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潮风以文化为载体,以设计为语言,它并不局限于某一lǐngyù,是国潮风A____(取之不尽/感激不尽)的创作源泉。
人们挖掘出尘封已久的文化元素,产生文化认同感,引发民族jiāoào和情感共鸣。
国潮风虽然是一种消费和时尚潮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文化自信。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词语是 。
(3)画线句有语病,请把修改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修改方法: 。
2.(7分)金城中学举办“国潮风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语文老师在制作《乡愁》这首诗的课件时,找到了以下两幅图片,哪一幅更符合该诗的意蕴?为什么?选择 ,理由是 (2)歌曲《寂寞沙洲冷》中有“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这句歌词化用了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编写一段歌词。
(不少于3句)(3)为追求国潮风,学校图书馆门厅的墙壁上准备做一些装饰,现有如下两种方案,并阐述理由。
A.征集学生硬笔书法作品,内容为楷体的《岳阳楼记》。
B.征集学生软笔书法作品,内容为行楷体的《行路难》。
选择 ,理由: 3.(6分)整本书阅读。
(1)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读《艾青诗选》所用读书方法应该有何不同?(2)有人评价艾青的诗歌——“深受中国文化基因的影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结合下面诗歌中任意一首,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的思念是圆的》4.(9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追逐国潮风,就是对①“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自然美景的热爱;对②“ ,醒能述以文者”(欧阳修《醉翁亭记》)美好境界的向往;对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豁达胸怀的钦佩;对④“ , (杜甫《月夜忆舍弟》)思乡之情的认同,对⑤“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落魄诗人的心疼;就是领悟⑥“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所蕴涵的情感;就是和古人一同唱出⑦“ , ”(苏轼《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我啊,总是对世界充满热爱。
热爱日出xuàn làn的朝霞,热爱夜晚cuǐcàn的繁星,A。
树的摇曳、花的xiān yán,哪怕是草的凋零,这世界也呈现了斑斓多姿的美。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结合语境,仿写一句在A处。
阅读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ㅤㅤ材料一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图,无声的乐”。
ㅤㅤ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
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法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ㅤㅤ材料三欣赏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2.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3.“文房四宝”指的是:4.图中三种字体的书法作品,说出他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项是()A.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B.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漫步行走草书如人随性乱舞C.楷书如人正襟危坐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随性乱舞D.楷书如人正襟危坐行书如人漫步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5.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王明:初三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李华:张亮:李华说得对!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6.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月是故乡明。
(2)?雪拥蓝关马不前。
(3),人迹板桥霜。
(4)汉文有道恩犹薄,。
(5)范仲淹《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6)《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自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7)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作者的美好祝福。
(8)人们遭遇困境的时候,常用李白《行路难》中“,”来自勉。
二、(60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三语文上册素质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三语文上册素质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徘徊(huái)憔悴(cuì)踉跄(qiàng)花团锦簇(cù)B. 啜泣(chuò)霎时(shà)蜷伏(quán)人声鼎沸(dǐng)C. 贮蓄(zhù)粗犷(kuàng)刹那(chà)头晕目眩(xuàn)D. 澄澈(chéng)蓦然(mù)窸窣(sū)淅淅沥沥(lì)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只见山峦起伏,江河纵横,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听到他被评为“优秀学生”的消息,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他却安之若素,一点也不骄傲。
C. 他俩在辩论会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D.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真是“老眼昏花”。
答案:B(安之若素通常用于形容面对困境或变故时保持平常心的态度,此处用于形容不骄傲显得不恰当)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为了防止学生溺水,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增设警示标识等。
C. 夏天的海南岛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D.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答案:B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叙述了母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5题;共28分)1. (2分)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①浩瀚徘徊沙铄沉默寡言________②罕见沉缅娇艳依然如故________2. (10分) (2017八下·义乌期中) 默写下列古诗文。
(1)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过零丁洋》(3)海内存知己,________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5) 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
《与朱元思书》(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并道尽了千载离人的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 (4分)(2017·温州)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③皆披发文身________ ④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4. (2分) (2017九上·点军期中) 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素”字。
