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最新)

合集下载

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

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

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大气污染的程度更为严重,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并对环境和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为确保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目标秋冬大气污染防控的目标是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PM2.5和PM10的浓度,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同时,还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措施一、加强源头治理1. 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减少煤炭和油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2. 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

3. 实施机动车变革,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机动车数量和使用时间。

二、加强治理措施1. 实施固定污染源减排行动方案,强化污染治理和排放管控,并建立排污许可制度。

2. 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履约考评制度,激励各地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3. 加强城市扬尘管控,采取有效措施清除道路、施工场所和建筑工地等扬尘源,并加强宣传和督导。

三、加强监测评估和预警1. 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覆盖主要城市和工业区域,监测包括PM2.5、O3、NO2等污染物浓度。

2. 加强大气污染综合评估,定期发布大气质量报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3. 加强大气污染预警和应急预案制定,对可能导致污染事件的气象、环境等因素进行预判和监测,并及时响应、采取措施。

效果评估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建立起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各项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同时,还应当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结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真正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管控方案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管控方案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管控方案秋冬季,天高云淡,却也是大气污染的高发期。

作为一名有十年经验的大师,我将结合当前环保形势,给大家梳理一份切实可行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管控方案。

一、明确目标我们要明确治理目标。

秋冬季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是PM2.5和臭氧,因此,我们要将PM2.5和臭氧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确保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二、源头减排1.工业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或整改。

2.交通污染源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辆的使用。

优化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减少私家车上路。

3.农业污染源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加强秸秆焚烧监管,杜绝秸秆焚烧现象。

4.生活污染源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加大对餐饮油烟、扬尘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三、过程控制1.环境监测加强环境监测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建立大气污染预警系统,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

2.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如脱硫、脱硝、除尘等。

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研发投入,提高治理效果。

3.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大气污染事件进行预警和应对。

四、末端治理1.植树造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种植抗污染植物,吸收大气污染物。

2.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对污染企业进行曝光,推动其整改。

五、政策保障1.完善法规政策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2.政策扶持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环保技术。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

3.宣传教育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关于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关于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关于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1.10.28•【文号】环大气〔2021〕104号•【施行日期】2021.10.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关于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21〕104号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大同、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济南、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定州、辛集、济源、韩城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现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能源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10月28日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近年来,通过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细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数分别下降70%、65%,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

市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市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市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一想到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问题,脑袋里就像炸开了锅,各种数据和方案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好吧,那就开始吧,这个方案可得好好打磨,毕竟关系到大家的呼吸健康。

1.目标设定我们得明确目标。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核心目标是:空气质量改善,PM2.5浓度下降,重污染天数减少。

具体来说,全市范围内PM2.5平均浓度要比去年同比下降15%,重污染天数减少20%。

2.工作原则我们得确定工作原则。

这次攻坚行动要遵循“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原则,实行“最严措施、最强力度、最硬作风”,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工作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发展。

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限产、停产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提高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严格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削减煤炭消费量。

(3)加强交通污染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对重型柴油车实行限行、禁行措施,加大对超标排放车辆的处罚力度。

(4)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加强建筑工地、道路、堆场等扬尘污染源的管控,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

对违反规定的单位依法予以处罚。

(5)严格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监测网络。

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4.组织实施这次攻坚行动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成立攻坚行动指挥部,负责协调、调度、监督各项工作。

(1)明确责任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将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

对工作不力、未完成任务的单位,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攻坚行动的目的、意义和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3)严格考核对攻坚行动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调度、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胜利。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方案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方案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方案
为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各企业要严格按照上级环保部门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加紧落实综合整治攻坚行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等方案,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一、建立完善环保档案,明确专人负责企业环保治理档案,做到材料齐全、信息完整、定期更新。

二、报送分管环保负责人、环保科长名单、联系方式。

三、报送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方案,要明确无组织排放的节点、位置、排放污染物种类、拟采取的治污措施等。

未落实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的企业要依法处罚,实施停产整治,纳入错峰生产方案(系统排查无组织排放情况、加强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重点行业错峰运输见附表)。

四、按照区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要求编制本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五、编制本企业重污染天气相应的减排操作方案及错峰生产方案,负责本企业内环境空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具体落实应急响应措施。

六、实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值班制度。

企业生产期间值班人员必须到岗到位,指定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线电话,保持24小时有人值守。

XX办公室X年X月X日。

2024年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镇乡)

2024年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镇乡)

2024年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镇乡)秋冬季,天干物燥,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深知这个方案的分量。

下面,就让我用意识流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一份接地气、实战派的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坚决打好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具体措施1.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1)全面排查工业污染源,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实施停产、限产措施。

(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3)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

2.加强扬尘污染治理(1)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

(2)增加道路清扫、洒水频次,减少扬尘污染。

(3)加强裸露土地治理,及时绿化、覆盖。

3.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1)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严厉打击超标排放行为。

(2)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使用。

(3)优化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4.加强生活污染治理(1)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

(2)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

(3)严禁焚烧秸秆、落叶等,减少露天焚烧污染。

5.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宣传(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环保意识。

(2)开展环保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绿色生活理念。

三、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污染防治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资金保障合理安排污染防治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加强考核问责对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

