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吉林省大安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吉林省大安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大安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6道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学校开展“寻踪美丽中国,领略中华文化”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第一站]寻山水之诗下面是同学们研学时所说的诗句,请你补充完整。

(6分,每句1分) 1.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①”(《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②,③,(《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

王湾行舟江上,用“④,⑤”(《次北固山下》)表现长江的辽阔宽广、波平浪静;曹操东临沧海,用“⑥,山岛竦峙”(《观沧海》)表现大海的壮阔。

诵读诗歌,玩味意象,便能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

[第二站]觅黄河之根请你帮助完成"黄河之旅”宣传材料的整理。

(12 分,每小题2分) 资料一:黄河的告白五千年很长吗遇见你们一一黄皮肤的华夏子孙之前,我已经在世界的东方流浪了上百万年。

我跨越山河,向着天地的中央一路奔流。

辽阔的中原,四季交替,万物生长。

我放缓了脚步,看见你们从地平线走来。

你们有智① (慧/惠)的眼睛,你们有充满力量的双手,你们从日月星辰的轨迹里发现春耕冬藏的秘密口而我,我有水,我用我的全部滋养你们的每一颗种子。

黄色的波涛,黄色的土壤,黄色的面孔,我们拥有相同的基因,你们叫我——母亲。

你们在我流淌的土地上收获丰② (莹/盈),努力生长。

我延伸出龙的模样,与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中华。

那一夜,华夏的火种照亮了世界,又温暖了我。

从此,我不再是一条孤独的河流。

2.给加点字注音,在方框处填写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春耕冬藏cáng 逗号B.春耕冬藏zàng 逗号C.春耕冬藏cáng 分号D.春耕冬藏zàng 分号3.根据语段内容,在①②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①慧②盈B. ①惠②盈C.①惠②莹D. ①慧②莹4.同学们就这段文字的朗读方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甲]文段开头用设问句“五千年很长吗”,引人思考,让人感受黄河的源远流长,应该用高亢的声音读出刚劲有力的感觉。

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卷

2023-2024学年度适应性考试卷九年级语文考号:班级:姓名: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 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7分)“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xǐshàng méi shā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这就是乡土情结。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qǔju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2分)xǐshàng méi shāo qǔjué()()(2)下列对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

B.“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D.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语段中画线词语“乡音”“搭讪”“辽阔”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B.“音色苍凉”“生儿育女”“桑梓之情”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是一个设问句。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2.从下图中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不加标点)(2分)3.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适合张贴在书房的对联。

(3分) 博览 世间 广交 名人雅士 妙画奇书 天下上联:下联: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5分)。

, 。

那些历史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笔画纤细轻盈、潇洒流利,直观呈现了行书独特的字体风貌,展示出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其文本内容融汇儒、道两家思想,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聚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对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2022-2023深圳市适应性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22-2023深圳市适应性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深圳市2022-2023学年初三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一、书写(3分)原则:正确,规范,美观。

1.字迹清晰,大小合适,书写工整美观,无墨渍、无涂改(少量涂改,不影响美观者亦可),可得2.5-3分;2.字迹基本清晰,大小合适,书写整齐,无墨渍、无涂改(少量涂改,不影响美观者亦可),可得2分;3.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涂改较多,辨认困难,可得1分;4.卷面非常不整洁,书写潦草,涂改很多,难以辨认,0分。

二、基础(25分)1.(4分)(1)(2分)①即②汲(2)(2分)D2.(2分)只要有了光,世界就会变得绚丽多彩。

(表示条件关系,句意通顺的其他关联词也可)3.(2分)(1)准备串词(2)评出奖项(评分说明:符合上述朗诵活动项目,表述意近即可得分)4.(2分)(1)重音(停连或节奏,回答朗读技巧可得分)(2)适当的手势(或肢体语言)5.(4分)示例:我选取的图形元素是土地、河流。

我的设计构思是:土地和河流是艾青诗歌当中的重要意象,土地象征祖国的坎坷经历、痛苦遭遇,河流象征人民的爱国热情、抗争精神(2分);用河流环绕土地的构图,突显出人民对祖国深沉的爱(2分)。

(评分说明:答出图形元素的象征意义得2分(各1分),阐释海报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

只选取两种图形元素得0.5分)6.(1分)太阳7.(10分)(每空1分)(1)月是故乡明(2)三年谪宦此栖迟(3)云横秦岭家何在(4)溪云初起日沉阁(5)青鸟殷勤为探看(6)佳木秀而繁阴(7)①长风破浪会有时②直挂云帆济沧海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病树前头万木春三、阅读(47分)8.(2分)C9.(1)(2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2)(2分)白云来回飘荡,整天都不消散。

