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球2012自主招生化学讲稿2--南昌外国语学校

合集下载

南昌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上学期

南昌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上学期

南昌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三(理科)生物期中试卷命题及审题人:陈洪g3lsw(c)2011.11 一、选择题(第1—20题,每题1分,第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规律不适用于伴性遗传C.遗传规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D.遗传规律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2.洋葱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在光照下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效果明显,此时盖玻片下的紫色细胞可以进行A.蒸腾作用B.细胞呼吸C.化能合成作用D.光合作用3.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A.噬菌体的核糖体B.噬菌体的基质C.细菌的核糖体D.细菌的拟核4.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与绿荚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5.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基因组成相同的雌、雄配子形成的合子发育形成的个体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两纯合体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D.不含等位基因6.番茄茎的有毛和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有毛植株经自花传粉后,后代中出现了无毛植株,有毛植株在后代中的比例接近A.1/2 B.2/3 C.1/4 D.3/47.某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A.酪氨酸(UAC)B.组氨酸(CAU)C.缬氨酸(GUA)D.甲硫氨酸(AUG)8.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9.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10.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11.AaBbCc与AaBBCc杂交(三对基因为独立遗传),其后代所有的基因型有A.6种B.9种C.18种D.无法预测12.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患短指症,母亲完全正常。

南昌外国语学校届高考化学研讨高考理综化学分析及复习策略ppt1 人教课标版

南昌外国语学校届高考化学研讨高考理综化学分析及复习策略ppt1 人教课标版

正确 25.1%
38题(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 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 44 gCO2,W共有______种(不含立体结构)
正确 14.6%; 9 种 16.6%; 6 种 12.3%
38题(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 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苯二 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 →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6 题(1)② 正确率 16.8%
26.(14分)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 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 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K 计算为 1 的 7.9%; K 计算为 1×1014 的 12.1%;
27.(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 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 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描述完整的得 3 分 7.9%;漏一种现象的或颜色的得 2 分 16.2%;错误的 7.7%;得 1
27.(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 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 (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 L−1的Na (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元素X、Y、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Q位于第四周期,X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r(Y)>r(Z)>r(X)B.分别含Y元素和Z元素的两种弱酸可以反应生成两种强酸C.推测Q的单质可以和氢气、氧气、活泼金属等反应D.Z的简单阴离子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ⅦA族,Y的原子核外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与X同主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r(Y)>r(Z)>r(W)>r(X)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3、侯氏制碱法中,对母液中析出NH4Cl无帮助的操作是()A.通入CO2B.通入NH3C.冷却母液D.加入食盐4、COCl2的分解反应为: COCl2(g)=Cl2(g)+CO(g) △H=+108 kJ•mol-1。

某科研小组研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改变外界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第4min 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升高温度B.第6min 时,V 正(COCl2)>V 逆(COCl2)C.第8min 时的平衡常数K=2.34D.第10min 到14min 未标出COCl2的浓度变化曲线5、铈是稀土元素,氢氧化铈[Ce(OH)4]是一种重要的氢氧化物。