四、工作进度安排1.2024年10月1日前,完成工业污染源排查和治理。

2.2024年11月1日前,完成扬尘污染治理。

3.2024年12月1日前,完成机动车污染治理。

4.2025年1月1日前,完成生活污染治理。

XX区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XX区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区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嘿,各位,我要分享的是一份针对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攻坚行动方案。

这可是我积累了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心血之作,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一、总体目标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区秋冬季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PM2.5、PM10等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步提升。

一句话,就是让咱们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二、重点任务1.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工业污染可是大气污染的大头,咱们得从源头抓起。

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实施限产、停产措施。

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2.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方面,我们要加大道路清扫、洒水频次,减少扬尘污染。

同时,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管,确保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还要加大绿化力度,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

3.优化能源结构能源结构调整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

咱们要加大对燃煤锅炉的淘汰力度,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使用电动汽车、新能源公交车等。

同时,还要加强对餐饮业、烧烤摊等油烟污染的治理。

4.强化交通管理交通污染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还要加大对违规排放车辆的处罚力度,确保车辆排放达标。

三、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布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掌握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为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污染天气的时段进行预警,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2.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工地等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3.强化科技支撑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大气污染源进行精准识别和治理。

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治理效果。

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

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

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大气污染的程度更加严重。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我们制定了以下秋冬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

二、目标设定1. 改善空气质量,有效降低PM2.5、PM10等污染物浓度;2. 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3. 加强科学监测和数据统计,为决策提供准确依据;4. 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5. 提升公众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

三、主要措施1. 加强污染源控制(1)加强工业企业排放源监管,落实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许可制度管理,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2)严格控制农村散煤、稻田秸秆、秸秆堆肥等大气污染源,鼓励农村地区使用清洁能源取代散煤;(3)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提升燃油汽车排放标准。

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2)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3)加强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3. 强化大气污染管控(1)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控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2)制定大气污染预警机制,根据气象条件等因素提前预警,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大气污染加重;(3)加强冬季供暖管理,推广清洁取暖方式,减少燃煤取暖的比例;(4)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大气污染执法,严惩违法排污行为。

4. 加强科学监测和数据统计(1)全面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建设,提高监测覆盖率;(3)加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提升公众意识,推动全社会参与(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2)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3)加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省系列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根据《X平原X-X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环大气〔X〕132号)、《X市X-X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X政发〔X〕41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完成X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X年10月1日至X年3月31日,全县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天。

基本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以散煤治理、散乱污企业清理、禁燃区禁煤为重点,抓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扬尘综合管控,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提升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二、主要任务(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1.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根据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要求,进一步完善“散乱污”企业及集群认定标准及整改要求。

实行拉网式排查,X年10月底前,完成“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排查工作,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

列入关停取缔类的,切实做到“两断三清”(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列入整合搬迁类的,依法依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列入升级改造类的,对标先进企业实施深度治理。

对“散乱污”企业集群要实行整体整治,制定总体整改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同步推进区域环境整治工作,改变“脏乱差”生产环境。

建立“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排查整治动态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为“网格长”,明确网格督察员,落实“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责任。

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

对排查、取缔工作落实不到位、监管严重失职的,追究“网格长”及相关人员责任。

“散乱污”企业涉及重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加工、塑料、铸造、木材加工、砖瓦窑、耐火材料、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搅拌站、石材加工、印刷、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以及各种煤炭、物料等堆场。

(县工信局牵头,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国土局、县市管局、县安监局等参与,各镇(办)负责落实。

以下均需各镇(办)负责落实,不再列出)2.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行动。

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手段,依法从严处罚环境违法行为,强化排污者责任。

X年10月底前,组织开展涉大气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偷排偷放行为专项执法行动,抽调监测人员开展现场监测,将烟气自动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

对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整治,跟踪整改销号,对主要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并向社会公开。

对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加大依证监管执法和处罚力度,确保排污单位落实环境管理主体责任,持证排污、按证排污。

企业开展治污设施升级改造时,应充分考虑打赢蓝天保卫战任务要求,按照至少满足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施改造。

(县环保局牵头)3.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以有色、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涉及有色金属冶炼及砖瓦、耐火材料、防水建筑材料,化肥、电石等企业,按照熔炼炉、熔化炉、烧结机(炉)、焙(煅)烧炉、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炼焦炉、煤气发生炉等9类,全面排查工业炉窑。

要与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紧密结合,于X年10月底前建立工业炉窑管理清单。

制定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则,分类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时间节点和改造任务,推进工业炉窑结构升级和污染减排。

(县环保局牵头)推进重点领域VOCs综合整治。

按照分业施策、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石化、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综合治理。

强化源头控制,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有机原辅材料。

强化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配套建设末端治理设施。

推进行政区域内所有加油站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县环保局牵头,县工信局、县市管局,县商行办参与)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

组织开展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状况摸底排查,重点是建材、有色等行业和燃煤锅炉,X年10月底前建立无组织排放改造全口径清单,包括企业名称、排放节点、污染物种类、拟采取的治理措施等。