10.(2分)D11.(3分)从“敢不尽心,以求疾苦”可以看出范仲淹虽被贬在外,但仍关心民间疾苦,为百姓的疾苦而忧愁;闲暇时游山玩水,“大得隐者之乐”,看出他在赏玩之时自得其乐。

2024届凉山州初三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答案

2024届凉山州初三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答案

2024届适应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C(A.宽宥.(yòu)B.摇曳.(yè) D.阔绰.(chuò))2.D(D.“丰盛”与“文化盛宴”中的“盛”语义相重复。

)3.C(A选项成分赘余,应删去“约”或者“余”。

B选项语序不当,应交换“发扬”和“传承”的位置。

D选项成分残缺,句末补充“的历史”。

)4.B二、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25分)5.(3分)C(一般是采取单线结构)6.(3分)A【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后面接的是描写)】7.(3分)B(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已悲)8.(3分)D9.(3分)D【可自更求闻达..(显达;有名望)】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3分)10.(3分)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11.(4分)(参考示例)身染重病不久于世却无遗憾,告诫子嗣要乐观;别人对孩子的称赞,告诫子嗣要自信;如何面对“小恶”“小善”,告诫要重贤德;列举书目,告诫要多读好书可益智扬名。

(意对即可给分,注意文章的内容和对应的道理)12.(6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2)万古惟留楚客悲(3)东风无力百花残(4)而今识尽愁滋味(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空1分漏字错字均不得分)三、作文(60分)13.作文(见附件1中考作文评分标准)B卷(共50分)四、现代文阅读(30分)14.(4分)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瞌睡因为食物的出现而跑得无影无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爱总是体现在细微之处,总是能及时地用食物赶走我的瞌睡。

(修辞手法2分,分析2分)15.(4分)儿童时代,在“丁字路”上玩耍;儿童时代,家庭贫困、生活艰难;母亲带着“我”挑着蔬菜走过“丁字路”去街上卖;父亲背着“我”走过“丁字路”去镇上看病。

(一点1分,共4分)16.(3分)[示例]人生唯有吃苦,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才能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初中 九年级 语文 适应性测试 试卷1 答案

初中 九年级 语文 适应性测试 试卷1 答案

初三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积累与运用(28分)1. (8分)①于我如浮云②病树前头万木春③折戟沉沙铁未销④夜阑卧听风吹雨⑤满眼风光北固楼⑥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⑦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3分)①狩②瀚③孺3.(3分)B4.(3分)C5.(3分)C6.(3分)D7.(5分)(1)(2分)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1分)唐僧却受猪八戒的撺掇(煽动、怂恿),认为悟空害的是好人,将悟空逐走。

(1分)(2)(3分)①细心谨慎,随遇而安(2分)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1分)二、阅读与赏析(42分)(一)(11分)8.(2分)B9.(2分)B10.(3分)①兄:像对待兄长一样②将:带领,率领③但:只(每个1 分)11.(4分)(1)(2分)先主听到曹操突然赶到,抛下妻子儿女自己逃跑了。

(得分点:闻,猝,妻子,走)(2)(2分)(你)为什么(凭什么)不投降而胆敢抗拒(抵抗,抵御抗击)?(得分点:何以,拒,疑问句)(二) (5分)12.(5分)(1)(2分)乱蝉,红蕖。

(2)(3分)运用了拟人手法,“殷勤”二字赋予天公(天、老天)人的情感,(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公善解人意(热情周到,情意深厚,体贴)地在三更时分送来一场好雨;(1分)同时,词人认为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雨,也含有词人自嘲的酸辛(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

(1分)(三)(6分)13.(2分)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1分)准确科学地说明了枯叶龟的特征。

(1分)14.(4分)枯叶龟在水中保持静止,(1分)当鱼类接近时,突然靠近猎物,(1分)将猎物吸入它扩大的喉咙里,(1分)排出水,吞下猎物。

(1分)(四)(6分)15.(3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列举了生活中一系列“催”的实例,具体真切地论证了现代快节奏的社会里,(大多数人急功近利,人们相互缺乏信任)“催”成为了一种常态。

(2分)16.(3分)首先提出了观点:不催是一种信任;(1分)接着引用了朋友所言和古人的话(运用道理论证)加以论证;(1分)最后更进一步论述了“不催”的好处:既可以使合作的效用最优化,又可以充分反省自己。

2024年福州市初三语文适应性练习及答案(三模)有答案

2024年福州市初三语文适应性练习及答案(三模)有答案

2024年福州市初三语文适应性练习(全卷共7页,三大题,1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 分)山水是诗人与自我的身心联结。

