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exual equality 殷希

合集下载

跳出性别之网——读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兼论“性别规范”概念

跳出性别之网——读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兼论“性别规范”概念

跳出性别之网———读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兼论“性别规范”概念范为了要生活,要好好生活,为了能够知晓朝哪个方向前进才会改变我们的社会世界,我们需要规范;但是,我们也会受困于规范,有时规范对我们施加暴力,而为了社会公正,我们必须反对它们。

———巴特勒,2009b:211“酷儿理论”、“强制异性恋基型”、“性别戏仿”、“展演性”(performativity),这些或新奇或艰深的名词,在当代女性主义一波接一波的理论狂潮之后,已经处于最新的风口浪尖之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其或褒或贬,或喜或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①不管怎样,这都可以说明,这些名词的创始者———美国学者朱迪斯·巴特勒在学术界确立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乔治·瑞泽尔的《布莱克维尔社会理论家指南》(瑞泽尔,2009)和肯奈斯·阿兰的《当代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Allan,2006)中,巴特勒都被列在马克思、韦伯、福柯、布迪厄这些伟大的名字之后,作为全书的结尾;两本书篇章安排的巧合似乎在暗示读者,巴特勒作为一名年富力强且学术贡献突出的理论家,在21世纪初这样一个新时代,正担当起社会理论承前启后的重任。

巴特勒的学术旨趣非常广泛,其著作涉及许多学科,但性别和身体问题一直都是其关注的核心所在,《性别麻烦》、《身体之重》、《消解性别》是其在这方面的代表作。

尤其是出版于2004年的《消解性别》一书,既回顾了自己之前的著作,也把自己的理论和其他学者进行了比较,回应了对其理论的批评,同时把这些理论思考与世纪之交新出现的性别方面的社会现实结合到一起讨论,可视作是其对自己以往学术思①关于巴特勒思想的评论,详见维奇·科比(Kirby,2006)、萨拉·萨利(Salih,2002)等人的介绍性著作中所列的评价性文章。

232书评跳出性别之网考的一次认真细致的检省。

本书集中讨论了“性别规范”概念,巴特勒试图将展演性、性别戏仿等以前使用的诸多概念纳入其中。

关于intersectionality的书

关于intersectionality的书

关于intersectionality的书Intersectionality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分析和理解社会不平等的框架,通过考虑种族、性别、阶级、性取向、残疾等身份认同的交织,揭示不同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交叉点和交叉影响。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intersectionality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不平等和社会正义。

关于intersectionality的书籍有很多,其中一些经典的著作包括:1. 《Intersectionali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作者Kimberlé Crenshaw是intersectionality理论的先驱者之一,本书对intersectionality的理论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解释了该概念的形成背景和重要性。

2. 《Sister Outsider: Essays and Speeches》:作者Audre Lorde是一位著名的黑人女性主义者,她的这本书探讨了种族、性别和性取向等因素在社会中的交叉影响,展示了intersectionality的思想在文学和社会活动中的应用。

3.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作者Allan G. Johnson在本书中探讨了性别、种族和阶级等因素在社会中的交织关系,呼吁人们意识到不同身份认同的相互影响,从而建立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

4. 《Black Feminist Thought: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olitics of Empowerment》:作者Patricia Hill Collins是一位知名的黑人女性主义者,她在本书中讨论了种族和性别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探索了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对intersectionality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对词典中“贞操”释义的文化思考

对词典中“贞操”释义的文化思考

对词典中“贞操”释义的文化思考作者:余元启来源:《辞书研究》2008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比较汉语词典对“贞操”的释义和英语词典对chaste的释义,指出中外社会在性观念、性文化上的差异,对待传统的态度差异以及法治意识的差异。

认为汉语词典的编纂、修订应从保证科学性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把词语的真正含义解释清楚,不必刻意避讳,并且要力求全面。

关键词汉语词典英语词典释义差异文化分析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的缜密有赖于语言的准确把握。

