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1章 习题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第一、二章作业和答案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第一、二章作业和答案

8. 两个不压缩BCD码分别存放在3000H和 3001H单元的低4位,高4位均为0。将两个不 压缩的BCD码组合成为一个压缩的BCD码, 前者放在低4位,后者放在高4位,存放在 3002H单元。例如初值为: (3000H)=07H, (3001H)=05H, 要求结果为(3002H)=57H 9. 将4000H和4001H单元的两个ASCII码分别转 换为相应的十六进制数,然后共同存放在 4002H单元,前者放在低4位,后者放在高4 位。例如初值为: (4000H)=42H=‘B’, (4001H)=36H=‘6’, 要求结果为(4002H)=6BH
10. 微机某内存单元的内容为C5H,若它表示的是一个 无符号数,该数对应的十进制数是多少?若它表示 的是一个带符号数,该数对应的十进制数是多少?
3
11.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化为二进制数(保留4位小 数)、十六进制数(保留4位小数)和压缩BCD数
(1)125.74 1)101011.101 3)1001.11001 1)5A.26 3)6AB.24 (2)513.85 2)110110.1101 4)100111.0101 2)143.B5 4)E2F3.2C (3)742.24
24
3-3、试编写求两个无符号双字长数之和的程序。两数 分别放在MEM1和MEM2单元中,和放在SUM单元 中 3-4、假设数据项定义如下: DATA1 DB ‘HELLO! GOOD MORNING!’ DATA2 DB 20 DUP(?) 用串操作指令编写程序段,使其分别完成以下功能: (1)从左到右将DATA1的字符串传送到DATA2中 (2)传送完后,比较DATA1和DATA2中的内容是否 相同 (3)把DATA1中的第3和第4个字节装入AX (4)把AX的内容存入DATA2+5开始的字节单元中。 25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201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答案2011..
邻的两个段地址最少相距 0 个存储单元。
2. 选择题 (3) 在8086最小方式的读操作时序中,外界
将要输入的数据送上AD线时,在D 的前沿 ,此数据被采样送入CPU。 A. T1 B. T2 C. T3 D. T4
3
(4)逻8辑03地86址有三线种性存地储址地址物空理间地,址它们

, 和分段 ,这三种分地页址是
的是 C 。
A. 地址总线B. 数据总线C. 控制总线D. 以上都不对
(5) 通常计算机系统中的外围设备是指 A 。
A. 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 B. 外存储器、输
入设备 C. 外存储器、输出设备 D. 输入设备、输
出设备
3. 判断题 (1) 计算机中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合称为中
央处理机。 ( × )
由全速总线同CPU内核相连。 (√)
7
4. 简答题
(4) 80386CPU如何从逻辑地址得到线性地址?如何从线性地 址得到物理地址? 答:在保护方式下,Pentium对存储器的组织管理采用两级 存储器管理的策略,即所谓的分段管理和分页管理,分别由 Pentium中的分段部件SU和分页部件PU完成。 分段部件接收到逻辑地址后,根据段选择子的表指示器TI的 值选择全局描述符表(GDT)还是局部描述符表(LDT), 当TI=0时选中GDT,TI=1时选中LDT。选择完描述符表后, 通过段选择子高13位的索引从被选中的描述符表中找出相应 的8个字节的段描述符,从中取出32位段基址(B31~B0) ,32位的段基地址与32位的偏移地址相加后就得到了32位的 线性地址,从而完成了分段部件SU的主要任务。
8
分页部件PU用页目录表和页表实现两级地址转换。 高一级的页目录表中,每一项为一个页目录描述符, 包括了下一级页表的信息,对应于一个页表。低一级 是页表,每一项对应物理存储器中的一页。 控制寄存器中的CR3为页目录表基地址寄存器,用来 保存页目录表在存储器中的物理起始地址。DIR作为 页目录索引从4KB的页目录表中选取一个页目录描述 符(占4个字节, ①页目录描述符所在地址为页目录 索引乘以4与页目录表基地址CR3相加得到),② PAGE作为页表索引从页表中选取一个页描述符(同 样,页描述符所在地址为页表索引乘以4再与页表基 地址相加得到),③而页内偏移量则作为页内的偏移 地址与页描述符提供的页基地址相加产生存储器单元 的32位物理地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四版)周何琴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四版)周何琴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作业1.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11001010B=202 (2)00111101B=61(3)01001101B=77 (4)10100100B=1643.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为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2)76= 100 1100B =4CH(4)134= 1000 0110B =86H4. 求下列十进制数的BCD码(1)327=11 0010 0111(BCD码)(2)1256=1 0010 0101 0110(BCD码)6. 求出下列10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2)+85 (4)-85解:85=0101 0101B原码:+85= 0101 0101B -85= 1101 0101B反码:+85= 0101 0101B -85= 1010 1010B补码:+85= 0101 0101B -85= 1010 1011B10. 画出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框图,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框图如下:微处理器CPU:控制微处理器与存储器或I/O设备间的数据交换;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等操作;判定和控制程序流向。