①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________ ——选自《沁园春·雪》②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________ ——选自《故乡》5. (10分) (2018七下·潮阳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的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
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说完,他在老车夫的脖子那溜儿听了听,自言自语的:“不是痰!”大家谁也没动,可谁也没再坐下,都在那满屋子的烟中,眨巴着眼,向门儿这边看。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07-2008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3分)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或对联。
(书写1分,2—6题每句1分,7题2分) 1,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有机会得到朝廷重用之心意的? 4.《关睢》中的男子由“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引起的美好联想是: 。
5.《雁门太守行》中点明诗的主题的句子是:。
6.《出师表》中诸葛亮深情回忆追随刘备创业时期处境艰难的句子是:。
7.诗人白居易深切同情劳动人民,写下了不朽的诗章《观刈麦》,若以此诗表达的情感为上联,请用学过的古诗文内容拟一副下联。
上联:观刈麦愧表同情二、阅读(47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1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xuàn)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灵。
B . 何大学问穿起了长衫,把自己打扮成斯斯文文的模(mó)样,说话也咬文嚼字。
C . 有一款镜头与屏幕分享的卡片(piàn)相机,可以当摄像头或摄像机使用。
D . 人在孤独时会远离暄嚣(xiāo)、芜杂,看到自己的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
2. (2分)下面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 陵墓突兀森郁断垣颓壁B . 和谐峻工淳朴烟消云散C . 奠基肃穆嵌金叱咤风云D . 琉璃苍穹博爱永垂不朽3.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
B .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 . 叶笃正、吴孟超两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 .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4. (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打车软件在给乘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出租车的用车效率,但司机在开车时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B . 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C . 即使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如不能进行认真分析,寻求它们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也是难写出好作品的。
D . 和传统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二、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2016·孝感) 古诗文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八上·濮阳开学考)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惩罚(chéng)卓越(dào)硕果(shuò)慷慨淋漓(kǎi)B . 元勋(xūn)取缔(dì)愧怍(zuò)鞠躬尽瘁(cuì)C . 头颅(lú)商酌(zhuó)修葺(ěr)可歌可泣(qì)D . 恍惚(guāng)迸溅(bèng)点缀(zhuì)海市蜃楼(chén)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重新振作转瞬既逝无精打彩B . 辗转不停糊思乱想腌腌一息C . 令人窒息吹毛求庇莫不关心D . 神智清楚不会搏斗鞠躬尽瘁3.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温家宝总理每年都要在两会上答记者问,他回答时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温文尔雅有如谦谦君子。
B . 汪洋书记说:“你这个建议当然很好,住房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如果叫他们(农民工)买城市高价房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为农民工设身处地想的。
”C . 有分量的交锋未见得是要声色俱厉,很多时候其实是暗流涌动。
D . 面对机遇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做出抉择,才能获得成功。
4. (2分) (2016七上·莆田期末)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B .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 . 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
D .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5. (2分) (2019七下·江城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和煦的阳光奋力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在地上形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拮据(jū)销声匿迹B . 恣睢(zì)浮想连翩C . 温馨(xīng)囊荧映雪D . 焙烧(péi)言简意骇2. (2分) (2018七下·扬州月考)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他们俩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性格脾气、处事方式迥乎不同。
B . 《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可歌可泣,很值得同学们一看。
C .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叙利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D . 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事业都搁在了一边。
3. (2分)(2016·台山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将“积极”改为“踊跃”)B . 今年将有近50名左右的学员在法库县通过驾驶培训考试,获得私用飞机驾照。
(删去“近”或“左右”。
)C . 香港电影导演徐克翻拍的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
(将“引起”改为“掀起”。
)D . 在中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使历时将近一个月的中印边界“帐篷对峙”事件和平解决。
(将“在…下”去掉。
)4. (2分)(2012·义乌) 根据语意,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①汉水河畔的徘徊、星空下的辗转反侧,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的抑扬顿挫②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③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④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默写填空。
(1)________,金石能开。
(2)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
