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修期监理工作流程-保修阶段的监理程序
监理程序和工作流程

监理程序和工作流程监理程序是指在建设项目中,监理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工程进度以及促进工程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监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准备阶段:监理程序通常从立项阶段开始。
在这个阶段,监理机构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和验证。
2.施工前期阶段:监理机构接到业主委托后,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和验证,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工程技术能力。
此外,监理机构还需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并制定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和施工安全控制计划。
3.施工过程监理:监理机构在施工现场对各项工程施工活动进行监督,包括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混凝土浇筑、钢筋工程等。
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和安全检查,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和隐患。
4.施工结束阶段:监理机构对已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验收和鉴定,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监理机构需要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5.工程保修阶段:监理机构在工程保修期内对工程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复。
工作流程是指监理机构在项目监理活动中按照一定规定进行工作的步骤和方式。
一般来说,监理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签订合同和准备工作:监理机构与业主签订监理合同,并对工程项目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和整理,准备监理工作所需的资料和工具。
2.施工前期准备: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确认其具备工程施工的能力。
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制定工作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
3.施工过程监理:监理机构在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检查,对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情况进行监督。
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和纠纷。
工程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

工程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
一、承包单位在竣工验收前应向项目监理部报送《工程质量保修书》,并附保修组织(工作)方案,住宅工程附建设单位提供的《住宅使用说明书》和《住宅质量保证书》等有关资料。
二、总监理工程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对承包单位申报的有关资料对其保修的范围、内容、期限、责任、承诺、组织及联系方式等进行审核。
三、保修阶段中使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承包单位应向项目监理部填报《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表》(A-9),经监理工程师核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四、工程在保修期内发现质量缺陷,监理工程师应当及时对工程质量缺陷予以确认,向承包单位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B-1),保修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向项目监理部填报《工程报验审核表》(A-4),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五、承包单位应在工程保修期内按合同规定时限向项目监理部报工程质量回访报告。
保修阶段(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制度

保修阶段(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制度前言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完工后,一般都会有一定时期的保修阶段,即缺陷责任期。
在这个期间,监理的工作尤为重要,它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排除缺陷,确保工程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因此,建立完善的保修阶段监理制度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监理工作制度保修阶段监理任务1.对施工单位保修期间维修、修补、翻新、更换工程质量负责。
2.对施工单位保修期间的翻新、加固、扩建等变更工程进行监管,确保变更符合工程建设质量标准。
3.对施工单位进行设备性能测试,确保设备保养得当,用于检验项目规范是否符合要求。
4.对施工单位进行统筹协调以及协助施工单位整改缺陷的工作。
监理工作的流程1.监理人员应在保修阶段开始前,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流,明确其在保修阶段期间的监督工作流程和策略。
2.监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限和频次对施工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和维护工作。
3.监理人员应向业主提交详细的监督报告,并且标明监督记录、现场检查、施工单位的整改情况和相关措施等细节信息。
4.监理人员应与业主和施工单位沟通,协商解决争议及相关的事宜。
监理人员的职责1.确认施工单位所维护的质量标准符合资格和要求。
2.对施工单位提出质量保修要求进行确认,确认后若出现质量问题则要求施工单位重做。
3.对施工单位在维修、翻新、变更、后续扩建等方面进一步监督,检查它是否符合资源值和工程建设质量标准。
4.对施工单位进行日常维保,同时制作并妥善处理必要的文件和报告、交流方式等。
监理人员的能力标准1.具有相关的设计、建筑、工程学、质量控制、监理及安全措施;有工程工作经验;具备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探究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2.擅长交流和沟通,能够与施工单位、维护人员和业主进行协调和协商,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
3.具备监督能力,能够全方位监督施工单位和维护人员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结尾建立完善的保修阶段监理制度,将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明标、维护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监理工作流程图[15页]
![监理工作流程图[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d362428976eeaeaad1f330fc.png)
监理工作流程图(一)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
(二)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
进
入
合格下
道
工
序
(三)保修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
属 保
通知 修
范不同意
围
属保修范围
未完成
完成
(四)单位工程质量控制监理流程图
(五)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监理流程
不合格修改再报
(六)施工进度控制监理工作流程
不同意,
同
意,
修改计划
同意,注:如施工总进度计划
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组
成部分,可不另外审批
偏离计划
正
常
(七)开工申请监理工作流程
(八)工程测量监理工作流程
不合格
合格
(九)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原材
备可
原材料,构配件
以场设备不能进入现
场
(十)工程隐检、予检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监理流程
返工
注:根据规定
隐检及各项中间验收,施工单位
应提前48小时通知监理单位。
(十一)工程停工复工监理程序
(十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监理程序
注:在质量事故中出现人身伤亡时,需要停工时,按“
工程停、复工程序”执行。
(十三)工程洽商监理工作程序
(十四)工程量计量监理工作程序
注:工程完成量计算规则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应与施工概预算(或标底)
计算方法相同。
(十五)信息管理监理程序
职。
保修阶段监理工作内容