微处理器主要完成:(1)指令控制:从存储器中取指令,指令译码;(2)数据加工:简单的算术逻辑运算;(3)操作控制: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或者I/O之间传送数据;(4)时间控制:程序流向控制。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指令。

I/O接口:主机和外设间的桥梁,提供数据缓冲驱动、信号电平转换、信息转换、地址译码、定时控制等各种功能。

I/O设备:输入原始数据和程序,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信息,送入存储器去等待处理。

输出运算结果。

总线:连接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部件的信息通道。

第2章 8086CPU作业2. 8086CPU内部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大致是如何工作的?答:(1)8086CPU由指令执行部件EU和总线接口部件BIU两部分组成。

(2)① BIU先执行读存储器操作,从给定地址单元中取出指令,送到先进先出的指令队列中等待执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答案(含详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答案(含详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含部分详解)第一章(p20)1、参考答案:冯•诺伊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EDVAC方案: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①计算机分为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五个部分;②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③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其中第三点是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的精华,所以人们又把冯•诺依曼原理叫做程序存储原理,即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则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逐条执行,从而自动完成程序描述的处理工作。

冯•诺伊曼计算机主要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为中心,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2、参考答案:微处理器就是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单独的CPU不能构成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主存储器、I/O接口(注意:不是I/O设备)组成;而微型计算机系统除了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还有系统软件(即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外存储器和I/O设备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3、答案略,见p6~74、答案略,见图2,或教材图1-35、答案略,见p12~136、参考答案:由于8086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20位,所以它可寻址220=1M字节的存储空间;而PentiumII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36位,所以它可寻址236=64G字节的存储空间。

7、参考答案:①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设备互联),是Intel公司1992年发布486微处理器时推出的32/64位标准总线,数据传输速率位132MB/s,适用于Pentium 微型计算机。

PCI总线是同步且独立于微处理器的具有即插即用(PNP:Plug and play,所谓即插即用,是指当板卡插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对板卡所需资源进行分配,如基地址、中断号等,并自动寻找相应的驱动程序)的特性.PCI总线允许任何微处理器通过桥接口连接到PCI 总线上。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答案)

第1章微机运算基础习题和思考题1.请完成以下计算:174.66D=(10101110.10101)B=(AE. A8)H10101110101.01011B=(1397.344)D=(575.58)H4BCH=(010*********)B=()BCD2.设字长为8位,X=(2A)16,当X分别为原码、补码、反码和无符号数的时候,其真值是多少?答:当X表示原码时,其真值为:+101010当X表示补码时,其真值为:+101010当X表示反码时,其真值为:+101010当X表示无符号数数时,其真值为:001010103.设字长为8位,用补码形式完成下列计算,要求有运算结果并讨论是否发生溢出?120+18 -33-37-90-70 50+84答:120+18其补码形式分别为:(120)补=01111000 (18)补=0001001001111000+ 0001001010001010由于C s=0 ,C p=1,因此有溢出,结果错误-33-37其补码形式为:(-33)补=11011111 (-37)补=1101101111011111+1101101110111010由于C s=1, C p=1,所以没有溢出,结果正确-90-70其补码形式为:(-90)补=10011100 (-70)补=1011101010011100+1011101001010110由于C s=1, C p=0,所以有溢出,结果错误50+84其补码形式为:(50)补=00110010 (84)补=0101010000110010+0101010010000110由于C s=0, C p=1,所以有溢出,结果错误4.请写出下列字符串的ASCII码值。