语言是由词语构成的,弄清词语的精确涵义,往往需要借助于词典。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词典对词语的解释并非都能令人满意。

在笔者看来,“贞操”一词的释义就值得进一步推敲。

对于“贞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单地解释道:“贞节。

”“贞节”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两个义项:“①坚贞的节操。

②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

”笔者关注的是义项②。

改嫁好懂,失身怎么解释?也是很简单,曰:“失节。

”马上再找到“失节”条,词典上写道:“封建礼教指妇女失去贞操。

”一路下来,贞操就是贞节,贞节就是不失身,不失身就是不失节,不失节就是不失贞操。

从头到尾,完全是一种类似于逻辑学上循环论证的循环释义(与训诂学中的互训并不相同)!如果用等式表示则为:贞操=贞节,贞节=不失身,不失身=不失节,不失节=不失贞操。

根据等式的传递性,可知:贞操=不失贞操。

也就是说,贞操就是不失贞操,保持贞操就是贞操,贞操就是贞操!转了一大圈,除掉学了几个近义词,知道一个“不改嫁”之外,完全没弄清贞操究竟为何义。

于是,去翻《辞海》,去翻《汉语大词典》,结果大同小异(同的地方是“不失身”依旧为“不失身”,异的地方是把“不改嫁”换成了“从一而终”)。

既然汉语词典不能解决问题,再来看看汉英词典中是怎样用英语对贞操进行解释的。

《远东汉英大辞典》(新华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1995年版)对“贞操”的相关解释是“a woman’s chastity or virginity”,对“贞节”的相关解释是“(said of awoman)chastity;purity;virtue”,对“失身”的相关解释是“(said of a woman)to lose chastity”,对“失节”的相关解释是“(said of a woma n)to commit adultery;to lose chastity”。

性別與課程——精选推荐

性別與課程——精选推荐

女性主義取向的課程觀點許殷宏壹、前言在整個歷史的進程中,一種以男性為主導的思維不斷地透過權力的運作機制支配著人類活動,一直至二十世紀方有女性自覺的努力。

傳統上,西方男性白人菁英的經驗與觀點常被視為全人類的範式,其他族群包括女性、有色人種、工人階級等,常被視為是不利與次等,甚至是偏差的。

尤有甚者,以男性為中心發展的理論學說,為了普遍化上述優勢族群的經驗,更運用實證資料的蒐集與檢證,建立所謂的真理與客觀事實。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文化急速變遷、教育日趨普及,加上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推波助瀾,台灣社會中既存已久男尊女卑性別結構與男女不平等的現象,遭受前所未有嚴厲地質疑與批判,破除性別偏見和追求兩性平等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課題。

國內許多學者紛紛以兩性平權的觀點來探討現今教育體制、學校教育與教學歷程中的性別意識,這些研究者咸認為唯有透過教育才是促進兩性平等最有效的方法,而其中最受注目的便是課程的批判與改革。

自從教育組織出現以來,課程便成為一研究學科與革新發展的對象,在教育活動中總離不開課程這個議題。

由於課程乃教育的主體,除了包括學習內容及材料的規劃外,也可視為學習者在學習指導下所獲得的全部經驗(李子建、黃顯華,1996,頁25)。

因此,為了喚起社會大眾對兩性平等教育的重視,進而推動兩性平等教育工作的達成,有關性別與課程議題的分析實不容忽視。

本文限於國內相關研究的不足,絕大部分援引西方的文獻。

首先述及課程中的性別議題,闡釋課程的重要性、性別議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國內外關於課程中性別意識的研究。

接著探討女性主義取向課程觀點的歷史脈絡,包括男女合校教育的爭議、婦女解放運動與女性主義的影響、以及再概念化學派的興起。

其次進一步深入分析女性主義取向的課程觀點,包括Madeleine R. Grumet、Janet L. Miller、Jo Anne Pagano & Nel Noddings等。