保修阶段监理工作内容
在竣工或部分竣工后,一旦签发交接证书即进入保修期阶段监理;应同施工阶段一样做好这一阶段的监理工作,对工程缺陷的修补、修复及重建进行现场监理。
1、定期组织回访
监理部将定期主动地了解工程使用情况,组织安排责任单位进行回访。
2.及时调查缺陷
接到业主的通知后,监理部2天内及时组织承包商、设计单位调查缺陷情况和产生原因,必要时,建议业主邀请质监机构和具相应资质部门参加。
3.分清缺陷责任
对保修期内的投诉,本监理部2天内组织承包商查明投诉原因,根据施工合同等确定质量缺陷责任的归属,要求责任方提出缺陷解决方案,督促尽快予以实施。
4.限时整改监控
如果施工合同中没有保修期质量缺陷的整改时限,一般约定为7天,复杂或工作量较大的不超过14天。
5、确认缺陷修复质量
对承包商(或另委托第三方)按保修合同规定进行的缺陷修复,其修复质量由本投标人机关监理部与业主(必要时邀请设计单位参与)共同检查签认。
6.保修期的延长处理
经处理的工程局部的保修期应作相应延长,其延长时间应为上述局部工程因质量缺陷(或损坏)而未能使用的时间。
7、保修责任证书解除
保修期到期,签发解除保修责任证书,并签发退还剩余保修金或保函的证明文件。
工程保修期服务方案

工程保修期服务方案(一)保修阶段监理程序和措施1、保修期的监理程序1、在工程竣工前督促业主和承包商签订工程保修合同。
2、工程竣工后,组织召开第一次工程保修作业会议,由监理主持,业主、承包商、物业管理人员参加,明确承包商的保修组织机构和联系人及通讯联络方式、保修放入作业程序。
3、一般的工程质量缺陷,业主或物业公司直接通知承包商保修人员进行保修;当双方发生不同意见时,应通知监理进行检查和调解。
必要时监可自主业主、承包商、设计人员(也可建议业主邀请质量监督站和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部门参加),共同分析质量缺陷原因和责任,商讨处理的方案。
4、在质量缺陷责任确定后,监理工程师应要求责任方提出缺陷的处理方案,审批并督促方案尽快实施。
5、若缺陷处理方案不能得到及时实施,监理工程师应书面通知业主,并建议由其他承包商完成上述作业,其处理的费用应依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处理。
6、确认缺陷修复质量,对承包商(或另委托的第三方)按保修合同规定进行的缺陷修复,其修复质量由监理与业主方(必要时可邀请设计方参与)共同检查签认。
2、交工及缺陷责任期的监理作业1、交工验收及交工证书合同范围内的全部工程或合同规定有不同交工期的部分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办提出书面交工申请报告(报告应附有工程自检、质量自评等相关资料),同时抄送业主。
监理办在 14 天内对交工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工程质量检验合格,交工资料齐全,符合维修鉴定质量责任、督促维修维修工程质量检验保修责任期结束时检验的检验协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办理工程款结算协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办理终止合同手续做好工程保修监理准备作业。
工程竣工定期进行工程回访、检查,通过合同条件要求,现场清理完毕,能够正常使用,提出质量评定意见可同意交工,报业主办理交工验收。
业主应在接到交工验收申请报告后的 21 天内组织交工验收事宜。
由交通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单位主持,邀请设计单位、养护接管单位和相关部门参加,组成交工检查小组,监理工程师参加,施工单位列席。
工程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及措施5