My name is Zhang san.4D 79 6E 61 6D 65 69 73 5A 68 61 6E 67 73 61 6E 2E第2章 80X86微机系统习题与思考题1.微型计算机主要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主要由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出设备组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1.答: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组成部分;运算器功能:完成各种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控制器功能: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使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存储器功能: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的部件;输出设备:将结果数据输出的部件。

2.答: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配以鼠标、键盘等外围设备、电源、接口电路,以及控制计算机工作的软件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

3.答:主板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必须通过系统总线,所以系统总线包含的信号线必须满足下列各种输入/输出操作的需要:①访问分布于主板之外的存储器;②访问I/O接口;③适应外部中断方式;④适应存储器直接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

总线控制逻辑的任务就是产生和接受这些操作所需要的信号。

4.答: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据的格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程序将事先保存在内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不需要操作人员干预,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5.答:CPU首先执行主板上BIOS中的自检程序;执行引导装入程序,依次搜寻硬盘、光盘等;读出引导记录,装入引导程序;由引导程序将操作系统装入内存;执行操作系统。

6.答:BIOS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写,指的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ROM芯片上的程序,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

7.答:略。

2第3章习题答案1.(1)答:物理地址:物理地址(PA)是20位无符号二进制数,是CPU访问存储器的实际地址。

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物理地址。

8086存储空间的物理地址范围是:00000H~FFFFFH。

逻辑地址:采用分段结构的存储器中,把通过段地址和偏移地址来表示的存储单元的地址称为逻辑地址,记为:段地址:偏移地址。

段地址:8086规定各逻辑段从节的整数边界开始,即段首地址二进制值的低4位是0000,把段首地址的高16位称为段基址或段地址。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1.1 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① 16.25 ② 35.75 ③ 123.875 ④ 97/1281.2 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10101.01 ② 11001.0011 ③ 111.01 ④ 1010.11.3 把下列八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① 756.07 ② 63.73 ③ 35.6 ④ 323.451.4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A7.8 ② 9AD.BD ③ B7C.8D ④ 1EC1.5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8位补码。

① +127 ② -1 ③ -0 ④ -1281.6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16位补码。

① +355 ② -11.7 计算机分那几类?各有什么特点?1.8 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

1.9 80X86微处理器有几代?各代的名称是什么?1.10 你知道现在的微型机可以配备哪些外部设备?1.11 微型机的运算速度与CPU的工作频率有关吗?1.12 字长与计算机的什么性能有关?习题一参考答案1.1 ① 16.25D=10000.01B=20.2Q=10.4H② 35.75D=.11B=43.6Q=23.CH③ 123.875D=.111B=173.7Q=7B.EH④ 97/128D=64/123+32/128+1/128=0.B=0.604Q=0.C2H1.2 ① 10101.01B=21.25D ② 11001.0011B=25.1875D③ 111.01B=7.25D ④ 1010.1B=10.5D1.3 ① 756.07Q=.B=494.109D ② 63.73Q=.B=51.922D③ 35.6Q=11101.110B=29.75D ④ 323.45Q=.B=211.578D1.4 ① A7.8H=167.5D ② 9AD.BDH=2477.738D③ B7C.8D=2940.551D ④ 1ECH=492D1.5 ① [+127]补= ② [-1]补=③ [-0]补= ④[-128]补=1.6 ① [+355]补= 00011 ② [-1]补= 1111 1111 1111 11111.7 答:传统上分为三类: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doc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doc

第1章思考与练习题1.1 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什么?1.2 什么是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说明微处理器三大总线的作用。

1.3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和码制有哪些?1.4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化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压缩BCD数。

(1)25.82 (2)412.15 (3)513.46 (4)69.1361.5 将下列二进制数分别转化为十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1)111001.101 (2)110010.1101 (3)1011.11011 (4)101101.01111.6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分别转化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压缩BCD数。

(1)7B.21 (2)127.1C (3)6A1.41 (4)2DF3.41.7 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采用8位二进制数)。

