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7 周公诫子习题精选四十七
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周公诫子日日清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中英文实验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周公诫子日日清一、根底题1.给以下字注音。
禄〔〕姬〔〕怠〔〕嚼〔〕2.以下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守之以愚者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以下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单独拾荒,供儿子读书。
〔删除“单独〞〕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分,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消费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理解国学。
〔把“研究和理解〞改为“理解和研究〞〕二、开展题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阔,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解释以下词语。
封:相:畏:博闻强记:2.翻译以下句子。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 周公提出的六种“俭德〞。
用六个字,它们分别是、、、、、。
4. 文中哪句话属于反面论证?5.你从这篇文章到了什么?三、进步题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无失。
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7 周公诫子》练习题

27周公诫子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禄.位(lù)吐哺.(bǔ)睿.智(ruì)欤.(yú)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成王封.伯禽于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2)周公诫.之曰告诫,警告劝诫(3)一饭三吐哺.口中含嚼的食物(4)聪明睿智..聪慧,明智3.翻译句子。
(1)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又辅佐天子,我的地位在天下不算低了。
(2)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道德品行宽容,又能用谦逊有礼来保持它的人能荣华显贵。
(3)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能用浅陋来保持它的人,这是聪明。
(4)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尊贵为君王的,富裕得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本文通过周公对前往鲁国的儿子的告诫阐明了贵为君王者,更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乃至精神内敛,大智若愚,揭示了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的道理。
02拓展阅读(随州中考)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目。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
这里指遵从。
5.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A.母尝.谓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B.死狱.也小大之狱.(《曹刿论战》)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D.其.平居教他子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周公诫子》同步练习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周公诫子》同步练习作者: 加入日期:08-04-11《周公诫子》练习题一、阅读: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解释下列词语。
封:相:畏:博闻强记:2.翻译下列句子。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 周公提出的六种“俭德”。
用六个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句话属于反面论证?5.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参考答案:1.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辅佐威,威严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2. (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2)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3. 恭俭卑畏愚浅4.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5.(1)作为领导,要尊重人才,善待人才。
(2)做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大智若愚。
】二、基础题(10分)1.给下列字注音。
(4分)禄()姬()怠()嚼()2.下列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守之以愚者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莲,花之君子者也D.执策而临之3.翻译句子。
(4分)①又相天子,吾于天亦不轻矣。
②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三、课文阅读题(20分)阅读整篇课文,回答问题。
1.解释加粗词义。
(4分)俭:畏:贵:哲:2.翻译句子。
(4分)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周公诫子同步练习题新版语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周公诫子同步练习题新版语文版1.给加点的字注音。
诫.子( ) 相.天子( ) 吐哺.( ) 宽裕.( )禄.位( ) 睿.智( ) 桀.( ) 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成王封.伯禽于鲁(2)又相.天子(3)守.之以恭者(4)守之以畏.者(5)由.此德也3.下列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守之.以愚者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莲,花之.君子者也 D.执策而临之.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子/无以鲁国/骄士。
B.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C.吾闻,德/行宽裕。
D.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5.翻译句子。
(1)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3)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4)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5)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一)读《周公诫子》,做题。
6.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子勿以.鲁国骄士(2)守之以愚者,哲.(3)夫.此六者(4)桀、纣是.也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成王封伯禽于鲁。
(2)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8.文中哪句话属于反面论证?9.你从本文学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二)【甲】周公诫子【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行:操行。
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
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⑤淫漫:荒淫,怠惰。
⑥励精:振奋精神。
⑦意:意志。
⑧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博闻强记....(2)非学无以广.才(3)悲守穷庐.(4)可不慎.欤11.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周公诫子同步练习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周公诫子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哺.(bǔ) 睿.(ruì) 桀.(jié) 纣.(zhòu) 欤.(yú) 2.读准多音字(1)相.天子xiànɡ 其他读音:xiānɡ 组词:相信 (2)守以畏.者wēi 其他读音:wèi 组词:畏惧 3.找出通假字守以畏者 畏通威 意思:威严。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诫:告诫,警告劝诫。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3)相:辅佐。
(4)德行:道德品行。
(5)宽裕:宽大,宽容。
(6)守:保持。
(7)恭:肃敬,谦逊有礼。
(8)荣:荣华显贵。
(9)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10)尊盛:位高势盛。
(11)睿智:聪慧,明智。
(12)哲:明智,聪明。
(13)由:奉行,遵从。
2.一词多义辨析(1)以⎩⎪⎨⎪⎧ 子无以.鲁国骄士(因为)土地广大,守以.俭者(用) (2)子⎩⎪⎨⎪⎧ 子.无以鲁国骄士(你)吾,文王之子.(儿子)(3)于⎩⎪⎨⎪⎧ 成王封伯禽于.鲁(到)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对于)3.词类活用解释(1)一饭三吐哺活用词语:饭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活用词语:亡 解释:使动用法,使……灭亡。
4.古今异义区分(1)聪明..睿智 古义:明察事理。
今义:听觉、视觉敏捷,指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
(2)德行宽裕..古义:宽大,宽容。
今义:宽绰富裕。
三、知识储备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
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
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 周公诫子习题精选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7周公诫子习题精选助学指要本文选自韩诗外传,记录了周初政治家周公在儿子赴鲁之前对儿子的告诫。
周公用自己“握发吐哺〞的切身体会及圣言相劝,说明了“子勿以鲁国骄士〞的观点。
学习本文,要注意把握严谨的层次构造,探究六种“谦德〞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读读练练一、根底知识与运用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守以畏〔〕睿智〔〕强记〔〕慎欤〔〕吐哺〔〕桀纣〔〕······2.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
〔1〕周公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地广阔,守以俭者,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此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又相天子,于天下亦不轻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亡其身者,桀、纣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以下句子。
〔1〕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2〕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二、整体理解周公,周初____家,姓____名____,成王年幼时摄政七年。
周公所谓“六德〞,概言之就是“____________〞的美德。
三、课内语段阅读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阔,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语文版九下语文《周公诫子》同步练习【推荐】

