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二_20100908015327166_20101020112635400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练习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练习二

第24课时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强百分数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重点难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练习法
时间安排:
导入5分钟基础练习30分钟总结5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现在来看看遇到这些问题,你会不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二、基础练习
1、 P32练习二和第1题
让学生先填表,然后指名说得数,集体订正。

2、第2题
解方程,挑选几题有代表性的题目,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方法。

3、练习二第3题
(1) 10月份比9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2)需要知道什么量?
引导学生说出分析的过程,并辅助线段图进行理解
4、练习二第4题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师:什么叫孵化率?
孵化率是95%是什么意思?
不能孵出的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
1-95%=5%
2400×5%=120(只)
5、练习二第5题
(1)先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的课堂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二
教后感:
学生掌握的教好,学得轻松。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小练习二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小练习二

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温习表内除法。

2、巩固除法的含义。

3、加深对除法两种意义的明白得。

2. 教学重点/难点乘除法含义的综合运用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进程一. 情境引入:师: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些什么?生回答。

师:小朋友们,那个地址面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师:今天咱们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 探讨与发觉:探讨一:1、()里最大能填几?:(1)师:同窗读一下题目要求,填一填下面的括号。

(同桌相互交流)生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结: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要依照表内乘法进行计算,要熟练背诵口诀。

(2)师:请一名小朋友说出其中一道题目的完成方式。

生回答。

探讨二:2、圈一圈,填一填。

(1)师:依照书上给出的图片和下面的算式圈一圈,填一填。

生回答。

师:请你在图上圈一圈。

生独立完成。

探讨三:3、填括号。

师:同窗们比比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对?生独立完成。

师:45÷5+6=()4+9×6=()8-30÷6=()这几道题目你是怎么想的呢?生回答。

练习与巩固提高:1、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师:咱们一路先来回忆一下乘法口诀表。

集体背诵。

学生独立完成。

找个别学生汇报回答。

2、在圈里填上“<”“>”或“=”师:看看谁是能够全数填正确生汇报。

3、看图将一个数分拆为乘与加,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合的数。

师:请学生上台圈一圈。

媒体演示学生完成的结果。

4、列式计算师:读题,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目是如何试探的?课堂小结四、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咱们发觉,不管是在做有余数除法,仍是做分拆为乘与加,咱们都要熟练运用乘法口诀。

同时咱们还要专门牢记,做有余数的除法,必然要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后习题五、课后作业练习册第42页。

第4课时 练习二

第4课时  练习二
由于文档太多,审核有可能疏忽,如果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本店马上删除。
7、做练习第5题和第10题。
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的,
些新收获?你能说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文档说明
(Word文档可以删除编辑)
专注于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小学试卷教案合同协议施工组织设计、期中、期末等测试中考、高考、数学语文英语试卷、高中复习题目、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7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加深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
2、做练习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
第4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练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力求能快速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6、5、4、3、2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3、做练习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再说说计算方法。
4、做练习二的第3题。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看谁先算完。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5、做练习二第6题、第7题、第8题。

第一单元第8课《练习二》教案

第一单元第8课《练习二》教案
第一单元第8课《练习二》教案
一、教学内容
《练习二》教案
第一单元第8课《练习二》主要以巩固和拓展本单元知识点为主,教学内容如下:
1.教材章节:本节课为《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第8课。
2.教学内容:
a.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b.练习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c.掌握多位数的近似数及四舍五入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多位数的基本概念。多位数是指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数位的整数,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是基本的数学技能,对于理解更大范围的数学概念至关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如何比较两种不同商品的价格,这就需要我们准确读写和比较多位数。
-举例:比较123456和123450的大小,学生需要明确比较每一位上的数字,从最高位开始。
c.多位数的四舍五入:培养学生准确进行多位数的四舍五入运算能力。
-举例:将123456789四舍五入到最近的百万位,得到123500000。
2.教学难点
a.多位数的近似数:学生需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四舍五入方法求出多位数的近似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多位数的基本概念、读写方法、比较大小和近似数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多位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二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二