(1)96 (2)31 (3)-42 (4)-1151.8 已知补码求出其真值。

(1)92H (2)8DH (3)B2H (4)4C26H1.9 按照字符所对应的ASCII码表示,查表写出下列字符的ASCII码。

a 、K 、G、+、DEL、SP、CR 、$第2章思考与练习题2.1 8086CPU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2 8086CPU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各是多少?最大的存储空间是多少?2.3 8086CPU中的指令队列起什么作用?其长度是多少字节?2.4 8086的标志寄存器有哪些标志位?它们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2.5 数据在存储器中存放有何规定?什么是对准字?什么是非对准字?2.6 什么是逻辑地址?它由哪两部分组成?8086的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2.7 8086微机系统中存储器为什么要分段?各逻辑段之间的关系如何?2.8 I/O端口有哪两种编址方式?8086的最大I/O寻址空间是多少?2.9 8086的最大模式和最小模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10 有一个由20个字组成的数据区,其起始地址为5300H:0320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将8位无符号数AAH扩展为16位应为 将8位原码数BBH扩展为16位应为 将8位补码数88H扩展为16位应为
; ; 。
解:无符号数的扩展是在其前面补0。无符号数AAH扩展为16位为 00AAH。 原码数的扩展是将其符号位向左移至最高位,符号位移过之位 即最高位与数值位间的所有位都填入0。原码数BBH扩展为16位为 803BH 补码数的扩展是符号位的扩展,正数的扩展应该在其前面补0, 而负数的扩展,则应该在前面补1。补码数88H是负数,所以 补码数88H扩展为16位为FF88H。
1-10 将表中的十进制数按表中要求转换后用十六进制数填入表中: 十进制数 38 97 105 255 483 764 1000 1025 压缩BCD数 非压缩BCD数 ASCII码
解:填表如下: 十进制数 38 97 105 255 483 764 1000 1025 压缩BCD数 38H 97H 105H 255H 483H 764H 1000H 1025H 非压缩BCD数 0308H 0907H 010005H 020505H 040803H 070604H 01000000H 01000205H ASCII码 3338H 3937H 313035H 323535H 343833H 373634H 31303030H 31303235H
1-3 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和补码,用二位或四位或八位 十六进制数填入表中: 十进制数 原码 18 −18 30 −30 347 −347 补码 十进制数 原码 928 −928 8796 −8796 65530 −65530 347 −347
原码 12 92 1E 9E 015B 815B
1.17在实地址方式中,设CS=0914H,共有243字节长的代码段, 该代码段末地址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各是多少? 解:该代码段偏移地址为0~242,而242=256−14=100H−IEH=F2H 所以,该代码段的地址范围是0914H:0000H~0914H:00F2H 末地址的逻辑地址是0914H:00F2H 末地址的物理地址是0914H×10H+00F2H=09232H
补码 12 EE 1E E2 015B FEA5
十进制数 928 −928 8796 −8796 65530 −65530
原码 03A0 83A0 225C A25C 0000FFFA 80007FFA
补码 03A0 FC60 225C DDA4 0000FFFA FFFF0006
1-4 用十进制数写出下列补码表示的机器数的真值: 1BH,71H,80H,F8H,397DH,7AEBH, 9350H,CF42H 解:正数的真值,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即可。 负数的真值,首先将该数求补,前面加一负号,再将求补后的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BH=16+11=27 71H=80H−15=128−15=113 80H=−80H=−128 F8H=−08H=−8 397DH=4000H−400H−200H−80H−3 =16384−1024−512−128−3=14717 7AEBH=8000H−515H=8000H−500H−15H =32768−1024−256−21=31467 CF42H=−30BEH=−3000H−100H+42H =−8192−4096−256+66=−12478 9350H=−6CB0H=−8000H+1350H =−32768+4096+512+256+80=−27824
1.18在实地址方式系统中,若DS=095FH时,物理地址是11820H。 当DS=2F5FH时,物理地址为多少? 解:11820H−095F0H=8230H 11820H− 11820H 2F5F0H+8230H=37820H 所以当段地址DS=2F5FH时,物理地址变为37820H 37820H。 37820H 不同段地址的数据段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