汉武帝 B.秦始皇 C.汉光武帝 D.唐太宗
1.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2.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3.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每百年为 一个世纪
公元前1年到公元前100年为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为 公元1世纪
每十年为 一个年代
1840—1849为19世纪40年代
2、用世纪和年代来表述:
1861年 1990年
19世纪6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公元前2050年 公元前21世纪50年代 2000年 21世纪初(期) 2013年 21世纪初(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学习目标解读
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
区分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及其功用。
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
1、了解公元纪年、干支纪年、朝代、国号、年代、时代、世纪等表示时间的特定词汇,能够表述、说明和辨识历史事件,初步形成历史时序概念。
2、认识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不同类型的历史资料,理解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的作用。
知道在认识历史现象、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必须依据可靠的证据,获取、辨识真实的历史信息。
3、在具体的实例中,领会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不同价值。
4、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分析不同资料。
第1课时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
一、自主学习
1、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纪年,就是把基督教传说中的那一年定为,即公元1年。
2、有时我们以百年为一个单位计算时间,一百年为一个“”,而每十年为一个“”。
3、中国古代很多文献以皇帝的年号来纪年,这是首创的。
中国古代还采用的干支纪年法,一个周期是年。
二、合作学习
1、完成课本P115的四个小题。
2、中国传统纪年方法干支纪年法中的“干支”,俗称为“天干地支”,共有六十个,是由天干与地支组成。
天干最晚在夏朝已经开始,明显的证据是夏朝后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
但是正式将这十个符号命名为天干应该与地支有关:干为主干,支为分支,两个相对的命名应当是一起出现的。
在商朝开始出现天干与地支配和用以纪日,使用干支纪年要更晚一些。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那是世纪年代的事情,距离今天大约有个多世纪,据此推算,今天应该是 (用干支纪年表示)。
3、请制作一个年代尺,将下列事件绘制在上面:
⑴1949年新中国建立;⑵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⑷1997年香港回归;⑸2008年北京奥运会;⑹2012年中共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