(3)________,翠减红衰愁杀人!(4)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
(5)《采莲曲》中的“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下面是你同学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题。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
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1)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
(2)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三、中国名著 (共1题;共2分)3. (2分)(2017·北京模拟)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三国演义》)人物: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4. (12分)(2018·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步烟雨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镜。
烟雨绕身宛如轻纱遮面,周围的一切看不真切。
只好侧耳倾听,听那丝丝细雨轻轻落在叶面而汇成雨珠后,沿叶滚落的滴答声;听那山泉流过不带一丝怅惘奔出山涧的哗哗声;听那小动物不惧游人左顾右盼mì食行走树林的沙沙声……再听,那柔曼琴音,是小溪从草丛中淌过;那清脆筝声,是清泉从石缝中漏下;那一声声轰鸣,定为万道激流在山涧奔涌;那雄浑的齐鸣声,定是激流直下陡壁的飞瀑落入深潭。
这一切声音都是那么真切,那么自然,那么新,那么旖旎,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mì________怅惘________食旖旎(2)文中有错别宇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左顾右盼”中的“盼”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流连忘返”中的“返”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请将文段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8分)5. (2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信念•极力•拼搏①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大漠中前行的旅行者,突通沙暴迷失了方向,丢了干粮和水壶,仅剩一个青苹果。
然而,三天后他竞走出大漠,战胜了厄运。
为什么?因为他有个坚定的信念——“我还有一个苹果”。
信念是他前进的动力,是他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柱。
这说明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②人生几十年,没有多少风和日丽,没有多少平川坦途,而时时会有冰霜雨雪、沙暴飓风,时时会有大漠荒原、峡谷险峰,但我们不能畏惧绝望,不能任命运摆布、愚弄。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科学要进步,就必须战胜种种艰难困苦和挫折,去争取胜利和成功,而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永不放弃。
这正如著名作家丁玲所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③信念是什么?它也许是个青苹果,也许是句格言、谚语,也许是生之渴望,也许是亲情、友情、爱情,也许是民族的荣辱,也许是对事业的追求……④不管是什么,只要拥有了信念,就可以激发我们产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而勇往直前。
而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又是信念实现的手段。
艾青曾说过:“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
”若只有信念而没有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不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么,事业就会夭折,信念就会化为泡影。
所以,我认为: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成功。
⑤正是把握了这一成功的秘诀,司马迁著成了《史记》,贝多芬写出了《第九交响曲》,欧里希发明了“六O六”,越王勾践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他们有的身处逆境,有的突遭不幸,有的屡遭挫败……但他们都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不懈地拼搏,穿过了布满荆棘的山野,采摘到成功的硕果。
⑥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小破烂王高旭就不能进北航,无臂青年陈瑞就不能用脚写字参加高考,抗日战争就不能胜利,中华民族就不能崛起……⑦信念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寄托,是托起人生大厦的有力支柱,是攀登者手中的拐杖,是挫败者重新奋起的阶梯。
让我们永远拥有坚定的信念这一法宝,在人生路上凭着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去争取一个又一个成功。
(选自《中学生获奖作文》)(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开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第④段文字的删掉?请说明理由。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请从修辞和内容两方面赏析下面这句话。
信念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寄托,是托起人生大厦的有力支柱,是攀登者手中的拐杖,是挫败者重新奋起的阶梯。
6. (3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
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15余步不等,共290级。
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
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
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
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砌祭堂远眺石坊山若伏鳖(2)根据文段的意思,解释下列词语。
①津梁:________②参错:________③纤细:________(3)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4)选段中有较多的精确数字介绍,是否显得多余?(5)找出选段中运用比喻进行说明的句子。
(6)仿照第三题中找出的比喻句描绘任一景色。
(7)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讥笑。
(1)解释下列划线词①有仙则名()②无案牍之劳形()③不营产业()④欢守志弥固()(2)翻译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5)【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八下·宁河月考) 题目:幸福是()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
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眼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得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是”为题作文。
要求:(1)请将文题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0分)2-1、2-2、三、中国名著 (共1题;共2分)3-1、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4-1、4-2、4-3、4-4、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8分)5-2、5-3、5-4、5-5、6-1、6-2、6-3、6-4、6-5、6-6、6-7、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 7-1、7-2、7-4、7-5、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