“采菊东篱下,①”是陶渊明的超然洒脱;“深林人不知,②”,是王维的宁静淡泊;“野芳发而幽香,③”,是欧阳修与民同乐的自得。

山水是传递友人间情谊的媒介。

“庭下如积水空明,④,盖竹柏影也”,是苏轼与张怀民相约月下漫步的同病相怜;“⑤,⑥”,是岑参伫立雪地目送武判官的怅惘与深情。

山水还是诗人心系家国的自白。

“国破山河在,⑦”,是杜甫身处乱世的沉郁;“山河破碎风飘絮,⑧”,是文天祥被俘后目睹凄凉之景、深感国事衰微的哀恸。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 分)2023 年9 月23 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在万众①(zhǔ)目中点燃,“数字火炬手”身披良渚文化图腾,踏浪而来,惊艳世界。

这一创意,②(zhāng)显着传统与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让数字人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如今,数字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如火如③(tú)。

这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数字人,不仅有着()的“外表”,还兼具着文化和艺术的“灵魂”。

这些数字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文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 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激荡演绎栩栩如生B. 激荡演变熠熠生辉C.动荡演绎栩栩如生D. 动荡演变熠熠生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打开了新的方式。

B. 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数字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C. 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开了新的方式。

初中语文九年级 适应性训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  适应性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3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6分)盐城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水乡特色显著,公园取名为“盐渎公园”,不但寓意深刻,历史底yùn深厚,而且充分体现了盐城水、绿、盐文化特色内涵和城市定位。

盐渎公园的建成开放,进一步提升了盐城市品味和形象,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和章显“水、绿、盐”特色的标志性景观,让前来游玩的老区人民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底yùn ( ) 靓.丽( ) 蕴liàng(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2分)改为改为位彰(3)根据文中划线句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旷神怡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近朱者赤,。

(傅玄《太子少傅箴》)(2)遥知兄弟登高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7)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8)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9)2020年两会期间,针对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党中央坚定地告知全国人民:衰退退之后定会有新的繁荣!对此,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一句诗共勉:,。

⑴近墨者黑⑵遍插茱萸少一人⑶天时不如地利⑷天涯若比邻⑸柳暗花明又一村⑹长歌怀采薇⑺人生自古谁无死⑻一览众山小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让人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摄影师非常喜欢园林中的这些门和窗,他们反复斟酌,浮光掠影....,摄成称心满意的作品。

C.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2024年3月漳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3月漳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3月漳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练习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24.03一、积累与运用(19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诗经·关雎》“悠哉悠哉,”写对意中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2)《天净沙·秋思》以“夕阳西下,”抒发浓重的乡愁。

(3)身处困境时,可用李白《行路难(其一)》“,”勉励自己。

(4)刘禹锡《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

(5)李贺《雁门太守行》渲染大战开始之前紧张气氛的是“,”。

(6)王安石《登飞来峰》借“,”表现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中华先祖不是靠神思创造出龙的精神,而是升华出龙的形象、龙的文化。

还在兔年的腊月,众人就在做龙灯中翘望龙年的光①(lín)。

先破开竹竿劈作竹条,粗的撑龙骨,细的圈龙身,一人做一截,外边用②(chóu)布一黏,便是蜿蜒的龙身。

如果制作龙身算是手艺,那制作龙头绝对是门艺术。

龙头要(),龙角要(),龙眼要(),就连龙须也不能有丝③(háo)含糊,悠然伸出,还要能连连抖动,抖出生命的活色。

最精巧的是龙嘴,龙嘴一张,就喷射出一股清水,仿佛喷吐出大家新奇的欢笑。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英姿飒爽昂扬高翘聚精会神B.虎虎生威昂扬高翘炯炯有神C.虎虎生威聚精会神积极昂扬D.英姿飒爽积极昂扬炯炯有神(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华先祖因为靠神思创造出龙的形象,所以升华出龙的精神、龙的文化。

B.中华先祖因为靠神思创造出龙的精神,所以升华出龙的文化、龙的形象。

C.中华先祖不仅靠神思创造出龙的精神,而且升华出龙的文化、龙的形象。

D.中华先祖不仅靠神思创造出龙的形象,而且升华出龙的精神、龙的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请注意: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图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一)阅读唐代温庭筠《咸阳值雨》,完成第7题。

