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体育行政部门推动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新城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报告--以苏南地区为例

新城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报告--以苏南地区为例

Sport年月总第期20131076投稿日期:2013-09-11基金项目:江苏省2010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南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构建(项目批准号:10TYB004)。

作者简介:董新军(1979~),讲师。

研究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2002-2007年5年间,苏南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比全国高出1.6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国高出1.7百分点。

苏南是由苏州、无锡、常州3个城市,12个县级市,40多个中心镇和200多个建制镇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人口为1354万,新城镇化率为67.7%。

随着苏南地区新城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苏南地区新城镇社区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苏南新城镇社区体育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个市中有代表性的新城镇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现状。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社区体育研究的文献资料及政策法规。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样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9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1.2.3 访谈法 随机抽样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内容的走访座谈。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体育场地设施服务较为完备,还需加大发展力度2011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以上,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

当前,江苏省“千镇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已正式启动,苏锡常地区力争用2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村村建有体育健身场地。

调查表明,苏南4市新城镇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场地、场馆、设施、建设较为完备,但是要充分满足市民锻炼的需要还需要加大发展力度。

苏南地区农村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关于农村老年人体育事业

苏南地区农村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关于农村老年人体育事业

中图分类号 : 824 G 1.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05 (0 1 00 0 0 —1 1 5— 26 2 1 )一 06— 0 1 0 决好农村体育供给不足 问题 。要 紧密结合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 实际 , 充分考虑农村老 年人体育需求 , 统筹规划 , 因地制 宜 , 分 类指导 , 量力而行 , 尊重农 民意愿 , 不搞一刀切 , 不能强求一律 ,
达到约 2 左右 , 世纪 中叶老 年人 口比重 将达 到总人 口的 亿 本
2 % 的 水平 。 因此 , 年 人 口问 题 已成 为制 约 我 国经 济 和 社 会 5 老
体育服务作为农村体育 工作 的第一要 务 , 抓住场地 、 组织和活
动 三 个关 键环 节 , 坚持 建 设 和 活 动 并 举 , 在 建设 的原 则 , 步 重 逐
文 的 目的所 在 。
变观念等方面问题是解决农村老龄体育发展 问题的根本 出路 。
在 发 展 策 略 上 , 把 乡 镇村 作 为 重 点 。乡镇 、 、 区 是构 成农 要 村 社
村社会 的基础 , 只有乡镇 、 、 区的发展和进步 , 村才 能进 村 社 农 入现代化 。因此我们要按照“ 试点建设 , 以点带 面, 逐步铺开 ”
反 对 形 式 主义 , 对 盲 目攀 比 。按 照 中 央 要 求 , 构 建 多 元 化 反 把
进 入 新 世 纪 , 口老 龄 化 发 展 更 加 迅 猛 , 人 类 社 会 构 成 人 对
了新 的挑战 , 也对中国社会构成 了严峻的挑 战。据相关统计我
国老 年 人 口正 以 年 3 的 速 度 递 增 ,09年 6 % 20 0岁 以 上 老 年 人 已达 到 约 16 .7亿 , 第 十 二 个 五年 计 划 期 间 我 国 老 年 人 口将 在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是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不足。

由于城市用地有限和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不足。

许多社区缺乏足够的室内和室外场地,无法满足居民日常锻炼和体育活动的需求。

二是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不规范。

现阶段,社区体育活动多由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缺乏专业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导致活动质量不高,无法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

三是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单一。

目前,社区体育活动主要以运动会、比赛等形式为主,缺乏创意和多样性。

居民对于单一的体育活动内容感到乏味,难以持续参与。

四是社区体育活动宣传不足。

许多社区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手段,导致居民对活动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限制了参与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加大投入,扩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数量。

通过规划合理的用地和增加投资,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可及性和完善度。

二是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机制。

政府可以设立社区体育协会或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推动工作,提高社区体育活动的质量和吸引力。

三是丰富社区体育活动内容。

加强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特点,推出多样化、有趣的体育活动,例如健身操、舞蹈、瑜伽等,丰富居民的体育选择,增加参与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社区体育活动宣传。

通过社区宣传栏、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渠道,加大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活动的知晓度和兴趣,吸引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

五是加强社区体育活动与社会资源的对接。

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更多的场地、设备和专业人员支持,提高活动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六是培养专业的社区体育人才。

通过开展培训和引进专业人员,提高社区体育活动的策划和管理能力,提升活动的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加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措施管理模式初探

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措施管理模式初探

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措施管理模式初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需求愈发迫切。

而社区体育作为城市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其发展现状和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出发,探讨其管理模式,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城市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城市社区体育现状1. 社区体育资源不足目前,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普遍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体育场馆和器材供给明显不足,甚至有的社区连一个像样的篮球场或足球场都没有。

2. 参与率偏低尽管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但即便有条件的社区,也难以吸引到社区居民踏入体育场馆,开展体育活动。

很多社区居民往往因为工作繁忙、缺乏时间和兴趣等原因而放弃了体育锻炼,导致整体参与率偏低。

3. 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支持进行管理。

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保证一定的基本运营,但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也难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的兴趣。