练习二(P24-25)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掌握乘法的读写,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与生活的联系。

3.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与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PPT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

(二)闯关练习第一关(体会乘法的意义)第1题,小青蛙跳格子。

练习时,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边数边填数。

第5题,想一想,连一连。

学生先说一说每图各表示什么意思,再独立连一连。

师:你能说一说“5个4”和“4个5”的区别吗?师:你能说一说“5×4”和“5+4”的区别吗?(“5×4”表示的是“5个4的和”,“5+4”表示的是“5与4的和”。

)第二关(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第2题,摆一摆,填一填。

师:先看图说一说图中表示的意思,4根小棒一堆,有5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生独立完成。

(5个4相加,5×4=20或4×5=20)师:请说一说4+4+4+4+4=20的加数是几?有多少个加数?5×4中的4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第3题,看一看,填一填。

引导学生先看图说一说图中表示的意思,横着看,每行有5个,有5行或者竖着看每列有5个,有5列。

(5个5相加,5×5=25)第4题,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5个3相加,5×3=15或3×5=15)第三关(用自己的理解,画出乘法算式的意义)第6题,画一画,数一数。

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课件《练习二》(小学课件)

课件《练习二》(小学课件)

(1) 哪些数在 300 和 500 之间? 383、494
(2) 哪些数比 500 大? 571、899、1004
(3) 哪个数与 1000 最接近? 1004
4、一百一百地数,从8800数到10000, 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8800 8900 9300 9400 9800 9900
9000 9100 9500 9600 10000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练习二
数位顺序表
万千 百十个
3000 3070 3007 3700 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2)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是上几就读几千‥‥‥ (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连续的0,只读一个零。 (4)末尾不管几个0,都不读。
5、看一看,写一写,读一读。
1010
1100
3040
2005
万以内数的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万就在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3)数的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 上写0 。
3. 2436 = 2000 + 400 + 30 + 6 , 看一看 ,填一填。
4
3
2
2.在 里填上适宜的数字。 5 7<523 706 > 01 32 >325
可以填: 1或0
7 或 6 、5 、4 、3 、2、1
6 或 7 、8 、9、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按照 数位顺序一位一位的比,哪一位上的数大, 这个数就大。
这节课 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二》课时练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二》课时练

一、数一数,填一填。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
二、看图填空。

(1)横着看,每行有()棵,有()行。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竖着看,每列有()棵,有()列。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跳一跳,写一写。