(6分)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1入岳阳天。

【注】①将:携带。

7.(1)下列诗句中没有写洞庭湖的是(2分)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入题。

“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

B.“空濛”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

C.作者着意描写巴陵湖畔的云容水色,其目的在于用它来烘托咸阳的雨景,使它更为突出。

D.“钓船”是诗中虚景,诗人用一个“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

京都人甚慕之。

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①者,门如市肆。

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

”道士作色叱之。

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②移时,乃曰:“但令入来。

”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

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騃③,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

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

”坐客愈更神之。

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

”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

(王仁裕《玉堂闲话》)【注】①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

请益,指请教。

②颦蹙(pín cù):皱眉头。

③騃(ái):愚笨。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饮啜方酣.( ▲) ②拜讫.,叱入中门( ▲)③以至于是.( ▲) ④坐客愈更神.之(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称得丹砂之.妙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B.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C.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D.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4分)(1)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

(2分)▲(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2分)▲11.这篇文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二)阅读《“伤春”,原来如此》,完成12-14题。

①有人说,春天,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季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天,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季节,百花齐放、万木竞秀……②也有人说,春天并不怎么令人舒服。

特别是冬末春初时期的天气,冷热不定,乍暖还寒,春雨绵绵,人困马乏……③春天也会让人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

④“季节性情感障碍”,这是一种与特定季节有关,以抑郁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是感情或者情绪的失调。

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人,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健康状态都很不错,但到了某个季节,就会出现抑郁的症状。

⑤因此,当抑郁缠上了你,春天就开始变得不那么美了。

除了抑郁症的一些普遍症状,例如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对周围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厌烦社交活动、自我评价低等之外,春季抑郁还会出现一些特定的表现,包括焦躁、易怒、睡眠时间增加和白天困倦、疲劳或精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清晰思维困难、食欲增加、嗜食甜食……⑥冬天容易出现“忧郁症”,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冬季特有的气候。

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的缩短,是情绪忧郁的主要诱因。

但在春季,抑郁又是如何乘虚而入,影响了我们的情绪的呢?⑦首先,春天气压比较低。

空气中含氧量较低,使得耗氧量达20%的大脑极其敏感,随之,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低落、心烦意乱、躁动不安等种种不良反应便接踵而来。

其次,春天万物生长,许多生物都进入了代谢的旺盛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人体内分泌的激素紊乱,从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

最后,春天的气候变化比较大,特别是早晚温差大,这也会造成人体一些内环境的变化,进而使免疫力下降,易生病,情绪易波动,甚至引发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⑧那么,该如何预防、抵御春季忧郁的侵袭呢?动起来!通过运动,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我们自然也会感到情绪开朗、精神愉悦。

此外,看电影、听音乐,找朋友聊天谈心,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12.概括“春季抑郁”影响人情绪的原因。

(2分)▲▲13.联系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第⑦节划线句子中“较”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2)开头①②两节对春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4.请分析本文的说明思路。

(3分)▲▲(四)阅读张贺的《“跟风阅读”不可取》,完成15-17题。

①最近一篇《最难读完的十本书》在网友中引发了共鸣,许多人一看连《红楼梦》等“四大名著”都位列其中,不免心中戚戚:“看来没读完四大名著的不是我一个。

”的确,这份书单上有的书是举世公认的难读,比如《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不但篇幅超长,而且语言艰涩、情节平淡,即便在欧美国家,绝大多数读者也只是“听说过但没读过”。

但是,读书不是为了显摆,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陶冶性情。

摆正了态度,才不会因没读某本书而惭愧,更不会因读过某本书而自傲。

②其实,人的口味和习惯千差万别,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跟风阅读”并不可取。

但现在“跟风阅读”似乎已经成了风气。

拜社交媒体所赐,许多读者在买书之前常常会去打分网站上看看评分如何再做决定;不知看什么,依靠排行榜、媒体和朋友推荐也是许多读者的常态。

“跟风阅读”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心无定见,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因此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既然有人说好,那就去读读看”。

③这种被动的“跟风阅读”常常令人失望。

就拿畅销书排行榜来说,用来指导阅读并不靠谱。

从2000年起,国家权威部门每年的产业分析报告,都会披露当年单品种累计印数超过百万册的图书(不含课本)。

有研究者把历年的数据与当当、京东等网络书店的年度畅销书排行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的重复率低于10%。

另外,如果仅仅根据排行榜选书,很可能会陷入没有新书可读的窘境。

因为有不少书是常销书,比如《平凡的世界》《窗边的小豆豆》等连年位居畅销书排行榜。

而新书能进入榜单的就很少了。

据开卷统计.....,在2017年排名前30的畅销书中,有19种出版时间超过3年。

④与其依靠榜单和别人推荐,不如依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书。

当然,在茫茫书海中遇到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一位自己可心的作者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耐心和坚持。