城市社区体育在资源、参与率以及管理模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有必要探索出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措施管理模式初探1. 多方合作共同办理在社区体育管理模式上,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办理是一种比较可行的管理模式。

政府可以出资购置体育设施、制定规范标准,社区居委会可以负责组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开展体育宣传,社会组织可以提供专业的教练和培训。

2. 提高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宣传,包括在社区设立体育宣传栏、定期举办体育赛事、开展体育节庆等。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多元化体育资源配置为了解决社区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配置体育资源,例如通过合作开发闲置空间,进行场地改造建设,对存在的区域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益。

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构建——以苏南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为例

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构建——以苏南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为例
国首部 国家 基 本公 共 服 务 专 项 规 划: 《 国家基 本公 共服务 体 系“ 十 二 五” 规划 》 ( 以下简 称
2 0 1 0 年卫生部《 “ 健康 中国2 0 2 0 ” 战 略研 究 报 告 》
中指 出 , 我 国成 年 人 中有 八 成 人 从 不 锻 炼 身体 , 1 8 岁 以上 居 民中有 8 3 . 3 %从 不 参 加业 余 锻 炼 , 其 中城 市 居 民为 7 3 . 2 %。2 0 1 1 年 江 苏省 疾 控 中心 对部 分 1 5 — 6 9 岁 的江 苏居 民身 体 活 动情 况进 行 调查 , 结果 表 明 , 1 5 . 9 %
关 键词 : 社 区体育 ; 城 市社 区; 体育健 身 圈
中图 分 类 号 : G 8 0 . 0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6 8 X( 2 0 1 3 ) 0 5 . 0 0 2 4 — 0 4
Co ns t r uc t i o n o f 1 0 -m i nut e Spo r t Pr a c t i c e Ci r c l e i n Ur ba n Co m m uni t i e s
e r n p a r t o f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a n d t h e s p o r t s p r a c t i c e n e e d s o f t h e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t s . Th e p a p e r a l s o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p u r —
p o s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p r i n c i p l e s,c o n t e n t ,s t a n d a r d a n d me a s u r e s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 h e 1 0 - mi n u t e s p o r t p r a c t i c e c i r c l e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社区体育是促进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全民健身、构建健康中国的关键要素。

但在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率不高、场地资源匮乏、教练队伍不够专业化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参与率不高问题描述: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参与率普遍较低,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和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的参与率更低。

这些特殊群体从事体育运动的条件和意愿都比较差,缺乏吸引和动力。

对策建议:应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改善场地设施和配套服务等措施,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参与率。

具体建议如下: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城市社区体育知名度。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举办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文化交流等方式,引导市民重视城市社区体育。

2.推广亲民便捷的体育项目。

应促进普及性运动,如步行、健身、太极拳等,切实提高中老年、妇女和少数民族等特殊人群的兴趣和参与度。

3.改善场地设施和配套服务,提高参与体验。

市政府应注重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鼓励社区开设体育课程,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场地设施和服务。

二、场地资源匮乏问题描述: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资源不足,特别是高质量、多元化的场地。

这些场地往往被开发商用于商业用途,而城市社区体育项目却缺乏运动场地,严重制约了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发展。

对策建议:应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加大投入,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的思路,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场地的形成和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1.鼓励社区开设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体育场地需求。

可以在城市社区内,充分利用广场、公园、员工宿舍和闲置楼宇等地,进行体育场地改造。

2.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投入城市社区体育场地的建设。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提供租赁方式和切实管好逐步增多的社会资本。

3.建设标准社区体育场馆,开展全年运动活动,解决野外机构不存在的问题,使城市社区一年四季都能进行体育活动。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困惑与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困惑与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困惑与发展策略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供给不足、参与度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方面,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推动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困惑1.资源供给不足当前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和场地供给不足,很多社区缺乏运动场地和器材,导致居民的体育活动空间受限。

专业教练和体育指导师的数量不足,很多社区的体育活动缺乏专业指导和保障。

2.参与度不高许多城市居民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缺乏积极的体育锻炼意识,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一些社区体育活动缺乏吸引力和丰富性,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3.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城市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手段不够灵活,导致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管理效率不高。

二、发展策略1.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城市社区体育的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器材和设施。

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建设和维护社区体育设施,扩大居民体育活动的空间和选择。

2.提高参与度,拓展体育内容针对居民的体育参与欲望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并加强对成年人、儿童和老年人的体育指导和开展,让更多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

可以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增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吸引力。

3.优化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加强管理者的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社区体育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

加强社区体育信息化建设,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鼓励建立和发展社区体育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促进社区体育活动的自主化和多样化。

4.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和体育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体育与健康的深度结合。

培养居民的自主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增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持续性。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城市社区体育作为满足居民健身需求的重要平台,发展迅猛,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迅速发展相比,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对策,以期为城市社区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资源不足当前,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部分社区体育场馆建设滞后,设施老化严重,运营维护出现难题,人们在享受体育服务过程中感受到了诸多不便。