企业应制定无组织排放改造方案,对物料(废渣)储存、装卸、破碎、输送及工艺过程的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

(县环保局牵头)4.加快推进排污许可管理。

X年12月底前,完成陶瓷、再生金属等工业排污许可证核发,要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载入排污许可证。

已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的行业,X年10月底前,要将相关错峰生产方案细化要求补充到排污许可证中。

(县环保局牵头)(二)加快调整能源结构5.有效推进清洁取暖。

加大散煤治理力度,稳步推进,城区内今冬要全面禁止散煤。

按照X年采暖期前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的任务要求,制定三年实施方案,确定年度治理任务,加快山区农村散煤替代。

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坚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改造技术路线,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要充分利用达到超低排放的热电联产、燃煤锅炉集中供热及工业余热和地热能等清洁供暖潜能,加快供热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散煤替代力度,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质利用;坚持突出重点,优先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城市上风向散煤治理;坚持以气定改、以电定改,在优先保障X年已经开工的居民“煤改气”“煤改电”项目用气用电基础上,根据年度和采暖期签订的供气合同以及实际供气供电能力,合理确定居民“煤改气”“煤改电”户数;坚持先立后破,对以气代煤、以电代煤等替代方式,在气源、电源未落实情况下,原有取暖设施不予拆除。

同步推动建筑能效提升,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推动城市具备改造价值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动新建节能农房和既有农房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力争X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替代工作,要以乡镇为单元整体推进,完成散煤替代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防止散煤复烧。

(县发改局牵头,县住建局、县环保局参与)6.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

完成已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按照环保部X年《高污染燃料目录》Ⅲ类(严格)要求执行),禁止审批新建、改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或设施,已建成的在规定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制定工作方案,以街道门面、城中村、集贸市场、花卉大棚散煤取缔为重点,实现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面禁煤,并扩大禁燃区范围。

(县铁腕治霾相关成员单位负责)7.强化散煤煤质监管。

建立健全煤炭生产、销售企业煤质检验和销售台账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劣质散煤销售。

严格执行《商品煤质量民用散煤》(GB34169-X)和《商品煤质量民用型煤》(GB34170-X)技术要求,自X年11月15日起,县城建成区及周边使用的散煤和型煤要达到1号产品技术要求,其他区域禁止销售、使用硫分高于1%、灰分高于16%的民用散煤。

禁止洗中煤、煤泥等低质、劣质煤进入民用煤市场。

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全面加强散煤销售流通环节管控,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加大对销售不合格民用散煤企业处罚力度,将民用散煤煤质抽检纳入商品煤质量抽检工作计划,严厉打击劣质煤销售行为。

各镇(办)要加强引导,限制群众烧旺火。

(县市管局牵头)8.开展锅炉综合整治。

X年10月底前,对燃煤锅炉(含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无死角、无盲区,建立燃煤锅炉管理台账。

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X 年底前,所有35蒸吨/时以下(不含35蒸吨)燃煤锅炉(20蒸吨/时及以上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除外)全部拆除或实行清洁能源改造,其中,X年不少于60%;制定并落实供热衔接方案,在确保供热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优先利用热电联产等清洁热源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

(县环保局牵头,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市管局等部门参与)积极推进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达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水平。

推进生物质锅炉采用专用锅炉,禁止掺烧煤炭等其他燃料,配套布袋等高效除尘设施。

严禁以燃烧醇基燃料等为名掺烧化工废料。

(县发改局牵头,县环保局参与)(三)积极调整运输结构9.积极推进清洁运输。

制定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多式联运、绿色货运枢纽建设、公路货运治理等重点任务,挖掘铁路运输潜力。

加大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投入,加快有色等重点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

新改扩建涉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应尽量采用铁路或管道等绿色运输方式。

充分发挥已有铁路专用线运输能力,增加铁路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量。

推动铁路运输企业与矿石等大客户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实现互惠共赢。

(县发改局牵头,县交通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环保局等参与)加快推进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铁路货场等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主要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

(县工信局、县交通局牵头,县环保局、县财政局参与)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采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

(县交警大队牵头,县交通局、县商行办、县环保局、县财政局参与)10.严厉查处机动车超标排放行为。

推进机动车“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

X年12月底前,基于交通部门道路交通流量数据,制定柴油车遥感监测设备建设方案,重点布设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要货运通道,启动三级联网的遥感监测系统平台建设。

(县环保局、县交警大队牵头,县交通局、县财政局参与)推进新车环保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新生产、销售车(机)型系族监督抽查工作。

严格新注册登记柴油货车排放检验,排放检验机构在对新注册登记柴油货车开展检验时,要通过国家机动车环境监管平台逐车核实环保信息公开情况,查验污染控制装置,开展上线排放检测,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督。

(县市管局、县交警大队牵头,县商行办、县环保局、县工信局等参与)建立环保部门检测、公安交管部门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大路检路查力度,依托超限超载检查站点等,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控制装置、车载诊断系统(OBD)、尾气排放达标情况等监督抽查。

开展入户监督抽测,对物流园区、货物集散地、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工业企业、公交场站、长途客运站、施工工地等车辆集中停放、使用的重点场所,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抽查柴油车尾气排放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