最後總結先前論述的思想要點,強調建立本土女性觀點課程理論的重要性,實踐課程的統整與轉化,落實兩性平等的再概念化。

关于“性别差异”的哲学争论

关于“性别差异”的哲学争论

关于“性别差异”的哲学争论在当代法国女性主义哲学家露丝·伊丽格瑞看来,“性别差异问题即便不构成一个时代问题,也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

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每一时代都有一个需要透彻思考的问题,而且仅此一个。

如果我们进行透彻地思考,性别差异或许就是我们时代的那个能使我们获得‘拯救’的问题”[1]。

然而,当我们着手研究“性别差异”时便会发现,在女性主义哲学话语背景之下,似乎已经很难说清这一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围绕着这一问题存在着许多哲学争论,本文将以三个问题为例分析当代哲学关于“性别差异”问题的争论,并试图作出一些讨论和思考。

一、是否应当放弃“女性”概念?当人们讨论“性别差异”问题时,无疑地应当先给出对于“男性”或者“女性”的清晰界定,然而,在女性主义哲学家中,“什么是女性”却本身就构成一个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女性主义如何说‘我们’”、“由谁来说它”,以及“我们以谁的名义来说‘女性’”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女性主义学者之间关于是否应当放弃“女性”概念的争论。

一些女性主义学者主张放弃“女性”概念,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父权制体系中,女性的身份是随着男性确定的,因而“女性”对于女性主义来说并非是一个有用的概念。

例如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丹尼斯·赖利认为,女性作为一种身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社会的理想形象——男性的反衬,由于男性的标准也是不确定的,是随着社会和历史发生变化的,所以女性的概念也是不确定的,因而女性主义根本无法使用这种“女性”概念。

其二,父权制思维体系具有一种男女对立的二元结构,如果坚持男女两性的区分,便有可能重新陷入到这种结构中去。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哲学家埃莱娜·西苏认为,西方哲学和文学一直深陷于一种无休止的、等级制的二元对立的逻辑之中,例如主动性/被动性、太阳/月亮、文化/自然、昼/夜、父亲/母亲、理性/感性等,每一组对立都能被分析出一种等级制,而这一系列对立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基础性的对立结构——男女对立,换句话说,男女对立隐藏在所有的对立之中,而在男女对立的结构之中,女性一方永远都被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和无力的,也正因为如此,西苏并不赞成区分男性或者女性,而是主张“双性同体”。

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综述姓名: 马艳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 社会学班级: 社会51班学号: 2215102指导教师: 魏丰职称: 副教授2008年6月25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综述社会学专业学生马艳指导教师魏丰摘要:近年来,性别问题不仅成为妇女运动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针对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文化机制,学者们提出了社会性别理论。

笔者在广泛阅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简要综述。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概念、发展历程、内容及意义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社会性别理论发展状况及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的研究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社会性别;男女平等;女性主义The social sex theory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Ma YanTutor Wei FengAbstract:In recent years, gender issues become not only the women's movement of the key issues of concern, but also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ddress gender inequalities caused by social and cultural mechanisms, scholars have raised gender theory. I read in a wide range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re reviewed.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gender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cont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four summary of the theory of gende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results, and on this basis that the existing theory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Key words:Social Sex; Gender Equality ; Feminism引言在当今社会,性别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机制发布时间:2010-04-28 浏览次数:社会性别机制Teresa de Lauretis李素苗译注释我要感谢“女权理论话题:社会性别机制”(意识史系列)研讨班的学生们和我的同事黑顿•霍特,感谢前者的评论和建议,感谢后者对本文的仔细阅读。

这些都有助于我对本文的一些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

* 此处的英语原文是differences as différance.Différance是德立达后结构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既有“差异”或“不同”之义,又有“推延”或“推迟”的意思。

德立达造这个词是为了说明差异(difference)和推延(deferral)两种原则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作用。