张秀球2012自主招生化学讲稿1--南昌外国语学校

张秀球2012自主招生化学讲稿1--南昌外国语学校
a
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 和内部同时气化。
热源
例:水的沸点为 100 C, 但在高山上, 由于大气压 降低, 沸点较低, 饭就难于煮熟。 而高压锅内气压可达到约10 atm, 水的沸点 o 约在180 C左右, 饭就很容易煮烂。
“过热”液体:温度高于沸点的液体称为过热液体, 易产生爆沸。 蒸馏时一定要加入沸石或搅拌, 以引入小气泡, 产生气化中心, 避免爆沸。
T V nA nB T V nA PA
nB
PB
P总 P总V= n总RT
PA= nA(RT/V) PB= nB(RT/V)
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 气体分压之和。 p = p1 + p2 + 或 p = pB
pB nB RT V
p nRT V
pB nB xB p n pB nB p xB p n xB B的摩尔分数
蓝色为纯溶 剂的蒸汽压 随温度的变 化曲线 绿色为溶剂 的蒸汽压随 温度的变化 曲线
Liquid Solid
Gas
Tb K bbB
Tf* Tb* Tb
c. 凝固点下降 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二
必须注意到, 溶质加到溶剂(如 水)中, 只影响到溶剂(如水)的 蒸气压下降, 而对固相(如冰) 的蒸气压没有影响.
当T >Tc,p>pc时的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物质在超临界状态下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1) 在临界点附近,其密度与液态的密度数量级类似,而其流 动性却更接近气态; (2)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随压力的变化改变极大; (3) 物质在超临界状态下可以溶解许多其在液态时不能溶解的 物质,而且这种溶解度也随压力的变化会有极大的改变。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卷1.今年以来,南昌频上热搜,古都南昌跻身“新晋网红城市”下列城市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A.音乐喷泉B.燃放烟花C.激光照射D.拍照打卡2.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4. 2023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以下说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为了让衣服洗的干净,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应尽量多用C.上下学建议多步行,少乘坐私家车D.就地垃圾焚烧,不影响市容市貌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煤油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材料B.铜和铝用于生产电缆C.钢铁作为建筑材料D.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6.二氧化氯(ClO2)有杀菌能力,是一种绿色消毒剂,用于自来水的处理,其制备方法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ClO 2与活性炭净水的原理相同C.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D.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有4种7.学好化学,必须熟悉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图中黑点和白点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分子形成的单质的是A.B.C.D.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金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则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一定是金属原子C.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均由分子构成,所以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化学变化中有能量的释放和吸收,则有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9.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C.c点表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红磷燃烧测定空探究石蜡燃烧验证氢气的密度比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A.A B.B C.C D.D11.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N2 C.Cu D.______12.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化学)2011.11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氧可与许多元素形成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子的结构式为B.氧与氟形成的化合物(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Na2O2的电子式为D.在MgO晶体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18g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②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氟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③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④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⑤4℃时5.4mL的水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

9N A⑥0.1molOH-含0.1N A个电子⑦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A.③⑤⑥⑦B.③⑤C.①②④⑦D.③④⑤⑥3.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X Y Z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 + Cu2+ = 2Na+ + Cu↓B.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中加入溶液:Ba2+ + 2OH- +H+ SO42-+ NH4+ = BaSO4↓+ NH3↑+ H2O C.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 +Cl2 = 2Fe3+ +2 Cl-D.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2H++SO32-= H2O+SO2↑6.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K+、Cl-、NO3—、S2—②Na+、AlO2—、Cl-、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⑥Fe2+、Ca2+、Cl-、NO3-A.③⑥B.③⑤C.②⑤D.①④7.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 O2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为A.6 mL B.12 mL C.16 mL D.18 mL 8.把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1.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A.吸附B.爆炸C.升华D.蒸馏2.“低碳节能,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草稿纸双面使用B.矿泉水瓶丢进可回收垃圾桶C.废旧书籍焚烧处理D.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3. 2023年3月24日,纽约联合国总部水事会议通过了《水行动议程》,包含700多项来自各方旨在保护“人类最宝贵的共同利益”一一水资源的相关承诺。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融形成混合物B.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C.长期大量饮用蒸馏水对人体有益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收集氧气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金刚石作钻头B.氮气用于填充白炽灯泡C.石墨用作电极D.铁制作炊具6.钛具有可塑性,高纯钛的延伸率可达50-60%。

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化合物中钛常显+4价。

下列关于钛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符号为Ti B.原子的中子数为22C.属于金属元素D.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 4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生成五氧化二磷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用相互刻划的方法可以比较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小8.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