周公诫子·语文版九下同步练习【同步训练】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守以畏者()睿智()桀()纣()欤()2、填空:⑴《周公诫子》选自,作者,(朝)古今诗学的开创者。
⑵周公,是周初的家,姓姬名旦,曾帮助灭商。
⑶“一沐三握发,,犹恐”,就是的典故。
3、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4、周公提出的“六德”是什么?5、你是如何看待“礼贤下士”的重要性的?二、同步解读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6、解释下列词语。
封:相:畏:博闻强记:7、翻译下列句子。
⑴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⑵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8、周公提出的六种“俭德”。
用六个字,它们分别是、、、、、。
9、文中哪句话属于反面论证?10、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三、美文赏读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⑴。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⑵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⑶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⑴费用:花费钱财。
⑵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⑶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可办粗饭几日(办:)⑵何必图好吃好着(着:)⑶莫待无时思有时(莫:)12、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1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1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参考答案:(1.略2.⑴《韩诗外传》、韩婴、西汉、韩诗学⑵政治、武王⑶一饭三吐哺;失天下之士;吐哺握发3.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即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7 周公诫子语文版习题精选第六十九篇

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7 周公诫子语文版习题精选第六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守之以愚者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C、尝试凿之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之以/愚者,哲B、成王/封伯禽/于鲁C、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D、夫/此六者,皆/谦德也【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解释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周公诫子______②守之以恭者______③又相天子______④德行宽裕______⑤一饭三吐哺______⑥土地广大,守以俭者______⑦守以畏者______⑧禄位尊盛______⑨守以卑者,贵______⑩由此德也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填空。
《周公诫子》选自《______》,作者______ ,______(朝代)今文诗学“______”的开创者。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__等。
【答案】:【解析】:第5题【翻译】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答案】:【解析】:第6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 ,书未发^② ,威后问使者曰:“岁^③亦无恙^④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注】①赵威后:赵恵王妻。
②发:拆封。
③岁:年成,收成。
④无恙:平安无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______②舍本而问末者耶______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7 周公诫子习题精选四十七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守之以愚者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尝试凿之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之以/愚者,哲
B、成王/封伯禽/于鲁
C、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D、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周公诫子______
②守之以恭者______
③又相天子______
④德行宽裕______
⑤一饭三吐哺______
⑥土地广大,守以俭者______
⑦守以畏者______
⑧禄位尊盛______
⑨守以卑者,贵______
⑩由此德也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填空。
《周公诫子》选自《______》,作者______ ,______(朝代)今文诗学“______”的开创者。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__等。
【答案】:
【解析】:
➢第5题【翻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答案】:
【解析】:
➢第6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 ,书未发^② ,威后问使者曰:“岁^③亦无恙^④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
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注】①赵威后:赵恵王妻。
②发:拆封。
③岁:年成,收成。
④无恙:平安无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______
②舍本而问末者耶______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7题【综合题】
读课文《周公诫子》回答简答题。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一句应如何理解?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解析】:
➢第8题【综合题】
阅读课文《周公诫子》,完成小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守以卑者______
②守之以愚者,哲______
③夫贵为天子______
④可不慎欤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无以鲁国骄士。
②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文章最后一句采用反问句形式有何效果?
根据周公诫子的内容,想象其子伯禽到鲁国后会如何做。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