四、连一连。

五、你知道青蛙怎样跳吗?
答案:
一、6+6+6+6+6=30(个)
二、(1)6 4 6+6+6+6=24(棵)
(2)4 6 4+4+4+4+4+4=24(棵)
三、6 9 12 3×4=12 12 18 24 6×4=24四、
五、
学生每日提醒
~~~~~~~~~~~~~~~~~~~~~~~~~~~~~~~~
励志名言:
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3、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4、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5、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6、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9、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10、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按顺序把0写的流畅一些。
教具准备:
直尺实物及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故事:有四只小白兔去采蘑菇,老大、老二、老三都采得很仔细,老大一下子就采了三朵蘑菇,老二采了二朵蘑菇,老三也采了一朵,老四一去到就捉蜻蜓又捉蝴蝶,兄弟们都采到了蘑菇,只有老四什么也没采到。
1、把10以内数的认识分段安排。教材把1~5和6~9各分为一段,一方面可以使认数学习相对集中一些;另一方面认识几个连续的数,也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数的内在联系,体会数的顺序,加深对数的含义的理解。
2、突出数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逐步抽象,有利于理解数的具体含义,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
3、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4、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5、指导学生规范地写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数的技能,培养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理念:
1、采取分段认识10以内的数,有合有分、有扶有放,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2、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可能见过的场景和事物,让学生充分积累感性认识,为数的抽象奠定基础。
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看图连线,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连的?
2、想想做做2
看数涂Ο,独立完成,同桌互相交流。
3、想想做做3
看图写数,并分组说一说各有几个?
4、想想做做4
动手操作,排一排,读一读。按一定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字娃娃排队。
5、想想做做5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思考每个小兔采的磨菇可以用哪一个数表示?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并强调0就是什么都没有。
2、老四回到家什么也没采到,妈妈严肃的批评了他,妈妈说:“做事三心二意是不能够将事做好的。”小白兔可后悔了,他想明天去拔萝卜的时候一定要改正三心二意的缺点。小朋友们,你们看看,第二天,老四改掉了它的坏毛病。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谁能起来说说看?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
二、练习(实物投影)
1、练习一1
出示练习一第1题。
要求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提问:
(1)你是怎样填写的,说一说。
(2)2前面的一个数是几?4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2、认数、写数。
(1)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示数字1—5,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1~5各数。
(3)让学生按顺序读1~5各数。
你能在周围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在1~5之间吗?找出来数一数并和同学说一说。
(4)你能用1、2、3、4、5分别说一句话吗?
(5)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
②讲评书写。
4、教学小于
①反过来,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又可以怎么说?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
②讲评书写。
5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什么地方?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开口对着什么数?尖的一头对什么数?
三、巩固强化:
1、想想做做1
让学生先摆一摆,再填写。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认数(一)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等。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学前生活中初步积累的计数经验,二是在此前经历的“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等简单的数学活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可以理解10以内各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的概念,体会数来源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数与计算打好基础。本单元对10以内各数的认识分四段安排,依次让学生认识1~5、0、6~9、10。在认识1~5后,安排了几和第几的认识;在认识0后,安排了=、>和<的认识。在本单元中,教材还安排了两个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必要的技能。这部分教材在编写上有如下特点:
一、导入新课:
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偷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2、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简单概括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和<,会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写好>和<。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二、学习认数
1、初步感知1、2、3、4、5。
出示主题图,说明黑板上写的是“教师节快乐”。
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交流知道这是庆祝教师节。结合此主题图向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爱学校、爱学习的文明礼貌教育。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有些什么?
让学生自己数一数各有几个?
交流数的结果,并一起数出图中物体和人的个数。
3、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交流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以及合作交流等活动,感悟、领会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教学重点
理解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会读会写数字1~5。
教学难点
规范地书写1~5各数。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数一数”,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些东西,并数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周围的物体,并进行交流。
生活里经常需要数数,需要把数的结果写下来,这就要认识数。这一节课先认识1、2、3、4、5。板书:1~5的认识。
3、学例2及0的写法。
(1)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说。
Ⅰ地上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Ⅱ老四拔走了几个萝卜?
Ⅲ地上还有萝卜吗?用什么表示?
(2)今天我们认识了“0”,在什么时候要用“0”来表示?
“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
(3)教写0。
着重说明起笔、拐弯和收笔,拐弯要圆滑。
3、教学例3:
先让同学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说说你在哪儿见过0,除了书上的以外,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0排在谁的前面?
五、作业
练习写0
编号:
主备人:马际娟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等于、大于、小于,教材第18~19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和<,会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编号:
主备教师:马际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观察、活动、交流,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Βιβλιοθήκη 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教具准备:
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再看看直尺图,找出0,体问:0在1的前面还是后面?
直尺上刻度的起点是几?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
请小朋友按顺序读数,不看直尺,从0数到5,从5数到0。
三、多样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填写,说说最后一题为什么填0?
2、想想做做2
填写后同桌互查。
3、想想做做3
比一比,谁写的最好?两题排列的顺序一样吗?
4、想想做做4
2、教学同样多
贴出小猴、小兔图(上下对着贴)
①1只小兔正好对着1只小猴,一个对一个比,不多也不少,边说边用线连,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②教师示范写法“=”。
③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3、教学大于
①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师边说边贴出5只松鼠和3只小熊,松鼠有多余。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实际意义,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想想做做2
说说谁和谁比的,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里应填什么符号?
四、作业
适当补充部分习题。
主备人:马际娟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记住5以内数的顺序位置。
3、进一步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