工程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及措施一、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保修合同,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回访,并作好回访记录。
1.在保修合同中应明确工程质量保修期监理工作的时间、范围和内容,并要求施工单位设立维修服务小组,并报监理人员核实。
2.监理单位应依据委托监理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保修期监理工作的时间、范围和内容开展工作。
3.在建设工程保修期内,建设单位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有权要求责任单位予以维修。
责任单位自接到维修通知之日起,应当在两天内到达现场。
责任单位未按时到达,建设单位自行维修的,所发生的费用由责任单位负担。
4.做好保修起工程回访工作(1)工程竣工验收时用时,现场维修服务小组应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及时维修,并向用户提供工程保修书,工程使用、保养说明书。
(2)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进行以下回访:竣工回访、计划回访、季节性回访、保修期回访,并做好详细的回访记录。
(3)承担质量保修期监理工作时,监理单位应安排监理人员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查和记录,对施工单位进行修复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予以签认。
(4)在规定的工程质量保修期限内,负责检查工程质量状况,组织鉴定质量问题责任,督促责任单位制定维修措施并督促实施。
(5)建设工程因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不合格出现质量问题的,有关单位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质量责任:(6)属于施工单位采购或者经其验收同意使用的,由施工承担质量责任:(7)属于建设单位采购的,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8)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接道用户投诉后,保证24小时内到达现场与用户商定维修方案及修复时间。
(9)监理人员应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调查分析并确定责任归属。
(10)在服务过程中,要求负责维修的人员做到不扰民,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优质的服务,让用户100%的满意。
(11)监理人员负责跟踪保修完成的效果。
(12)维修完成后,应有监理人员现场验收,符合要求后交用户,用户同意接收后由用户签署工程保修单,最后交项目监理机构保管。
保修阶段(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制度[1]
![保修阶段(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faeaf9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b.png)
保修阶段(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制度1. 引言在工程设计、施工以及交付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陷。
为了防范和控制这些问题的发生,在工程监理流程中,保修阶段(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保修阶段(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制度。
2. 界定保修阶段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若经过一定试运行并达到验收标准,则进入保修阶段(缺陷责任期),保修期限为1年。
在此期限内,施工单位对工程的质量、技术指标、安全和功能进行保修,承担相应的缺陷责任。
3. 监理工作职责在保修阶段,监理工作应明确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缺陷责任期监理计划制定缺陷责任期监理计划,明确监理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内容。
包括验收时间节点、巡视检查时间节点、问题整改时间节点等。
3.2 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施工单位保修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缺陷问题。
具体内容应包括工程结构、安全、水电、室内装修等环节。
3.3 保修资料管理做好保修资料的审核、备案、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完备性和及时性。
3.4 合同履约管理监督施工单位和业主在保修阶段中合同履约情况,确保双方的权益。
4. 监理工作流程根据保修阶段监理职责,制定相应的监理工作流程如下:4.1 缺陷责任期监理开展前的准备工作(1)建立监理档案,明确监理单位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工作任务等方面的信息(2)制定监理工作计划,明确监理工作开展的时间、内容及要求(3)制定巡视检查方案,明确巡视检查的范围、方式、周期及责任4.2 巡视检查在保修期内,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缺陷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整改到位。
4.3 缺陷问题的整改施工单位应针对巡视检查中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
4.4 整改情况的监督对整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4.5 验收对整改到位的工程进行验收,确认缺陷问题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