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长江流域
地理初一中图版7.2长江沿岸地带导学案

地理初一中图版7制作人:贺丽芬申查人:郑海燕使用时刻:复习回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点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阻碍。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特色。
检查预习:1、长江沿岸地带的范畴。
2、分析长江沿岸地带的气候特点。
3、找出长江的要紧支流。
4、长江流域的“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指哪儿?当堂检测:1.下列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势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四川盆地2.下列关于长江沿岸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被誉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紧邻长江沿岸地带B. 东部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与南北走向的沿海地区共同构成了一个“T”字形地带D.上海地处我国沿海与沿江“T”字形地带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集合和辐射作用3、长江的支流,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金沙江、岷江、雅砻江、汉江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C.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D.岷江、湘江、嘉陵江、赣江4、看书,了解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要紧物产,完成下表。
5.长江沿岸的特大都市自上游至下游依次是()A.重庆、武汉、南京、上海B. 重庆、宜昌、南京、上海C.武汉、九江、南京、上海D.攀枝花、武汉、九江、上海长江沿岸地带导学案第二课时制作人:贺丽芬申查人:郑海燕使用时刻:复习回忆:1、长江沿岸地带的范畴。
2、分析长江沿岸地带的气候特点。
3、长江流域的“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指哪儿?检查预习:1、长江沿岸地带要紧的矿产资源的分布。
2、长江沿岸地带要紧的工业都市和工业部门。
3、长江沿岸地带工业进展的条件。
4、上海进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5、上海优先进展的产业。
当堂检测:1、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下列工业中心与其要紧的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上海----电力B.攀枝花----造船C.六盘水----煤炭D. 宜昌----钢铁2、并非由长江上游地段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现象而造成的生态问题有()A.上游土壤退化,土壤肥力下降B.流域内的水库淤积、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减弱C.河道淤塞,通航能力下D.下游地段的台风、沿海地带的酸雨往往阻碍人们的生产、生活3、长江中游地带的钢铁工业基地是以()A.武汉为中心B.马鞍山为中心C.重庆为中心D.攀枝花为中心4、长江沿岸都市得以建立和不断进展的生命线是()A.长江B.优越的位置C.悠久的历史D. 发达的经济5、长江地带是我国高度发达的()A.重工业地带B.综合性工业地带C.轻工业地带D.能源工业地带6、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势区是()①云贵高原②华北平原③四川盆地④长江中下游平原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有关长江沿岸地带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上游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峻B.中游工业发达,污染严峻C.下游是水旱灾难最集中、最严峻、最频繁的地区D.长江沿岸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7.2长江沿岸地带教案一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7.2长江沿岸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所指,理解它们为什么有了这样的称呼。
2、掌握长江在长江沿岸地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地理特征,并能在地图上填出4、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主要城市以及各自的经济特点5.理解上海在全国和长江沿岸地带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掌握“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所指,理解它们为什么有了这样的称呼。
2、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地理特征,并能在地图上填出3、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主要城市以及各自的经济特点教学难点1、掌握长江在长江沿岸地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上海在全国和长江沿岸地带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填图、阅读、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有两条经济带,一条是沿海经济带,一条就是长江沿岸地带。
本节将给我们全面介绍长江沿岸地带的相关情况。
二、看A图,结合课文,了解长江沿岸地带的位置。
长江沿岸地带指长江流域中从上海至川西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千米的狭长地带。
它与南北走向的沿海地区,共同构成了一个“T”字形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实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区域分布的基本框架。
三、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
1、看图,说出长江沿岸地带的纬度。
〔30℃N〕2、说出长江沿岸地带的海陆位置。
〔东临东海,沿长江向西纵深发展〕3、说说长江流域的海陆位置和纬度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明确: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图D,以重庆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4、在图中找出长江三角洲、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并在空白图上填出来。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5、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并在空白地图上填出来。
四、理解、掌握“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1、理解有关长江沿岸地带的美誉1〕黄金水道:长江的航运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的美丽。
〔在图上填出来3〕湖广熟,天下足:湖,洞庭湖,湖北、湖南。
7.2长江沿江地带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下)