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化合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属于单质D.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9.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A.推理: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B.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水C.分类:金刚石、石墨、C 60都属于碳单质D.比较:CO和CO 2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它们化学性质相似10.下列图像反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某一密闭装B.加热木炭和氧C.向一定量的大理D.相同质量的锌粉11.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_____A.ClB.SO2C.2H2D.________12.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南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南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5题每小题1分,6-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液化气燃烧B.面粉发酵C.把土豆切成丝D.菜刀生锈2.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出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4.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B.吹C.听D.看6.“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4D.+67.在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以下表示氧化物的是()A. B. C. D.8.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立即燃烧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9.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通电分解水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角量子数l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quantum number ) • 对每个n值 : l = 0, 1, 2, 3…n-1,共有 n个值. • 1. 确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在空间的角度分布情况(形状);
• 2.在多电子原子中,n与l一起决定的电子的能量;
3d1
三、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一)原子半径(Atomic radii , r) • 核外电子层无明确“边界”。 原子半径分类: • 1.共价半径(Covalent radii [reidiai]) 2.金属半径(Metal radii ) 3.范德华半径(Van der Waals radii)
例: Na (g) Na+(g) + e I1 = 496 kJ.mol-1 1s22s22p63s1 1s22s22p6 (基态) Na+ (g) Na2+(g) + e I2 = 4562 kJ.mol-1 1s22s22p6 1s22s22p5 (基态) I1 >> I2
21钪Sc [Ar] 3d14s2 22钛Ti 23钒V [Ar] 3d24s2 [Ar] 3d34s2
24铬Cr* [Ar] 3d54s1
25锰Mn [Ar] 3d54s2
26铁Fe 27钴Co 28镍Ni [Ar] 3d64s2 [Ar] 3d74s2 [Ar] 3d84s2
29铜Cu* [Ar] 3d104s1
5
(i) 原子中大部分空间是空的;(ii) 原子核的正电荷和质量都集中在一 个很小体积的小球上。通过一层原 子时,大偏折α粒子的几率为108, 这说明S原子核 / S原子= 108,∴r 原子核 /r原子= 104。
一. 四个量子数n、l、m和ms的意义
• (1) 主量子数n (principal quantum number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原理 , , 。 若将C原子的电子排布写成1s22s22px2,它违背了( )。 A.能量守恒原理; B.Pauli(泡利)不相容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 D.Hund(洪德)规则。
基态阳离子的电子排布
原子失电子的顺序总是先失去外层再失去内层的: np > ns > (n-1)d > (n-2)f
量子数与原子轨道
n l 亚层符号 1 0 1s 2 0 2s 1 2p 3 0 3s 1 3p 2 3d 4 0 4s 1 4p 3 4d 4 4f n
m 0 0 0, ±1 0 0, ±1 0, ±1,±2 0 0, ±1 0, ±1,±2 0, ±1,±2, ±3
轨道数 ms 1 ±1/2 1 ±1/2 4 3 ±1/2 1 ±1/2 9 3 ±1/2 5 ±1/2 1 ±1/2 3 ±1/2 16 5 ±1/2 7 ±1/2 n2
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与阳离子、 阴离子半径
左:原子半径与阳离子半径比较
右:Cl共价半径 Cl-离子半径
二)、电离能(Ionization Energy, I)
电离能定义: 元素的气态、中性原子在基态时失 去一个电子,变为气态、基态的+1价阳离子的 过程所需吸收的能量, 称为”第一电离能”, 符 号I1 ;失去第二个电子, 称为”第二电离能”, 符号I2 …
