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MSDS
柴油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MSDS)

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禁配物
强氧化剂
消防
措施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小量泄漏: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毒性
急性
毒性
LD50:>5 000mg/kg(大鼠经口)
LC50:>5 000mg/m3/4h(大鼠吸入)
毒性
柴油-MSDS

MSDS化学品安全数据表一、化学品名称:柴油二、分子式:C4H100~C12H26三、危险性类别:第三类易燃液体四、特性:是一类轻质石油产品。
主要成分为C4~C12的脂肪烃和环烃类。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易挥发,有气味,不溶于水。
含铅汽油为海洋污染物。
密度(水=1):0.70~0.79。
爆炸极限:0.6%~8.7%。
闪点:<23℃。
沸点:38~204℃。
五、灭火措施: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六、需配备的专用应急器材:防护手套和靴子、自给式呼吸器、喷雾水枪。
七、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喷水雾可减少蒸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用吸收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八、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九、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鞋,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面;疼痛时,口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保暖、吸氧;稍重者吸痰,插通气导管,不要给食物和兴奋剂;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营救者须戴隔绝式呼吸器。
惊厥:对神志不清伤员取面向上平卧体位,头部尽力后仰,令呼吸道畅通,肌注安定。
肺炎:卧床、查痰、大量饮水。
必要时,吸氧;肌注氨苄青霉素或其他抗菌素(须作过敏皮试);口服扑热息痛。
精神错乱:置伤员于安静处所,观察24小时以上,检查心、肝、肾及循环系统,并作相应处理。
严重狂噪者,肌注氯普马嗪等镇静剂。
支气管炎:卧床、查痰、禁烟。
必要时,口服阿斯匹林;口服氨苄青霉或其他抗菌素。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神志不清时,不要口服食物或药物,必要时人工呼吸。
十、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柴油(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中文名称:柴油化学英文名称:rtificial diesel oi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本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第三部分危险概述危险性类别:属一级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柴油是易燃烧、易爆炸的危险品,其自燃点为335℃,燃烧后热值很高,一旦发生火灾会使油料大量汽化,从而使火势迅速扩大,难以扑灭。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皮,用清水冲洗。
严重者立即就医。
吸入:移患者到空气清新的地方,严重者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柴油是易燃烧、易爆炸的危险品。
其自燃点为335℃,燃烧后热值很高,一旦发生火灾会使油料大量汽化,从而使火势迅速扩大,难以扑灭。
因此,在使用中必须采用合理的防火和防爆措施,以确保使用安全。
首先,要加强柴油库的火种管理,严格禁止携带火种进入。
其次,沾有油料的抹布、棉纱和油手套等不要存放在油库或机库内,应放入指定的有盖铁桶内,既可防其氧化自燃,又可及时回收清洗再用。
另外,焊补柴油箱时,要经过蒸洗和灌水,直至敞开盖时没有油味后才能进行焊补作业,以防引发油箱爆炸。
严格消防措施。
柴油库及工程机械上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以便能及时扑灭燃烧的油料。
柴油着火后,绝对不能用水来灭火。
因为柴油比水轻,且可在水面上燃烧,喷射的水会将柴油中流到更大范围,使燃烧面积扩大。
柴油着火时,应当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扑救,也可用侵湿的消防被或沙土将火盖灭。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泄漏立即切断电源,关掉阀门,通知消防部门及政府部门,有效控制泄漏范围及阻止着火源发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和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场地应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储存注意事项:控制可燃物、断绝火源、防止电火花引起燃烧和爆炸,防止金属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燃烧和爆炸,防止油蒸汽积聚引起燃烧和爆炸。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操作场地:加强通风个体防护:严禁用嘴吸含汽油或其它油品,如果必须从油箱中通过胶管将汽油抽出时,可用橡皮球或油吸设备去吸;作业完毕后,要用碱水或肥皂洗手,未经洗手、洗脸、漱口,不要吸烟、饮水和进食;不要将沾有油污、油垢的工作服、手套、鞋袜带进食堂,应放于指定的更衣室、并定期清洗。
MSDS表

柴油的【MSDS表】【中文名称】柴油【英文名称】Diesel oil【主要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物呼吸系统。
对海藻应给予特别注意。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柴油[闭杯闪点≤60℃]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柴油[闭杯闪点≤60℃]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bd5107d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f.png)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柴油[闭杯闪点≤60℃]化学品英文名:lightdiesel oil化学品别名:-CAS No.:68334-30-5EC No.:269-822-7分子式:-产品推荐用途:主要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等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本报告第五部分提及的合适的灭火介质灭火。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MSDS-024——(柴油)

MSDS-02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柴油化学品英文名称:Diesel oil;Diesel fue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柴油有害物成分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燃爆危险: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污染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
脱去污染的衣着,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防治吸入性肺炎。
食入:误服者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柴油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柴油MSDS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化学品英文名称:diesel oil分子式:C4H100-C12H2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示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示,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含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
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品,脱离污染区。
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宁静。
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忙。
食入:禁止催吐。
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坚持低位),坚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
仔细观察病情。
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
柴油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柴油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化学品英文名称:diesel oil分子式:C4H100-C12H2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
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
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
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
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
仔细观察病情。
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sel oil
英文名称2:Diesel fuel
技术说明书编码:1995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
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
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订标准
TLVWN: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回目录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熔点(℃):-18
沸点(℃):282-338
相对密度(水=1):0.87-0.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38
引燃温度(℃):257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回目录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回目录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回目录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物呼吸系统。
对海藻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
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
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
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
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
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回目录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相关化学品中文名称数据信息在生物谷搜索"柴油"的相关信息
1.3,3'-氧化二丙腈
2.3,3'-二氯联苯胺
3.3,3'-二甲氧基联苯胺二盐酸盐
4.4,4'-亚甲基双苯胺
5.2',5-二氯-4'-硝基水杨酰替苯胺
6.3,3'-二氨基二丙胺
7.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8.4,4'-二硝基二苯基二氨基脲
9.4,4'-二氨基联苯
10.N,N'-双水杨醛缩丙二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