第二节长江沿岸地带(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地图使学生认识本区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与河流、地形、陆上交通、自然资源等的相互关系,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分布密度的差异;认识本区不同地区的差异。
2.通过对长江沿岸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它们之间进行协作,相互促进的方法和途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事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
2.正确认识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中下游地区的差异和协作方法、途径。
教学难点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挂图;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资料:长江上的主要城市介绍(学生课下准备);课件:介绍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经济的发展;课件:长江沿江工业基地介绍等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江的纽带和发射作用的知识,认识到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在长江河流沿江地区,许多城市的形成也要归功于河流,例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就与长江的关系密切。
今天,我们就要讨论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问题。
教师:我们都知道在长江的沿江地带,从上游到下游的大城市依次有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那么,这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如何依托长江的?其他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情况与这四个城市的关系又怎样呢?让我们首先来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教师:下面请大家根据“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图,按小组分别研究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四个城市在长江中的分布情况,讨论这些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周围地区的其他哪些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每组同学可以指派代表到讲台来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也可以几个人上来,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长江流域 课件(共59张PPT)

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水 运条件,为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腰带”。
长江流域大部地区位于南方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归 纳长江流域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长江流域
第二课时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课程
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
标 准 生活质量的影响。
4.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 业发展的影响。
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 学习目标 1 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经济林居全国首位,用材 林仅次于东北地区。我国仅存的珍禽异兽多属于长江流 域特有,驰名中外。
淡水鱼资源 长江流域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占全国 产量的60%以上。
矿产资源 拥有矿产品种110多种,在全国已探明的130多种
矿产中占80%。
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
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拥 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游览胜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谢谢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201006年长至江20流10域年的,地长区江生流产域总的值地是区生14产50总00值亿及元其,占 占全全国国比的例比的例变是化趋36势.5是% 。先降后升 。
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
优越的自然条件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长江流域的经 济发展基础
7.2长江沿江地带 第2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下)

第二节长江沿岸地带(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和工业分布特点。
2.进一步了解有关区际联系、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
3.正确认识本区内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相互协作关系等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事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正确分析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和工业分布的特点。
2.通过地图,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教学准备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挂图;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资料:长江上的主要城市介绍(学生课下准备);课件:介绍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经济的发展;课件:长江沿江工业基地介绍等等。
教学过程二、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提示:①.长江沿江地带纽带的意义;②.经济通道;③.交通通道。
板书1. 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1)“H”形的经济格局(2)意义:学生:①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②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区③四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④交通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教师:(指H经济格局归纳小结)以长江干流为横轴,东连沿海经济地带,西接广大内陆地区所构成的“H”形经济格局;不仅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更重要的是沟通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两大经济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第一,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第二,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第三,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第四,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
承转:长江沿江地带是不是只对东西两大经济区和沿江地带起到了纽带作用呢?不是的。
而且还具有向我国南北及全国各地的辐射作用。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长江流域》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长江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江流域》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分布、农业生产、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交通、开发治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对地理有一定的认识,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中国的地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长江流域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长江流域的实际例子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 教学目标1.掌握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分布等。
2.掌握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交通等。
3.了解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分布等。
2.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特别是农业生产、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交通等。
3.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特别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江流域的情况。
2.准备相关的地图,方便学生观察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等。
3.准备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长江流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流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长江流域了解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相关软件,呈现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分布等。
关于长江的资料 (2)

关于长江的资料1. 简介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源头位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11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约1,800,0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 地理特征2.1 源头:长江的源头是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脉的冰川中,主要有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川藏段和青海边疆河谷等组成。
2.2 流经省份:长江流经的省份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
2.3 支流:长江有数百个支流,其中包括大大小小的河流和湖泊。
其中最重要的支流有嘉陵江、汉江、沅江、浔江、江恩赛江和洞庭湖。
2.4 流域地貌:长江流域地形复杂,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等不同地貌类型。
其中泸山、巍山、庐山、武当山等山脉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地理特征。
3. 历史和文化3.1 历史:长江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中心,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化和历史遗迹都分布在长江流域内。
3.2 文化:长江流域的文化多样性丰富,各地都有独特的民俗、传统节日和口述传统文化。
例如,川剧、豫剧、江南丝弦等各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就是源自长江流域。
4. 经济和环境4.1 经济: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沿岸地区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基地众多。
这其中包括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4.2 水利工程: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区域之一。
著名的水利工程包括三峡水库、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这些工程为长江流域的洪水防治、航运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
4.3 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保护长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并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
5. 旅游资源5.1 三峡旅游:长江的三峡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以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游客可以搭乘豪华游轮游览三峡大坝、瞻仰宜昌、重庆等城市。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长江流域课件