差异指的是,一个符号的意义是由符号间的差异而引起的,譬如,A是 A 是因为它不是B。

推延指的是由于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差距而造成的意义延缓现象,譬如,对“man” 这一语言符号的定义,从理论上讲,会引出无限多的其它能指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所指。

本文作者在这里运用该词是想说明此处的“差异”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而是具有différance 所表达的双重含义的。

因为中文里没有一个固定的词可以表达différance的双重意义,本人造“差延”一词作为différance的中文对应------译者注。

[1] 对这些术语的进一步探讨,请参考Teresa de Lauretis 主编的Feminist Studies/Critical Studies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尤其请看Sondra O’Neale 和Mary Russo的文章。

[2] Michel Foucault 著The History of Sexuality第一卷引言,译者:Robert Hurley(New York: Vintage, 1980), 第127页。

从两性的自我了解谈身心障碍学生的性别平等教育

从两性的自我了解谈身心障碍学生的性别平等教育

澄清你的價值觀和看法
認定什麼對你最重要 找出你敬佩的人及其特質,制定一個能讓自己像他們 一樣的計畫
27
成功的週期:十個步驟
規劃你的未來
制訂目標 記下你的目標,使他們具體可以衡量
想像並肯定你會成功
每天早上醒來、午餐時、睡覺前,說出你的肯定:閉 上妳的眼睛,把自己當作一個勝利者
用行動來創造它
採取行動,現在就開始做 問、問、問、問、問你所要的,直到得到為止
14
與智能障礙者有關的現況
ID青少年的相關權利
隱私權、愛與被愛、發展友誼、學習有關性、 性侵害、安全性行為和其他相關議題 練習如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隱私 & sexual expression 結婚 & informed decision about having children 發展適合其生理年齡、社會發展和文化價值的 「性」的表達
**「兩性教育」議題已於2005年修改為「性別平等教育」
議題(2005,引自.tw/9CC/declare/ content.php?ID=366)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九年一貫課程的「兩性教育」
核心能力
兩性的自我了解
• 了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
兩性的人我關係
• 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
8
身障生性別平等教育的第一要務
預防性侵害和保護自己 (黃榮真,2006)
自我保護之進階技能 進階的性侵害防治及危機處 解家庭和社會情境中的性別權益的關係 學習尊重自己與他人隱私權 碰觸別人的身體等
兩性的自我了解
表現 積極自我觀念 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興趣 長處 個人興趣與 個人興趣 了解自己的成長與生涯規劃,突破兩性的社 會期待與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hievements
In 1995, the Sex Discrimination Ordinance was enacted.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 was established in 1996,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oversee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x Discrimination Ordinance and other anti-discrimination ordinance.
The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纺硕1005 纺硕1005 殷希 2010.9.28
When these students were finding jobs, the male were easier to get a job than the female.
•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s a history of repeated injustices on the part of man toward woman.
Question
• Is it equal between men and women now? • What on earth does this equality mean?
Gender Differences
• Men and women are programmed by evolution to behave differently from one to another. • For example, men are said to be more aggressive and better at mathematics, while women are more emotional and have better vsion
So in my opinion, we may almost eliminat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but not achieve the true sexual equality. Anyway, the revolution has not been successful, and comrades still work to be done!
The True Sexual Equality
The final fight for women's rights will have to be carried on, not through the courts, but through the re-education of men and women to their own needs and the roles they choose to play. Only when women, and men, too, can pick occupations and life styl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needs and life desires, and not according to what is traditional in society, will the battle for women's rights be won.
Feminism(女权主义)
The History of Feminism is the history of Feminist movements. Feminist scholars, have divided feminism's history into three 'waves'. Each is described as dealing with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same feminist issues. • The first wave refers to the feminism movement of the 19th through early 20th centuries, which dealt mainly with the Suffrage(选举权) movement. •The second wave (1960s-1980s) dealt with the inequality of laws, as well as cultural inequalities. •The Third wave of Feminism (1990s-current), is seen as both a continuation and a response to the perceived failures of the S econd-wa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