日本作家山本文绪年轻的时候也曾经靠畅销书榜和杂志社推荐来选书,但翻过以后总觉得没意思。

幸运的是,她并未因此放弃,而是坚持在书海中寻觅。

⑤读书说到底是自己的事,别人可以推荐,但主动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则跟在别人后面、追逐时尚潮流,不过是读给别人看的,而真正的阅读是读给自己的。

因此,建议那些渴望用书籍丰富自己的读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在书海中寻寻觅觅,直到找到那本让你心动的书。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9日,有改动)15.“跟风阅读”不可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1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6分)(1)文章第①节谈及《最难读完的十本书》中“举世公认的难读”书目,有什么作用?(3分)▲▲(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节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①节明确提出了读书的目的,进而论述了我们对于阅读应该抱有的态度。

B.第④节用日本作家的事例,告诉人们想要获得一本好书,必须要坚持在书海中不断寻觅。

C.第⑤节划线句子通过讲道理,正面论述了“真正的阅读是读给自己”的观点。

D.第③节中加点语句“据开卷统计”指出信息来源,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五)阅读晓寒的《寻找土蜂糖》,完成18-21题。

①找土蜂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打了好多电话才知道成哥那里有。

成哥是我的邻舍,原先住在我老屋后山外的狮子庵。

几年前,他家搬到了镇上,山里的老屋没舍得拆,闲着觉得可惜,用来养蜂。

②那天,我在镇上搭了成哥的摩托。

刚买几天的摩托,在沥青路上跑得飞快。

天阴凉,太阳躲在云层里,店铺,稻田,三三两两的菜土,被一阵风远远丢在了后面。

③沿河走了七八里,到了狮子庵冲口。

这里有一座舂米房,我小时跟着祖父来舂过米,上小学后和三哥一起在这里钓过鱼。

隔了十几年,舂米房没有了,其它地方倒没怎么变。

空气湿润,青山重叠,河水哗哗地流,到处传来鸟叫声。

依偎在山脚的泥巴屋,关着窗,大门紧锁,门两边的红对联,在风飘雨洗里泛了白,已看不清上面的字迹。

越过满是杂草的屋坪,可以看到窗子上结着的蛛网。

成哥告诉我,这里几十户人家,都搬到山外去了。

④没多久就到了成哥的屋坪里。

成哥开了锁,吱呀一声打开大门,提着一个铁皮桶出去了。

我坐在门口,顺着成哥的背影望过去,屋坪里铲得光溜溜的,正对着门的是一棵枣树,虬枝纷乱,细碎的叶子在风里摇动。

右手边一口大水缸,水从一根竹子里出来,流进缸里,翻起朵朵白花。

水缸过去三棵桃树,枝丫上坠满了青果。

树下的菜园里,种些辣椒,黄瓜,茄子,入眼一片青葱。

屋檐下挂着蜂箱,蜜蜂钻出那道窄窄的缝隙,飞过屋坪,消失在远处的山影里,丢下密集的嗡嗡的叫声。

⑤成哥用木勺舀了满满一桶水回来,提着进了灶屋。

他把水倒进洗干净的水壶,在灶膛里添柴,点火,火苗呼呼地响,炊烟从灶里出来,一股熟悉的味道在屋子里飘散。

一会水开了,哗哗地响。

成哥拿来两个草绿色的搪瓷缸,撮一撮老茶叶放进去,茶叶在开水里翻滚。

我这里没有好茶叶,你莫见怪。

成哥一脸歉意地说着。

我说这个很好,在城里有钱都买不到。

成哥听了,呵呵地笑。

⑥我们在厅屋里喝完半缸茶。

成哥说,去割糖吧。

说完他起身从身边的柜子里拿出一捆香,抽六七根抓在手里。

这个我有印象,是熏蜜蜂用的。

几间屋子里的墙上也挂着蜂箱,每箱之间隔一米多远。

成哥走到蜂箱边,揭开盖子看一下又盖上,他默不作声,一箱箱看过去,翻到灶屋里那箱时,成哥说,这箱可以割了。

⑦成哥把蜂箱底板打开,一团团的蜜蜂在那里蠕动。

我说不会蜇人吧?成哥说不会。

他点了香,把香头子上的烟对着蜜蜂吹过去。

吁——他吹一口气,蜜蜂往上挪一点,再吹一口气,再挪一点。

过一阵子我看到了蜂巢,白色的,金黄色的,褐色的。

成哥拿起准备好的菜刀,沿着蜂箱的四壁依次割下去,割完最后一刀,一块四方的蜂巢就取下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