2. 服务不规范城市社区体育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一些社区体育活动无法保障居民的体育需求,甚至存在一些不符合健康理念的健身活动。

3. 人才短缺城市社区体育人才储备不足,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教练员等人才队伍稀缺,使得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城市社区体育资金来源单一,对于体育器材更新、场馆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一些社区体育项目难以持续开展。

1.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要解决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加强设施建设,提高社区体育场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

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设施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中。

2. 提升体育服务质量对于服务不规范的问题,城市社区体育需要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的服务标准和体系,确保每一项体育活动都符合健康理念,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

可通过完善社区体育组织架构,引入专业机构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管理,以提升服务质量。

要解决城市社区体育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社区体育工作,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提高社区体育人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人才投入到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中。

4. 拓宽资金来源为了解决城市社区体育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完善城市社区体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体育器材更新、场馆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行政部 门对于贯彻 《 全民健身条例 》与开展国 民 体 质监测和社 会体 育指导 员培 养等方面为研 究对象 , 对体育行政部 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走访 与调研 。
1 研究方法 . 2
发达地 区 ,其经济和社会 发展水平在全 国处于前列 。 随着 国务院关于十二五期间 《 民健身计划 》 全 的印发 , 给江苏 省苏南地区 ( 以下简称苏 南地 区 ) 各市体育行
C Cn n e: 8 - 5 L t bx G 0 0 u

D c me t xe A o u n I" C A
Ar c : 0 8 2 0 (0 0 — 0 9 0 t l I 1 0 — 8 8 2 1 )6 0 5 — 3 ie D 1
苏南地 区处于长三角洲的南翼 ,是江苏的经济较
De eo me tnS uh r in s v lp n o t e nJa g u i
LIH a- e g ifn
( .. p .nJa guT ah r ies yo e h oo y C a g h u2 3 0 ,in s hn ) PE De ti n s e c es v ri f c n lg , h n z o 1 0 1 Ja guC ia i Un t T
c mm u iy s o t o r ei o t r in s o i c . uc t d sat e r t a e e e c o pe dn p tepa e o n t p rsc u s S uhen Ja g uPr v n e S h asu yi h o ei lrf r n ef rs e i g u c n c h o we f l Sp rs Pr v n ep a e yJa g u p o i c . fPo ru - o - o i c ln s t i t b n s r v n e Ke r s S u h r in s ; po sa m i itai nd p rme t Co m u i po s De e o ywo d : o t e Ja g u S r d n sr to e a t n ; m n t n t s r ; v lpme t r m oi n y t n o p t o
d p rm e t r m he f u ii si u h r i n s o i c , n h to ai n lp ysq e m o io i g a l a e a t n s fo t o rcte n So t e n Ja g u Pr v n e a d t a fn to a h i u n t rn s wel s
政 部 门提 出了十二 五期 间开展 全 民健 身 的具体实 施
1 . 文献资料 法 .1 2
通过 中国知网上输入 “ 区”、 社
计划 ,为全面实现 该区域 的体育现代化指 明了方 向。
“ 区体育 ”等信息 ,查阅了 20 社 0 多篇关于社区体育 管理 、 社区体 育指导 员 、 社区体育发展等方面的文献 。 1 . 专 家访 谈 法 对 苏南地 区体 育行 政 主管部 门 .2 2
s c a p rsi sr co d c to , sc n u td t n l z tt fc mmu i p rsa d p o o es g e to st e o ils o t n tu t re u ai n i o d ce o a ay et sa eo o he n t s o t n r p s u g si n o t y h
De . 01 c2 1
苏南地 区体 育行政部 门推动社 区体 育发展 的对策研 究
李海峰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体育部 ,江苏 常州 230 ) 101 摘 要 :研 究通过 对苏南地 区 4 所城 市体 育行政部 门在 贯彻 《 全民健 身条例 》、开展 国民体质监 测以及社
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等方面进行调研 ,分析社 区体育 开展情 况,对苏南地 区社 区体育 的健康发展提供合理化 建议 , 为加快江 苏省体育强省建设 步伐提供理论参考 。
的相关领导进行多次访谈 , 深入部分社区与相关人 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
以苏南地 区的苏州 、无锡 、常 州 、镇江 4所城市
士进行了交流 , 对苏南地区社区体育各方面进行了调
第2 卷 第6 9 期 21 年 1 月 01 2
哈 尔 滨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r i s t t fP y i a u ai n o r a b n I t u e o h s l o Ha n i c Ed c t o
Vo .9 NO 6 1 2 .
关键词 :苏南地 区;体 育行政部 门;社 区体育 ;推 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 :G 0 0 S—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8 82 1 )6 0 5 — 3 0 8 2 0 (0 10 — 0 9 0
A t d f p rs mi ita in De a t n s s mm u i p rs S u yo o t S Ad n sr t p rme t h Co o Pu n t S o t y
Absrc :A td b s d o n i v si ai n o r c ie o t na at g lto y s o t d n sr to ta t su y, a e n a n e tg to fp a t fNai lHe l Re u ainsb p rsa mi itai n c o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