19钾K [Ar] 4s1 20钙Ca [Ar] 4s2 21钪Sc [Ar] 3d14s2 22钛Ti [Ar] 3d24s2 23钒V [Ar] 3d34s2 24铬Cr* [Ar] 3d54s1 25锰Mn [Ar] 3d54s2 26铁Fe [Ar] 3d64s2 27钴Co [Ar] 3d74s2 28镍Ni [Ar] 3d84s2 29铜Cu* [Ar] 3d104s1 30锌Zn [Ar] 3d104s2 31镓Ga [Ar] 3d104s24p1 32锗Ge [Ar] 3d104s24p2 33砷As [Ar] 3d104s24p3 34硒Se [Ar] 3d104s24p4 35溴Br [Ar] 3d104s24p5 36氪Kr [Ar] 3d104s24p6
2013自主招生化学讲稿2
南昌外国语学校
张秀球 2012年8月
问题与思考:科学家让α 粒子通过1000层金原子 (400)的金箔,发现大偏转的α粒子出现的几率 为 1 / 10 ,即10万个α粒子中,只有一个α粒子 发生90°以上的偏转。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 一层金原子时,大偏转几率是多少?原子核与原子 半径之比为多少?
30锌Zn [Ar] 3d104s2
• 各元素的基态电子排布(电子构型)必须由光谱 实验结果确定; • 光谱实验结果证明多数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 符合上述3项排布规则,但也有例外: 41Nb 铌 [Kr]明,上述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仅是粗略的、近 似的,还不够完善。最终的电子构型,只能由光 谱实验来确定。尊重事实!
1 氢H 1s1 2 氦He 1s2 3 锂Li [He] 2s1 4 铍Be [He] 2s2 5 硼B [He] 2s22p1 6 碳C [He] 2s22p2 7 氮N [He] 2s22p3 8 氧O [He] 2s22p4 9 氟F [He] 2s22p5 10氖Ne 1s2 2s22p6 11钠Na [Ne] 3s1 12镁Mg [Ne] 3s2 13铝Al [Ne] 3s23p1 14硅Si [Ne] 3s23p2 15磷P [Ne] 3s23p3 16硫S [Ne] 3s23p4 17氯Cl [Ne] 3s23p5 18氩Ar1s22s22p63s23p6
e+2 He ee+2 He+ 2-σ e假想He
• 在多电子原子中,被研究电子受其它电子的 “屏蔽作用”,能量升高。这种能量效应,称 为“屏蔽效应”。
(二)钻穿效应 (The Penetrating Effect)
• 钻穿效应 原子轨道径向分布不同,电子穿过 内层(即n更小的轨道)而回避其它电子屏蔽 的能力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能量的现象,称 为“钻穿效应”。 E3d>E4s 出现“能量交错”.
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图形表示d 2 2 原子轨道的形状; (B)图形表示 d (C)图形表示d
x y
2
x y
2
2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D)图形表示d 原子轨道的形状。 2 z 解: B
x y
2
二、多电子原子中轨道的能量
(一)屏蔽效应 (The Shielding Effect) • 电子:受核吸引E ;受其它电子排斥E . 该电子只受到“有效核电荷”Z*的作用。 • Z* = Z - ( :屏蔽常数)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2) 但整个镧系共15种元素,总的原子半径缩小值达14 pm,十 分显著!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减小辐度:非过渡元素(~ 10pm)>过渡元素(~5pm)>内过渡元素(<1pm)。
• “镧系收缩”的影响:
• 镧系之后的第六周期元素Hf、Ta、W的原子与同 族第五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相近,性质相似,难 以分离。 IIIB IVB VB VIB rc/pm (Y) Zr 160 Nb 142.9 Mo 136.2 (La – Lu) Hf 156 Ta 143 W 137.0 187.7 pm, 173.4 pm
• 3.确定电子亚层(下图): l 0 1 2 3 4 电子亚层: s p d f g
l=0
l=1
l=2
p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d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4)自旋量子数ms (spin quantum number) ms = 1/2, 表示同一轨 道(n, l, m( r, , )) 中电子的二种自旋状 态。
低温下,小分子形成晶体时,相邻两原子核 间距的一半。 • 原子间不成键,而靠分子间力互相接近。 • 主要适用于稀有气体(0族元素)。
2rv I I I 2rc I
―镧系收缩”
• rM =(187.7 pm - 173.4 pm)/ (71 – 57) 1 pm. (rM : 57La 187.7 pm, 71Lu 173.4 pm) “镧系收缩” : (1) 从57La到 71Lu , Z↑, 增加的电子进入4f 轨道, 相邻两元素Z = 1, rM 1 pm, 很小; 4 5 6 K Rb Cs Ca Sr Ba Sc Y Ln Ti Zr Hf V Nb Ta Cr Mo W
• 1.共价半径(Covalent radii)rc 指同种元素的2个原子以共价单键相结合时的 核间距离的一半。
I 原子的共价半径 ( I2(g) 分子中)
• 2.金属半径(Metal radii)rM 指金属晶格中相邻两金属原子核间距的一半。
金属半径(a)与共价半径比较(b)
• 3. 范德华半径(van der Waals radii)rv
4 5 K Rb Ca Sr Sc Y Ti Zr Cr Mn Fe Nb Mo Tc Ru Ta W Re Os V Co Rh Ni Pd Cu Ag Zn Cd
6
Cs
Ba
La
Hf
Ir
Pt
Au
Hg
钇元素(Y)原子半径落入La - Lu之间,成为 “稀土元素”家族的一员(共17种元素): IIIB 21Sc 钪 39Y 钇 57La - 71Lu 镧 – 镥 (镧系元素) rM /pm Y 180.3, Eu 198.3, Gd 180.1 ; 中国稀土元素矿藏已探明储量占全世界60% 以上。
能 级 组
1s 原子序数为7 N 1s 按洪特规则的基态电子构型 2s 是
1s

25Mn 1s2 2s2 2p6 3s2 3p6 3d 5 4s2
2p
7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