(2)发展的优势条件 ①位置优越:地处长江的出海口,位于大陆沿海的中间位置。
②交通便利:我国沿海航运的中点(zhōnɡ diǎn),京沪、沪杭铁路交汇,
是海陆交通、航空运输和长江航运的枢纽。
③发展基础好: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农 业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现代工业发展早,基础好,工业结 构完整,科技力量雄厚。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jiānɡ hǎi)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
“江”是指__________长,江其发(chá达nɡ 的jiān干ɡ) 支流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
区;这里濒临黄海和__________海,通过远洋东航线通往世界。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请举一例,说明长江在本区 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D.高原山地气候
4.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是( ) C
A.珠江
B.黄河
C.长江
D.黑龙江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 目,目前(mùqián)已开始全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据此读图7-22,完成5~7题。
5.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 ) C A.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B.长江下游河段 C.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D.四川省和重庆市交界处
读图7-2-1,完成2~3题。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2. 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主要是指长江( ) C
A.年径流量大
B.水力资源(shuǐ lì zī yuán)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3. 长江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长江流域
学习目标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
2、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3、了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4、认识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5、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重点难点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意义;了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学法复习、读图归纳、合作探究
课时
安排
2课时
步骤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要点点拨
第一课时
导入欣赏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江的自然和经济优势。
自主学习1、长江流域包括了、、等地形
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
2、长江流域包括了哪些富饶的资源?
3、长江是我国通航里程、运输能力最强的河流,被誉为。
4、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湿润区,同期、河湖密布、
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5、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位置优势于一体,是
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带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6、沿长江分布的四大城市群是、、、。
其中
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商业和金融中心,它位于“黄金
水道”的出海口,我国沿海航运的中点,京沪、沪昆铁路交会。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探究一:读图7.19,说出长江干支流主要的水电站。
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哪一河段?试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探究二:说一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功能有哪些?受益区涉及哪些省区?这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探究三: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
探究四:读图7.29和图7.30,综合分析下面问题。
1、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这些地方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2、为什么长江流域淡水产品的产量比较大?
3、概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特色。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三峡水利枢纽为案例,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了解了长江流域物产丰富的农业。
板书设计一、位置范围
二、资源
1、资源特点:丰富多样
2、主要资源:水、水能、矿产、水运、农业、森林、旅游等
3、主要矿产:煤(萍乡、六盘水)、铁(攀枝花、马鞍山、大冶)、江西德兴
铜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湖南锡矿石锑矿。
4、水能资源:集中于长江上游。
三、经济
1、特点:经济发达“黄金腰带”
2、农业发展:
(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2)发展农业有利条件:地平、气候湿热、水丰、土肥、交通便、劳力足等。
反馈练习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长江流域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贵州省攀枝花市,南北绵延3000多千米
B.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市,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
C.长江沿岸地带南北大致在长江两岸30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D.长江沿岸地带东西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H形”区域
2、“江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所描述的河段位于()
A.长江源头B.长江上游C.长江中游D.长江下游
3、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黑龙江B.黄河C.珠江D.长江
4、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凉爽,降水丰沛,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较少,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C.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D.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
5、有关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上游地势低平,江宽水阔,可实现江海联运
B.长江上游地区拥有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C.长江下游地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可观
D.长江下游地区已形成以南京、上海为中心的两个城市群
6、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农产品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
A.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B.冬小麦、水稻、甘蔗、大豆
C.冬小麦、玉米、茶叶、橡胶D.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
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